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歃血_墨武-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段日子来,狄青和种世衡一前锋、一幕后,合作无间。狄青对种世衡的称呼,自然也更亲热许多。

种世衡肚子还大,脸却消瘦了些,见到狄青,老脸发光,竖起大拇指道:“狄青,你小子干的好。任福花费那么多心力,打个白豹城后就趾高气扬的,你带不到三千人,就一把火烧了金汤城,不枉我烧这么多钱呀。”

狄青笑道:“这也靠你找到兵好啊。兵虽少,但精明强悍,突袭完全在行。”狄青绝非违心之言,他虽勇,但没有十士的支持,还难以打击夏军。种世衡知人善任,精选十士,十士各有擅长,交错使用,充分发挥奇袭的效果。攻打金汤城一役中,种世衡的贡献不言而喻。

种世衡摸摸脑门,说道:“好了,你我吹捧完毕,正事要紧。对了,我又打听些关于香巴拉的事情了。”

狄青心中微动,只余怅然。

他知道种世衡为他好,种世衡信狄青,也就信香巴拉存在,为狄青打探消息可说是竭尽全力。可香巴拉实在过于神秘,种世衡也始终难以找到香巴拉的确切地点。他只怕……这次还是一场空。

可狄青心中有些奇怪,若只是有消息,种世衡让人传信就好,不必亲自前来。种世衡这次亲临大顺城,难道还有别的事情?

种世衡还是兴致勃勃,说道:“香巴拉的传说是从藏边传来的,你当然知道了?”

狄青道:“哪里传出来的不重要,关键是到哪里去找。对了……我让你找人去沙州打探下消息,结果如何了?”他早把元昊在叶市所言对种世衡说过了。

种世衡摇头道:“你错了……来源其实很重要。不然……南辕北辙了。”

狄青皱眉道:“那你从香巴拉的源头查到了什么?”

种世衡四下看了眼,倒有些神秘的样子。狄青见了好笑道:“到现在,你不用和我装神弄鬼吧?”

种世衡摇摇头,拉着狄青到个无人注意的地方。

狄青虽有些奇怪,可知道种世衡如此,绝非无因。种世衡这才说道:“很多人都觉得香巴拉是无稽之谈。但据我从藏边了解,传言唐初之时,莲花生大士从北印度入藏,传授密宗之法时,开辟了香巴拉。”

狄青心中一颤,忍不住道:“莲花生大士?”

种世衡解释道:“藏传中,莲花生大士本来是释迦佛转生。释迦摩尼涅槃后,见世人疾苦,为完成度世的心愿,借莲花转世,这才又有了莲花生大士。传说不知真假,但莲花生大士真有其人,当初他到藏边弘扬佛法,发现当地人少能理解佛法精要,机缘亦不够,因此离开藏边时,开启佛教秘地香巴拉,供有缘人进入。至于某种伏藏,就负起引导有缘人进入香巴拉之责。”

狄青头一次听到此事,不由道:“那……这个秘地有人进去过吗?”这始终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种世衡点头道:“有的,就是善无畏、金刚印和不空!”

狄青错愕不已,“是唃厮啰手下的三大神僧吗?”

种世衡摇头道:“不是。善无畏三人本是盛唐时从印度而来的密宗高僧,这三人可说是藏边密教的开创者,听闻此三人均去过香巴拉,得香巴拉之秘后,成就一代伟业。唃厮啰的三个手下和盛唐那三个高僧同名,多半也是抱着寻找香巴拉的念头了。”

狄青回忆当初元昊所言,点头道:“不错,唃厮啰也在寻找香巴拉。但很明显,他们还没有找到香巴拉……这世上,只怕除了盛唐那三位高僧外,再没有人能找到香巴拉了。”

狄青正怅然间,种世衡神色变得古怪,低声道:“你错了,还有一人极有可能去过香巴拉,而且就在你的身边!”狄青一震,难以置信的问道:“是谁,是谁去过香巴拉?”

第三十章诡地

狄青心思飞转,可一时间也猜不到身边会有哪个人到过香巴拉。种世衡没有卖关子,径直说出了答案,“那个人叫做赵明!”

