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丽宋朝的落寞:这才是宋史(壹+贰)-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恐怕不是善策。”范廷召说;“我军有八九万之众,而且,将士们求战心切,士气高昂,足以与契丹兵一战。如果出兵扼守险要,与敌人展开决战,一定能击败契丹人。”

    傅潜只是摇头,并不说话。

    范廷召见傅潜如此态度,火气就上来了,愤然说道:“身为主将,却胆小如鼠,贪生怕死,手握重兵却不敢出战,连个老太婆都不如!”

    “敌人这么厉害,派兵出战,不是找死吗?”敌兵凶猛,也成了傅潜不抵抗的理由。

    范廷召愤然说道:“朝廷怎么用你这样的人为将啊!”

    傅潜依然面不改色,死猪不怕开水烫,你愿意怎么骂就怎么骂,他就是不出兵。

    正在这时,部将张昭允手拿一纸文书进来递给傅潜说:“傅将军,朝廷来了廷寄,催我军出战。”

    傅潜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朝廷的命令来了,再不出战就是抗旨不遵。他看了范廷召一眼,冷冷地说:“范将军既然请战。我就拨你八千骑兵,两千步兵,凑足一万人,你到战场上建功立业去吧!”

    范廷召见傅潜只给一万兵马,愤然说道:“契丹兵有十万余众,一万兵马,即使是以一当十,也不够数,这个仗怎样打?”

    “你要多少?”傅潜反问道。

    “再加三五万。”

    傅潜皮笑肉不笑地说:“将在谋不在勇,兵在精不在多,你为前锋,我为后应,你怕什么?”

    范廷召不相信地问:“你真的做后援吗?”

    傅潜有些不耐烦地说:“就你知道忠君,我不想报国?你尽管带兵前去,我随后发兵接应你就是了。”

    范廷召退出之后,觉得傅潜的话未必可信,担心孤军陷敌,于是修书一封,派人送往离高阳最近的并、代州都部署康保裔,请他发兵增援。

第一篇 龙脉顺延 第3节:康保裔血溅瀛洲

    4。康保裔血溅瀛洲

    康保裔是洛阳人,出生将门,祖父、父亲都战死沙场,他承世荫做了领军将领,在太祖朝,曾参加过石岭关之战,太宗朝,因积有军功,升任马军都虞侯,领凉州观察使。赵恒即位之后调任并、代州都部署。并、代州离高阳最近,范廷召所以请求他派兵支援。

    康保裔治兵有方,很有血性,平时爱兵如子,深得将士们的拥戴。他接到范廷召的求援书,立即率万人赶来增援。

    契丹兵已经攻破狼山寨,隔断了通往镇、定的道路。康保裔决定绕到契丹军后面发起进攻,他一面率兵直奔瀛洲,一面派人给范廷召送信,约他发兵前后夹击契丹兵。

    康保裔抵达瀛洲之后,范廷召的兵马没有到,契丹兵却先来了。此时天色已晚,康保裔命令部队择地安营扎寨,准备次日再战。

    第二天黎明,康保裔出营观阵,突见军营四周全是敌兵,一夜之间,契丹兵竟将宋营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宋军已陷入契丹兵的重重包围之中。敌众我寡,有人建议康保裔率亲兵杀出重围。

    康保裔振奋地说:“本帅自领兵以来,身经百战,你们谁见我后退过?古人说:‘临难毋苟免’,今天竟然身陷重围,正是为国效死的日子,怎能丢下将士们自己逃跑呢?”

