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雍正穿成干隆 - 胤禛胤禩-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病病,朝门闻说不开开。’——卫哲治认为这是讽刺清朝门不开,不进人才。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其实以这些诗词定罪是极为牵强的!

    其实胡中藻并无什么种族之见,雍正心里,也是昭然的。而卫哲治所摘出的诗句,和所定的罪状,都非常勉强,一望就知道出于罗织。

    在雍正看来,胡中藻不但没有什么种族之见,连一点可以令人首肯的讽刺也没有。胡中藻的那些诗句,有些是要卖弄才情,故意用几个险韵,僻典,以及和题目不相连涉的词儿;有些则是故作牢骚,好像自己的大才被埋没了似的。至于“斯文欲被蛮”,“谁知生色属裘人”几句,雍正倒觉得指的是鄂昌,而且还是有着推崇之意。

    不然,胡中藻念念不忘于鄂尔泰,天天和鄂昌辈相酬答,难道就忘记了他们也正是鞑子吗?

    作为大清皇帝,雍正关心的是如何保证大清统治的稳固、皇权的延续。但雍正也知道,大清要长久的延续下去,那么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文字狱,必须废除!

    雍正把奏折摔在御案上,心道:正好就借着这件事来废除文字狱!

    这么想着,雍正便着令吴书来召来胤禩、胤祥和胤祯前来养心殿议事!

    ★☆★☆★☆★☆★☆偶是分割线★☆★☆★☆★☆★☆

    第二天,雍正果然就着《坚磨生诗抄》中的诗词说事。

    此时,岳礼早已是硕贝子了,是无法上朝的,而胤祥却是孚郡王,众朝臣们看着这对父卑子尊的奇异父子眼中带着一丝奇异的神色,但胤祥毕竟被雍正所看重,这一点也是众朝臣们看在眼里的,是以也没人敢对胤祥说些什么不好的话语!

    “昨天军机处递上了一本奏折,是广西巡抚卫哲治所奏,参的是那内阁学士胡中藻。据说那胡中藻著了一本书,叫做那《坚磨生诗抄》的,里面有反清复明之意。不知各位爱卿有何看法!”

    雍正是早就跟胤禩三人商议过废除文字狱一事的,是以,由胤祯先开口,起了个头:“皇上!奴才有话要说!”

    “准奏!”

    “谢皇上!”胤祯鞠了一躬,口中称谢,道:“皇上,奴才曾经看过那本《坚磨生诗抄》,其中诗句甚好,奴才看不出有什么反清复明之意!是以,还请皇上明示几句。”

    “恂亲王所言甚是!”雍正点了点头,接过吴书来递过的奏折,翻看。“卫哲治在奏折上确实点明了书上的几句诗词,还很‘体贴’的为朕解释了其中的意思……哼!”雍正冷笑一声,继续说道:“众位爱卿也听听看,他是怎么解释这些诗词的!”

    众官员听了那胤祯口中为那胡中藻辩解之词,再加上雍正说起那奏折之时的语气中的不以为然,大家心中便有了数,知道雍正是不想处置胡中藻的。有机灵的转了转眼珠子,想着在适合的时机,也为那胡中藻说上几句讨巧的话。是以,从官员更是聚精会神的听着雍正接下来的话语,准备随时可以接口的。

    雍正满意的看着底下官员们的动静,一字一句的把卫哲治奏折所言的诗词说了个遍,这才罢了口,道:“恂亲王可听清楚了?”

    “回皇上,奴才听清楚了!”

    “那恂亲王有何高见?”

    “皇上,奴才以为那胡中藻文词之中确有不妥之处,可是胡中藻是那鄂尔泰首徒……”胤祯说到此,一时之间欲言又止状。

    雍正见他如此做派,心中暗暗翻了个白眼,道“说!朕恕你无罪!”

