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秋千女人-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到舒适。她每天风风火火地工作,自来卷的头发剪成短发,像精心烫过的一般,偏分,夹一只月白的发卡;身穿苹果绿呢绣花短上衣,黑呢宽腿裤,凸显出一个女人最具魅力的成熟风韵。傍晚,秋千会拉着董亦剑,在冬青丛围成的小果园里散步。董亦剑高高大大的,更衬托出秋千的娇小玲珑。有工人看见了,总会在心底啧啧赞叹:真真一对好夫妻。

林场的宿舍是几大排青石红瓦的平房,他们一家就住在其中一排的东头,左邻住着副场长朱胜儒一家。论年龄,朱胜儒要比董亦剑年长好多岁,此时已年近半百。朱胜儒出身雇农,原是给地主家扛长工的。雇农也有妻女,直到第一次土地改革,雇农的妻女才变成了过去时。朱胜儒看上了东家的四闺女,立马休了妻,娶了地主的小脚小姐赵小兰。据说赵小兰还不顺从,还去投过水。岂不知朱胜儒一刻不离地跟着。朱胜儒救了赵小兰,就地儿湿漉漉的就办了她。朱胜儒也不是一开始就叫朱胜儒的,那是参加革命后,首长给改的名字。朱胜儒以前叫什么,赵小兰最清楚。因为她时常撇一撇嘴,哼道,地蛋儿。

朱胜儒的前妻前女一辈子也没再认他,他并不以为意。因为赵小兰又为他生了一儿一女。不知什么原因,儿子朱卫军天生斜眼,女儿朱卫红又是聋哑,让赵小兰想起来就窝心。赵小兰没参加工作。有时街道上有事了,她就扭着小脚去帮帮忙。秋千烦她替海鸥找个保姆,她很快就找来一位杨姓老太太,原是在她家当过丫环的。

董鲁闽正到了上学的年龄,进了镇上惟一的小学。因为他的一口鲁南口音,同学们都笑他,老叫他小侉子。又因为他从福建来,刚学了点地理知识在肚子里的小孩子,又叫他小蛮子。又侉又蛮的,弄得董鲁闽很是恼火,和同学们打过几架后,董鲁闽发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从自身做起。他很快就学会了一口地道的苏北土语,把倒垃圾说成“戽腌臜”,表示惊诧,一律拍掌说“倒头鬼”。

董亦剑很快就如鱼得水。他每天扛着镢头,和工人们一块儿上山打药,护林防火,不久就走遍了山山岭岭,角角落落。工人们见了他都亲,都说董书记没架子。媳妇们就守着他夸,夸苏大夫,夸他的一双好儿女;老工人就紧着往他的大烟斗里塞烟叶儿,然后找个背风的地方,美美地抽上一袋,拉拉家常话。

董亦剑这样做,立马让朱胜儒陷入了尴尬境地。朱胜儒熬过了两任场长,原本以为会顺理成章扶正了的。董亦剑一来,书记场长一肩挑,一下子断了他的路,原本就够气人的了。又这样深入基层埋头苦干,朱胜儒再想养尊处优一点,也难。虽说是雇农出身,过了这么多年,再要他去干雇农的活儿,他就亏大了。好在政治运动不断,有事儿没事儿,朱胜儒就以处理内务为由,看看文件,观观风向,打打算盘什么的。董亦剑并不以为意,始终敬重他如同老大哥。

秋千呢,一向没有心机,无论见了工人还是家属,都当作自家人看待,并不觉得自己有多高贵。她的衣裳本来就多,很快,周边的女人们,几乎都穿上了她的衣裳。她没想过这种事儿有多扎眼,只知道自己心是好心,事是好事。就连对赵小兰,虽说是地主家的小姐,可嫁的是根正苗红的贫雇农,人家那么热心帮忙找保姆,就像给她吃了个甜枣,她立马就拿人家当了知心朋友。很快,秋千的那些陈年旧事,都通过赵小兰的嘴巴,像春风一样在山野林间四处传播开来。工人们都知道了,原来这对好夫妻全不是原装货。

