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牛-3冲锋枪与以前的型号相比,主要的不同是改变了枪托的结构。它采用的是L型枪托,在携行时可以折叠放置在机匣上方,当需要从携行状态转换为战斗状态时,只要打开枪托,抵肩板就会自动地弹到与枪托垂直的位置。这样的改动更符合人机工程,而且这种结构的枪托也不会妨碍士兵在必要的时候使用枪托与敌近身肉搏战。 
在不断的改进中,设计师小德拉戈诺夫又对瞄准机构进行了一些改进,研制了一种可以加装在野牛-2或野牛-3冲锋枪表尺后方、可以避免虚光的瞄具,该瞄具将缺口式照门设置在一个较高的架座上,架座的前方是一个垂直于架座的圆环。使用这种瞄具更有利于射手进行快速瞄准。 
野牛系列冲锋枪所有变型枪的机匣左侧都设有标准的接口,可以安装各种光学瞄具和器材,其中包括夜视仪和战术灯。这一点也同样是参照AK系列步枪设计的。为了适应特种作战的实际需求,每一款野牛冲锋枪都可以加装消声器或者其他膛口装置。 
从表面上看去,使用野牛冲锋枪的螺旋弹筒似乎要比普通弹匣复杂得多,实际上,它的操作相当简单。只需用左手握住弹筒,用右手大拇指轻轻压下位于扳机护圈前部的弹筒卡笋即可取下螺旋弹筒。再将弹筒前端面的手柄逆时针转动到抱弹口位置就可以向弹筒内装填枪弹了。现在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制造的螺旋弹筒几乎能够与目前所有的手枪弹相匹配。在实战的情况下,是没有时间间隙往弹匣里装填枪弹的,为了减小射击的停顿时间,士兵必须快速更换备用弹匣或者干脆换一支武器,即使是快速的更换也会造成己方火力的停顿,给敌人带来可乘的喘息时机,更不要提往弹匣里一粒粒地装弹了。这就体现出了大容弹量弹筒的战术价值:容弹量大就意味着更换弹筒的次数减少,火力持续性也就更好,同时意味着更有利于捕捉取胜战机。伯莱塔M12S冲锋枪配用的弹匣能装40发弹,乌齐系列冲锋枪配用的弹匣中也有容弹量为50发的,比利时FN P90冲锋枪的容弹量高达100发,所以现在也不会有人会因为伯莱塔92F和格洛克手枪能装30发弹而惊奇了。这些冲锋枪和手枪都是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它们的大容量弹匣就是其流行的因素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评估野牛冲锋枪的战斗能力时大容量弹筒所占据的分量也是很重的。 
来自“雪豹”特种部队的好评 
1999年,经过了一系列后续改进的野牛冲锋枪装备俄罗斯“雪豹”特种部队,并已经伴随着该特种部队经历了北高加索反恐作战等军事行动的检验,充分显示了其卓越的战术性能与实战需求的结合。在特种部队的使用过程中,PP-19野牛冲锋枪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对各种恶劣环境的顽强适应能力赢得了使用方的高度赞誉。野牛冲锋枪能够获得使用者的好评是理所当然的:其结构简单,并与AK系列步枪高度统一,因此它的可靠性很有保证,其独特的大容量螺旋弹筒更是使其拥有良好的火力持续性,合理的布局使其更符合人机工程;不太高的射速提高了武器的可控制性,改善了武器的精度;设有接口可供安装光学瞄具和各种膛口装置,能够适应很多种作战模式的需求。 
在近几年俄罗斯内务部和反恐部队的作战演练中,总是能够看见野牛冲锋枪朴实、憨厚的身影。   
野牛家族的新丁俄罗斯勇士冲锋枪   
俄罗斯从1990年代开始涌现出的大批冲锋枪中,除了PP—19野牛冲锋枪外,基本上都是轻小紧凑。对步兵携行使用的轻武器而言,轻小便捷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轻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武器的跳动加剧、可操持性差、射击精度不高等等。因此从1960年代末炮兵局为特种部队研制轻型冲锋枪而提出的“布克特”计划,到2005年一度搞得火热却始终不见定论的“巴克萨聂茨”新军用冲锋枪选型,这几十年研制出的一大批轻小型冲锋枪至今也未能得到军方的认可,只有少量的在内务部和特种部队中使用。特别是在2004年选型中夺魁呼声很高的PP2000冲锋枪在选型试验中频发射击故障,使俄国内专家们对轻小型武器发出了很大的不满,从而野牛冲锋枪更显示出其“大块头”的优势。 
面对KBP的挑战,伊热夫斯克机器厂于2005年为野牛家族增添了新丁——勇士冲锋枪。 
勇士冲锋枪是俄罗斯国内第一支不信赖军方或政府拨款,而是由民间捐资研制的轻武器。这项工作的倡议人是谢尔盖·伊万诺维奇·雷森科,他早年曾任内务部“勇士”特种部队军官,退役后组织了“勇士老兵协会”。 
勇士冲锋枪沿承了野牛的发展理念,并在设计中充分借鉴了AKS-74U和野牛—2的结构设计,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有效杀伤距离达200米。 
勇士冲锋枪的弹药选用西方国家相当流行的9×1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该弹采用铅心弹头,弹道平直,停止作用非常好,并且不易产生跳弹;也可发射2004年刚刚被军方列为制式的7N21穿甲手枪弹,该弹能够有效打击身穿二级及以下单兵防护服的有生目标;此外,还可以发射俄罗斯国内现生产的其他同规格的弹药,如7N31等。 
