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事]威龙中华-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路途比较近,道路通畅易于行军。而且他认为曾国藩还会南下接应。是最好的方案。左宗棠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明白张威现在围而不歼就是在等待他们突围,然后在突围途中展开歼灭战。如果是这样,曾国荃选择的突围路线必然是危险重重。他建议首先来个声东击西,佯装北进湖州,实际向西进入安徽黄山一带的山区,然后化整为零利用地形一边阻击追兵一边向北面的芜湖撤退。到达芜湖后再经过马鞍山返回南京。曾国荃认为这样突围无疑是自寻死路,安徽的山区不适合大部队行进极易被敌人追赶,分割包围,甚至是中埋伏。太平军残部也是在那里活动,到时候很可能前后被打。而且一路上人烟稀少,根本不能进行补给。 
两个人不能统一意见,从争辩慢慢变成相互指责。当初攻取南京,红军意外介入,不但使李鸿章左宗棠两人乘机抢了攻陷南京的功劳,还使曾国藩因为擅自动用军费买通红军撤兵受到朝廷的猜忌。两个人的关系本来就不融洽,最后道不同只能分道扬镳。曾国藩率领从苏州来的5万人向北突围。左宗棠率领本部6万人向西突围。 
当天晚上两个人各率人马同时从北面西面两个方向突围。左宗棠自知曾国荃此去路途艰险,为了掩护他故意首先在西面展开突围以掩护曾国荃。 
杭州城下,左宗棠率众越过红军设置的壕沟,铁丝网,冲过火力封锁网,大军像潮水一般涌向临安。曾国荃不甘落后,鲍超做前锋,李元度殿后,曾国荃居中。一路向北朝湖州方向突围。双方20万大军在杭州城下展开激烈的混战。到了天亮的时候,两个人各自在付出巨大损失后终于突出红军包围。 
曾国荃的人马突围受到的阻力明显比左宗棠小很多,他比左宗棠晚行动却率先突出包围圈。突出包围后乱哄哄的一路狂奔,很快摆脱了红军的追击。下午的时候接近了德清县,再穿过几座小山就可以到德清休息。过了德清县就是湖州。此时部队极其疲乏,大家稀稀拉拉的,枪也背歪了,旗帜也耷拉下来了,连马儿都没精打采的。先锋鲍超督促手下打起精神注意警戒,自己也不敢大意。不断的派遣骑兵四处查看。就在部队缓缓进入山谷的时候,两面山上突然红旗招展,号声四起。接着便是突突的连续不断的枪声。红军果然有埋伏。鲍超从枪声中听出这次伏击他们的部队不同于往常,枪声相当的密集,看来火力很猛。鲍超督促兵士们向前冲锋,却只见他们成排成排的倒在出山谷的路上,两边山头架起了不知什么东西,突突的连续不断的射击完全封住了去路。难道那就是李健机枪吗? 
