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在工商行业,向以往那种用车马拉着交易的情况将一去不返,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方便了商人以及百姓的生活。

而且,因为新的政策与国际接轨,采用的是纸质货币,这也就表示,帝国银行可以在最大的限度之内,多制造一些货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暂时的缓解了帝国缺钱的尴尬局面。

当然了,王士珍对于货币这种东西并不太懂,就连阎维藩也是这几年以来不断的学习,才多多少少的算是入了行,一旦让阎维藩知道了王士珍的这种想法,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制止的。

一旦印的钱多了,那么便会产生货币贬值,久而久之的,就会形成抗战时期的法币,刚开始的时候还挺值钱的,几年后你就是拿着十万法币去买一只羊腿,人家都不卖给你,这他娘的到底有多尴尬?谁能体会?

当天夜里,王思锐开始奋笔疾书,因为帝国一系列的琐事,让他暂时的忽略了教育这个问题,而目前帝国正统的教育,也只有四所军校算是正规的了,但是普通人想要进去学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最开始的时候,王思锐是想学习共和国的,搞个九年义务什么的,这样的话,几十年之后,帝国将没有一个文盲,知识人多了,高端人才才会增加。

现在的帝国人才选拔,就像是后世国足少年队选拔一样,这个年龄段就那么百十位踢球的,你只能从这里面选,最终的成绩可想而知?

但是仔细一想,这个似乎也不靠谱啊,共和国搞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在共和国成立将近六十年的时候才搞的,而且经过改革开放,共和国经济飞速蹿升,已经可以支撑起这笔庞大的支出了。

现在帝国的情况甚至顶多也就比共和国建国那会稍微好一些,因为帝国本身的财产流失的并不多,而不像共和国那时候,湾湾那边把国内的黄金都是一火车一火车的拉走。

但是一个亿的资金,显然不可能全部投入进去,最多只能投进去五千万,那么一个省平均也就一千万多一点,在分下去的话,一个县甚至连十万都未必能拿到。又要建学社,还要聘请教师,这点钱压根就不够。

所以别说是搞义务教育了,就是连学校都未必建的起来,况且,这个年头,若是要钱的话,谁家会愿意让孩子去上学?在一个,也没有这么多的老师啊。

所以,义务教育被直接推翻,目前阶段,这个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无论搞什么教育,学生必须要识字才行,不识字你搞什么教育?

‘看来现在也只能自上而下的逐步教育了。’王思锐暗暗想到。

第一步,应该利用起目前的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就像军队那种运作模式。首先,将命令下到各个工厂,工厂方面必须要组织工人进行学习,初期可以只识字,然后在将一些思维能力较为发达的人组织起来进行继续深入教育,最后形成职业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职业型人才。

第二步,各地也需要认真起来,可以聘请一些前清老秀才什么的,让他们来教人识字,不管大人小孩,只要愿意,都可以过来学习。这一步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国民识字比例,识字的人多了,未来可以进入到职业学校进行继续学习,有针对化的教育,日后每一个行业都不会遇到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而几年之后,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平也将提升一大截,这对于工业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步,要在各县开设一所学堂,聘请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从而形成固定教学,之后若是经济跟的上,在将学堂扩充为学校,然后逐步的推广出去。

第四步则是分阶段教育,就是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四个阶段,这个就比较需要时间了,说不定等帝国有实力搞第四步教育的时候,连适合的学生都还没几个呢。

将这四步确定好了之后,王思锐让人通知了教育部的官员,将这份计划交给了教育部,并让他们去负责完善。

王思锐给出的只是一个大概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步骤,具体的发展规划,还是要教育部那些人去负责的,当然了,王思锐也将预算直接告诉了他们,免得这帮整天闲的蛋疼的家伙给他拿来一个十几个亿的教育计划,那样可他娘的就尴尬了。

次日一早,王士珍领着阎维藩来到了军营,双方谈论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现在货币改革的计划进展的并不顺利,主要的问题有两点,第一点是以金本位还是银本位?又或者金银同本位?

目前阶段国内的金银流失的还不算是太多,无论金银本位采取哪一个,差别都不大,但是稳定性方面就无法保证了。如果采取银本位的话,那么在白银法案之后,帝国经济将会遭到巨大的重创,虽然还有三十年才会发生,但是三十年的时间其实并不短,一旦确立了以银本位为基础,短时间内想要更换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金本位的话,帝国又不是个产金大国,且金大多数都在民间,加上奢侈品的需求,这会让国家金子的储存越来越少,等到下降到一定比例的时候,经济就会瞬间崩溃。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对于金融制度,王思锐也不太了解,他只知道后世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但是这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制度似乎也并不怎么靠谱,美国可以通过让美元贬值来大肆的剥削各国的资金,所以在王思锐重生的那段时间内,各国已经提出了要摆脱美元的提议。

但是不管怎样,在后世的时候,金银本位都是被淘汰的制度,且金本位要比银本位被淘汰的更早。

“以金本位发行新货币,同时禁止金、银作为流通货币,设定一个具体的兑率,只允许兑换。”思考再三之后,王思锐说道。

而第二个问题,则是对于货币的印刷方面出现了问题,纸质货币不是银子,即便是被水泡了也无所谓,首先,纸质货币可以被水泡,但是不能掉色太严重,甚至短时间沾水的话,还不能有任何的掉色。

