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9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晚上留下来在臣妾的宫里头用膳吧?”

皇帝温柔的点点头,“那就在你宫里头用膳,老庞。”他吩咐庞德禄,“告诉皇后一声,今个朕就不过去了。”

庞德禄心里暗暗叫苦,脸上却不敢露出什么,连忙垂首称是,珍嫔笑着离开了,皇帝看着珍嫔的背影,整个身子松散下来,“哎。”他满意的摇了摇头,“走吧!”

皇帝走进了宁寿宫,到了养性门前,这个时候宁寿宫总管太监夏守忠连忙出来请安问好,皇帝问,“亲爸爸呢?”

“这会子还在乐寿堂歇中觉呢,估摸着时候差不多可以起来了。”夏守忠说道,“主子娘娘也来了。”

“皇后也来了?”皇帝点点头,“既然如此,朕就进去候着好了。”

宁寿宫区位于紫禁城内外东路,占据了大内东北部一大块长方形的院落。明代时这里只有稀疏的几座宫殿,是供太后、太妃养老的宫区。到了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为了让皇太后颐养天年,于康熙二十二年建造了宁寿宫。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之后准备的太上皇宫殿。花了五年的时间,扩建,改造了宁寿宫,可是乾隆皇帝宁寿宫是一天都没有住过,他到死都是一直住在养心殿,就算是退位成为太上皇之后还是赖在养心殿,使得嘉庆皇帝十分尴尬,不得不蜗居在毓庆宫那里。

既然是最喜好奢华铺张浪费的乾隆皇帝修建,那么宁寿宫的规制是决错不了,宁寿宫是紫禁城的城中之城,乾隆改造后的宁寿宫建筑群,宛如紫禁城的缩影,也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部有九龙壁、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规制分别仿紫禁城中路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宁寿宫的后部又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有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和北三所,养性殿就是仿照养心殿,只是体量稍微略小些,养性殿的作用也是作为乾隆皇帝退位太上皇之后召见群臣商议政事的地方,所以这还不算是寝殿,乾隆皇帝安排的寝殿,就是养性殿后头的乐寿堂。

皇帝越过了养性殿,走到了乐寿堂,乐寿堂前两边古柏常翠,因为此地是寝殿,故此没有用汉白玉的基座,乐寿堂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其南北庭院东西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为退位后的寝宫,御题“座右图书娱画景”联句,故此堂亦称宁寿宫读书堂。

皇帝走近乐寿堂,殿门口的守门太监只是行礼却不请安,皇帝点点头,跨步走进了挂着乾隆御笔的“乐寿堂”牌匾,走进了明间,慈禧太后选了此处的西暖阁为寝宫,再往里头走就不合适了,于是皇帝从明间的后头绕了出去,朝着北边走了半射之地,只见当空出现一大块插天玲珑青葱玉山,这是乾隆朝雕刻的大禹治水图玉山,上头人物众多雕刻繁复,做工细致,十分好看,又是千余斤的剔透青玉雕刻而成,堪称国宝,此玉山自从刻好之后一直就放在乐寿堂的北殿,意在镇压风水,汇聚福气之用。

第951章 问计宁寿(一)

皇帝朝着西北角走了过去,只见靠山墙前开了一扇长方形雕花小窗,从小窗望出去,外头正是花团锦簇,太湖石凌立,似乎犹如江南园林之框景,一位身材高调,背对着皇帝的女子正在倚窗眺望,原来是皇后已经候在此处多时了。

皇后听到后头脚步声,转过头瞧见皇帝连忙行礼,“皇上也来了。”

“恩。”皇帝点点头,“朕来瞧一瞧亲爸爸。”他挥挥手,太监们都退了出去,“顺便把朝政上的事儿告诉亲爸爸,军机大臣和户部尚书的人选,要请亲爸爸的懿旨。”

皇后点了点头,“臣妾知道。”显然皇后的消息也是十分的灵通,“臣妾虽然不知道皇上属意何人,但是臣妾的阿玛进宫告诉臣妾,说是外头议论纷纷,说是皇上想让翁师傅当户部尚书?”

