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世文鼎-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此物一火,到时还可以形成系列附属工艺品,比如扇袋、扇坠和扇盒等,只要你想得到,炒作好,到时都是银子啊!

眼下,此物绝对是新事物,折扇扇面作画技术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

扇面书画,由于本身的尺寸和形状限定,又由于扇面的质地和折痕,书画用笔、落款和印章都会由于立轴有所不同而技法也全不同。

如若以此流行,完全是学问重组,可以说是瞬间把那些大儒和大学士拉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到时,自己凭后世临摹折扇扇画的经验……哈哈,绝对能胜人一筹,这个东西必须推广。

赵明诚马上把心中的想法说给曾牛听,曾牛听了立马大赞,少爷就是少爷,随便在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中,都能发觉到如此商机,而且这种商机,能赚到无限功德也说不定。

眼下少爷要去太学院读书,自己正为无事做而发愁,现在少爷这么一说,顿时为自己指明方向,完全可以在折扇一道为少爷集得万贯家产,马上拍着胸脯道:“少爷放心,我绝对把折扇一道发扬光大!”

赵明诚对曾牛从来没话说,拍拍他的肩膀道:“阿牛,维护人族的大业就交给你了,少爷我,这阵子,可能要以学业为重,要不然,以后就讨不到老婆了!对了,你留意好点的制扇高手,最好能收到名下,然后尽快弄点用兽骨或者名竹名木做的空白扇子,我有大用!记住,这年头储备人才很重要!”

一个人要想发达,必须有财有势力,还且还要有很多帮忙生鸡蛋的鸡,赵明诚觉得曾牛完全胜任当自己这方面的管家,必要时,还要传点后世更前卫的思想。

“还有,阿牛啊,眼下,虽然大都市中看上去一片繁华,但是很多边远小地方,许多人还挣扎在温饱的边缘,有的更是能为三斗米而杀人的地步。所以有机会,囤粮也是必须提前要做的战略储备工作。记住,银子会贬值,但是粮食从来不会贬值。”

曾牛听到此言,两眼瞬间放出兴奋的光芒,他知道自家的少爷以后会大有作为,没想到他还没当官,就有如此觉悟,以后前途绝对不可限量,忙恭敬地道:“少爷放心,你说的我都记下了,我这就去郊外买一处大宅做为咱们的作坊。”

目前宋朝,商贸市场已经日渐成熟,各种小作坊如雨后春笋一样多,要想挣到钱并不是很困难,只要手中有好货。曾牛混迹黑市早就熟悉这种操作,完全有信心在少爷读书的时段,为他打下一片产业。

王者之道,因材施用,看过汴京的繁华后,赵明诚心中不由增加了学习创业两不误的想法。

此时的汴京是经济、社会最鼎盛之时,如果不好好地出手抢钱,那么按历史走向,五年后就会走下坡路。

如今风头已过的王安石变法,之所以迟迟没有大见效,就因为他本身只是小农家族出身,没有上层世家豪门的眼光和认知。

后世中,要想当好一地特首,必须自己也出生豪门。简单概括,就是自己也要有钱,必要时,用银子把市场填满。

用儒家经义孟子的话表示:穷者独善其身,达则才能兼济天下!没有参悟这一句,任何改革,怕都要夭折!

第88章节插班太学院

汴京,赵府,书房。

赵挺之这几天头越来越痛,前几日好不容易从‘画眉墨’的风波中安然脱身,但是最近他发现一个大问题,自己虽然如当初设想的那样,掌握了挑选激发画眉墨才诗这个主动权,很多名士才子也已经快速向他友好走近,但是朝中那些大颚们却对他逐渐冷漠,大有远离不交之势。

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得之东隅,失之桑田。自己剑走偏锋,想取悦太后,分明是打破了规则,看来把高层人物全都得罪了!

如何破掉目前这个局,整合好各种势力为已所用,是个高难度的学问,否则,依然不知道何时会被人从身后补捅一刀,到时不死也残,真是个伤脑筋之事!

