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货不是马超-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为了躲避老爹,跑得有些远,等我们快马加鞭赶回马府时,已经快正午了。

直接进了练武场,正中间大姐马雯正在一招一式的练着一条小枪,老爹正阴沉着脸坐在北边,娘也在旁边陪坐着,我一看见娘,心里顿时有了底气。

老爹听见马蹄声渐近,盯着我从马上跳下落地,慢慢地直起身来,顺手抓起枪架子上的一柄木杆长枪,笔直地掷向了我,看起来倒像是用了五六分力道。

擦!这难道是一时热血上涌就想谋杀自己亲儿?!

好歹在西凉玩了八年,没学下什么深厚内力,好歹还会点轻功身法嘛!我顺势摸上枪身,脚尖发力一点,借力向后一退,将枪劲消于半空,这才提枪走到场上,对着老爹一拱手,正色沉声道:“谢将军赐枪。”

老爹听得此言,顿时怒气陡消,娘在后面也是嗤地笑出声来,我心中更是安定了不少:看了本少爷还是有些幽默细胞的嘛,一句话而已,这西凉土豹子就没话说了,看来今天也没什么大事了,随便学两招应付过去得了。

老爹正了正脸色,轻咳了一声——看来这咳嗽已经成为有点身份的人物的必备之动作了,连身处偏远边城的老爹也沾染上了这坏习惯,可悲呀——这才说道:“超儿,今年你便八岁了,其实已经有点晚了,你爹我可是六岁就开始练枪的,要不是你娘心疼你,我可会让你三岁就开始摸枪的……咳,爹说这话也是恨铁不成钢的,你知道就好。今日开始,每天你至少练祖传枪法三个时辰,早午晚各一个时辰,直至你能打败你大姐时,再减少一个时辰,等你赶得上我时就算小成了。你明白了吧?”

我顿时遍体生寒!

三个时辰就是六个小时,这年月,白天就这么点时间,晚上又没灯,不是明摆着不让我去外边撒野嘛!而大姐马雯虽然只比我大两岁,已经先练习了两年了,但青春期这个女生发育可比男生快多了……看来这三四年之内我是没有好日子过了,不行!我可不能坐以待毙!

我以哀求的目光看向娘,娘的目光迅速地软化了,毕竟子母连心呀,虽然我是二十一世纪来的,娘对爹道:“寿成,一天三个时辰是不是有些多啊,超儿毕竟年纪还小……”

“不行!”老爹这话十分的斩钉截铁、毅然决然、没有丝毫的通融之处,“雯儿从八岁起,便每日三个时辰,风雨无阻、从不间歇,我刚才对岱儿也是这么说的。而我的儿子——马超,”他叫着我的名字转向我,刚毅的眼神中掺和着一丝的温柔,“你是一个男子汉,难道你要一直都输给姐姐和从弟吗?”

看着父亲奇异的眼神,我没来由心底一颤:我从来也不知道,西凉的粗鲁男人马腾竟然有这样难以想象的温柔与慈爱的一面!透过他刚毅的眼神,我再一次隐约察觉到一丝的隐忧与烦恼,是什么在令他担忧、惹他烦恼?这西凉大地之上,又有什么事情令老爹他不开心吗?

韩遂?

我心里突然冒出他的名字,伴随而来的,是一股冷冽的感觉。

韩遂!