皇帝微微吃惊,不由得挑了眉毛,“这事儿,是从那里来的?”

“皇上难不成真有此意?”皇后问道。

“翁师傅,倒也是一个人选。”皇帝点点头,“只是我更想着让他入军机处。”

“皇上。”皇后摇摇头,“翁师傅怕是当不好这个户部尚书。”

夏守忠小碎步走进了西里间,用探求的眼神看着站在边上的李莲英,李莲英点点头,示意皇太后已经醒了,夏守忠这才对着李莲英说道,“万岁爷和主子娘娘都来了。”

“恩?”李莲英问道,“是一起来的?”

“主子娘娘先来的。”夏守忠说道,“万岁爷后头来的。”他是宁寿宫大总管,外头宫巷上的事儿,自然是知道的,他神神秘秘的对着李莲英说道,“珍嫔娘娘刚才还在宁寿宫外头和万岁爷说了好一会子的话儿呢。”

李莲英点点头,“今个怕是有事儿来的。”他话音刚落,里头帘子就出来了宫女红枫,她朝着外头招手,两排准备好的宫女就进了西暖阁,外头的人就听到了里头几声笑声,笑声十分的慵懒随意,“如今可真是舒服咯!”

红枫低声说了什么,太后问:“小李子在外头?”

李莲英连忙提高了声音,“是,奴才在外头伺候着呢!”

“鬼鬼祟祟的,进来吧!”

李莲英应了一声,和夏守忠一起连忙走进了西暖阁,皇太后已经换好了衣服,只是头还没梳,坐在锦凳上,看着梳妆台,长发垂地,“如今可真是退休养老了。”太后看了看耳朵上的耳环,笑道,“这么一觉就睡到了红日西沉,若是以前,这会子只怕是批了几十本折子了。”

夏守忠上前,拿起了太后盛宝石戒指的盒子,献给了太后,“西圣爷福大量大,自然是睡得好,寻常人那里有这个福气的?”

太后微微一笑,懒洋洋地说道,“你就知道拍马屁,梳一个简单的。”她吩咐身后的宫女,“反正也没什么人要见的。”

“老佛爷。”李莲英禀告道,“万岁爷和皇后娘娘都在外头候着呢。”

这就不是没人可见了,“怎么了,这素来是王不见王,今个倒是好,一起来了。”太后伸了伸懒腰,这一伸,梳头的宫女不小心就用错了力,这下倒好,一下子扯住了皇太后的头发,“哎哟。”太后转了过脸,不悦的盯着宫女,“怎么一点也不小心!”

慈禧太后骤然发怒,一下子殿内的气氛就变得僵硬阴冷起来,宫女不妨这素日里头和和气气犹如富家老太太一般的太后居然会如此威严逼人,吓得连忙跪了下来,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奴婢死罪!”

李莲英瞥了一眼皇太后,连忙上前,作势打了宫女一下,“该死的奴才,扯痛了老佛爷,实在是该打。”他从宫女手里拿过了木梳,亲自给慈禧太后梳头,“这些新来的丫头子,年轻的很,不能重用,还是让奴才伺候着吧。”

太后合上了眼,不再说话,“罢了,我这脾气倒是有些奇怪,也不知道怎么,这些日子难得睡了一个好觉,心情应该是好的,怎么会又发脾气,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更年期吗……快起来吧,怪可怜见的。”皇太后让宫女起来,“出去喝杯茶,定定神,明个再进来伺候吧!”

宫女红着眼出去了,夏守忠看着宫女走出去,转过脸请示皇太后说道,这时候他说话也小心翼翼的,“老佛爷,要不要请皇上和皇后娘娘进来?”

“请进来吧。”李莲英的梳头技术是又轻又快,不一会,一个端庄的发髻就梳好了,太后满意的点点头,“还是你小李子的手艺好,一下子就办好了。”把一柄紫玉簪子插在了自己的头上,“可别失了礼数,倒叫是觉得咱们这宁寿宫没规矩似的。”

“嗻。”

夏守忠退了出去,李莲英见到没有外人,于是悄声的禀告:“今个军机处在商议军机大臣和户部尚书的人选。”

“哦?”太后懒洋洋地说道,“选了谁出来了?”

