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失在一六二九-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到最后穿越众自己也只能接受。

——公元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完全用钢铁,木头,和玻璃材料造成的展览馆本身成为最大的一件展品,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水晶宫”。

而在这个时空,“水晶宫”这个名字提前二百二十年出现在了建筑史上,和大英帝国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第一百九十章 郑氏(上)

前一天晚上只能算预演,第二天的揭幕典礼,才是“水晶宫”正式亮相的大日子。茱莉等这一天等了好久了。她早就准备好一个盛大的,华丽的揭幕式,以此来宣布琼海贸易公司正式杀入明朝的商界。

对于这位女掌柜的野心和能力,本地商户到现在都只剩下佩服的份儿。然而当他们应邀前来,看到台上茱莉兴高采烈剪断红绸带,宣布琼海贸易公司正式开业时,一个个脸上的表情还是非常精彩……

——岛上商家全都被这家公司给一网打尽“联合”了,钱也收了好几拨进去,合着到现在才刚刚开张啊?

不过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这场揭幕式确实办得非常成功。所有受到邀请的客人都非常给面子——当地士绅名流,只要收到请柬的,一个没少全都出席了。甚至还有很多没拿到帖子的,也都不请自来。在现场找朋友托关系,想要跟着走进这座神奇的玻璃房子去看一看。

结果到最后,客人数量远远超出预计,连大展览厅里都坐不下了。茱莉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把公司的开幕典礼安排到室外露天广场上去举行。而周围广场上也是人山人海,好多昨天晚上已经来看过热闹的老百姓,这时候却又专门走上好几里路,只为看看水晶宫白天是个什么样?

他们没有失望,在夜晚时,玻璃大厅内的灯火辉煌清晰可见;而到了白天,则又反衬出周围的天光云影——展览馆用的玻璃材料并非完全透明,而是以深蓝色为主。建筑的四周还有大片水域包围,又对玻璃光形成二次反射——建筑师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建成后的光影效果,无论白天黑夜,这座展览馆都堪称一件巨大的艺术品。

好在人虽然多,秩序却很井然。当地群众把这里当成短毛为他们自己建造的宫殿了,能远远看个新鲜热闹就已经心满意足,还不大敢靠近呢。所以虽然这座宫殿和周围环境之间并没有高墙阻隔,只是几道窄窄的绿化带,但群众们都老老实实站在圈外,也没有喧哗吵闹等现象。

在所有前来贺喜的客人中间,有两个人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他们并不是海南岛本地人,而是今天早晨刚刚从白沙码头登陆的,正好恰逢其会。

当时码头上的管理人员照例询问这两个人的姓名和来意,对方倒是很直率的自报家门,并且还送上一张名帖,结果却差点没把码头上的人给吓趴下。

这两个人,一个自称名叫郑芝虎,另一个则叫郑彩,而他们递上来的名帖则更是大大有名——南安郑芝龙拜上!

——福建郑家,这个未来明末最为强大的海上集团,终于正式派人前来打交道了。

以郑芝龙的身份,本不应该随便和“短毛髡匪”作接触——他此时已经接受了明朝的招安,被封为“五虎游击将军”。军人私通贼寇,这可是大忌。

不过作为地方实力派,郑芝龙以及他的部下们其实并不怎么害怕朝中官员的弹劾,而且福建郑家对大明朝廷本就没多少忠心,所以还是派出了使者。只是在形式上略作遮掩——郑芝龙的这张拜贴,以及他的两位使者,在言辞行动之间,完全是以海商身份来行事。

上岸之后听说这边在搞开业典礼,这两人马上客客气气的代表郑氏集团前来道贺,反而让茱莉颇感诧异,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接待。好在李明远教授以及庞雨等人立即出面接手,把事情给揽了过去。

“失礼失礼,作了一回不速之客,仓促间也没准备什么礼物,还望诸位先生不要见怪才好。”

两位使者中显然应该是以郑芝虎为首——他是郑氏集团的第二号人物,最受郑芝龙信任的大弟弟。郑芝龙派他过来,显然是为了表示对这次交涉的重视。但直到目前为止,开口交涉的却全是那个名叫郑彩的年轻人。此人一身青衣,头戴方巾,作文士装扮,大冬天的手里还拿一把折扇摇啊摇,一看就知道属于那种狗头军师类型的角色——和庞雨倒是很相似。

因此庞雨也在特别注意他,郑彩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也是挺出名的,曾经控制金门厦门一带,还被南明政权册封为建国公,手上势力一度仅次于郑芝龙。只是后来被郑成功夺走了地盘和部众,据说晚景甚是凄凉。

不过这时候的郑彩还非常年轻,看上去刚刚二十出头——郑家这伙人此时年纪都不算大。庞雨记得郑芝龙似乎是出生于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一六零四年,算下来今年才二十七岁,年轻有为啊!

坐在旁边的那个郑芝虎,满脸刀疤刻痕,看上去甚是老态,但既然是郑芝龙的弟弟,肯定也才二十来岁。他一直没吭声,这时候忽然指着庞雨,瓮声瓮气说道:

“我认识你,那天你也在那条大铁船上!”

庞雨哈哈一笑,他早就辨认出对方了——那天他们顺手救下来的四艘福船上,这个彪形大汉一直站在船头,被救了也不道一声谢,很没有礼貌的瞪视着他们离去。不过当时两船相距甚远,这边是用望远镜才能看清楚他的面容。而对方居然仅靠肉眼就能直接认出他来,这份变态视力着实让庞雨深感羡慕。

笑着拱了拱手,庞雨道:

“咱们确实见过面,所以才不怀疑你们两位的身份啊。若是换了别人,我们还不敢随便相信呢。”

“嘿,我大哥的名帖谁敢假冒?除非他活腻味了!”