在一个就是防伪标识,这个就更难了,华夏没有发行纸质货币的经验,即便之前票号的银票,那是各票号在上面做有秘密的记录,到了本票号之后,见到这个记号就能确定是真的,没有则是假的。

而货币是要面对大众的,如果没有点高技术,又让人便于辨别,且难于仿制的话,那么纸质货币是行不通的。

而且纸张的选择也是个问题,一般的纸肯定是不行的,高难度的纸他们又做不出来,到处都是问题,所以,货币改革其实也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若是没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一两年内是根本没办法进行的。

关于这个问题,王思锐就只能无能为力了,只能让阎维藩这半个专家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他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事情都知道的。

373:以自我为中心

回到帝国银行之后,阎维藩则是将自己一个人锁在了办公室内,并且吩咐自己的秘书,在自己出来之前,任何人不准进去打扰他。

昨晚和今天所生的事情,让阎维藩心中激流涌动,甚至在从军营中出来之后,阎维藩的心情也还是久久的未能平静下来,这就接任帝国银行行长之职了?

幸福来的简直太快,阎维藩压根就没反应过来。

阎维藩的确是个金融能手,无论是之前跟着乔家干,还是投奔国家之后,阎维藩的能力是无法质疑的。

而近期乔老的身体状况愈来愈下,这也让行里有了不少的流言,甚至,其他的几位副行长已经在积极的运作着这件事情了,在他们看来,尽管这是个新的帝国,但也依旧难逃人情关系,这几千年来所形成的风俗,根本就不是一个帝国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能改变的。

阎维藩也很想去运作一番,至少以他现在的地位,若是在加上乔老的举荐,阎维藩还是会有很大胜算的。

可是阎维藩再三思索之后,还是没有去跑关系,而是将一颗心都扎在了货币改革这件事情上。论起帝国银行行长和货币改革,一个是对私人有好处,另一个则是对国家有着莫大的好处,阎维藩最终还是理智的选择了后者。

而让阎维藩所没有想到的是,帝国银行行长这个职位,竟然不声不响的落在了他的头上,特别是王士珍昨夜与他谈话的时候,不经意间透漏出的一句话,更是让阎维藩感动不已。

当时王士珍只是淡淡的提了一句,人在做,天在看!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当时阎维藩只是感觉到了有些希望而已,但却没想到第二天就直接面圣,并且接过了帝国银行行长的职位。

如今,任命书已经被交到了阎维藩的手中,这份任命书是皇帝当着阎维藩的面,亲自书写的,并且亲自盖上的皇帝玉玺,最终又亲自交给阎维藩的。

以阎维藩的聪明,他很轻易的便想到了王思锐这么做的目的,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世人,只要你有能力,又肯吃苦,在那些喜欢投机取巧的人面前,前者永远是占据着优势的,帝国需要那些有能力,又肯吃苦的实干派。

难得皇帝如此信任自己,并且将货币改革这么大的事情交给自己来负责,无论如何,绝不能让陛下失望。阎维藩在心中暗暗的想到。

旋即,阎维藩便在办公室里翻起了资料,采用金本位制度的事情已经定了下来,但是皇帝也提出了要求,为了避免有人恶意兑换金子,从而导致国家经济崩溃,所以在采用金本位之后,必须要禁止金子作为货币流通。

同时,也必须要想尽办法的避免金本位因为各种原因而崩溃,但是这里面具体该怎么操作,王思锐并没有说,阎维藩也并没有问,身为一个皇帝,他能够想到这些就已经算是个千古明君了,如果什么事情皇帝都能想的面面俱全,那还要他们这些官员干什么?

事实上,禁止金子作为流通货币,这种做法正是在一战后金本位全面崩溃的时候,欧洲各国采取的一项应对措施,虽然这个举措并不完美,但是也有效的制止了经济崩溃的局面,但是说到底,它还是个不完整的体制,还需要不断的去完善。

整整一天的时间,阎维藩就在办公室里想着办法,帝国金子没有银子那么多,而货币改革之后,银子也将会被全面废弃,但是作为中央政府,是肯定要保护老百姓的,至少在这方面,是不能够让老百姓吃亏的。

可是帝国手中又没有太多的金子,那么相对应的,所行的货币数量也就无法满足正常的兑换率。

那么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被迫的提高金银兑换率,而此时金银兑率是1:4o,如果新的货币按照1两金子行4o元的话,那么一元相应的也就等于一两银子,这个是稳定当下经济局势的最好办法,但是如此一来,帝国手中的资金将会瞬间缩小数倍,甚至是出现经济倒退。

虽然禁止了金子流出,但是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采取另外一种便捷的方式呢?现在帝国手中的确是没有足够的金子,但是民间却拥有大量的金子,原因无他,华夏数千年以来都流行穿金戴银,每家每户,即便是再穷的人家,起码也有个金戒指什么的,藏在民间的金子,数量绝对要远于帝国的存货,甚至可以称之为世界之最。

毕竟前面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放着呢,这一点是华夏的根本。

那么,如果帝国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将这些金子收上来,作为储备,届时帝国银行布兑率,但是却不允许金子流通,没有流通,那么谁还会去刻意的兑换金子?

这样,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