    “皇上,奴才不是此意。只是那鄂尔泰是为我们满八大姓中的西林觉罗氏,既然鄂尔泰是满人,那胡中藻就是我们满人的徒弟,汉人又是最为尊师重道的,又岂会特特写下诗词来侮辱自己的老师呢?”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这是最后一次两周一更了!因为我请假的日子已经到期了!

    下星期开始恢复一周两更!

    本来我想今天就恢复的,只可惜因为我阿太(母亲的奶奶)去世了,我要回一趟老家,所以只能等下个星期了!

    非常抱歉!

正文 第六十四章

    “皇上,奴才不是此意。只是那鄂尔泰是为我们满八大姓中的西林觉罗氏,既然鄂尔泰是满人,那胡中藻就是我们满人的弟子,汉人又是最为尊师重道的,又岂会特特写下诗词来侮辱自己的老师呢?”

    “恂亲王所言甚是!”这回胤禩接了下来,说道:“虽然胡中藻文词不通,但却看不出其诗中有任何反清复明之意!”

    这回众官员们也识趣的犹如下饺子一般,纷纷跪倒在地,齐齐高呼:“恂亲王所言甚是!”

    “众卿之意,朕已明了!”雍正冷漠的脸上看不出情绪,只是淡淡的说道:“众卿都抬起头来,看一看朕的头顶上的御匾上所写何字?”

    众朝臣战战兢兢的抬眼看了乾清宫上的御匾,心中不由一惊。

    “回皇上!”这回轮到胤祥站了出来,“御匾上所书为‘正大光明’四字。”

    雍正点了点头,又问道:“众卿可还记得世宗崇佛,还有一个佛号,众卿可还记得是何?”

    “回皇上!”胤祯答道:“世宗自号圆明居士。”

    “正是如此!”雍正又点头,“众卿都是饱学之士,自是知道那正大光明是何意思,那圆明二字,不如恂亲王说说看吧。”

    “是!世宗曾对奴才说过,圆明是为‘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恂亲王所言众卿可曾听清?”

    “回皇上,臣等听得一清二楚!”

    “康熙46年,圣祖仁皇帝建立皇家宫苑,命名‘圆明园’,并亲笔所书御匾‘圆明园’三字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雍正顿了一顿,看了一眼众人的反应又继续道:“众卿说说,圣祖仁皇帝、世宗皇帝和朕是否都是反清复明之士?是否都应该以言获罪呢?”

    “皇上恕罪!臣等罪该万死!”

    雍正此言一出,连唯三站着的胤祯等人都跪倒在地!

    雍正沉默了一会,看得众官员都战战兢兢的轻轻颤抖着。

    “众卿都起来吧,朕并没有怪罪众卿的意思!”半晌,雍正才挥挥手,示意自己并不在意!见众朝臣都站起身来,雍正这才继续说:“朕之所言不过是为了点明一点,就是——即使是写上‘明’之一字也并非存着反清复明之意,由此一见,众卿说说看……”又是一顿,“胡中藻一案该如何处置?”

    雍正环顾众官员一遍,这才点了名:“恂亲王!你来说说看!”

    “奴才遵旨!”胤祯出了列,毕恭毕敬拱手弯腰的道:“回皇上,依奴才看,那胡中藻所著之诗词确实并无反清复明之意,只是书中词句确实算是有些文理不通,可见是学识一般。可胡中藻所作之诗既然其中并无反清复明之意,那便是无罪。只是那胡中藻又学识一般,再加上年岁也大了,不如就由他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吧!”

    这话由胤祯来说,是刚刚好的。

    虽然免了胡中藻反清复明的罪名,却让人告老还乡确实不太道德。只是胡中藻确实年纪算大了,再加上反清复明的罪过太大了,怕也是生不出什么心思来的,既然如此,便让他安安静静的离开朝堂,倒也是好事,积德了!

    “恂亲王所言……”雍正貌似犹豫,实则暗自观察众人脸色,看并无人不赞同,这才点头:“准奏!”