在德清伏击曾国荃的是从福建秘密进入浙江的第三军。张威估计清军回从德清方向突围,早就排第三军在此设伏多日。不过他没有料到的是曾国荃和左宗棠竟然会意见不和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分别突围。这个情况令他大喜过望,他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集中兵力将他们各个击破。歼灭清军当然是先近后远,他首先选择了曾国荃。 
群山之中清军左突右杀,犹如困斗猛兽,鲍超和李元度不计代价的进攻终于夺下一座小山头,撕开了一个缺口,掩护曾国荃逃出了红军的袋子。剩下的清军都没有斗志,纷纷举手投降。九死一生的曾国荃虽然逃出来了,却没有了前进的方向。他收拢被打散的部队,清点人数才发现只剩下不过区区3千人。5万大军被消灭的干干净净。他知道如今再往湖州去就是去送死。气恼的他大骂左宗棠没有跟他一起行动,致使自己兵力淡薄。想起左宗棠,他马上改变方向,向西走直奔安吉逃跑。 
詹保柱在德清收拾战场,到处找不到曾国荃等人,知道他们一定是随着小股人马钻出了包围。也没有派人追赶,因为张威命令他打扫战场后立即派两个师向苏州进发协助围歼苏州守敌,另一个师立即前往黄山地区协助歼灭左宗棠。他立在山头上眺望整个战场,这个景象他在江西瑞金歼灭李鸿章的时候也见过,只是今天战场在群山之中,又正逢日落之时,夕阳衬着山川一片鲜红,更感到悲凉。战斗结束了,偶尔还会有军号响起,似乎要重新唤起那千军万马,显得格格不入。此时的战场已不再混乱,没有嘈杂,一切正开始平静,大地默默不声。夕阳漂染着一切。阵亡士兵的尸体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斜插着的破损的旗帜,在微风下飘动,似在安抚他们的亡灵。空旷的战场上有人靠在毁坏的战车边低低呻吟,有人躺在阵亡的战友旁凄凄哭泣,有人立在残破的战旗下声声哀嚎。失去主人受伤的战马在地头慢走,悲哀嘶鸣,寻找自己忠爱的主人。让人看了伤感不已。 
詹保柱曾经作为近卫营的副营长,跟随李健在意大利经历大小几十仗,出生入死。在芬奇城街巷混战,在佛罗伦萨郊外的菲埃索莱城阵地肉搏,他从未恐惧过,从未动摇过,可是现在他感到恐惧,感到动摇。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战争,是自己同胞之间的屠戮,是成千上万的尸体。科技的进步,带来更强大的武器,军队变得更强大,伴随着的是更大的杀戮,更多的牺牲。战争使人变得失去理智,杀戮有时候会令人变得疯狂。也许有一天整个世界都会变得疯狂。一个月不到他的第三军就歼灭了7万人。他希望不要再有这样的疯狂,一切应该结束了,但是他身不由己。   
    第五章 分庭抗礼 第十六节 大战宁沪杭(下) 
       
左宗棠突围的时候损失惨重,红军在城西布有重兵把守,设有几道火力网。不过最后还是成功的突出杭州的包围,顺利的进入黄山一带的山区。张威率第四军尾随而至。左宗棠为了避免被全军包围,果断的下命令部队立即化整为零,潜入山区。各队摆脱红军后在芜湖汇合。 
张威也不含糊,见清军四散奔逃,根本无法查清主力在何处。他下令将第四军化整为零,一共分成五队,自己加上郑思奇,许斐,刘建平,吴鹏年各带一队,各分队都带着几部电台保持联络相互配合。各自分开进入山区剿灭已经分散的清军。 
和清军不一样的是红军完全知道自己的友邻部队在什么方位,并且可以相互通报敌情,相互配合,分进围剿,堵截尾追。清军就大不一样,化整为零后完全是各自为战,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友邻部队身在何处。左宗棠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虽然很费时费力,不过红军还是在山区里一个接一个的把清军给消灭了。侥幸逃出山区的部队聚拢了残部,倒是剩下不少人,可是在去芜湖的路上又被赶到的第三军一部打得落花流水,士兵们多日没有好好的吃饭睡觉,又饥又累。一听到枪响,立即四散逃命,剩下的全部乖乖投降。左宗棠自己的亲兵营也被红军击散,最后身边只剩下十几个亲兵保护逃到芜湖。逃到芜湖,他也没有回南京,留在芜湖收集溃散的部队。 
