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七美人-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昂开始排兵布阵:夏侯惇率领怒猿军二万,屯兵寿张,掌控兖州东平国。曹仁率领神鹿军两万,外加杂牌军一万,屯兵济南,掌控青州济南郡。

夏侯惇与曹仁互为犄角,又有军师程昱坐镇济南郡,后方安稳。

其余众将,准备择日起兵,进军乐安郡。

青州是黄巾军的起兵之地,黄巾军势力庞大,乐安郡司马俱拥兵二十万,。

黄巾军在十八路诸侯反董卓时,趁机向渤海进犯,遭到痛击后全部收缩,集结在青州。其时仍拥有数十万大军,袁绍公孙瓒等人各怀心思,只顾各自地盘,并无人真心清剿黄巾军。

青州齐国郡东安平城外十里,有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道观。

道观平日香火惨淡,原来还有道人,后来全跑光了。不知何时来了一个中年儒士,来了就在道观住下,打扫庭院,将道观整治得干干净净,每日泡壶好酒。在观前读书。时有山下百姓前来请他写个借条之类。

这一日,中年儒士正在观前看书,只见一群山人慌里慌张地跑上来。

“你等何时惊慌?”中年儒士问道。

那些山人愁眉苦脸地说道:“外面都在说曹昂大军准备攻打乐安郡了,恐怕又是一场灾难,我等是来向先生告辞的。”

第394章 荀攸来投

“我也要下山走一趟。”

中年儒士闻听,啊地一声,起身收拾东西,说完走回观中收拾衣服下山而去。

两日后,中年儒士离开道观向济南城而去。

此时正值青州黄巾军大盛时,黄巾军本来受各路诸侯掣肘,大受挫折,但没想到经十八路诸侯和董卓一段时间对峙,反倒让黄巾军乘势又壮大起来。

黄巾军一部北上渤海边想和黑山军会合,被公孙瓒偷袭,损失两万人,于是转向兖州扑去。

寿张一战,曹操战死,曹昂率领大军孤注一掷打败卜已率领的三十万青州黄巾军,打得卜已逃走,卞喜投奔管亥。

但并州青州两地黄巾军仍然有数十万人,司马俱忌惮曹昂新胜锐气正盛,不敢应战,紧闭城门一面仍想和黑山军会合。

乐安郡防范严密,黄巾军守卫重重,对可疑行人都严格盘查。

“站住,干什么的?”

一个黄巾军头目喝住了往西走的中年儒士。

“军爷,小人是去西边投靠亲戚。这兵荒马乱的,山里缺衣少粮,军爷就高抬贵手,放我走吧。”中年儒士陪笑说道。

这几天不断有百姓四处逃走,但瞧这中年儒士的举止,倒像个大人物。

黄巾军头目上下打量着他,一脸怀疑,严厉地说:“渠帅有令,任何人不得往西走。你是不是济南国曹军的细作?”

“军爷误会了!哪有的事!”中年儒士连连摇头,不住地求情,面上故作惊慌,身体有些瑟瑟发抖。

“奸细,哪里走!”

几个如狼似虎的黄巾军士兵走过来,不由分说就把他抓起来。

“住手!东莱太史慈在此,尔等休得猖狂!”突然,他们身后传来一声暴喝。

众黄巾军士兵转头一看,才发现是一个身骑战马的毛头小子,手持长枪,背负弓箭,看起来有些唬人。

“东莱太史慈,好大的名头!”

“哈哈哈,笑死我了!你以为你是谁?”

众黄巾军士兵以为占据了人数优势,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但是他们错了!

“我可没这么多的时间陪你们玩!既然你们找死,就怨不得我了。”

太史慈大喝一声,纵马朝着众黄巾军士兵杀了过来,手中的长枪化成了一道道枪影,刺向了还在发愣的黄巾军士兵。

黄巾军士兵们挥舞着兵器,根本无力阻挡太史慈的进攻,很快全部倒下,除了黄巾军头目一人。

“我跟你拼了!”

