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斯福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01年9月14…16日    
    星期六    
    西奥多·罗斯福是在毫无知晓的情况下成为美国总统的。时间是1901年9月14日凌晨2点15分。他坐在颠簸的马车里,从阿迪龙达克山脉的玛尔希山冈沿着刚被雨水冲刷过的弯曲陡坡一路下行。总统遇刺,但只要心脏仍能跳动,权力就不能移交。这不是法律规定,而是约定俗成。事实上,400多英里的泥泞小道和铁路使西奥多·罗斯福对麦金利总统在布法罗的去世一无所知,更不知道一个紧急的就职仪式正在准备之中。    
    罗斯福只知道,他目前仍是一个副总统,尽管已意识到有可能会很快地履行一些最高职权。昨日从各个方面接踵而来的电报、函件堆积如山,证实总统布满弹痕的身躯已开始腐烂:    
    总统病危    
    病情严重    
    正在吸氧    
    已经无望    
    当最后一封电报递到手里时,正在北塔赫乌斯度假的罗斯福已来不及等待雨过天晴。    
    电报上赫然写着:    
    总统生命垂危,布法罗的内阁成员一致认为您务必迅速赶到。    
    接近午夜时分,罗斯福吻别了妻儿,乘坐马车,开始了去往“北希腊站”的夜行,此段行程即便是在白天也至少需要7个小时。    
    就任在即,罗斯福此时已抵达旅程的第二站艾登莱尔北部的5公里处,在那里他换上新车、新马继续行程。他独自一人坐在后座,用刚刚借来的、尺寸明显偏大的雨衣紧紧地裹住自己,以防溅上泥水。他最喜爱的宽边帽檐耷拉着几乎垂近耳边,恰好为他的眼镜遮住了雨点。没有眼镜,他唯一能看到的只有马车上摇晃的灯光圈晕。自离开度假地,他一直沉默寡言,几乎没与那位清瘦的年轻车夫说一句话,但却不时地小声喃喃自语。    
    罗斯福对麦金利遇刺的悲伤,即便是轻微的,也却是真实的。一想到刺客利昂·佐尔戈斯,罗斯福心中就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慨。在他看来,这一串子弹伤害的不仅仅是麦金利本人,而是美国广大民众的心灵深处,是在向美国政府的代表与社会文明的秩序发动进攻。想到这,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在雨中开始咒骂佐尔戈斯:“如果遇刺的是我,他可没那么容易溜掉。。。我得先把他吃了。〃     
    此时此刻,国务卿约翰·海独坐一隅呜咽着。连续几个小时里,他透过图书馆的窗户听见外面的报童在不停地尖声喊道:“号外,号外,总统危在旦夕”。上了年纪、越来越自疑患病的约翰·海曾经为亚伯拉罕·林肯和詹姆斯·加菲尔德效力,却又目睹他们相继遇害,而这已是第三次了,再加上不久前儿子的去世,接踵而来的打击使他万念俱灰。但必须得履行义务。当最后一声丧钟回响在第16大街的上空时,约翰·海起草了一份正式电报,告知西奥多·罗斯福:麦金利总统已溘然长逝。    
    凌晨大约3:30分,透过薄雾,艾登莱尔旅店的灯光依稀可见。店主克郎宁·麦克正在屋外等候,他身旁又是一套全新的马车。罗斯福起身下马问道:〃有何消息?〃    
    “什么也没有。”克郎宁尴尬地回答道,他不知该怎样回答这位客人。店主又接着说道:“赶紧上马,我们立即起程。”罗斯福拎起提灯随店主跳上了马车。    
    又换了两匹马,而且是高大的莫根黑马。克郎宁是个熟练的车夫,他希望能在两个小时之内赶到“北希腊站”,以打破其平日白天的赶车记录。马儿非常熟悉地形,甚至熟知这16英里路的每一个拐弯抹角处。但是下坡路越来越滑,马蹄开始打滑绊跌。克郎宁心疼自己的财产,勒住了缰绳。    
    “没关系”,罗斯福喊到,“接着走!”    