赵小兰也有理由生气。想当年自己花容月貌,年方二八,一对小脚缠裹得又周正又好看。原本养在深闺,是为了一朝攀一门高亲的。没曾想世道一变,自己一夜之间就成了落毛凤凰,只能与母鸡为伍了。看看身边的这个男人,蛇行鼠步的,干丝瓜一般,哪里能看出点男子汉气概呢?再看看秋千,说不定当年连饭也没得吃呢,还是个二手货色,倒有福气嫁了那等气宇轩昂的男人,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越想越不服气。不服气之余,赵小兰有时也偷着乐呵。没想到秋千是那样没有心机的一个人。知道赵小兰的经历后,不但陪着她掉泪,而且同命相怜一般,把过去的事情一股脑儿说与她听了。

《秋千女人》第四章(2)

秋千哪里知道赵小兰在想什么。尽管同事们看她的眼光,除了最初的尊敬,又多了些别的,但秋千对此却一无所知。在偌大的林场,她是第一夫人。眼下,这个第一夫人正在积极要求进步,以实际行动,尽快地向组织靠拢。丈夫是一把手,不错。但这个一把手只在生活上宠她、惯她,绝不会在政治上工作上宽容她、放纵她。秋千深知这一点。在这一点上,秋千再死缠硬磨软硬兼施,都没有用。她无计可施。

也许是脱离了家务活的纠缠,也许更得益于董亦剑的宠爱,秋千整天神清气爽的,怎么看也不似三十出头的少夫人。加上打扮得又洋气,走到哪儿,秋千都是靓丽的中心点。那年朱卫军刚满十八岁,在林业中专学校读书。不知怎么的,就被这个温文尔雅的少妇给迷住了。或者说,他爱上了苏老师。他在课堂上偷偷写情书,不署名也没落款,然后再偷偷塞进秋千的办公室里。要不就借个头疼脑热的,要秋千的小手抚上他的额头,给他开药打针。秋千身上那淡淡的来苏水味道,轻轻拂过他的鼻翼,在他看来,是世界上最好闻的味儿。秋千快被这个少年烦死了,也笑死了。再烦再乐,倒也没跟旁人说,更没跟董亦剑说。他还是个孩子呢。幸好朱卫军平日里住集体宿舍,倒避开了朝夕相见的诸多尴尬。

2

董亦剑响应市委号召,主动把自己的行政十四级降到了十五级。除了他,全市十七级以上的干部,没有一个主动报名自降级别的。这一次连秋千也忍不住了,说他傻,二傻子。董亦剑降了级别,还是比朱胜儒高一级,还是这个小镇上职位最高、工资也最多的人。赵小兰一想至此,连觉也睡不安稳。

有比较才有鉴别嘛。有秋千在那儿比着呢。秋千是有技术在身的职业妇女,成天飒爽英姿地出门进门,那股子劲儿,不怒而威。家务活有保姆杨奶奶在,根本不必亲自动手,一张小脸直养得白里透红那么娇嫩,哪像自己?摸一摸一双小手,粗糙得像两把小锉,手心都长了厚厚的茧子。到了冬天,还裂口蜕皮的。这还是那双养在深闺描龙绣凤的手吗?

还有朱卫军那小子,不成器,不省心。每周只有星期天来家,来家了也不在家里呆,总往隔壁跑,说是找董鲁闽玩儿。你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了,找一个八九岁的小毛头玩儿,说起来寒碜人不寒碜人?赵小兰冷眼旁观,很快就看出了道道。她那好儿子,眼珠子斜斜的,尽跟着秋千滑溜过来、滑溜过去。即使呆在家里的功夫,也忍不住赞叹苏老师这儿好那儿好的,分明是情窦初开了。好儿子呵,你情窦初开了也没关系,林场板板正正的大闺女有的是,还不是尽着你挑吗?居然就迷上了秋千!赵小兰窝心极了。这么个二手货臭娘们儿,凭什么迷惑上我的儿子啊?!