狄青怔了下,突然想起一人,急道:“是曾经镇守马铺寨的藩人赵明?”他脑海中浮出那个自卑而又残废的人来。当初修建大顺城时,就是此人负责查探地势。

种世衡点点头道:“是呀,你也记得他?我多方打探,知道他的确去寻过香巴拉,而且好像还进去过。但这人性格古怪,韩笑有次试图接近他询问,反倒差点和他打起来……我方才就是怕他看见你我嘀咕,对你有戒备,因此才拉你到这没人的地方。我觉得你去问问赵明,说不定会有效果。”

狄青心道以韩笑的为人,赵明都能和他打起来,可见赵明不好相处的。不解问道:“我和赵明也不熟啊。我一直在作战,他一直默默的修城。对了,他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呢?”

种世衡轻轻叹口气道:“这个人其实也很惨。他曾在狱中呆过,是范公将他放了出来……”

“他犯了什么罪?”狄青吃惊道。

种世衡道:“听说他在马铺寨的时候,因为腿瘸被宋人瞧不起,又被宋军抢了婆娘,这才一怒之下找仇家厮杀。他脸上的那刀,就是在那次厮杀中被砍的。”

狄青想起赵明微跛的脚,不由想起大哥狄云。

这些年来,狄青一直和大哥只是书信往来。听大哥信中说,眼下过的倒不错,还生了两个儿子。但狄云的脚终究医不好,这件事在狄青心中,总有些遗憾。

听闻赵明这般凄惨,狄青也有些恻然,半晌才道:“你又如何确定他去过香巴拉呢?”

种世衡在狄青耳边低语了几句,狄青脸色阴晴不定,良久后才道:“好了,我知道了。这件事我去处理就好,老种,多谢你了。对了,其余五士训练的怎么样了?”

种世衡愁眉苦脸道:“眼下为你训练五士,已是很烧钱的买卖。其余的……我尽力而为吧。好了,你自己小心。”说罢转身离去。

狄青望着种世衡略有消瘦的身形,突然道:“老种……”种世衡止住脚步,回望道:“有什么事?”

“天冷,记得多加件衣服。”狄青真诚道,“西北缺不了你!”

种世衡脸上露出了笑,望着狄青半晌才道:“好的,我知道了。你也是,拼命的时候小心些,西北一样缺不了你!”

二人目光中,都有关怀之意。半晌后,种世衡点点头,缓步离去。狄青伫立沉思良久,悄然向赵明住的地方行去。

天已黑,赵明住的帐篷内,无灯。狄青依着一棵大树等了半晌,听脚步声传来,扭头望过去,见赵明一瘸一拐的走过来。

赵明并没有见到狄青,只是走到帐前的木凳旁坐下,伸手从怀中取出馒头慢慢的吃着。从狄青的方向望过去,只感觉赵明有着说不出的孤单。想着种世衡告诉他,“听说此人是去香巴拉后断的腿,很忌讳旁人提及香巴拉三个字……”

狄青望着那孤单的身影,满是怅然。

赵明吃完馒头,摸索的从怀中取出个镯子,呆呆的望着,不知为何,眼内有了泪光……

清冷的月色照在那幽绿的镯子上,泛着凄凉的光,映得赵明脸上满是悲伤。

狄青默默的望着赵明许久,终于还是忍住了询问的念头,转身离去。

天明时分,狄青才起身,就有兵士入内道:“狄将军,范大人请你过去。”

狄青径直到了范仲淹的营帐,见到他眼中有了血丝,还在看着卷宗沉吟,知道范仲淹又是一夜未眠,低声道:“范公,你又是一夜未睡,这般辛苦?你找我有事?”他知道范仲淹忙于处理西北政事,很多时候都是通宵达旦的做事,倒有些担忧范仲淹的身体。

范仲淹伸个懒腰,微笑道:“我这比起你们,算不了什么。你昨日才恶战一场,我这么早就叫你过来,也是逼不得已。”他和狄青并不客套,开门见山道:“我详细看了你从庆多克用那里搜来的军文,认为元昊的确做了很多准备,出兵势在必行,而且夏军这次的目标很明显,就是要攻打泾原路!狄青,你有什么看法呢?”