正喝茶想心事中,却听管家来报:“老爷,三公子到了!”

“这小子,总算来了,快叫他来书房!”

前几日,赵挺之已经收到老太爷的飞鸽传信,说这个孙子已经凝鼎成功,而且是顶级的九足鼎。

赵挺之对这个儿子又直接无语,太让人操心了,以前十七岁了,也没凝成文鼎。现在倒好,一凝却凝成了最顶级的九足文鼎,你厚积薄发过头了好不好?

要知道,不管是江湖还是庙堂,多的是眼红之辈。没看到月圆之夜,会经常惹来狼叫吗?凡事不可太晃眼啊!

“拜见父亲大人!”

被管家带到书房的赵明诚非常有礼节地施了一个礼,以后要想在汴京混,必须抱好老爹的大腿。

看到儿子很注重礼节,赵挺之对这个细节非常欣慰,虎目不怒而威地一扫视赵明诚后,他忽然笑了,问道:“德甫,你祖奶奶说已经请圣人帮你凝成文鼎,为什么我看不出来呀?”自己大学士级别居然看不出他的文鼎,圣人帮忙弄的文鼎就是不一样,这点赵挺之表示非常不错。

赵明诚知道自己这个老爹对文鼎和文位很是看重,不由一下把文鼎祭出体外拿到手里,让他眼见为实:“父亲大人,这是我的文鼎,至于你为什么看不出,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我曾经在一处摩崖石刻处悟得一词,叫‘天人合一’,那个有屏蔽功能吧?”

看到儿子忽然把文鼎祭出体外,赵挺之大吃一惊,文鼎外唤对撞,可是大学士级别跟人死磕的招式。而且不是大学士圆满境界,根本不可能感悟到文鼎外放的方法,你个小童生,从哪里学来的旁门左道之术?

不过,下一息,他的目光被儿子这个文鼎所吸引了,此鼎四面正方,方方正正,各有四足,中间位置有一个大足,如果不是他老娘说是九足鼎,他一定会认为是五足鼎。

之所以被认为是九足鼎,是因为四个方位的鼎足脚有点怪异,一足笔直下来,最后才分两足趾,这样计算的话,倒是八加一等于九。

“德甫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不知道你用什么办法,能随便把文鼎祭出体外,你要知道,这可是大学士级别才能玩的鼎术神通,以后切不可乱用。还有,你的文鼎以后就定性为五足文鼎,切不可乱说是九足文鼎,君子要懂得藏锋!除非你有了自保的能力!”

把文鼎唤出体外是大学士级别才能玩的游戏?赵明诚感觉这种说法很怪异,以他体内怪鼎为媒介,很多东西他都可以自由的吸入或者拿出体内外,自己凝得的文鼎也一样。

不过自己的文鼎跟体内怪鼎比起来,完全是珍袖超迷你版的,不足人家百分之一,因为赵明诚曾经把文鼎放入到怪鼎中的一足中,那里有从龙族得来的紫色功德气息,赵明诚发现想把那些气体导入到自己的文鼎中非常困难,还不如直接把文鼎放在这些气体中,让它们自然渗入。

“谢父亲大人提点,儿子必谨遵父亲教诲!”赵明诚又非常尊敬地躬身回答。

看到儿子这么谦逊,赵挺之忽然感觉有点不对劲,凡事反常必有妖,冷冷地道:“德甫,你是不是又做错了什么事?”

呃?礼貌过头遭猜忌了?赵明诚想抽自己嘴巴的念头都有了,前主以前是叛逆少年,自己怎么把这事忘了?

眼下,只能顺着老爹的话音道:“父亲大人直是明察秋毫,其实也没多大的事,刚才我来的路上曾顺道去相国寺为全家求个平安,谁知看到一个纨绔子弟在调~戏美女,父亲您常教导我们要匡扶正义,我就上前把他揍了一顿,把美女救出魔爪,然后就回家了!”