郑芝虎身体一挺,眼中寒光一闪。坐在他正对面的庞雨立即不由自主往后一仰,心下暗吃一惊——这大概就是所谓“杀气”了,一向以为只是夸张的形容,想不到还真有这种感觉。也不知道对面这家伙手上杀了多少条人命,才会锻炼出这种气质。

看看旁边,老李教授也皱着眉头,似乎不太好受的样子,只有阿德若无其事,不愧是在看守所干过的。

“你们的那条大铁船呢,咋不见了?”

庞雨现在明白刚才为何都是郑彩出面应答了——这个郑芝虎实在是缺乏说话的技巧,大家又不是很熟,哪有这么直统统问话的?

还没等他想好该怎么回应,旁边阿德已经笑眯眯开口:

“噢?那船啊,正在改装呢。”

“改装?那么好的大铁船还要改装什么?是损坏了吗?”

郑芝虎倒是一点不客气,问题接二连三抛出来,不过阿德早有准备,就等着他问呢:

“没坏,不过我们正在往上面安装更多的火炮。现在这边的生意比较大,来来往往的货船多了,这边海盗太多,对面的两广总督又对我们有些……那个误会。所以要往船上多载几门大炮,谁要是敢找我们的麻烦,就揍他个老母!”

郑芝虎一愣,就算他再怎么没脑子也能听出这话里不太对味儿。旁边郑彩总算找到机会,赶紧插口把话题抢过去,免得这位二当家再说出什么不好听的。

“呵呵,说起有关朝廷的事情,我们此次来,倒是为福建巡抚熊文灿大人带了几句话……”

以郑芝龙的身份,这次交涉要是完全不带一点官方色彩,那也不可能。他派出这两位使者,暗地里也是得到福建巡抚支持的——两广福建之间消息灵通,王尊德派出招降使者的事情,熊文灿当然早就知道了。他先前专门跟两广对着干,就是为了抢夺这招安短毛的功绩。为此还不惜故意拖延,迟迟不肯接受朝廷升他官儿的旨意。现在知道王尊德那边有所行动了,他这里肯定也要派人来试探下。

不过比起王尊德主政两广,处理琼州事务的理直气壮,熊文灿朝这里伸手就有点不够正大光明。所以他也没敢发什么文书,只是让人给带了几句口信。

“熊大人的意思,报效朝廷之路可不止一条,天下督抚也不是只有王尊德一家。诸位先生若当真有意为朝廷效力,而两广又走不通的话,不妨可去福建碰碰运气。熊大人是极其通情达理的,这一点我郑家可为明证。”

——身为福建巡抚,熊文灿不便主动向琼州伸手。但假如琼州岛上的短毛匪主动向福建投诚,那他再介入就是名正言顺了。

所以他开出来的条件可比王尊德那边优厚多了,基本就是仿郑家旧例:只要短毛肯接受一个大明官职,琼州府这边就还算是大明领土。至于这群短毛具体在海南岛上干什么,他才不关心呢——反正本来琼州也不归他管。

这正是穿越众最初的想法,李教授等人果然极感兴趣,当即向郑彩询问具体相关的操作细则。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当初郑芝龙招安,也是这位郑彩从中跑腿斡旋的——他是郑氏家族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读书人之一,身上还有个秀才功名,头脑灵活,最擅长这种交涉。

第一百九十一章 郑氏(中)

“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这句名言据说最早是用来形容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不过在明末时候,却成为许多造反者的口头禅和最高理想。在和有亲身经历的郑彩谈了一阵子之后,老李教授等人对于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根据郑彩介绍:招安这种事情,你的造反事业没有一定规模是甭指望的。大明朝廷对于能够剿灭的反贼从来不会手下留情,一般小蟊贼绝对得不到这个待遇。

只有事业上到一定档次,朝廷觉得难以剿灭,或者代价过大的时候,他们才会考虑换一种手法来解决。不过也不是所有大反贼都能得到这种待遇,其间还是有不少要求的。

首先是不能杀戮过重,你要在前期搞得天怒人怨人人喊打,那就很难得到善终了。关键一点是不能和读书人结仇——大明的读书人关系网都比较复杂,你这边随便杀了几个乡下酸秀才,搞不好人家就有什么同门同乡之类在朝廷里当官。也不要多大,只要有几个小吏上书,稍微掀起一个浪头,马上朝中各派就都会掺和进来。

无论什么招安计划,只要朝廷里有争论了,那肯定会被搅黄——大明朝在很多方面还是只认死理的。

其次,虎皮不能拉得太大。尤其忌讳随随便便的称王称帝。明王朝对这种名份问题素来相当的看重。你说自己本是安份良民,活不下去了抢一把,那皇帝可能还会开开恩给个赦免什么,但如果牛逼轰轰给自己加个尊号,自封个什么王什么帝之类,那在大明眼中就是来抢天下的,那肯定要死磕到底了。

前不久刚刚给平灭掉的奢崇明,安邦彦等人就是例子,本来少数民族叛乱是常有的事情,朝廷也素来以安抚为主。结果这两位非要自己给自己封王,封大长老,结果落得个悲剧收场。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有哪个官儿敢提出招安之说——万一给人弹劾一个“私通叛逆,图谋不轨”,马上就是株连九族的事情,没人敢冒这个险。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朝廷里要有人,特别是直接经办此事的官员态度最为重要。能用钱解决的当然最好,但大明朝的官员怪癖甚多,有些还不是光塞钱就有用的,若是碰上那种光认死理不要钱的——比如两广总督王尊德这类,那就比较麻烦了。

总之,一通介绍下来,按照郑彩的说法:这反贼招安,就好比妖精得道,若要修成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