黄巾军头目手持大刀,十分惊恐地看着这一幕,狠了狠心,壮了壮胆,飞快地奔向了太史慈。

“本来想留你一命,既然如此,就送你上路吧。”

太史慈冷笑一声,手中的长枪如同灵蛇吐信,一枪就将黄巾军头目刺翻在地。

中年儒士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正眼看着太史慈,与之前胆小怕事的模样完全判若两人:“多谢小英雄相救。东莱太史慈,攸记住了。”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太史慈拱了拱手,笑道:“慈一眼就觉出先生绝非凡人,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颍川荀攸!”中年儒士笑道。

荀攸虽然身在道观,却对局势洞若观火,闻曹昂大军前来征讨黄巾军,便前去投奔。

“啊?就是那位刺董入狱的荀公达荀公?我听孔融大人经常提醒。”太史慈十分恭敬地说道。

“不错!不知北海相孔融最近可好?”太史慈淡淡地说道,当年自己在大将军何进掌权时,担任过黄门侍郎,因忠于汉室刺杀董卓而入狱,后来弃官回家。

闲来无事,自己隐居于山中。不料清静被打破,原本准备避乱于荆州,后听闻自己的侄儿荀彧在曹昂手下混得风生水起,便起了投奔的心思。

“荀公,实不相瞒!曹昂大军压境,不光是乐平郡,就连北海国的黄巾军都乱成一团。现在北海国昌邑城被管亥的黄巾军所围,遂派我前去平原国找刘备求援。”太史慈拱手说道。

“为何不找曹昂求援,舍近而求远?”荀攸接着问道,孔融绕这么多圈圈,里面肯定有文章。

“我也是听说,孔融大人一心忠于汉室,一来这青州之乱为曹昂所起,而来孔融觉得袁绍和曹操均非忠臣,均有篡夺汉室之心,所以避讳。”太史慈也毫不忌讳地说道。

“我觉得曹操是曹操,曹昂是曹昂!”荀攸见太史慈说了这么多,不由得对孔融刮目相看:“我这次就是去济南,不知能否帮孔融度过难关。”

“那就有劳先生了。我这次北上,由于前方有黄巾军阻拦,只得绕道前行,刚好路过济南,恰好护送先生一程。”太史慈见荀攸如此坦诚,便主动发出了邀请。

“那就有劳了。”荀攸拱了拱手,上了旁边一匹无主之马,在太史慈的护送之下,直插济南。

几天后,济南城。

曹昂心情愉快地在和众将讨论军情,昨天刚得到喜讯,袁绍封他为济南相。

自己空有武卫将军的头衔,之前找汉献帝要的圣旨却是封给曹操的,相当于白忙活了一场。

现在坐拥兖州青州两郡,猛将如云,实力雄厚,只需再将地盘坐大即可。

袁绍此时也是无奈之举,正与公孙瓒拼得火热,后方失火可就得不偿失,只得给曹昂一点甜头,先稳住曹昂再说。

等曹昂与黄巾军拼到两败俱伤,自己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袁绍打得一手好算盘,自己偏偏不能让他如意,曹昂心中打定主意,得抓紧时间赶在袁绍的前面,拿下兖州、青州才行。

“主公,门外有人求见,说是荀彧先生的侄儿荀攸。”乐进匆匆走进来禀报。

“哦,快请。”

曹昂抬起头,心中一喜,荀攸可是三国一个杰出谋士,又是荀彧侄儿,此番前来定是来投奔自己了。

“这家伙也来了?”荀彧面露喜色,接着介绍道:“主公,我与公达虽然名为叔侄,实际上年龄相差不大,他的才能要远在我之上。”

“啊?这么厉害!那我们出去迎接吧。”

曹昂赶紧大步走出去,一出门口便高呼:“先生何在,曹昂有失远迎,望先生莫怪。”

第395章 断贼粮道

荀攸见曹昂亲自出迎,心中非常感动,上前拜见:“荀攸见过曹将军。”

“快快请起!有军师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曹昂面露喜意,连忙将荀攸扶起,有了荀彧的点评,曹昂哪敢有半点怠慢。