    马车继续行驶,几乎看不清道路,偶尔会从车轱辘突然发出的噪声中发现马车已上了木桥,有时也会突然发现近在咫尺的前方正竖起一块石制路标。罗斯福则一路小心地呵护着提灯。“快点,再快点!”    
    马儿沿着下滑的陡坡越跑越快,克郎宁忍不住大声地埋怨:“马车转弯一旦打滑,就会栽进几百英尺深的沼泽地带”。罗斯福镇定自若地说:“你不怕,我就不怕。”    
    年轻的时候,西奥多·罗斯福就掌握了栽花时小心避免荀麻刺的要领。虽然他的体魄和勇气已被传为佳话,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纽约市的时侯,他还只是一个胆小的男孩。由于家境富裕、体弱多病,他一直远离中小学,由一位家庭教师辅导学习。他羡慕父亲健壮的体魄并深受启发,于是开始有计划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与此同时也造就了自己的勇气。肌肉在一点点积累,拳击、爱情、战胜政敌的业绩在不停地攀升,他个人的活力(被人们比喻为蒸汽火车)更加四射。他人生阅历太丰富,似乎命中注定要比同龄人经历更广泛的人生旅程。18岁时已写书出版,22岁当了丈夫,23岁被誉为历史学家并当选为纽约州议会议员,25岁做了父亲,也成了鳏夫,26岁时是农场主,27岁是纽约市长候选人,28岁再次成为丈夫,30岁时已是美国国家文官委员会成员。他的著作一本接一本地问世,他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地出生,他不断地与华盛顿享有盛誉的科学家、政客、艺术家和学者进行相互往来,他的政治生涯开始孕育着新的动力:36岁已是纽约市警察总局局长,38岁任海军部助理部长,39岁是义勇飞骑兵团上校团长。最后在古巴,罗斯福〃经历丰富的时刻〃终于来到:他冲锋陷阵,奋勇冲杀,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占领了圣胡安高地,征服了西班牙帝国的军队。    
    从这时起,罗斯福通往总统宝座的大道就是明朗的。作为一名英雄人物凯旋时,他懂得趁热打铁,40岁时当选为纽约州州长。他到中西部视察,受到的礼遇犹如总统候选人。1900年,他义务上支持麦金利再次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而1904年则开始组建自己的总统竞选班底。执着的哲学观一直在激励他:白宫早晚有一天将是他的。他一生都在为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奋斗,〃成功的顶峰将永远属于那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人们〃。    
    


第一部分:序自己的航道

    正当他势不可挡之际,副总统的职位使他瞬间失去了往日的锐气,政治上有些停滞不前。但此时此刻这只偏离航向的船却更加强劲地回归到了自己的航道。    
    他脚下的路匆匆掠过了一座公墓——密涅瓦教堂,湿漉漉的墓碑微微泛着晨光,马车飞速地驶进了村落,陡坡路逐渐变成了水洼路,路面开始平缓开阔了。一丝淡淡的微熹预示着黎明的到来。5点种,克郎宁宣布他们离〃北希腊站〃仅剩下两英里的路程。罗斯福吩咐休息片刻,〃让那两匹马也喘口气。〃他拽了拽领带,抻了抻西装,然后对车夫说,可能会有一些〃大人物〃在车站等候。    
    最后的冲刺为罗斯福的到来增添了戏剧般的景象:哈德逊河岸上的悬崖峭壁晖映着阳光,岸下的滔滔河水湍流不息,一阵阵急促、由远而近的马蹄声,预报着久等的人物正在到来。奔跑的马车一路咆哮,风驰电掣般的飞过桥面直奔城里。有人喊了起来“他们来啦!”马车继续飞快地驶过一座座房屋、一户户门廊,看来早上的牛奶还没送到。马车尚未停稳,罗斯福就已纵身跃下,上前与人群寒暄。看来,这些人即便不是些“大人物”,至少也是一些当地居民。那位穿着考究、架着一幅眼镜的人是罗斯福的私人秘书——威廉·小卢艾贝。一辆特别列车正在等候着,站台的时钟已指向5点22分。    
