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朝阳-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朗柯蒂斯的冲动式汽轮机转速比帕森斯式高很多,随着减速齿轮的出现,使冲动式汽轮机可采用更高的转速设计,这对使用的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点也正是帕森斯从一开始就担心的。虽然冲动式汽轮机在重量和尺寸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当时人们在技术上还未完全掌握叶轮的高转速与振动之间的关系。这导致布朗柯蒂斯蒸汽轮机故障频发,最终该公司在1920年代早期消亡。

不过现在他们碰到的显然是材料方面的问题,毕竟现在并没有高温高压锅炉,而对于金属材料唐浩然自然有着他的自信,至少他相信自己对金属材料方面的研究足以满足这个时代冲动式汽轮机对材料技术的要求。

“……叶片长时间工作后的锈蚀,这个可以用不锈钢加以解决,”

在研究室内观看汽轮机工作时,唐浩然提出了他的建议,他口中的不锈钢是“民品”——为向欧美出口餐具而特意研制的,这个时代欧美各国使用的餐具大都是银质的,普通百姓大都使用廉价的易锈蚀的普通钢铁制成的刀具,一战后当闪闪发光的不锈钢餐具推出后,其迅速进入欧美家庭,甚至因其更为光亮而取代了银质餐具。

相比这个时代的普通钢材,不锈钢不仅耐腐蚀而且有着强度更大的优点,自然可以满足汽轮机目前的需求,至于高转速带来的振动问题,可以等将来慢慢解决。

“拉瓦尔,现在电厂,可是在等着您的汽轮机那,回头你可以申请一下,用不锈钢试试……”

相比于舰上采用蒸汽轮机,唐浩然现在更看重的却是中央电厂的建设,中央电厂需要大功率的汽轮机带动电动机,从而获得充足的电力,毕竟在机器那边已经开始研究带有独立动力的电动机床,尽管其机床是在外国机床的基础上改进的。

而这意味着特区未来需要更多的电力,以往复蒸汽机为动力的发电机或许现在能满足特区的需要,但是未来呢?也许一两年后,特区将不得不像20世纪初的欧洲发达国家一样,只能通过不断重复建设解决电力问题。这显然于有违最基本的经济建设原则——避免低效高耗的重复建设。

尽管有着拉瓦尔拍着胸膛作出的保证,唐浩然也只是估且听之,汽轮机说白了只是技术储备,能够早日投入使用固然很好,但是现在投入海上的时机还不成熟,海上……

“如果现在必须建设海军的话,我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建立一支以装甲巡洋舰为主体的巡洋舰队……”

在船厂中,面对唐浩然的要求,史腾阁直接提出了一个最为现实说法,建立舰队没有去征询苏跃扬等人的意见,而直接询问史腾阁这位舰船设计师,与其说是根据任务需求去建设海军,倒不如说是根据自身的财力,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造船能力。

这一点唐浩然自然明白,后世百年的历史告诉他,买是买不回一支现代化的海军,或许买船是条捷径,但最终还是需要依靠本国造船,如此方才是建立海上强国的唯一可行道路,甚至他并不愿意采用日本方式,通过买船、造船,进而逐步提高自身造船能力。相比于日本,他更倾向于另一种引进方面,买图纸,引进技术人员,指导船厂制造军舰,毕竟相比于日本,特区少了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

“大人,建设海军需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现在或许府中能拿出数百万英镑大建海军,但是人员从那里来?从军官到水兵,对于府中来说,这都是一片空白,或许,海警现在有三百多人,可是装到船上,也不过只是够一艘巡洋舰之用。”

史腾阁说的海警是警察部下设的水警处,这个海警处成立虽说快一年了,可第一艘船却还是年前才购置——568吨的风帆训练舰,除去近海巡逻外,唯一的用处就是为培养普通水手,这便是朝鲜仅有的“海上力量”。

“正因人力不足,所以建设海军才更不能贪大求全,毕竟建设海军原本就是一个长期工程,越是贪大求全,越有可能适得其返。”

在道出这一番欲速则不太的道理之后,史腾阁看着唐浩然接着说道。

“所以,我们更应该立足于现实,首先解决海军的有与无,然后再寻求实力上的扩充!”

这无疑是任何欲走向大海的国家的必由之路,通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形成厚积薄发之势。深知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的唐浩然,自然不会去反驳史腾阁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归祖,以现在船厂的设备,假如火炮、蒸汽机之类的核心设备从国外引进的话,那么咱们可以造出多大吨位的军舰?”

造船能力,这才是唐浩然最关心的事情。

“3000吨左右的军舰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咱们的技术工人都是从香港、上海聘请的工人,他们都有丰富的造船经验,至于技术人员也是从英国船厂聘请的,但是……”

话声稍顿,史腾阁看着唐浩然忍不住给他泼起了凉水来。

“但是我并不认为,现在我们应该建造军舰,或许可以尝试制几十吨的鱼雷艇或者几百吨的小炮舰,但如果我们想要建设海军,必须先从欧洲购买军舰,不仅仅是海军训练的需要,同样也是造船的需要,毕竟咱们需要先了解军舰,然后才能建造军舰,而了解现代军舰最直接的渠道就是直接购买外国的军舰……”

第104章向着大海(第一更,求月票)

第104章

仁川港三号码头,一艘白色的外形悠雅漂亮的三桅帆船静静的泊于泊位上,与其它商船不同的是,这艘白色的三桅帆船上站立的是穿着西式海军军装的青年,其中甚至还有几人持枪而立,在无檐帽上清楚的写着“朝鲜统监府警察部海警处”。这艘三桅帆船便是海警处的“通海号”训练舰,说是训练舰,但实际上却是由一般风帆货船改建而成,在船边甚至还有几门克虏伯舢板炮。

“啊……”

甲板上十几名水手弯着腰用磨石擦洗着甲板,舰桥上的一位穿着白色海警装的警官神情凝重的打量着这些水兵。

舰长!