“军机处选了户部尚书的人选,不过似乎万岁爷不太满意,停在那里了,军机大臣皇上原本是要定下来的,不过也说要先来请老佛爷的懿旨,所以,奴才觉得,皇上倒是为了这事儿来的。”

殿内放着许多瓜果鲜花,清新的花果香十分舒服,皇太后显然这会子也舒服极了,“皇上有孝心了。”

皇太后走出了西暖阁,皇帝和皇后已经在西里间等着了,见到皇太后出来,连忙请安问好,皇帝尤为尊敬,单腿下跪打千请安,皇太后点点头,吩咐左右的太监,“快把皇帝扶起来,又不是什么大场合,宫里头见面,皇帝还这么客气做甚?”

皇太后坐了下来,皇帝坐在了对面,皇后坐在地上的圆凳上。夏守忠递了一串紫红色碧玺佛珠上来,太后拿了起来,不停地开始转佛珠,“你们两个夫妻双双把这乐寿堂进,想必是有什么事儿吧?”太后看了皇帝一眼,“皇帝先说。”

“是。”皇帝笑盈盈地说道,他见到皇太后脸上淡淡的,心里也加了三分小心,“今个在养心殿议事,议的是要补几个人到军机处,这里头的几个人都是极好的,但是儿子想着,怕选了不好的人进来,不能够帮着处理政事,反而添乱,这就是不好了,思来想去,总是定不下来,总是要请亲爸爸可怜可怜儿子,帮着儿子把把关。”

太后盘着腿坐在炕上,闻言笑道,“你已经亲政不少日子了,我虽然不管外头的事儿,可到底是听的到的,外命妇入宫朝见,说起外头的事儿,大部分倒也赞扬的多,而且还有报纸可以瞧着,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你办的极好,我这垂帘听政,又训政一年,说是扶上马,又陪着你走了一程,你怎么还来问我老婆子呢?可不能这么偷懒着了。”

虽然规定好是训政一年六个月,可到了一年期满,慈禧太后就宣布结束训政,显然皇帝理政的实习期在慈禧太后看来已经很满意了,所以提早结束了训政。皇帝点点头,“儿子不敢偷懒,只是亲爸爸留下来了这么好的局面,儿子惜福珍重,不敢有什么闪失,故此还是要请亲爸爸来帮着定一定,儿子的心里也能够安稳一些。”

太后瞧了皇后一眼,“这也没什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就是有犯错的时候,我垂帘二十多年,说起来,也不可能没有犯错的时候,犯错是不可怕的,及时改正就是了。皇帝是有仁心的,但是还少了一些果断,不过这也没什么,臣下提供意见,一般来说,都不会走了大褶子,你只需要斟酌着办就好。皇帝你说是好局面,那么偶尔有犯错的时候也不怕,既然皇帝你来找我,那我说不定也要帮上一时半会的了,说吧,军机处选了什么人出来啊?”

“是。”皇帝说道,“崇绮,刚毅,徐用仪,刘坤一,王文韶,李鸿藻,一共是六个人。”

“皇帝准备选几个人进军机处啊?”

“儿子以为,总是在三两个左右,不宜太多。”

太后点点头,“这几个人都不算错。”崇绮是理藩院尚书,文华殿大学士,一等承恩公,以前当过乌里雅苏台总督兼管北海省,他是蒙古八旗,同治皇帝的岳父;刚毅是礼部满尚书,他是刑部笔帖式出身,后逐渐升为郎中、按察使、布政使。光绪十一年,出任山西巡抚,在黄河河套屯田并设官治理。光绪十四年,调任江苏巡抚,适逢苏南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刚毅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整修当地水利工程,特别是整治了上海境内的蕰藻滨和吴淞江,政绩斐然;第三个徐用仪,是吏部尚书,清咸丰九年举人。同治元年为军机章京。次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