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王身边的女人们-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雅高贵的白绫袍,系着红带佩玉,脚蹬光泽照人的皮靴,在十六名命妇的护卫下,参加这隆重的册立仪。萧皇后的典雅高贵,惊呆了年轻的道宗,更使宫中上下钦佩、敬仰无比,人们由衷地赞美她:孤稳压迫,女古华革,菩萨来做特里蹇,意思是说:玉饰头,金饰足,观音来做辽皇后。
道宗对皇后爱幸不已。道宗和皇后纵情恩爱,可惜连着三年,竟没有子嗣。太后决定为道宗举行隆重而庄严的再生仪。再生仪举行的第二年,萧皇后便怀孕生子,道宗赐名耶律浚。耶律浚小字伊啰斡,相貌像道宗,小时即好学能文,道宗痛爱无比。道宗清宁九年,耶律浚六岁,封为梁王。第二年梁王随道宗出猎,遇上了十只鹿,梁王射获九只。道宗喜得大宴庆贺。一年后,梁王被册为太子。
道宗爱萧皇后,也极爱皇后所生的皇太子。可惜奸臣作梗,无端地制造了一场淫词冤案,结果葬送了萧皇后,也葬送了太子。这场淫词冤案之奇之绝,在古今帝后史上真是绝无仅有。
祸机是从皇太子赤山秋猎时十箭获九鹿的庆宴上生发的。皇族中地位最高的皇太叔耶律重元和其妃子萧氏也出席了庆宴。道宗对重元极为尊敬,委他为天下兵马元帅。萧妃徐娘半老,却浓妆艳抹,举止轻佻,史称其以艳冶自矜。庄重的萧皇后看在眼里,当然很不舒服。萧皇后便单独将萧妃召入自己的座帐,略带责备地告诫她:“你是贵家妇女,何必如此!”
萧妃是皇后的叔母,年纪又大那么多,萧皇后的诫斥虽然轻描淡写,可她哪里受得了?何况她心胸狭窄,又极爱算计,祸事便从这里产生了。萧妃先缠着重元,要他想法夺回皇位,重元犹豫不决。萧妃生有一个儿子,名叫烈鲁古,生性阴狠毒辣,狂妄自大。道宗封烈鲁古为楚王,拜官南院枢密使,二十余岁便手握重权,高贵显爵,楚王更加目空一切。萧妃鼓动重元不成,便将希望转向这个手握重权、目空一切的儿子。烈鲁古当然乐意,并明智地提出,要取得帝位,必先侦知皇帝的行动;而要熟悉皇帝的行动,就得结交皇帝的近侍。当时,道宗身边最得宠的近侍是耶律乙辛。

四、《十香词》淫词冤案(2)

