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华社负责发布公报式的新闻,我和李千峰一起承担这项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成立了。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9月21日至30日举行,这次会议的召开就被称为“开国盛典”,这点可以从当年全国各大报上看到,可见那时人们对这个会议多么重视。我们俩人作为这个会议的工作人员,属于新闻处,住进了中南海勤政殿。
前年有人突然问我,“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是不是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上说的,我一时做不出肯定的答复。静下来想一想,这件事其实很明白,这是他在政协开幕词中说的。开幕词大气磅礴,情文并茂,标题就是这句话。这篇雄文曾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0月1日在天安门上他宣读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是一件标准的公文,不用任何抒情的词句,这件公文当天就由周恩来以外交部长的名义照会了世界各国政府。李普:《回忆采访开国盛典引发的感慨》,载1998年《炎黄春秋》第10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而没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由此可见,上述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所说的标准答案是有误的。
针对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所说标准答案的错误,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现场担任播音任务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丁一岚,于1997年10月10日在《北京晚报》发表文章进行纠正。她严肃批评说:
当我看到6月18日的节目时,我简直想马上就打电话给电视台,但当时我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输液,不可能打电话。第二天我立即给电视台台长写了封信,反映了这个问题,希望在下周播这个节目时做个更正,以挽回错误影响,但这封信从发出到现在已经3个多月了,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
也许我这个人太认真,太较真。我认为毛主席在那样重要的时刻,那样重要的地方宣讲那样重要的这两句话,应该准确无误地传下去,不能以讹传讹。我的记忆力近年来已经差了很多,但是对当年毛主席说的这两句话,我不会记错。因为:第一,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讲话时,我和齐越在天安门城楼上进行实况转播,我们站的地方距离主席台只有十几米,当时的情景终生难忘(在开国大典上毛主席还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第二,我手头保存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时的讲话录音。这些年写开国大典转播情况回忆时,我听了不少次录音。第三,我保存了1949年9月中国人民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专刊”,毛主席在当年9月21日致开幕词的全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没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而有“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但《毛泽东选集》第5卷收录此“开幕词”,是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题。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5页。这句话白纸黑字印在其中。这些史料是没有错误的,所以我肯定说我不会记错。
丁一岚的回忆,同样证实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开始时只说了一句话,即“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军事生涯篇

返回长沙再报考湖南新军

1911年10月10日,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爆发。湖南革命党人和新军谋划起义,以做响应。10月中旬的一天,一个革命党人得到湖南湘乡驻省中学校长的许可,来学校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同学们听了演讲以后,心情非常激动。毛泽东则在此后决定同其他几位同学参加革命军。对此事,中央文献出版社于1995年11月出版的《历史巨人毛泽东》一书是这样记载的:毛到长沙不久,武汉就爆发了推翻清朝统治、实现共和的大起义。起义代表来到毛的学校演讲。这次演讲激励着毛去参加革命军。他和几个朋友决定到武汉去。出发前他们借了一些雨鞋,因为听说“汉口的街道很湿”。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毛和他的朋友未被录取,他们只好再返回长沙。〔英〕迪克·威尔逊:《历史巨人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11月版,第29页。
1911年,毛泽东到武汉投考革命军未被录取,只好返回长沙再报考湖南新军吗?不是的。据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2月出版的《毛泽东自述》、中央文献出版社于1996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传》、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9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之路·横空出世》等著作的记载,其实际情况是这样的:1911年10月,毛泽东在湘乡驻省中学听了革命党人演讲,深受鼓舞,决心到武昌参加革命军,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贡献一腔热血,为此做了多方面的准备。他听说汉口街道潮湿,连雨鞋都在朋友那里借来了。但是,在去汉口的半路上,他被驻军的卫兵拦住了,交通被断绝。后来,长沙已经爆发了革命,战斗打响,起义军正沿着粤汉铁路逼进市区。就这样,半路而归,根本没有到达汉口就回到长沙。因此,“毛和他的朋友未被录取”之说,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秋收起没有得到中央委员会的批准吗(1)