狄青略作沉吟,就道:“元昊此人虽残暴,但做事坚忍。他当初打保安军是试探、去年进攻镇戎军亦可能是试探。他目标是尽取陇右、关中之地,三川口一战,他蚕食了延州的大片土地,这次要攻泾原路,无非也是压迫我们在西北的空间,为他日后进取关中之地做准备!我们必须要顶住他这一击!”

范仲淹赞赏的点点头,心中暗想,“种世衡推荐的极好,狄青有勇有谋,难得的是思路清晰,大局观极佳。从白豹城、叶市、金汤城几战来看,他胸中自有丘壑,我当要尽力支持他,尽展他的才华,才是天下的幸事。”

想到这里,范仲淹道:“狄青,你分析的很好,和我、种世衡的看法相近。夏军虽猛,但他们攻城并不在行,因此他们一直希望把我们拉到平野作战,只要我们小心应对,应无大碍。眼下鄜延路有转运使庞籍庞大人和种世衡、周美等人坚守,夏军没有机会。我在环庆路守备,有狄青你的帮手,锐气正盛,夏军一时间也无隙可乘。远些的如熙州、河州,眼下有刘沪和吐蕃将领联盟防守,元昊应不会主动和吐蕃人开战,因此无论元昊怎么出兵,我最担忧的只有泾原路。”

范仲淹锁紧双眉,心中忖度,镇守泾原路的韩琦心高气傲,尹洙纸上谈兵,从上次白豹城一役来看,任福也有些矜夸浮躁,这三人无不例外的主战,这次若和元昊交锋,只怕……他知道尹洙、韩琦二人不会听他的劝告,眼下西北军情若火,又无法对朝廷说起此事,因此忧心忡忡。

狄青知道,自三川口一战惨败后,朝廷将永兴军、秦凤两路细分为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朝廷的用意是,谁的地盘谁做主,谁的地盘谁负责。见范仲淹为难,狄青明白他的心意,问道:“范公,既然我们知道元昊的用意,就要向韩公示警。范公找我来,是否想让我亲自将这个消息告诉韩公呢?”

范仲淹轻叹一口气,缓缓道:“狄青,我早知道你不是个意气行事的人了。你对战事在行,这件事你去说说最好了。当然了,我也有一封书信,你带着这信,立即启程去见韩琦,将信交给他,也将今日所言委婉说一遍,尽我等职责。”心中却想,“狄青为人沉稳,韩琦和他没有过节,只要狄青将事情说给韩琦,想韩琦总能对元昊有所戒备了。至于我的信,不知道韩琦会不会看呢?”

狄青当下接令,心思微转,说道:“范公,我这次前去,除了带些十士跟随,还想带一个人跟随。”

范仲淹问道:“是谁?”

狄青道:“我想带赵明前往。”

范仲淹有些诧异,不解狄青为何要带赵明一路,但他并没有多问,只是道:“好。大顺城建的已差不多了,赵明也可以稍微歇息几日。你带着他去,早去早回吧。”

狄青出了营寨,命韩笑、戈兵二人带些兵士跟随前往泾原路。

如元昊八部般,狄青手下十士也是各司其能。死愤多是用来死战,勇力是来鏖战,寇兵是用巧战,而陷阵多用来冲战。

待命也和战有关,却是用来布战。韩笑的待命一部,均是机巧灵便,擅于挖掘消息的人。

韩、戈二人听到狄青调令,很快准备就绪。赵明一瘸一拐的走来时,难掩眼中的惊诧,像是不解狄青为何要带他跟随,他和狄青,本来没什么交往。

狄青拱拱手道:“赵兄……有劳了。”

赵明回了一礼,哑声道:“不敢。狄将军若喜欢,称呼我老赵就好。”

韩笑一旁见了,感觉赵明口气虽淡漠,但对狄青也算是客气了。要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