楚王烈鲁古决定想法拉拢耶律乙辛为内应。乙辛知道了楚王的谋位意图,认为假如借机向道宗告密,必定会得道宗的终生信任,至富至贵至尊至显便唾手可得。于是乙辛决计倒戈。结果烈鲁古被杀,重元拔剑自尽,萧妃自尽,党羽尽捕。这场变故后乙辛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权倾朝野。
道宗爱好游猎。乙辛投其所好,进献良驹。道宗终日骑马驰骋射猎,快乐无比。这种情形,萧皇后十分担心。萧皇后觉得乙辛身为宰相,不匡辅政务却引导道宗终日游乐,这不是良相,也肯定为人卑劣,心术不正。于是,萧皇后得机会婉转进奏道宗,希望道宗不要沉溺游猎,更不要把政事尽委乙辛,要防止重元之乱重演。
萧后的进言引起了道宗的注意。道宗觉得太子已经十六岁,应该历练政事,取代乙辛。道宗下旨封太子为燕赵国王,参预朝政,各部奏事先送太子过目。太子仁爱天下,正直无私。太子目睹乙辛的所作所为,自然不能引为同道,因而对乙辛多怀戒心,开始对乙辛加强控制。乙辛知道太子一旦即位,他便死无葬身之地,于是设下毒计。
中年以后,萧皇后色衰,道宗就常常带着别的爱妃巡行各地,到处狩猎。太子留守中京。萧皇后中年好静,也很识趣,便也留守中京。道宗对皇后爱弛,又嫌她动辄进谏,反对出外游猎。因此,道宗即便回到京师,也不到皇后宫中,而去别的宫室去爱幸更加年轻美丽的美人。皇后哪里受得了长夜寂寞,盼望能挽回昔日的爱情。萧皇后彻夜难眠,就写出一首《回心院》词,情意绵绵。
春 宫 图多情寂寞的皇后如一堆干柴,有点熬持不住。皇后写好这首词后,让诸伶弹唱。当时,诸伶中只有伶官赵惟一谱成乐曲,能熟练的演奏弹唱,因此,赵惟一便常常奉召,出入禁宫,和萧皇后在一起。
耶律乙辛面对太子的挑战,知道凶多吉少,经过与心腹密议,决定从久守空房的皇后下手,进而将皇后和太子一举倾覆。密计的第一步,是在皇后身边安插心腹,掌握皇后的日常起居,伺机行动。乙辛受到道宗的信任,接受了道宗赐赏的重元府第,同时接受了府第中的舞妓歌女。歌女中,有一位名叫单登的女子,善于吹笙和弹奏琵琶。单登已经出嫁,丈夫是教坊艺人朱顶鹤。乙辛重利收买了朱顶鹤和单登,经过一番精心布置,就把单登送到了皇后宫中,侍候喜音乐的萧后。
萧后很赏识单登,让她随侍左右。单登取得了萧后的信任,便常常将萧后的一切告知乙辛。乙辛得知萧后的《回心院》词和伶官赵惟一出入宫禁的一切,又得知萧后有时与赵惟一对弹琴曲,并时有赏赐。萧后寂寞时,常常填词作诗,或抄写佛经。乙辛的一条毒计就有了眉目。乙辛召张孝杰、萧十三共商大计。于是,张孝杰奉命写了一首淫词《十香词》。淫词写好以后,第二天就交给了单登。
单登口齿伶俐,人极乖巧。有一天,萧皇后闷极无聊,又坐在桌前,弄笔作诗。单登知道萧后寂寞,久旷之下极为饥饿。于是,单登拿出了《十香词》,递给萧后,对萧后说,这是从外面抄下的,据说是宋国的皇后所作。萧后举目细看,不禁心惊肉跳:
一、青丝七尺长,挽作内家妆;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二、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
三、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四、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领边香。
五、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媛甘香。
六、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七、既摘上林蕊,还视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八、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媛白玉,雕出软钩香。
九、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十、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元非栅沉水,生得满身香。

四、《十香词》淫词冤案(3)