    众将士见主帅慷慨激昂,受到很大鼓舞,一齐振臂高呼,愿跟随元帅同契丹人决一死战,让他们知道,宋军也有不怕死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报国的时候到了。”康保裔挥刀大喝一声,“兄弟们,不怕死的随我杀敌去。”

    康保裔一马当先,冲出大营,杀入敌阵,众将士见主帅身先士卒,都是争先恐后,发一声吼,一齐杀向敌阵。

    宋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冲入敌阵后左冲右突,虽然凭一股勇气杀出了第一层包围圈,但在第二层包围圈中又被契丹兵困住,从日出杀到太阳西下,已经是人困马乏,虽然杀敌数千,宋军也自损千余,眼看不能突出重围,只好退回大营。契丹兵战了一天,也觉疲乏,双方各自鸣金收兵。

    一宿过后,两军再战。

    宋军拼命冲杀,欲突出重围,契丹兵缩紧包围圈,欲将宋军全歼。两军拼死相搏,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契丹兵有十万之众,前面战死两个,后面再添上一双,同宋军交战的人数总不见少,宋军不足万人,孤军陷落敌阵,没有援兵,战死两个,少了一双,从日出杀到日薄西山,众将士人人杀得筋疲力尽,盼救兵却又不见踪影。

    康保裔身先士卒,奋勇当先,左冲右突,无奈敌众我寡,身中数枪,成了一个血人。跟随在身边的数百名兵士也多半受伤,不堪再战。康保裔看着身边这些残兵,流着泪对大家说:“罢、罢、罢!我是死定的了,你们大家赶快各自逃命去吧!”说罢,提起最后一口真气,挥刀向敌兵最多的地方杀去,虽然手刃敌兵数十名,无奈敌兵众多,可怜赵宋一员大将,竟战死在乱军之中。

    康保裔战死,他所率领的部队全军覆没。

    再说范廷召得知康保裔已率兵赶往瀛洲,并约自己赶赴瀛洲夹击契丹兵,便率领一万宋军火速前往,大军刚赶到瀛洲西,便遭到契丹兵的阻击,两军展开生死搏斗,范廷召身先士卒,宋军无不以一当十,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契丹兵虽然人多,但他们从未碰到过这样不要命的打法,未战心中已有怯意,范廷召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一举杀退敌兵,打扫战场,杀敌二万,但也自伤两千。

    击退契丹兵之后,范廷召立即命部将张凝、李重贵率两千精兵为前驱,火速赶往瀛洲支援康保裔军,他率领余部紧跟其后,杀往瀛洲。

    眼看就要逼近瀛洲,忽然前军回报,康保裔战死,所率一万宋军全军覆没。

    范廷召闻报,不敢再进,只得在瀛洲西南选择有利地形扎下营寨,暂行驻扎。

    这是正史的记载,有野史记载,范廷召临阵逃跑,留下康保裔孤军奋战,导致康保裔全军覆没的惨剧。

    契丹兵与范廷召所率宋军交锋了几次,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见占不到便宜,便转攻遂城去了。

    5。杨延昭造冰退敌

    契丹人以为遂城是个小城,攻遂城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到遂城就是去搬运粮食、搂女人。到达遂城之后,他们才知道自己错了,因为他们遇上了死对头,确切地说,是死对头、赵宋大将杨业的儿子杨延昭。

    杨延昭刚刚升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署所就在遂城。

    遂城确实是个小城,资源有限,防务也很差,城中的军民人等见契丹兵声势浩大,来势汹汹,一时人心惶惶,很多人都准备离乡背井,逃往他乡。

    杨延昭见人心不稳,立即将城中的青壮年召集在一起,对大家说:“你们是遂城人,身家性命全靠这座城为保障,如果契丹人攻破了城池,就会杀了你们这些男人,奸淫你们的妻女姐妹,难道你们要看到这样的惨剧发生吗?”