前生时偶然的时候,我简略看过一次马超生平,知道他投刘备后短短几年的时间便病死了,临死前把马岱托付给刘备,便在四十七岁的壮年去世了。而后自己年幼的儿子、默默无名的儿孙们继承了自己的爵位,毫无建树,然后等待着邓艾和钟会杀进成都。

我也记得,在曹操与西凉诸侯大战之前,马腾与韩遂之间,燃起过一次火花,具体原因,谁也不清楚,也不外乎利益分配不均而已;结果,却是以韩遂攻下马腾都城,屠杀了马腾妻子告终。而这一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火花,直接促使了马腾去中原寻找中央即曹操的庇护,但后来因曹操以攻打汉中为由目标直指西凉,马超率父亲余部与韩遂再次合作,联合关中诸侯,共同起兵反曹,惹得曹操大怒,将在都城的马腾、马休、马铁全数斩杀,然后大败马超韩遂诸人的乌合之众,逼使马超也辗转投降其它地方诸侯,开始了一生的悲惨命运。

不过在韩遂攻击马腾的那个时候,马超应该大约在20岁左右吧。今年我才八岁,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允许我练好祖传枪法,虽然难说有什么大用,但以强悍的武艺防身,毕竟比手无缚鸡之力要好得多。

我会努力练枪的,以后我要成为老马的得力帮手,为我们马家抵挡一切外敌。

我不希望自己的家人被别人杀害时,我能做的,只是流泪。

我要……撑起这马家的天。

第七章乱世的开端

今年的正月如往年一般热闹。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去年年底时老爹升官了,以前只算个县令级别的小官,如今总算熬到太守了,当然这其中到底费了多大功夫和手段以我现在的年纪也不可能有人会告诉我。

过完正月之后有一天突然城中上上下下都传起了一个消息。

我极其熟悉的消息。

“巨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帅有三十六方,皆着黄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以应之。”

“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这消息传播得极其迅猛,武威城位于凉州中部偏西,虽然凉州与司隶相邻着,但是由于地广人稀,与洛阳来返一次也要一个多月,但是二月初黄巾起义,月中时姑臧城中已是草木皆兵,流言满天飞,可见造反之事的影响力。

妈呀!

大贤良师啊!

你总算开始革命了!

天下……终于大乱咯!

群雄逐一登场咯……

同志们开始自相残杀咯……

我怎么这么幸灾乐祸啊?

老子我要……等下,我貌似再过半年就要满八岁了?

八岁呀……

真是个吉祥的数字。

我知道,古代少年虽然成年冠礼都在二十岁之后,但是少年英雄绝对不少,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十六岁横扫朝野——哦,人家是皇帝来着,咱差的不是一点,换一个——甘罗十二岁为相,也是一般的神乎其神,而且更具有平民性——呃,人家天生神通,貌似我也没这个智商,再换一个——来个时代最靠近的,孙权弟弟!孙策英年早逝时,孙权弟弟貌似也才十六七岁,他毅然决然的从兄长手中举起接力棒独挑大梁,执掌东吴长达五十年时间,五十年间在赤壁力抗曹操、在夷陵火烧刘备,对外连纵攻伐,对内修文抚越,真是可钦可佩啊。

是是是,他们虽然也年少,不过貌似我还是太年轻了些吧……八岁的年纪,我还没开始学习武艺,也就刚认了几个字读了几遍四书,武不能提枪冲杀于万军之中杀敌如砍瓜,文不能治国安邦运筹帷幄阴人于无形,再加上本来就处于政治边缘化的凉州,天下再乱,暂时也没我什么屁事了。

所以,我白白高兴了。

奶奶的啊,我就在这里等着罢,皇甫嵩何进、丁原董卓、孙坚曹操、袁绍袁术、公孙瓒刘备,都一个个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大闹一番的时候,少爷我还憋屈在家里认字看书!

想着中原一大片一大片地盘被他们渐渐瓜分,五湖四海中一名有一名猛将智臣被三拜九叩请出茅庐,闺房中一个接一个美女被他们生拽硬拉着推倒,我那叫一个心如刀割啊!

娘问老爹黄巾之乱会不会波及武威,老爹摇头答道,张角势力大多在青州、冀州、兖州和豫州四州内,相邻的并州和徐州也有波及,但一时之内无法穿越司隶传到凉州。

听到老爹确定的回答之后娘亲显然松了口气,作为孩子的母亲,只希望自家能够安安稳稳的生活,其它地方的小动乱就由他们去吧。

娘亲哪里知道,这哪里是小动乱!