赵小兰生气,朱胜儒也不痛快。朱胜儒不痛快,倒不是因为朱卫军迷上了秋千。他可没那个闲功夫,过问儿子的情感走向问题。那根本就不是问题。他不平衡,还在于董亦剑的言谈举止。那次市委十七级以上干部大会他也参加了。董亦剑在会上就站出来,第一个报名自降一级。朱胜儒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到底也没有跟进。后来看其他干部也没有当场表态的,朱胜儒的心里才舒服了些。明知董亦剑心底无私天地宽,可正因为你董亦剑心底无私了,才显出别人心底的私字来。你董亦剑天地宽了,别人的路可就窄巴喽。

董亦剑出来进去的,还是爱穿一身旧军装。旧是旧了,也没有领章帽徽,可穿在身上,自有那么一种威严。在朱胜儒看来,他不过是在炫耀自己的行伍生涯。可是那些渔民农民转化而来的林业工人,没什么文化,还就是吃他这一套,自己荷包里的老烟叶子,也敢挖出来,往董书记的烟斗里装,好像董书记是他家大爷。还有那个苏秋千,兼着林校的教员,时不时地到学校讲讲生理卫生课什么的。那些学生是从全省各地招来的,小的不过十六七,大的也只有二十啷当岁,成天围着秋千,苏老师长、苏老师短的。这个林场连同林校,俨然是他董亦剑的家天下了。

不错,朱胜儒没打过日本鬼子,没消灭过蒋匪帮,没进过深山剿土匪,还不是一样活得滋滋润润?家里的那个婆娘,白天在家扭着小脚干活儿,晚上在床上扭着小腚,接着干活儿。那一身粉蒸般的肉,圆滚滚的,抱着实在是舒服。听吆喝么,就干得她哇哇乱叫;不听使唤呢,就扇她两嘴巴子,照样让她哇哇乱叫。反正朱卫军住校,朱卫红又是个聋哑。打死赵小兰,她也不敢外出乱说什么。

好在,很快地,这世界就全乱了。

3

“文革”开始了。

林校那些十六七岁、二十啷当岁的学生们率先揭竿而起,先叫“井冈山”战斗队,后来连同林场工人们一起,分化为两大派别,一派叫“人民公社”派,另一派叫“反到底”派。还有一小部分逍遥派,哪派都不靠的,但是革命群众绝对不会任其逍遥下去,很快就被吸收或消化掉了。后来,从这两派当中,又生抽出了“保皇”派。这一部分人不多,良知尚存,在事态发展过程中,渐渐认清了些什么以后,自动自发地从两派当中抽离出来的。

《秋千女人》第四章(3)

许多家庭,夫妻各在一个阵营,父子们不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倒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敌人。比如朱胜儒一家,朱胜儒是公社派,朱卫军却是反到底派,而且是反到底派在林校的总头目。赵小兰当了一段时光的逍遥派之后,就成了朱胜儒和朱卫军争夺的对象。因此,赵小兰只好另成一派,叫作“受气”派。

朱胜儒选择了公社派,但是革命群众不答应。在大喇叭震耳欲聋的吼叫声中,朱胜儒跟在董亦剑后面,被打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朱卫军带领革命小将,先抄了自己的家,把朱胜儒说成是混进党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因为只有这样的人物,才会休掉贫下中农的前妻,娶地主家的小姐当老婆。朱卫军这样做,实在是忘本,忘了自己是从哪根肠子里爬出来的。他这样质问朱胜儒,朱胜儒的回答更妙,俨然一只活学活用的破罐子: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我这个贫雇农,就是要推翻地主阶级,就是要操地主家的小姐,叫她为我生出你这样的革命后代来!

很快,革命的烈火就烧到了董亦剑身上。只有他,才是这个林场真正的一把手。朱卫军一狠心,带着小将们就去抄董亦剑的家。秋千最珍视的两只大樟木箱子打开了,朱卫军一眼就看好了董亦剑的马裤呢军官服,立马命小将们带走,说是排练革命样板戏正需要呢。至于秋千的绫罗绸缎,俺的妈唉,实在令小将们开了眼。他们在房前拉起两条长绳,像开展览会似的,把秋千的衣裳挂满了长绳,就连林场的工人和家属们看见了,也个个目瞪口呆。都晓得董书记宠老婆,可无论怎么个惯法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