“只是把纨绔子弟揍了一顿?打了就打了,占理就好,这次事就算了,以后做事切莫冲动,汴京不同于别处,你随便扔块石头,砸到的都可能是皇亲国戚,君子要懂得中庸之道,否则绝不会容世太久!好了,准备准备,明天为父送你去太学院!”

赵挺之摇摇头,这个不让人省心的儿子必须关到太学院洗洗锐气,否则迟早会出事,轻叹一口气,转头朝门外喊道:“管家,带三公子去歇息!”

竖日,赵明诚早早洗漱完毕,跟着老爹去太学院当插班生。

太学院后世又叫国子监,那里是我国古代教育行政机构的最高学府,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

赵挺之此时已经吏部侍郎,正四品,还兼职国子司业,相当于后世兼职教育部副部长之职,近水楼台先得月,给自己儿子插个班,根本不算事。

他轻车熟路地来到太学院吏丞部,对一个吏员道:“郑吏丞,这是犬子,今年十七岁,你看甲班或者乙班,随便安排个座椅就行了,这小子老大的人了,还经常不学无术,太让我操心,这不,被我逮进太学院,用圣人的文气好好好熏陶一下顽性!你看有问题没?”

郑吏丞诚惶诚恐,眼前这个教育部副部长的公子来校,必须给他安排个好班级,虽然领导说安排乙班也可,那是领导客气话,也叫陪选答案,你若真无眼色地选它,那么你的前途基本上也到此终结了,不懂眼色的人由来是不堪大用。

“没问题!甲班还有一个位置,刚好能安排令公子。”

郑吏丞非常大声地殷切回复,虽然甲班目前已经严重满员,但是他还是一口就划出一个席位。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就是看他能不能想办法搞定领导交待的事!

眼下,郑吏丞此时头脑里正大转着,他并没有在领导面前哭穷说那里挤不下一个人。一个班级,理论上说,是可以塞很多人的,就看那个班级面积大不大?

此刻,他能想到的是,把甲班迁到更大一点的教室去,那样,就不存在拥挤问题,以后还能方便为更多的领导解决类似的问题!被赵挺之这么一插,教学大班化的想法提前几百年问世了。

“咦,郑吏丞,你昨天还跟我哭述甲班生员已经完全人满为患,说,连一只苍蝇也挤不进去了,现在怎么又说甲班还有一个空位?是赵大人面子够大,还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做人要诚信好不好?尤其是我们这些授业传道之人,正义和良知是国之支柱,切不可儿戏说之。”

郑吏丞顺声转头望去,眼球跟着一缩,太学院设有院长祭酒级别一人,国子司业两人,这挖苦他之人,却是另一位国子司业何执中……

第89章节挡了哲宗的道

赵挺之听到居然是自己同僚何执中在捉自己的小辫子,眼神顿时一怒,每个大官,在太学院塞点亲戚好友的子女是常事,更何况自己塞的是亲生儿子,这个潜规则本就心照不宣,你却上纲上线、讲大义说大道理,不怕惹来众怒?

转念一想,瞬间明了,一定是自己主持为太后选激发画眉墨的诗,无形中又踩着某人的头,多了一个敌人。

虽然不喜,但是一怒之色转眼消失,赵挺之假笑着上前道:“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何大人,幸会幸会,最近事多,没有跟何兄煮酒论琴,是正夫之错,改天自罚三杯!”

“赵大人为国事日理万机,伯通岂敢责怪,最近没有跟赵大人品茗论诗交流感情,应该是我自罚三杯才是!”

何执中拱手作揖,姿态放得很低,但是都是混迹官场的人,赵挺之知道这是假套礼节,越是如此,越是有后招。

果然,何执中话头一转,道:“赵大人,最近皇上刚刚亲政,正想大有作为,我们这个太学院,先皇设立的目的,就是为皇家储备人才。皇上刚刚下令,以后但凡进入太学院之人,必须要考核通过才行!”

见何执中祭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