    杨延昭知道,大敌当前,抓住人心、鼓起勇气才是最重要的,他将契丹兵破城后的结果说出来,目的就是要激起遂城军民的斗志。

    在场的人听了杨延昭的演说,群情鼎沸,纷纷表示要拿起武器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保卫遂城,保卫大宋国土。

    杨延昭见士气、百姓的激情起来了,便将军民混编,发给武器和盔甲,分段守城,他自己则昼夜在城墙上巡逻,丝毫不敢懈怠。

第一篇 龙脉顺延 第4节:抢劫的又来了

    一开始,契丹兵并没有把遂城放在眼里,当他们靠近城池,便遭到守城军民的猛烈反击,连攻数次,竟然都被城中的矢石击退。

    当时正是寒冷的隆冬,恰巧又碰着北风怒起,天气更加寒冷,杨延昭突发奇想,命令城中军民搬出库藏中的鱼肠燕角,插遍城墙的堞口处,然后取冷水灌注在城墙堞口处,天明之后,水都结成了冰,城墙变成了冰墙,既坚固,又滑溜。

    第二天,契丹军来到城下就傻眼了,昨日还是破碎不堪的城堞,现在如同银铸一般,城墙像是穿上了一层冰甲,白晃晃、光溜溜,抓也抓不住,爬也爬不上,一点办法也没有。野战中所向无敌的契丹铁骑,在冰墙之下却束手无策。

    契丹主帅耶律隆基叹一声道:“天助杨家将啊!”便下令从遂城退兵。

    杨延昭见敌兵退走,率兵乘机杀出,夺得粮草器械无数。

    当时的百姓盛赞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

    二益州兵变

    1。抢劫的又来了

    咸平二年(999年)十二月,契丹骑兵又出没于赵宋边境,屠杀边民,掠夺财物,闹得宋朝边境鸡犬不宁,他们的胃口似乎越来越大,在交界的地方闹得似乎不过瘾,还常有小股骑兵深入到内地杀人放火、抢掠财物。

    北方的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向京城。

    赵恒坐不住了,决定御驾亲征,他命令宰相李沆留守京师总理朝政,命大将王超为先锋,临行前,给了王超一幅行军路线图,叮嘱他按图行事。

    这就是宋朝的一大特色,军队的指挥权永远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带兵的将军只能在皇上预先画好的圈子里行事,谁也不得越雷池一步。

    这次北伐,是赵恒做皇帝后的第一次御驾亲征。

    大队人马行到澶州,赵恒亲自登城楼,上浮桥,视察澶州的防务,将甲胄、弓箭赏赐给近臣和将士,将锦袍、茶帛赏赐给澶州的父老百姓,鼓励他们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敌。澶州的军民人等欢声雷动。

    突然,前方传来噩耗,康保裔战死,所属部队全军覆没。

    赵恒得此惊报,悲痛不已,决定停朝二日,以示哀悼。并下诏,追赠康保裔为侍中,这是个宰相级别的待遇,授予他的儿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明为内园副使,康继宗为供奉官,孙子康惟一为将作监主簿。康保裔的妻室已经亡故,唯老母健在,赵恒又追封康保裔的妻子为河东郡夫人,封他的老母为陈国太夫人,并派专使到康保裔的家里慰问,赐白银五十两。

    康保裔战死之后,儿孙都得到了妥善安置,老母和妻子也受恩封,这也算是朝廷给舍身报国的忠臣在九泉之下的亡灵的一点安慰。

    《宋史》里有《忠义传》,传主近二百余人,康保裔列第一位。

    随后,赵恒率军继续北上至大名府,传召傅潜到行宫,责问他为何拒不出战,导致康保裔战死沙场,全军覆没。

    傅潜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只是一个劲地磕头请罪。

    赵恒责令钱若水等人审讯傅潜的罪责。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傅潜无可抵赖。

    傅潜作为镇守边关的主帅,贪生怕死,不敢出战,坐观出征宋军的成败,使朝廷痛失良将等罪责,依律当斩。

    钱若水等人公议的草案送上了赵恒的御案。

    赵恒此时却动了恻隐之心,法外施恩,免了傅潜的死罪,改为撤销职务,流放房州,副将张昭允负连带责任,撤销一切职务,流放道州。

    以傅潜贪生怕死,拒不发救兵,使良将身陷重围而丧生的罪责,判斩立决也是罪有应得,赵恒对此仁慈得似乎有些过分。而副将张昭允,本来是主战派,但无决定权,因傅潜获罪而负连带责任,并且受到与傅潜同样的处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