    “谢皇上!”恂亲王退下了。

    孚郡王又出来了:“皇上!奴才有话要说!”

    “准奏!”

    “谢皇上!”胤祥缓缓的组织着言语:“听了皇上一席话,奴才顿时如如雷灌顶一般。奴才早就曾听皇上所言,以文获罪一事太过强勉,皇上也曾跟奴才言语过想废除文字狱一事,而今,大清四海升平、繁荣昌盛正是大好时机!不如皇上趁此机会废除文字狱,也算是偿了皇上多年的心愿!”

    “孚郡王所言深得朕心!不知众位爱卿可有异意?”

    “皇上英明!臣等毫无异意!”

    “既然如此!刘庸!”

    “臣在!”

    “朕就命你拟下的关于废除文字狱的条陈,于明日早朝交与朕!”

    “臣!遵旨!”

    听了雍正下旨,顿时,朝堂之上的汉臣们的腰板挺直了许多!看向胤祥的眼神更是多了一层善意。

    ★☆★☆★☆★☆★☆★☆偶是分割线★☆★☆★☆★☆★☆★☆

    其实关于废除文字狱一事,正是昨日雍正与胤禩三人共同商议之事,而且也是为了胤祥初入朝堂便能站稳,得到他人的善意,这才决定由胤祥向雍正建议。

    效果很好!

    如同之前所预料的一样,汉官对胤祥很是看好,满人官员也是对其满人的身份充满了善意。对此,雍正很是满意!

    虽然满人入关已经百年,历任的满人皇帝都说满汉一家,可是满汉之间的党争依然存在。

    基础已经帮胤祥打好了,接下来就要靠胤祥本人的选择了——是亲汉臣,还是亲满臣!

    只是,胤祥毕竟是个满人,亲汉臣虽然是个选择,但是一定程度上会让满人不以为然,而且汉臣对一个满人的亲近度也是有限的!

    若是亲满人……胤禩和胤祯已经是满人中的党首了,若是再加上胤祥,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混乱,对雍正的治理也是不利的。

    所以,雍正希望胤祥能亲近汉臣。

    即使雍正对胤祥再愧疚,再怜惜,雍正也是一个皇帝!自然而然要想的,也是帝权的问题!

    不过,各人有各人的缘法,雍正现在所烦恼的,却是儿女的婚事。

    前些日子考较额附一事,虽然因为那完颜皓祯而略感扫兴,八旗虽然腐烂了些,但其中也还是有一些好苗子的。

    尤其是听了胤祥说的那些个‘纨绔子弟’,更是让雍正暗自欣慰。

    但是,雍正还是想着按照在皇太后所选的那几名八旗子弟中选出额附,这样的话,皇太后对额附也较为知根知底,相对的,对公主们的婚后生活也会放心些。

    这么想着,雍正又有些烦恼了。

    因为皇太后选的那几名八旗子弟确实算是相当优秀的,只是要选谁好呢?

    兰馨是个好孩子,皇后也甚是喜欢这个养女,也许?可以借此机会给乌喇那拉家族一个恩典?况且瑞庆也是个憨厚的孩子,武功也不错,以后也是有前途的。

    至于晴儿?

    晴儿一直是养在皇太后身边的,雍正与她接触的也不多,但是晴儿对皇太后也是细心体贴的,雍正很满意。

    可是安禄的相貌皇太后并不太满意,而富察家虽然是靠着自己在战场上争的荣光,可是再让富察觉尚主……

    雍正的脸色阴郁……富察觉不能更荣耀了!因为富察家雍正还是用得上的,自然不希望把富察家的心养大了。

    真养大了,就不好驾驭了。

    所以,这个晴儿的婚事还真是不好办了!

    罢了!还是跟钮钴禄氏说一声,在其他的八旗子弟里给晴儿挑一个额附吧。

    毕竟晴儿服侍皇太后好几年了,自然是不能亏待她的!

    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