海伦·斯诺,笔名尼姆·韦尔斯,是美国著名女记者、女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埃德加·斯诺的夫人。
1972年11月至1973年1月,海伦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以《续西行漫记》作者的身份,第一次访问新中国。
她一踏上新中国的土地,第一个要求就是访问毛泽东的故乡。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同意,海伦在这次历时三个月的访华期间,在湖南就呆了两个月,采访到极为丰富的资料。回国后根据采访记录,写了两本书,一本名为《重返中国》,一本就是《毛泽东的故乡》。
《毛泽东的故乡》,于1974年上半年写成。1993年10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因为此书热情讴歌新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高度赞扬了毛泽东及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功绩,对新中国的建设和对毛泽东思想等重大理论问题,都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然而,此书有明显的不当之处。例如,在此书的第11页有这样的记述:
1927年,毛泽东主义在湖南浏阳县问世。当时,“主席”在文家市动员农民,进行秋收起义。由于这一行动没有得到中央委员会的批准,毛泽东因“枪杆子运动”被免除政治局原文如此。此句显然意为被免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党的前委职务。〔美〕海伦·福斯特·斯诺著:《毛泽东的故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1页。
这段记述,显然有以下明显的不当之处:
第一,“毛泽东主义”的提法,是邓拓于1942年7月1日首先提出来的,而不是1927年。对此提法,毛泽东是不同意的。关于这个问题,本书另外论及。
第二,毛泽东动员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不是在湖南的文家市。如若把毛泽东于1927年8月18日出席新的中共湖南省委会议,讨论有关秋收起义问题,初步制订秋收起义计划,作为进行秋收起义动员的话,是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
若把毛泽东于1927年9月初召集部分起义地区党的负责人和军事负责人会议,作为动员的话,是在安源张家湾工人补习学校。
若把毛泽东于1927年9月10日到部队传达中央“八七”会议和中共湖南省委会议精神,作为动员的话,是在江西省铜鼓县城萧家祠。
秋收起义于1927年9月9日至19日,共计10天时间。原计划是攻取长沙,但因起义部队连续受挫,攻打长沙无望,遂退至湖南浏阳县文家市集合。
19日晚上,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后栋教室主持了有师、团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前敌委员会议,围绕起义部队去向展开讨论。会议否定了余洒度提出的“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做出部队沿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南下,经萍乡退往湘南的决定。
9月20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举行会师大会,毛泽东向部队作重要讲话。9月21日部队从文家市向萍乡方向前进。
由此可见,毛泽东在文家市不是动员进行秋收起义,而是结束秋收起义的行动,动员上井冈山开展新的斗争。
第三,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没有得到中央委员会批准之说,是值得研究的。
《毛泽东年谱》(上卷)记载,早在1927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25次会议,根据“马日事变”后湖南出现的严重局面,就决定由毛泽东根据中央的指示起草湖南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4月版,第203页。
6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31次会议决定,组织新的湖南省委,由毛泽东等17人组成,毛泽东任书记。根据这个决定,毛泽东由武汉到长沙后便表示:要用武力来对付反动军队,以枪杆子对付枪杆子,不再徘徊观望。
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34次会议在讨论湖南问题时,毛泽东主张“上山”,并且说:“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毛泽东年谱》(上卷),第205页。
7月中旬,中共中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组织民众武装起义的新政策,着手制订湘、鄂、粤、赣四省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年谱》(上卷),第206页。
8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此大纲对湖南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准备于不久时期内在湘南计划一湘南政府,建设革命政权及一切革命团体。现在即须组织湘南特别委员会,受省委指挥。湘南特委以夏曦、郭亮、毛泽东、卓宣为委员,毛泽东为书记。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
8月5日,中共中央致信湖南省委,明确提出:“就你处的力量,定出一个秋暴的军事计划,同时中央亦正在为湘鄂计划秋暴的军事。”1927年8月5日,《中共中央给湖南省委的信》。
8月7日,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暴动作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等组成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受中央委托,与彭公达等负责领导湖南的秋收暴动。
8月8日,中共中央致信前委,明确指出:“南昌暴动,其主要意义在广大的发动土地革命的争斗。因此,这一暴动,应当与中央决定之秋收暴动计划汇合为一贯的斗争。”在此原则之下,要求前委“分兵一团或二团交由郭亮处”,并“供给相当的饷弹”。1927年8月8日,《中共中央致前委的信》。
8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对湖南工作作出决议,决定派毛泽东、彭公达回湖南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改组湖南省委,领导湖南秋收起义工作。
8月18日,毛泽东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中共湖南省委会议,讨论了秋收暴动的问题。
8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就湖南秋收暴动办法向中共中央写了专题报告。
8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