荀攸这才打量着曹昂,曹操个头矮小,没想到曹昂长得倒是十分清秀,而且比自己想象中要年轻多了。

“公达,快看这位是谁?”曹昂让开了一个身子,露出了后面的荀彧,连忙介绍道。

“文若,好久不见。”荀攸与荀彧年龄相当,亦师亦友,笑着打了个招呼。

“公达,难得你现身于此啊。”荀彧走过去,重重地拍了拍荀攸的肩膀:“上次派人回去找你,听说你躲到深山中静养去了,音信全无,害得我好找啊!”

“别提了!我这不是来了吗?”荀攸笑道:“听说你遇到了明主,特来相投,不知道主公意下如何?”

“欢迎之至!朋友来了有好久,我们先庆贺庆贺!”曹昂笑道:“来人啊,摆宴!”

荀攸来投,对于此时人才缺乏的曹昂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酒宴很快就开始了,曹昂一一为荀攸介绍众人,寒暄客套完毕,便开始开怀畅饮。

一时间,场面好不热闹。

荀攸喝得满脸通红,问道:“不知主公有何打算?”

场面一下子静悄悄了,都静静地听曹昂说话,生怕错过什么。

“定青州,平兖州,迎献帝,拒袁绍。”曹昂说话掷地有声,短短的十二个字,说出了他的奋斗目标。

定青州,平兖州,说的是打下地盘。有了地盘,才有立身之基,才有争雄之本。

迎献帝,他不光是说给荀攸这个保皇党听,还说给众人听。谁拥有汉室血脉,谁就有出师之名,正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

等天下大势已成,再拥兵自立即可,。

拒袁绍,说明了曹昂的战略眼光,已经预判到袁绍即将统一冀州、幽州了。

荀攸望着荀彧一眼,荀彧微微摇了摇头,表示这些话都不是自己教给曹昂的。

“主公好见地!”

荀攸心中惊骇不已,他没有想到曹昂心中有沟壑,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迎接献帝的话,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袁绍将会打败公孙瓒、一统北方,这也是荀攸观察研究了许久,才得出来的结论,没想到居然被曹昂看穿了。

不由自主之间,他已经默认了曹昂主公的身份。

“过奖过奖!”曹昂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心中暗自得意,小样,哥可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这种简单的历史知识还是瞒不了哥的。

“不知主公打算如何攻打黄巾军?”荀攸接着试探曹昂。

“我已训练军兵十万,筹措粮草足够三月之用,择日就可向黄巾军宣战。”曹昂不无得意地说道。

“错,主公要是这样做的话,虽胜尤败。”

一句话说出,众人脸色都变了。

典韦更是出声喝道:“你这厮胡说什么,我大军训练精熟,黄巾流寇不堪一击!别在这里长他人威风,灭自己锐气。”

“呵呵,典将军别急!”荀攸不慌不忙,望着众人说道:“黄巾军虽新败,但主力仍在。青州黄巾仍有数十万,司马俱占据乐平郡,管亥占据北海国,他们兵精将广,一旦打起来,只怕主公占不了便宜。”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曹昂一眼。

“哦,继续说。”曹昂听得来了精神,知道荀攸肯定有破解之法。

荀攸看了众人一眼,慢悠悠地说道:“我知道主公帐下都是骁勇善战之人,但就算能打败黄巾军,估计也是惨胜。到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主公请三思。”

荀攸这番话挺有道理,如同一瓢冷水,浇灭了众人心中求战的欲望。

曹昂手下初步有十万大军,留守五万,出兵五万,有可能会损失惨重,到时候再想扩大地盘,就有些危险了。

“公达,你来得太及时了。”曹昂望着若有所思的众人,问荀攸:“呵呵,不知先生有什么办法?”

不得不说,荀攸第一次出场极其酷炫,短短几句话令曹军众将都冷静下来了。

曹昂歪着脑袋,饶有兴趣地看着荀攸,在等待他的回答。

荀攸没让众人失望,喝完樽中的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