这是全国规模的大起义!大叛乱!

任何稍有历史常识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黄巾起义,这是什么规模的?秦末陈胜吴广起义?虽然也是开启了乱局,但其本身而言才几千来号人,而且是临时组织的团体,迅速就被扑灭了。张角三兄弟以宗教救人为旗帜,游走四州,广施恩德,弟子众多,他们在暗地里奔走了多长时间?三五年?十年八年?无人知晓。他们构建了相对严格的组织结构,对上他们与朝中宦官相勾结,对下他们安抚民心‘劫富济贫’,中原之地,已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是在准备起义前,马元义被唐周所出卖惨被车裂,而后整个组织被逐渐挖掘出来,一月之内连斩千余人,张角无法再等,扯起大旗称天公将军,中原一日之内,不复为汉家土地。

这段故事我还是较为熟悉的,为什么?我当年可也是《幻想三国志》系列游戏的忠实玩家……

黄巾起义的规模与影响,实乃空前绝后,若一定要找出一个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起义,只能算是太平天国运动了,太平天国盘踞东南长达十四年,也是五千年来极其强悍的一次起义,可惜最后还是被扑灭。至于黄巾起义,虽然规模浩大,但其寿命反而远远不如太平天国,张角起事后很快病死,两名弟弟的能力远不如其兄,在皇甫嵩等人的官兵与地方义勇军的合围之下,相继战死,而后黄巾余火虽然还在各地燃烧,但却已无望夺取天下。

时间最多不超过两年,为何却认为其影响空前绝后?

便是它所引发的锁链反应。

乱世之门由它开启。

之后半个多世纪内,各地诸侯互相攻伐不绝,强吞弱,弱克强,争斗不休,屠戮不止,一场后世看来被称为“内战”的战争,将汉朝四百年所累积下来的人口与财富消耗殆尽,近百年的斗争使中华大地十室九空,人口锐减到秦末,数千万亡魂无处可依。

数千万。

内乱之祸,猛于虎也。

所以常公凯申所言“攘外必先安内”在这个时期是极其正确的。

而且,即使司马家统一了三国建立东晋,也并未像汉朝一样得到长久的安息。

更迅猛的民族大暴动登场了。

五胡乱华,中原华北之地已非我汉族所有,外族第一次如此深入而又持久的统治这片土地。

国已非国。

虽然在千年之后他们早已融入华夏文明,自身的棱角也早已被磨得溜圆,但偶然回顾这段血泪,仍是惨不忍睹。

这些虽然与黄巾之乱并无非常直接的因果关系,时间上也有上百年之隔,然而我总以为,黄巾之乱是这几百年乱世的真正序幕。

不过还好,这场轰轰烈烈席卷大半个中华的造反运动,万幸还没波及到我家门口。

我以为凉州不会乱。

可是我错了。

乱世已华丽开幕,兵连祸结血染山河,这绝对不是说着玩的。

即使是远在西凉,也能感受到天地的震颤。

紧接着整整一年,姑臧不得安宁。

消息如飞蝗一般从各地传送过来。

“三月,拜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往讨张角。”

“壬子,大赦天下党人,还诸徙者,唯张角不赦。”

“诏公卿出马、弩,举列将子孙及吏民有明战阵之略者,诣公车。遣北中郎将卢植讨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讨颍川黄巾。”

朝廷广撒诏敕,又拜宿将出阵,皆以为已无忧患,贼子月末可平。

却不知晓浩大的黄巾已如何肆无忌惮:

“庚子,南阳黄巾张曼成攻杀郡守褚贡。”

“夏四月,朱儁为黄巾波才所败。”

“广阳黄巾杀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

连败了两个月,捷报开始传来:

“五月,皇甫嵩、朱儁复与波才等战于长社,大破之。”

“六月,南阳太守秦颉击张曼成,斩之。”

其中也夹杂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