萧后读得律津有味,心里也舒服了很多。萧后发现单登还站在一边,喜滋滋地望着她,问写得如何,便从容地说:“写得好是好,只是太浪了点,想不到宋国的皇后这样大胆,敢写出这样的诗。”单登于是笑着请求说:“这首好诗奴才想要一份,要是皇后能手写一份赐给奴才,那可真是双绝。”萧皇后淡然一笑,连想都不想,就拿起笔,抄写了起来,抄得心旷神怡,极其舒畅。抄完以后,兴之所至,萧后又在后面写了一首诗: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鸟入昭阳。
这是太康元年十月。道宗游猎归来。乙辛命单登、朱顶鹤到北院告发,称萧皇后和伶官赵惟一通奸,并附上物证《十香词》和萧后的诗。道宗大惊,气得脸色铁青,万万想不到平日一本正经、端庄有礼的皇后竟干出这等好事!道宗气过以后,有些疑惑,问这样的淫词淫诗如何被单登拿到?乙辛回答,赵惟一和朱顶鹤是至交好友,一天,赵惟一醉了,拿出了这些淫词,在朱顶鹤前炫耀。朱顶鹤不相信,就问妻子单登。单登是皇后的侍女,不离左右,证实确有其事。朱顶鹤害怕,便灌醉赵惟一,拿到诗词和单登一同到北院告发。道宗气得浑身发颤。乙辛乘机进奏,说:“这样的大事,微臣不敢隐瞒,立即禀报,但这等事不宜张扬,皇上可以传单登单独询问。”
乙辛的说词道宗不得不信。道宗传问单登,供词和乙辛的一样,只是更细致、更精采些,简直绘声绘色。说到最后,还说她有一次在窗外窥听,只听室内传出笑声,接着听皇后说:“可封你为有用郎君。”赵惟一说:“奴才哪里比得上真龙天子。”皇后回答:“什么真龙天子,一条懒龙而已!”
道宗只觉得五雷轰顶,气得头晕眼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道宗立召萧后对质。萧后什么都不知道,奇怪皇上为何如此急召,萧后来到建昌宫,只见坐在宝座上的道宗脸色阴沉,眼中满含杀机,样子十分可怖。皇后惊问出了什么事?道宗怒冲冲地将《十香词》朝萧后扔去,冷冷地说:“你自己看。”萧后捡起《十香词》,心中冷了半截,但还是如实而从容地说:“这是自己抄录的,但并不是自己所作。”道宗步步质问,问得萧后目瞪口呆。萧后定定神,方知自己被单登出卖和暗算。萧后大骂单登,说她血口喷人,希望道宗不要听一面之词。可是道宗冷冷地说:“这诗是你的亲笔,写的如此淫晦,该如何解释?”萧后再次陈述了事情的经过,并说词中有亲桑之说,这显然是宋朝的,本朝没有采桑养蚕。道宗已经认定此事是真的,有人证又有物证,皇后不过是在狡辩而已。道宗便冷不防地质问:“本朝没亲桑之说,那词中的凤靴抛合缝如何解释?”萧后被问得哑口无言。
道宗见萧后无言以对,认为是理屈词穷,那么奸情一定是真的!道宗大怒,顺手操起御座旁的铁骨朵,怒冲冲地朝萧后击去。萧后躲闪,骨朵击在肩上,顿时血流如注。萧后失声痛哭。道宗大骂贱妇,吩咐将她送往别院囚禁,待拘拿拷问过赵惟一后再一同正罪。萧后临走时还哭诉辩解,指斥道宗听信奸人之言,诬蔑栽赃,日后肯定会后悔。道宗根本不听。道宗基本上认定了奸情属实,将萧后别宫囚禁以后,便把此案交给乙辛审理。乙辛派心腹张孝杰主审此案。赵惟一在毒刑之下屈打成招。
道宗看着皇后在淫词后附的《怀古诗》还是有些犹豫。道宗说:“这首《怀古诗》,是骂汉皇后赵飞燕的,皇后怎会写这个?”张孝杰早已研究透,便从容地说道:“这是首皇后思念赵惟一的诗。”道宗再次大惊,问其所据?张氏说:“诗中一句和三句,嵌有赵惟一三字。”道宗再也忍耐不住了。立即吩咐,族诛赵惟一,皇后赐其自尽。
处决的命令下达以后,太子顾不得什么了,马上到道宗跟前求情。道宗拂袖而去。内宫捧一匹白练,来到萧后跟前。萧后泪如雨下,临终前百感交集,挥笔写了一首《绝命词》,然后闭户自缢身亡,时年三十六岁。道宗余恨未消,吩咐剥光萧后,用草席将裸尸送往萧后家。这真是莫大的耻辱。此后,乙辛设计让道宗废太子为庶人,吩咐囚押上京。乙辛派心腹将太子毒死。太子时年二十岁。


第九章 明皇后必须是平民

三、明皇帝的隐私(1)

房中御女术
对于皇帝来说,恨不能将天下所有的美人都纳入后宫,供他享用,但皇帝的精力却不能源源不竭。皇帝深感自己力量有限,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御幸美人时日益感到力不从心。皇帝便会感到生平所从来没有过的心虚的恐惧,忧烦和苦恼自此就会像毒蛇一样冰凉刺骨地盘绕着皇帝那颗脆弱的心。
皇帝的苦恼逃不脱大臣的眼睛。那些精于房中御女术和专攻此术的道家术士们尤其明白皇帝的心理和需要。于是,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大臣和道家、术士向皇帝传授房中术。他们的所谓御女战术极多,花样百出,还借助各种仙丹和药物。明清时期传入后宫的房中术更是如狂飙如烈焰,皇帝们沉醉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