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瀚海皇图-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毓秀看来也是对火器颇有研究呢,竟然能想到在战船上装载大炮。”罗扬林看着李昱,眼中闪过赞许之色,“不过,百川,我大成水师之重楼车船,坚固无比,能否装上这巨炮呢?”

“先帝在时,曾有人建议在重楼车船上装载火炮,江州水师曾为此专门做过试验,证明可行,然弊病亦多,如多装炮后,船速变缓,而装炮若少,战时火力不足,火炮射速本就慢于床弩,易为敌所趁,且有风浪时,瞄准不易,若要准确轰击,需得下锚,不便于海战,”孙海涵答道,“此外,火炮制造不易,耗费极大,是以装炮之议,最终未得在水师施行。”

“闻武皇帝在时,曾有神机营,装备各类火炮近千门,只是后来天下一统,武皇帝为养民力,以裕通货,将火炮大多销毁,铸钱流通,只留精利者百余门,存于内府,”罗扬林叹道,“听说大将军已然启奏圣上,调内府火炮前来,不知过了这许多年,这些炮还能不能用。”

“那些炮虽是旧式,但铸造极精,现在应该还可以用。”孙海涵道,“而且那些炮多为轻炮,并不沉重,且有炮车可用,便于跟随大军,若能运来,则瀛寇可破矣。”

“毓秀,你对火器颇有见解,百川所营造之炮台,你看如何?”罗扬林忽然转向李昱问道。

“毓秀兄仔细看看,帮我再想想,可有不足之处。”孙海涵看到李昱有些犹豫,知道他顾及自己的面子,朗声笑道,“大家都是为国效力,集思广益,你千万不要有顾虑。”

李昱环视炮台,想了一想,说道:“百川兄,这炮台皆以砖石筑成,虽极坚固,但若为敌炮所中,砖石崩飞,恐怕对我军不利吧?”

听了李昱的话,孙海涵的面色一下子变了,正色道:“所谓百密一疏,毓秀兄所言极是,我竟然没有想到这一层。毓秀兄当真大才。”

“只是区区浅见,供百川兄参考,百川兄不必过誉。”李昱赶紧答道,在心中暗叫了一声“惭愧”。

刚才他说的,其实是他这个穿越者在原来的时空中从近代军事史书中得到的知识。

近代时,爆炸弹还未广泛使用,且威力有限,多数炮弹仍为特制的圆形或尖头形实心弹,对砖石结构的台垒极具破坏力,而且砖石坚而易碎,一旦被炮弹击中,迸起的碎块还会杀伤守台官兵。是以当时采用“三合土”建造炮台,不用或少用砖石,就是为了减轻炮弹的杀伤力。

“现在炮台重筑是来不及了,不过可就近取土,在外壁堆积,以减敌弹之力。”罗扬林看到孙海涵显得有些懊恼,安慰他道,“再说了,瀛寇再来,山路行走不易,未必能携得火炮。”

“将军所言甚是,但不管他们带不带炮来,咱们总是得预先防备才好。”孙海涵道,“我今日便着人施工。”

“这炮台之上,仅有这几门炮是不够的,你把心思用在制炮上好了,这堆土造台一事,我来安排。”罗扬林看了看另外几处炮位上新铸的六门小型火炮,对孙海涵说道。

“末将领命。”孙海涵点头应道,不经意的看了李昱一眼。

“毓秀既然也精于此道,巡城不忙时,可去帮百川参详一下,你们多多交流,互相都有益处。”罗扬林对李昱说道。

“末将领命。”李昱应道。

“毓秀兄一会儿随我来吧!我正好有些问题,想要请教。”孙海涵道,“我近日造炮,正有为难之处,毓秀大才,或可解我一时之惑。”

