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江山-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澈呵呵讪笑着,情知自己去上书房一写字绝对要丢人的。
    但他还是想去。
    进宫是荣耀什么的,他懂,但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可以和小郡主做同窗,常常见面聊天……
    很好玩啊!
    从元宵到现在半年多了,他竟没能再见到她。后来听说她入宫,觉得更难相见了,想不到柳暗花明!
    顾阁老考虑了很久,掂量来掂量去,终于决定还是先让顾澈进宫陪郡主读书。
    他是这么想的,先让顾澈去几次,然后皇帝自然会从讲官们口中听到顾澈“不学无术”的情况。到那时,他再以孙儿天资顽愚为由,让顾澈不再进宫,也就说得过去了。
    几次而已……这小子总能忍住,别原形毕露惹是生非吧?
    在顾家祖孙商议着进宫事宜时,云若辰已开始了她可以用辛苦繁重来形容的皇家公主课程学习。
    三位专门派来教导她的女官,都是与她的教养嬷嬷曾嬷嬷不相上下的厉害货色。
    职业化的笑容掩盖不住她们严厉到变态的本质,云若辰深刻地感受到了填鸭式教育的痛苦,尤其是三个人填她一只鸭的时候!
    她原来和元启帝提的要求是专攻经史少学点宫廷礼仪什么的嘛,尤其是《女诫》这种又臭又长毫无价值的东西还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去背啊读啊……可元启帝只满足了她一半的愿望。
    到上书房读经史,可以。
    其他的课程,不能少,还要加倍做好!
    “没人性啊……”
    晚上,云若辰在小宫女的服侍下将鞋袜脱下,把胀软酸痛的小腿泡进热水里的时候,舒服得想哭了。
    换了谁练了一个白天的标准淑女站姿,稍微一动就要被好几个人同时训斥,都会像她现在这么痛苦的。
    连握笔写字的仪态都要苦练,她觉得自己的手腕子也早发酸得要命了。要不是因为上辈子从小跟着师父练飞铜钱做法什么的,她肯定是一天都撑不下去的。悬腕写字啊,她柔弱的小手哪里撑得住……
    “我的文具准备好了没有?”
    她一边甩着酸酸的手腕子,一边问起身边服侍的小宫女。
    进宫小住这些日子里,她陪段贵妃住清华宫。除了曾嬷嬷外,她并没有带随身侍婢进来,是以段贵妃就从清华宫里选了两个二等宫女、两个三等宫女和两个小太监拨到她身边来。
    这两个二等宫女都有十四五岁了,大些的叫夏虹、略小的叫秋容,俱是训练有素的精灵人儿。这回她要到上书房去,段贵妃就指了夏虹做她的侍书,因为夏虹曾在内书堂读过一年书。
    听云若辰呼唤,夏虹忙捧过放在书案上的托盘,将已打包准备好的笔墨砚台给她看,又说今儿娘娘让人从内库里领了三十刀雪花纸出来专供她去上书房读书用。
    “三十刀纸?”云若辰失笑:“够我用一年了!”
    夏虹道:“娘娘很关心郡主您明儿上学的事,让奴婢们仔细准备着,保管没有漏下的了。”
    “好。”云若辰打了个呵欠,决定去给段贵妃请个晚安就睡觉。对于明天第一次到上书房去读书的事情,她还是很期待的呀!
    上书房,向来是皇子读书的地方。从诚王靖王成年离宫后,就没开过课了。
    庆太祖建国后,对皇子们的培养是很重视的,从小让其研习儒家经典,学习治国安邦的能力,务求使皇子们能够成为合格的帝位继承人选。上书房中,延请四方名儒教诸皇子读书,又从宗室、臣下家中选择才俊少年伴读。
    太祖还规定了,皇子教育的执行者是文华殿大学士和詹士府,詹士府的讲官们轮流入宫为太子讲课,教学内容便是《尚书》、《春秋》、《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让顾澈一听就可以头痛昏倒的书……偏偏这些却是云若辰渴望学习的。
    云若辰不是皇子,只是郡主,所以她的教学内容应该会有所不同。而且也不是由文华殿大学士与詹士府来负责教学,而是皇帝从翰林院里随便指了两个比较年轻又没什么具体差事的新进士来教她读书。
    她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想,唔,估计那两位先生,对于来给她上课也蛮头疼的……过去教导皇子读书,那都是有一定成规的,反而好办了。郡主读经史?唉唉唉,怎么教啊!
    “不知道明天见到阿澈,他会是什么表情?”
    睡着前,云若辰脑中浮起的最后一个画面,是顾澈那张纯真爽朗的笑脸。明天他可能就笑不出来啦,嘻嘻嘻……
    说不定,和他做同学会很有意思呢?
    今天终于能在白天发布了……求点推荐票好不好?
    
    第七十九章:上书房第一课
    
    大庆风俗,男童八岁就学,皇子们一般也是在八岁时就出阁就读。而因为皇子是国本所在,入学时还会举行相应的隆重仪式。
    而到云若辰身上,自然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开学第一天,云若辰在张元引领下,带着她的侍书夏虹来到了位于文华宫中上书房。这里距离外宫极近,也是皇帝常常接见外臣的地方。
    她刻意来早了些,不想让两位先生等她。虽然她是皇族,他们是臣下,师生礼仪还是要守的。尤其今天是头一回见面,她并不想给两位先生留下不好的印象。
    “阿澈,你来了?”
    云若辰有些意外,顾澈竟早早站在上书房外等候了。
    “小郡主!”