前线大捷,消息像飞一样传回广州,广州各大报纸纷纷整版刊登红军在江浙击溃清军主力的消息。广州市民个个兴高采烈,议论纷纷。这个消息很快从广州向四面八方传递,轰动一时。红军的威名四处传播。 
广州北面的韶关是第二师黄崇英的驻地。这里的百姓收到消息,竟然放弃了烟花炮竹,街面上喜气洋洋就像过年一般。副师长何均昌从街上回到师部一脸的喜气,一进门就高兴的对着师长黄崇英嚷嚷:“外面都翻了天了。按这个样子,没有多久我们就可以打进北京城了。”黄崇英没有理他,问他:“你知道吗?三师的蔡邦道给总司令发了一封电报,要求处分。”何均昌蓦然的发呆,“虽然瑞金我们受到重创,他是应该被处分,可是总司令都没有说什么,他这么做太傻了吧。”黄崇英哼了一声,“我看他一点也不傻。这次瑞金的失败,外人看来都是他蔡邦道指挥不利造成的。可是派飞艇参战总司令是最有力的支持者,然而瑞金的失败关键就在飞艇大队被清军全歼,至于其他的,蔡邦道非但没有失误而且是立了大功的。要说蔡邦道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这也是总司令在背后鼓动的。总司令心中愧疚所以一直都没有对蔡邦道做出处罚。可是失败总是要有人来承担的,现在没有人敢直接指责总司令,所以把矛头都指向蔡邦道。如今蔡邦道直接向总司令请罪,正是给了总司令一个台阶下。日后总司令不会亏待蔡邦道这小子的。”何均昌听着频频点头赞同,“是啊!早些时候我听政委徐文渊说过,当年总司令从欧洲途径广州前往北美发展唐城,在广州街头收留了很多十几岁的孤儿,徐文渊,蔡邦道,郑思奇,许斐他们都是那时被总司令收留的街头孤儿。徐文渊最长,当年都十八岁了,而蔡邦道最幼,也是总司令最喜爱的。这个人前途无量啊。”黄崇英叹了一口气,佩服的说:“我们这位总司令,外表温和,温文尔雅,和那些学者读书人在一起一派学者风范。和我们这些人在一起时说话做事又极其豪爽,最重义气。真是个文武兼备天才,很多人都被他的外表折服,可是他的手腕其实比谁都要狠,就拿当年在南宁盘文义兵变,围攻司令部准备杀死总司令那件事情。原来第一军就是在广西天地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上到下都是我们天地会的人在控制,总司令先来了一个军官培训,除去了一批天地会的军官,再经过那一件事情,原第一军天地会的军官几乎全受到了牵连,差点被杀光。总司令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现在仔细想想,如果他不默许,陆长官怎么会那样的大开杀戒。最后刘二那小子出来求情,总司令一声令下,多少人从见天日,而且还高官厚禄得到提升,刘二竟然一下子做了师长。要知道兵变的盘文义是刘二的手下啊。你想,总司令虽然杀了那么多人,可是剩下的人全都把他当恩人看待,死心塌地的效忠。第一军从此成了总司令的第一军,天地会再也不存在了。我们的总司令真是有手腕啊。”何均昌眨巴眨巴眼睛,忘乎所以的说:“我们还应该感谢盘文义呢,因为他我们成了解救总司令的大功臣。”黄崇英怒声训斥:“何均昌,你在胡说什么!”何均昌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他四处张望有些恐慌。 
黄崇英见他如此摇了摇头:“算了,以后不要再提他了。你说说前线的事情吧。”何均昌定了一下神,“我看这仗清军是没有办法再和我们打了,第三军那不是去打仗,那是去屠杀的,你也在广州见过李健机枪的威力了。我看没多久我们就可以进北京城享福了。你说的一点没有错,我们的总司令就***是个大天才,这种玩艺都能给他造出来。跟着他我们是跟对人了。”“我们也要努力,不然功劳都给他们抢去了。刘二如今是第一军最红的大红人,我正在考虑借着这个机会向总参谋部请战,我们也学刘二的样子北进湖南,立个大功劳。”何均昌又兴奋起来:“这样最好,如今清军只要听见红军的名字就闻风丧胆,披靡逃跑,我们正好攻取湖南,立个大功劳。省得以后刘二得势骑到我们头上来。”何均昌原想说,当年就是刘永福娶了周开锡的妹妹,抢了黄崇英早已中意的美人,不过他怕再惹黄崇英生气,把下半截话生生的给吞了回去。见黄崇英脸色不佳,他故意转移话题:“听说曾国荃从德清突围后就下落不明了,不知道去了何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