“百川兄客气了。”李昱谦道,他努力的回想了一下自己当年为“猎奇”而看的一些关于火炮历史的书籍,不知道哪一条孙海涵能用得上。

此时的李昱,并不知道,他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改写了这场战争的历史。

下了牡丹峰,慕容轻尘去金飞虎营中拜访,李昱则回到自己的营中,却突然得报,说高俪国的妍儿公主和玧儿公主来访,见他不在,正在等他回来。

一听到林妍儿和林玧儿这两姐妹联袂来访,李昱不由得有些头大。

姐姐妍儿刁蛮任性,属于那种极其能闹和爱闹的女孩儿,妹妹玧儿则太过文静,在她面前,让人生不出一点造次的念头。

平时她们前来拜访,一般是一个人来,这次两姐妹一起来,可以说是头一遭。

李昱没有多想,换过衣服之后,便径直前往相见,并且在心里作好了今天这个休息日要“交待”的打算。

“李将军回来了。”看到李昱进来,妍儿起身,静静的向他施了一礼。一旁的玧儿也和姐姐一道,起身向他施礼。

冷不丁见到妍儿打起了妹妹玧儿的作派,李昱不由得一阵错愕,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急忙还礼。

“末将见过妍公主,玧公主。”

看到他那不知所措的样子,妍儿莞尔一笑,但笑容转瞬即逝,玧儿则只是默默的看着他,姐妹二人剪水双瞳中似有淡淡的惆怅之色。

“李将军,我们姐妹,今日是来同你告别的。”妍儿垂下了头,轻声说道。

听了她的话,李昱不由得一愣。

“公主何出此言?”

“奉大成天子陛下皇命,我们姐妹进京觐见,今日便要动身。”妍儿说着,抬起头来,直视着李昱。

“是这样啊……”李昱垂首叹息起来,刚才他还在为今天的休息日担心,但当他听了她告诉他的这样一个消息,却没来由的生出了怅然不舍之意。

李昱的表情变化,姐妹立时看在眼里,妍儿的眼中闪过一丝喜色,玧儿则仍默默的看着他,双瞳如同古潭,静止无波。

“这些日子,给将军添了不少的乱子,有冒犯之处,还请将军见谅……”想到即将分别,妍儿眼中的喜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离愁。

“妍公主文武双全,待人亲和,末将与公主相处甚得,骤闻公主将离柳京,末将不胜伤感。”李昱抬起头,看着她说道,“末将当奋勇杀敌,驱除瀛寇,早日光复公主故国,以报公主。”

“好……”妍儿点了点头,似有满腹心事想要向他吐露,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将头扭到了一边。

“兵凶战危,将军……凡事小心……”一直没有开言的玧儿轻声说道,“自蒙将军相救,心中……常常感念,不知何以为报……”

“玧公主言重了,救护公主,保得公主周全,乃末将份内之事,玧公主不必挂怀,”李昱注意到她们姐妹二人今天来告别的样子,似乎都显得心事重重,不由得有些奇怪,“二位公主如有难处需得李某效力,李某万死不辞。”

听到李昱的回答,妍儿似乎再也忍受不住,她猛地起身,掩面奔出屋去了。

“妍公主……”李昱不知道妍儿这是闹的哪一出,正自惊愣间,却听玧儿说道,“李将军,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见,我们姐妹特备了些薄礼,已送到将军内室之中,还望将军雅纳。”

李昱听了她的话又是一愣,这时玧儿起身向他行礼,说道:“时候到了,李将军,就此别过。”

李昱急忙起身还礼,玧儿静静的转身,向门口走去,再不看他,李昱跟在她身后,送她出门,来到营门前,他这时才发现,两辆装饰华美的宫车已然候在了那里,宫车的旁边,是甲装整齐的高俪军护卫队。

两位公主上车之后,卫队长高声唱喝:“起行!”卫队簇拥着宫车缓缓前行。

李昱站在那里,目送着宫车渐渐消失在大路上,回想着刚才的情景,亦是颇有些怅然若失。

李昱回到自己的内室,询问若琳刚才二位公主所送的东西在哪里,若琳取出了两个小小的锦盒。

“二位公主来了就在那里等着,什么话也不说,光吩咐把这两个盒子送到公子房里。”若琳说道,“我们小心替公子收着,等公子回来拆看。”