以老牌名枪AK-74U为结构基础,大大减化了勇士冲锋枪的设计工作。枪管和内膛尺寸的修改是必然的,还有就是将野牛—2的自动机和闭锁机构稍加改进移植过来。此外,根据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将原来AK系列的握把加以改进设计;修改机匣下方的弹匣接口,以安装30发的熟料弧形盒式弹匣;附加弹匣并联器,可以将两个弹匣并联起来提高更换弹匣的速度;瞄准装置继承了AK-74U的翻转式照门,将表尺射程调整到50~200米。其余部件几乎是原封不动地从AK-74U上搬过来的。这样简单的改变,既缩短了研制时间,又节约了厂家更换工装的费用,使试制费用降到了最低,并且在将来的使用中,内务部队的训练成本和维修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勇士冲锋枪样枪的研制推出,得到了所有参与样枪试射的内务部特种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首先,它的射击精度不次于“老祖宗”波波斯43式冲锋枪,波波斯43是苏俄冲锋枪的标杆,在战后虽遭撤装,但其精度指标仍是几十年后的那些新生的“后辈”们难以比拟的;其次,结构上与现装备军用步枪高度统一,沿袭的不仅是几十年沉积下来的使用习惯和AK系列的高可靠性,更主要的是零部件的通用减轻了后勤保障的负担。   
俄罗斯勇士再出击勇士…SN冲锋枪   
勇士—SN与勇士冲锋枪一样,都是俄罗斯民间团体“勇士老兵协会”出资为内务部研制的,但它们的使用对象的定位却有很大的不同。勇士冲锋枪是为满足巡逻和岗哨警员使用需求研制的,而勇士—SN则专为特种部队打造。该枪名称中的“SN”意为“特殊使命”。 
虽然这两支枪同是出于AK系列,但由于战术任务的不同,其具体结构也有所不同。尽管勇士—SN与AKS-74U短击步枪的外观仍有些相似,但细看起来,它已不再像第一代勇士那样一味地沿承AKS-74U的结构。 
与AKS-74U相比,勇士—SN外观上最明显的改变是选用耐冲击性能较好的强化塑料取代了木制的护木和握把,并采用注塑成型工艺,体现了优化形状和角度等改进设计带来的良好人机工程。 
它的枪托基本结构仍未改变,但是提高了枪托的展开速度,从而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它的瞄准装置一方面增加了原来柱状准星的中段尺寸,使之成为一段突出的裙部,像这样宽大的准星有助于提高紧急情况下概略瞄准射击的速度;另一方面将可翻转的L形表尺变为带有缺口式照门的表尺板,将表尺射程调档为从50~200米四档。另外在机匣盖上还增设了标准具接口,可根据需要选择安装光学瞄具。武器系统预设的标准配置为准直式瞄具,经实践检验,此类瞄具对瞄准姿势全无苛求,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捕捉目标,在近战使用中颇占优势。在枪管的下方还预留有安装战术灯和激光指示器的接口,可以为作战及执勤任务多样的内务部特种部队提供更多的拓展功能。 
勇士—SN的改进是积极有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现有的结构性能就可以完全满足内务部特种部队的使用需要。在部队射击试验中,已有所改进的枪托依然饱受批评。AKS-74U也好,勇士—SN也好,现有的折叠式武器的枪托长度都是按照中等身材设计的,身高不够的射手抵肩射击的姿势很难舒展,而且在仓促射击的情况下,来不及打开枪托时很难操持稳定。而持枪的舒展性和稳定性是直接影响到射击精度的。 
另外,就步枪来说,通常是将拉机柄置于枪机右侧,因此源自AK步枪的勇士—SN冲锋枪也沿承了这种设置。但实际上,冲锋枪的射击使用方法与步枪有很大的区别。步枪的长度较长,质心偏前,再装填时的习惯动作是一手握住更靠近质心的下护木,另一手拉动机柄向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拉机柄设置在机匣的右侧比较合理,可是冲锋枪的质心位置与步枪相反,更靠后一些,基本上是在握把附近,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拉机柄设置在机匣的左边更为合理:射手可以保持操枪射击姿势不变即用右手握把,另一手操作拉机柄。除了动作更为顺畅省力以外,还有利于缩短再装填时间。此外,基于使用安全方面的考虑,参试人员还提出拉机柄在射击过程中应该是不随枪机运动而前后运动的,这一点改进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将拉机柄现枪机的固定连接改为单个斜面浮动作用即可。 
勇士—SN的快慢机设置在扳机上方,通常由右手的食指操作,在操作时则必须松开扳机。试验中,内务部官兵提出将其位置改设在机匣左侧靠近握把上方的位置,以便于在保持操枪射击动作不变而只使用大拇指完成保险的开启和单、连发射击的转换。   
枪小杀伤力大的PP…2000冲锋枪   
从PP—90到PP—90M1,KBP仪器设计局在冲锋枪领域的发展并不是顺利的,在技术上没有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在销售上也没有什么业绩。 
由于KBP设计局多年来研制的冲锋枪走的都是便携式、小型化,为了隐蔽携带甚至可以牺牲整体性能的路子。因此,在进入21世纪后,KBP设计局利用舶来的PDW单兵自卫武器概念仍然继续从事小型冲锋枪的研制。2004年欧洲萨托里陆军展上,KBP仪器设计局首次向世人公开了9毫米口径PP—2000冲锋枪的样枪。PP—2000的外形紧凑,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完全可与现代战斗手枪相媲美。它的这次首次向世界亮相,就立刻引起了国际轻武器界和参观者的关注。 
PP—2000是为适应反恐斗争需要而研制的冲锋枪。枪小杀伤力大是PP—2000的最大优点。在与车臣恐怖分子多年的作战中,俄陆军和特种部队都体会到:作战小分队进入城区、山地或丛林地带作战,无法得到重武器的火力支援,因而需要自身配有可携带的强火力轻武器。KBP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