    卢艾贝默默地递上约翰·海从华盛顿发来的电报,罗斯福打开后便陷入了瞬间的沉默。急不可待的火车发出的哧哧声打破了沉寂,罗斯福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几个字:“总统于今晨2点15分去世〃。    
    罗斯福此时已疲惫不堪,他把电报装进衣袋,大步流星地走上湿漉漉的站台。专门为他安排了一节包厢。他紧走几步上车,转过身来,向人群摆了摆手,卢艾贝也随之登上了火车,车门尚未关紧,火车就启动了。    
    坐在舒适的软席上,罗斯福的第一句话是“尽快赶赴布法罗”。这种风格早在卢艾贝的预料之中,因而他已事先与“达勒威尔和哈德逊铁路公司”商洽安排了最快的列车。三年的工作经验使他早就摸透了老板的工作作风——总是急匆匆:跳上火车的步伐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还清晰地记得当初的罗斯福州长在奥尔巴尼的州府大厦里以同样的步伐攀登了77层台阶。    
    玛尔希山冈的雾团逐渐消失,连绵起伏的山峰沐浴在阳光下。惟有哈德逊峡谷的迷雾迟迟不肯散去,能见度很低。火车上的人员只能听任所赋予的紧急时刻穿行权。罗斯福口述着几份电报,包括给艾迪丝的,语句凝练如同约翰·海的文笔。“亲爱的艾迪”永远知道该做什么。她和孩子们会走下山冈,回到座落在奥伊斯特湾的住宅。罗斯福口述完毕后,打发了秘书,便一言不发地凝视着窗外缭绕的云雾。    
    大约7点钟左右,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划破寂静,随之而来的是车身强烈的抖动和碰撞声。列车嘎然停止。报告传来,列车在雾中与一辆手摇四轮车相撞,2人几乎丧命。    
    罗斯福当然明白假如手摇车是另一辆列车,后果将是怎样。一群当地人用了15分钟清理了轨道,罗斯福还在想:人的权力是多么脆弱。当然,这个意外事故与潜伏着伺机对他下毒手的另一个佐尔戈斯相比,危险要小得多。无政府主义,这个欧洲政府的祸患,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毒瘤,它引发了社会动荡,人们对它的恐惧正在蔓延。曾有一天,一位上年纪的黑人握住他的手说:〃副总统先生,要小心,不要被他们伤着。〃    
    就个人而言,罗斯福并不为遇刺而担忧。如果子弹从后面射来,他无能为力,只好“走向黑暗”,这就是他的宿命论。但如果子弹从正面而来,如同麦金利的情形,他对自己不同寻常的快速反应和185磅的体能还是充满自信的。去年冬天,在科罗拉多打猎时,他曾跃身下马,孑然一身地与一群鬣狗搏斗,他拼命地踢和踹,最后还刺死了一头鬣狗。这是一场多么惊心动魄的战斗啊!    
    他更深层的考虑是像佐尔戈斯这种精神病的所作所为给美国这个国家带来的影响。作为总统他必须“对此给予严厉无情地打击”,就像当年他同自己的疾病作斗争一样。罗斯福从来都是把自己与美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把个人与国家的荣誉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当他接受副总统职位时,曾发誓要“在新的世纪里,使强大国家的拥有强大的命运,”显然,他确信这个目标一定会达到。    
    美国将会退出世界列强的行列吗?不,这个西部年轻的巨人正屹立在美洲大陆,两只巨手正紧握着两边的大洋。我们的国家年轻而充满活力,正以渴望的眼光审视未来,犹如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因临近比赛而感到亢奋。    
    年轻、辽阔、朝气蓬勃:这就是美国,仅这几项就足以击溃无政府主义。42岁的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年轻的总统而美国又是世界列强中最年轻的国家。这种重叠预示着美好的未来。罗斯福拒绝用〃变色眼镜〃去悲观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