    顾澈很高兴,差点就忘形蹦跶起来了,幸亏及时想起了自己对祖父的承诺。来到宫里,他可不能再像原来那样放肆。
    再说,他也早不是刚刚从草原回到京城时那么野性了。在顾府住了一年,又跟随老夫子读了那么久的书,学问虽然没长进,该懂的道理也都懂得。
    云若辰见顾澈很规矩地给自己行礼问好,忍不住抿嘴咯咯笑了起来,又忙在曾嬷嬷谴责的目光下忍笑还礼。
    环境果然能够改变一个人。她想起初见时顾澈召唤金鹰来捉弄她的情形……现在的他,怕也不会这样莽撞了吧?
    顾阁老肯定很欣慰顾澈的“进步”,云若辰心中却闪过一丝怅然。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屈从于环境。谁都不能一直任性下去,即使是顾澈这样的天然少年……也不可以。
    我们都被逼着学会懂事,被磨去一个个尖锐的棱角,慢慢变成大家想要的样子……
    然后,就长大了。
    她放柔了声音,浅笑道:“阿澈,咱们日后就是同窗,就别拘礼了吧。你叫我若辰好了。”
    “好的。”
    顾澈高高兴兴地应下来。
    半年不见,小郡主长高了许多,身形更加纤秀窈窕,渐渐有了少女的轮廓。
    大概是宫中饮食比王府里更养人,她尖细的下颔变得圆润了些,白皙的脸颊上也多了两抹酡红。顾澈自认是个粗人,他不懂怎么形容女孩子的美,他只是觉得……
    小郡主更好看了呢。
    云若辰并不知晓顾澈的心思,两人闲聊了几句,小太监就带着先生们过来了。
    两位先生一位叫常士扬,一位叫仝昊,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能够在这个岁数考上进士并进入翰林院,尽管只是区区的七品编修,却已经是站在大庆所有读书人垒成的金字塔顶端了。
    因为大庆的科举,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是绝对不够的,完完全全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试炼。一个读书人要从学童考中进士,必须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数关,每一关都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淘汰率。许多人终身读书,也就一辈子卡在秀才这个关口上无法向前。
    而这两位还如此年轻,就已经取得了一甲进士的资格,进入翰林院并被皇帝选中入宫教学,自然是人中翘楚,天之骄子。
    云若辰对自己的智商很自信,但要轮到学问,她也就是个普通大学文科生的水平。是以见了这两位翰林学士,她便恭恭敬敬地上前给二人行了大礼,口称“常先生”、“仝先生”,神态恭谨异常。
    顾澈也忙有样学样跟着行礼。
    常士扬和仝昊不敢受郡主全礼,忙侧了半边身子,又将他们虚扶起来。
    “想不到小郡主如此知礼……难怪皇上要为她一人独开上书房了。”
    常士扬暗暗想道。
    太子嫡长女华容郡主,慧而黠,深得皇上、贵妃与太子宠爱——这是在他们到来前,所得到的关于云若辰的全部印象。
    他们都是上一科的新进士,目前在翰林院里观政,说白了就是官员的实习期。可别看翰林学士品级低,提拔速度却个顶个的快,六部大员与内阁重臣们全都必须是翰林院出身,差一点都不行。
    年纪轻轻就如此成功,他们自然是骄傲的。
    所以在得知他们被钦点入宫给九岁的华容郡主当老师时,两人心里都觉得有点怪怪的……
    他们自认满腹经纶,是要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的,现在却居然得做任何一个老秀才塾师都会做的事——教刚开蒙的小孩子读书识字!
    有没有搞错!
    可皇上没找别人,专门指了他们两个,这也说明他们是简在帝心了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挺令人高兴的。
    因此,两人今天是怀着复杂的心情进宫的。
    并且他们之前也商量好了,估计皇上是因为太宠爱小郡主,才小题大做地找他们两个饱读诗书的学士来当教书匠,还从顾阁老家里召了个小公子来伴读,搞得这么大阵仗。
    既然如此,就不用严格地教书了,慢慢来把四书五经的内容都让她背会了就是。要是她背得慢,也不用着急,能教多少是多少罢了。
    两人还暗地里开玩笑说,只怕教那位顾阁老家里的小公子倒是轻松得多。十三岁的男孩子了嘛,又是阁老家的公子,经史这些东西肯定都烂熟于心了。可能都已经到了破题作文的程度了吧?顾家乃书香世家,这位小公子肯定也是位小才子呢……
    而与云若辰见面后,她有礼得体的举止,让两人心里又舒坦了许多。
    “不管读书资质如何,这小郡主看起来的确很讨人喜欢呐。”
    他们这样想着,面上的表情也更和煦了。而顾澈因为要刻意装老实,所以在老师们眼里也显得是那么的敦厚淳朴。
    当然,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烂泥糊不上墙……
    因为开学第一课,毫无疑问的是“摸底”。
    云若辰感叹,从古到今老师们总是这一招呢,刚见面就要来个摸底考试,也不给人家点心理调适的时间,太不人性化了。
    为了迁就他们心目中的小郡主“年幼少学”,所以二位老师出的摸底考试题目很简单,就是要他们写一篇大字,背一段《幼学琼林》来听听而已。众所周知,《幼学琼林》是最初级的识字课本,只要学过字的孩子都会背——除了顾澈。
    “你不会背《幼学琼林》?”
    常士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都十三岁了!不至于吧!常士扬回想起自己十三岁时已经是他家乡有名的神童,以第一名的成绩摘取了县试桂冠。
    据说顾阁老也是神童出身,怎么这个顾澈会……“不学无术”到这个程度?
    幸好顾澈脸皮很厚,虽然自觉很尴尬,还是很坦然地告诉先生他自幼是跟着父亲在边关长大的,所以开蒙很晚。
    “常先生。”云若辰轻轻插话说:“阿澈的父亲,就是那位在虎牢关一战中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