对于马吉芬来说,这或许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海上职业,但在他的心中多少总有些遗憾,这种遗憾并非是海警学校依然在“筹备”,他这个“筹备处长”依然只是挂着名,而是因为另一个消息的传来——在未来四年内北洋水师将采购多达十余艘军舰,其中仅战斗舰便是两艘,如果没有离开北洋,也许此时他可以成为一名军舰上的洋员,随舰出巡大海,而不像现在这样……

这只是一艘由小吨位帆船改造的训练舰,其蒸汽机甚至只有不到150马力,就这一点,这甚至还不如航运公司的海员学校——海员学校;北洋航运去年设立的海员学校,至少那所学校去年便招足了第一期250名海员,而且已经就读八个月有余;其更是多次出海进行航海训练。

相比之下,海警学校的筹备工作到现在依然在筹备中。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才真正的海军啊!”

一声感叹,马吉芬的视线不禁朝着公里外临海的海员学校望去,现在他甚至有些嫉妒那几名从英国来的教员了,至少他们正在培养中国的船长,而自己呢?

身处海员学校之中,唐浩然不时的会把视线投向那些正在操场上进行体能训练的学员,相比于海警学校,海员学校的筹备工作却极为顺利,却是因为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的青年深知海员,尤其是高级海员的薪酬远高于普通人,而北洋海员学校却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培养高级船员的学校,其招生广告在上海、香港、广州、天津甚至汉口刚一发出,即吸引了一批年青人,如果不是因为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以及数学底子,恐怕还能招到更多的人。

现实总是这般的无奈,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诠释了特区教育的现实——府中未作任何关注的海员学校,现在却是生源素质最高、生源最充足的学校,相比之下,纵是东亚学院亦无法与之相比——高级海员每月百元以上的工资吸引着那些仕途无望或毕业于教会学堂毕业的青年加入这个行业。

现实总是如此,只有利益才能趋使人们加入一个行业,正如同后世的“热门专业”一般。

“老师,如欲创办海军学院,恐怕还需要另谋他策!”

跟在老师的身边,韩彻用平静的口吻说道,看着那些海员,他清楚的知道,这些人绝不是因为向往大学而考入这所学校,他们是因为毕业后丰厚的月薪。

“这里的青年太过市侩,他们只是为了高薪而考入学校,就如人们托关系找门道入北洋当水兵一般……”

韩彻的语中满是不屑,而他说的也是事实,在北洋海军成立的时候,李鸿章还比较担心兵源,怕没有人愿意当海军。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还处于传统的农耕社会时期,种地是中国人最本分的事。即便是当兵,也要当陆军,站在地面上,心里踏实。李鸿章说:“虑左帅在甘,诸将不愿西行之情见于北洋。”担心出现当年像左宗棠率军到西北时,官兵怕苦而不愿意西行的情况在北洋海军发生。

可北洋海军成立不久,不仅李鸿章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而且还麻烦了,许多绿营兵甚至八旗子弟也纷纷要求到北洋当兵,甚至不惜请客送礼。真是怪了!李鸿章闻报后,又喜又惊。怎么有这么多人来争着抢着当海军?其实,这个问号的答案就在李鸿章自己那里——北洋海军的薪水高!

而现在,这些人考海员学校,也是基于这一考虑。这种市侩于趋利自然让韩彻瞧不起他们的为人。

“哦?我记得警察部的警察一个月也是4。75元的津帖,而且每天伙食、军装都是免费提供的,现在山东那边的百姓可不都等着咱们再招警察吗?”

唐浩然的话中带着笑,全没有因为韩彻的话语而轻视这些学员,厚饷养兵,关键要看怎么养、如何养,后世西方各国的职业化军队中的军人,不也是为是养家糊口才去当兵吗?可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战斗力。

纵是现在的警察部,唐浩然都毫不怀疑纵是万人淮军,亦很难阻挡府中警察部队的进攻。这年头,谈什么理想、信仰都是空谈,对于甚至连国家观亦未构成的中国人,谈什么信仰?

“我们训练出来是为了在海上作战,在军舰上作战的……”

唐浩然的话声稍顿,手指着操场上的学员说道。

“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是为了生计,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生计,而这个生计,则要求他们必须奉献自己的全部……”

沉吟着,唐浩然看着韩彻说道。

“经过几次协商府中已经同美国领事达成协议,美国的安纳波利斯军校将接受二十四名我们的学员……”

派出海军留学生,这是唐浩然选择的一个最为简单的办法,说起来能够向安纳波利斯军校派出学员学习海军,说到底还应该“感谢”美国人对朝鲜的野心——早在几年前,美国驻朝鲜公使即邀请朝鲜派出留学生往美国学习,正基于这一前提,统监府才能以“朝鲜”的名义向安纳波利斯军校派出留学生,而之所以选择安纳波利斯军校,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学制为4年,而英国的海军学校却是7年,7年的时间,差不多够培养出一名舰长。

“什么!美国人同意了!”

韩彻惊讶的看着老师,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美国人同意了,同意接收中国的留学生?

“同意了,不过他们接受的是“朝鲜”留学生,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