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刘备复汉-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豨等人与臧霸有旧。

昔日,昌豨、吴敦二人在华县伤人,被臧戒捉拿归案。

恰逢臧霸到狱中寻找父亲,见二人颇有好感,遂请父亲轻罚二人。

臧戒见二人与臧霸年纪相仿,又都是没有成年的少年,便出钱为二人赎罪,带回家中招待。

原来,昌豨等人跟随刘备练习武艺日久,便想到华县找臧霸切磋一番。

哪知道,臧戒竟然蒙冤被捉押解到泰安城。

昌豨二话不说,便带着吴敦等一众混混三二十人,跟着臧霸三人朝着山坳疾行。

郡兵推着囚车,行走于大路之上,缓缓的向着山坳而来。

队伍前面,一名屯长头戴瓦楞方巾,身穿制式半身甲,手中提着一柄丈二长矛,骑着一匹灰不溜秋的骡马,嘴里哼着不知什么调子。

这家伙似乎在埋怨都尉为何如此兴师动众!?

都说臧戒勇武好战,可是,自己带兵过来,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将他拿下?

能够拿下臧戒,似乎说明他老人家真的勇武非凡!

意淫之中,这小子猛然抬头,发现山坳里大路中间站着一人。

此人年纪不大,十七八岁。

身高八尺左右,短衣巾紧袖口,头上布帕束发,足下一双踏云脑海靴,手中倒提着一柄红缨枪,威风飒飒,气势荦荦

眼看郡兵靠近,却听得他一声大喝:“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屯长闻言,哈哈一笑,说道:“娃娃,乳臭味干,就像学人家强盗拦路*!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来人,给我拿下!”

一名郡兵应声,出列,手提刀盾,扑向少年。

少年见郡兵冲上来,挥长枪迎着朴刀,猛地抽过去,“啪”的一声,将对手的刀磕偏,接着向旁一撤步,枪随身走,让过那郡兵,一个转身,长枪随身而转,“哧溜”一声,对阵郡兵后心就是一下子。

那郡兵力道用老,哪里躲得开这一击?

这一枪,“噗嗤”一声刺了一个正着,那少年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把手一抖,撤回长枪,一股鲜血随着枪尖从郡兵后背喷出

那郡兵“哎呀”一声,手中刀盾丢到两边,“噗通”一声趴倒在地上

干净利索!

好快的身手!

呆麻!

屯长和一众手下被眼*剧性的一幕惊呆了!

“看来,不过如此!”少年不屑的看着眼前的郡兵,接着大喝一声,“兄弟们,上!”

什么情况?

屯长刚刚清醒过来,再次晕盘。

就在这时,两侧涌出三二十人,各提刀枪,冲上大路,砍杀郡兵。

郡兵本就疏于操练、本领稀松,面对突如其来的杀手,岂有不伤之礼?

看到二十多人被砍杀,屯长这才明白过来,这是要砸囚车救犯人呀!

书中代言,这拦路的少年不是旁人,正是囚车中困住的犯人臧戒之子,臧霸。

气势已失,屯长再想组织反击可就难了!

那昌烯奔入人群,直取骑马的屯长。

屯长一面大声叱喝着麾下的郡兵稳住阵脚,一面应付着面前这个狠辣的毛头小子。

奈何那些郡兵看到这些人一上来就斩杀熟人,一个个早没了斗志!

话说这位屯长,除了平时对付百姓有些手段,一旦上战场之后,可就没有了能耐。

看到比数量远远少于自己麾下的贼寇却压着自己打,他心中可就没有了底。

这一场战斗,到底谁输谁赢?臧霸是否能够成功救出父亲?

请看下一章:“走他乡避灾躲难,入下邳买马争强”。

第12章 走他乡避灾躲难,入下邳买马争强

第12章走他乡避灾躲难,入下邳买马争强

上一章讲到,臧霸在孙氏兄弟、昌豨、吴敦和尹礼等人帮助下,拦下泰安郡郡兵屯长的队伍,准备救下父亲臧戒。

见昌豨拦下屯长,臧霸当先冲进敌阵,抢到囚车前,挥长枪挑断囚车上的锁链,救出老父亲。

此时,昌豨竟然枪挑屯长,取了屯长的战马。

那些郡兵见屯长战死,本就没有多少斗志,心中惊恐,纷纷丢下兵器,四下逃奔。

这些少年本就是为了截囚车砸木笼,解救臧戒。

见到臧戒得救,他们看着彷徨逃命的郡兵,一个个驻足持兵哈哈大笑。

郡兵逃远,臧霸带着父亲臧戒来见诸位少年朋友。

臧戒对着众人一抱拳,声声言谢:“多谢各位贤侄前来搭救!”

孙观、孙康、昌豨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伯父言重!伯父有难,我等焉有坐视不管之理?”

倒是孙康考虑的远一些。

见众人寒暄完毕,他向臧戒询问道:“太守如此仇恨伯父,华县乃至泰安恐怕都没有伯父的安身之地了!不知伯父有何打算?”