她象是知道这两个盒子当中应该装着有“特殊意义”的东西,微笑着将盒子放在李昱手里,转身出去了,并顺手关上了房门,让他自己好好的看是什么礼物。

李昱打开了两个锦盒,一个锦盒里面装着的是一柄雕有缠枝牡丹花纹的精美银质小刀,另一个锦盒里装着的则是一枚造型古朴的螭龙玉佩。

高俪国境内多产银、铜、玉,这柄银刀是高俪贵族切肉进食所用,相当于中土的匕著,虽是日常用具,但以其制作的精美程度来看,当是高俪王室珍物;那块玉佩则是由高俪太白山所产的碧绿翠玉所制,太白山脉多产美玉,玉分五色,其中以绿、黄、白三色为贵,尤其是这翠玉产自地下暗河,翠色莹润,艳而不俗,及是难得,这块螭龙玉佩虽小,但却是满翠之色,雕工简拙大气,一望便知出自于名家之手,是难得的珍宝。

虽然这两件礼物都没有具帖,但李昱一看之下,还是能分辨出哪一样是姐妹俩谁送的。

第208章 备战

妍儿好武,这柄银刀显然是妍儿送的,而玧儿的名字中带有玉字,这块玉佩,应该就是她送的了。

很快,他便证实了自己的猜测——银刀刀环系着的同心结上,有一颗小小的白色玉珠,上面用极细的刀工雕了一个“妍”字,而玉佩下系着的样式几乎一模一样的同心结上,则有一颗小小的青色玉珠,上面也用同样的刀工雕了一个小小的“玧”字。

李昱看着两个同心结,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一颗心竟然狂跳起来。

同心结……

“何以结同心?素缕连双针,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征人去年戍边水,夜得边书字盈纸。挥刀就烛裁红绮,结作同心答千里。”

古诗里经常会说起“结”,“结”是一个被赋予太多美好色彩的字,从远古到今天,它始终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里。同心结也一直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信物,所谓“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而李昱能看出来,这两件礼物下的同心结,是姐妹二人自行编织的。

他很难想象,她们怎样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自己,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了,相对其他的信物,同心结有一份含蓄的深沉,因为它融入了恋人的巧思。

李昱看着手中的两件礼物,深吸了一口气,将它们重新放回到了盒子当中收好。

她们的情意,他心里是明白的,但现在对他来说,太过突然,他一时还没有准备。

他的心中,现在仍然只有明月公主。

外边突然传来阵阵的号角声,李昱心里一凛,起身走出屋外,登上营中的了望台,向远处的江面望去,赫然看到了一艘艘满帆而驶的木船。

李昱知道,这是大成水师的运输船队到了。这些运输船上装载的,是前线急需的粮草。

在攻克柳京之后,李昱才知道,高俪国为他们这些在前线浴血拼杀的将士准备的粮草,只够单程的,如果柳京城攻不下,他们这些人哪怕不死在东瀛人手中,也会饿死。当时他便惊出一身冷汗,而罗扬林和张伟等人都极是愤怒,想要砍了高俪人的督粮官,但监军汪磊却制止了他们,告知了他们高俪国因战乱乏粮的情形,说高俪方面能凑出这单程的粮食来已经很不容易了,罗扬林等人这才明白过来,只能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攻下柳京之后,虽然得到了东瀛军留下的部分军资储备,但对守城的一万大成军和高俪盟军来说,根本不够支撑多久,是以粮草还得从大成境内转运。

汪磊在返回虎落关后,便就自己在前线所见写了一份报告给大成东征军最高统帅张成钰,说明前线粮草运输出现的问题。汪磊综合了多方面的意见,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