闻听此言,臧戒十分赞赏的看了看眼前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少年,叹了口气说道:“家是难回了。不过,天下焉有亡命路,召君行走入江湖!各位贤侄,老夫这就带着霸儿离开这里!江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臧霸见父亲如此决绝,也一抱拳,对昌豨众人告辞。

孙观、孙康父母早亡,家中也无牵挂,常常在臧家混吃混喝。

见臧家父子远去,二人上前说道:“伯父,哥哥,且莫着急,待我兄弟一同前去。”

就这样,臧家父子与孙氏兄弟一同离开了华县,往东而去。至于后来,泰安太守再次派人来寻,众人早已不知去向

回头再说刘备三人两马一路南下。

这一日,他们来到徐州地界,恰逢下邳城马市大会。

所谓马市大会,就是中原地区买卖马匹的大集市。在这个大会上,往往会有上等好马出售,因此,各地爱马人士纷纷云集于此。

三人刚刚寻找到驿站休息,就听到那些客人们谈论着关于马匹的事情。

一路上,文丑一直都在寻找机会再置战马,听说这里有马市,又有上等好马,心中十分兴奋。

安顿好住宿,刘备和颜良陪着文丑便赶往马市。

马市在下邳城东,与驿站相距较远。

买马心切,文丑是一路疾行,在人群中中左右穿插。

刘备、颜良不得不紧紧跟在其后。

马市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三个部分。

东区马市和西区马市*的马匹都是一些劣等的挽马。所谓挽马,就是用来拉车或者服役的马匹。这一类马又称为下悍马,神经活动以抑制为主,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反应迟钝,工作不灵活,效率低下。

购买这种马匹的一般都是那些行商、士族大家用来服役或者拉车。往往都是成批量的购买,因此,东、西区马市占据了下邳马市大半个位置。

中区马市*的马匹则是一些轻型坐骑。这些马一般性情稍微温顺,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灵敏,兴奋与抑制趋于平衡,听指挥,但是缺乏爆发力。

一般的战士骑兵喜欢这类马。

中区马市中还有一些烈马出售;而烈马却不是一般士兵能够驾驭的。

只是这种烈马一般的情况都可遇不可求,不过,在这样的大集会中往往都会有这种马出售。

烈马运动神经超强,对外界刺激反应激烈,容易兴奋而脾气暴躁,一般人无法控制管理。一旦被收服,对主人不离不弃。而且爆发性十分强,像传说中的八骏就是这种类型的上等战马。

这等战马往往都是头颅与躯干的结合十分协调,体型壮实。四肢骨量充分,全身结构致密。

走入中区,一声吆喝破开嘈杂声传入三人耳中。

“快来看,快来买!上等战马,上等战马!”

顺着声音,三人望去,就见到几个伙计站在一匹高头大马身边,高声喊着。

文丑三步并两步赶到近前,围着那匹马前后观看。

真是一匹好马!

头部狭长而面颊略显厚重,鬃毛长约尺许,四肢与躯干十分协调,膘肥体壮,浑身棕红色皮毛透着油光,背微弓而四肢强劲,目测大概身高近五尺而长七尺余!

感觉到有人围观,它敏感的拍着鼻气,踢踏着蹄子刨着地,显露着它的不安。

伙计看到有人观看,赶忙推销:“这位公子,这可是上等的大宛马。一百两银子,您就可以牵走。”

另一个伙计在一旁说道:“这匹马可不是一般的大宛马,乃是大宛马中的烈马。公子可要考虑考虑是否能够驾驭哟!?”

又一个伙计则恭维的说道:“三位公子相貌非凡,生得勇武有力,区区大宛烈马,岂能难住?”

好嘛!

这几个伙计还真是配合的无比完美!

其实,这匹马是大宛马没错!却不是十足的烈马。

“真是小看人!小爷就让你们看看,我能不能降服这匹马?”文丑生性脾气火爆,当即被激起火性,就要上前解下烈马。

好嘛!

这么容易就上钩了!

那伙计可不会这么容易让他把马解下来。

几个人上前把他拦下来,笑着解释道:“这位公子,有所不知!在这马市上,如此烈马是不允许试骑的。万一,战马把人碰伤了怎么办?”

文丑毕竟是个孩子,如何是几个伙计的对手?

刘备和颜良也只好劝慰文丑,然后又跟那些伙计讨价还价。

然而,价钱还没有商议好,就杀出了另外的一伙人。

“喂!这匹马多少钱?大爷要了!”

忽然,一声暴喝在众人身后响起。

众人抬头观看,却见一个彪形大汉,身高九尺,膀阔腰圆,上身穿着短衫裸露着胸膛,胸膛上的胸毛黑压压的一片,真是好是强壮的汉子。

看其年岁,二十五六岁。

在他身后站着四五个随从打扮的人。

文丑一听,心中不乐意了!

向前迈出一步,站在众人身前,他不屑的看着这个大汉:“你算哪棵葱?没看到小爷正在商量价钱么?”

文丑此言一出,可把那买马的伙计和一旁看热闹的人们吓坏了!

这是哪里来的娃娃呀?竟然如此口无遮拦?!

殊不知,这莽汉可是这个集市上的一霸!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了:这莽汉是哪一个?为什么那些人都怕他?

咱们书说简短,往往都是捡着重要的说,有些地方就会漏掉;而到了需要用的时候,在以插叙的方式代入。

闲话少说,咱们来介绍这个莽汉。

这莽汉姓朱名治,字君理,本丹阳故障人。现如今在盐渎县衙为县吏,每年马市盛会,他都会跟随县令孙坚一同前来购马。

因为他生性火爆,在马市上常常一言不合,便拳脚相加;再加上他勇武有力,又有帮手,集市上的人慢慢的都知道有他们这么一号,渐渐地无人敢惹,而成为了这个集市上的一霸。

三国志中有记载: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

中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从破董卓于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

会坚薨,治扶冀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

时太傅马日碑在寿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于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而策家门尽在州下,治乃使人于曲阿迎太妃及权兄弟。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

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自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

正所谓“初出牛犊不怕虎”!

那文丑一番言语顶撞,也激起了朱治的怒火。

好嘛!

一个小娃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