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野史-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汲黯专学黄老,不喜儒术,所以武帝讥其无学。此时武帝正一意征伐匈奴,取得河南之地,设置朔方郡,汲黯又屡劝武帝安静少事,与匈奴和亲,武帝不听。当日朔方之地,本系匈奴右贤王管辖,今被汉兵夺取,心中怨恨,连年起兵入边,杀略官吏人民甚多,武帝愈加愤怒。元朔五年春,右贤王又来侵扰朔方,武帝命车骑将军卫青,率领马兵三万,兵出高阙。又拜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阻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各领人马兵出朔方。诸将皆归卫青节制。复命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领兵出右北平以为救应。卫青奉命与诸将领兵到得边境,匈奴右贤王早已退出塞外。卫青遣人探得右贤王约有六七百里,遂传令诸将,出塞追击。诸将奉令,各领部下人马,偃旗息鼓,悄悄前进。行了多日,竟被追及。原来右贤王闻知汉兵来攻,心想道路遥远,汉兵何能到此,当晚饮酒醉卧,并不设备。偏遇汉兵十余万,乘夜席卷而至,将右贤王四面围祝胡兵出其不意,张皇失措,又兼黑夜之中,难于辨认,但听到处喊杀之声,震天动地,也不知汉兵来了多少。 
右贤王从梦中惊醒,吓得心胆俱碎,急带同爱妾一人,胡骑数百,拼命杀条血路,突围北走。胡兵逃走不及,多被擒杀。此一场虽然走了右贤王,却生擒右贤小王十余人,掳得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数十万头,斩取首级,不计其数。汉兵大获全胜。卫青先遣飞骑回京报捷,自己率同诸将班师回国。武帝闻信大喜,立遣使者赍持大将军印绶往迎卫青。卫青领兵入塞,恰值使者到来,就军中开读诏书,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归统属。卫青受了将印,奏凯回京,入见武帝。武帝优加慰劳,下诏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户,又封卫青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三子卫登为发干侯。卫青再三辞谢道“臣托赖陛下神灵,诸将出力,幸得战胜,已蒙陛下加封食邑。臣三子皆在襁褓,未有勤劳,滥叨爵赏,不足以服将士之心。伉等三人,不敢受封。”武帝道“我非忘却诸将之功,今当以次封赏。”于是公孙贺、李蔡、公孙敖、韩说等皆得封侯。卫青见武帝不许辞封,只得谢恩退出。 

卫青屡次出师,皆立大功,官位既尊,便有许多人士来投门下,卫青虽然以礼接待,却未向武帝举荐一人,因此一班文士,无人称誉。旁有部将平陵侯苏建进说道“大将军位至尊重,但恨不为士大夫所称,尚望将军推贤荐士,效古代名将所为,则名声自然日盛。”卫青听了谢道“昔日魏其、武安,厚招宾客,常为天子所切齿,须知亲待士大夫、进贤人、黜不肖,乃是人主之大权。为人臣者,但当奉法守职而已,何必招士。”读者试想卫青当日名位未显,也曾荐过减宣、主父偃二人。如今亲贵无比,反不肯引荐一人,其中自有原因。原来卫青久事武帝,深知武帝天性雄猜,凡提拔一人,必要恩出自上。 

公孙弘身为丞相,广开东阁招贤,尚不敢有所举荐,何况卫青身为武将,手握兵权,自然更须避嫌。即如主父偃虽经卫青推荐,武帝却不任用,直待自己上书,方得召见。后竟因事族诛,卫青愈加警戒,以此专务和柔退让,对于朝廷用人行政,一切不肯干预。 

谁知卫青无心荐士,武帝却有意求贤。先是卫青未拜大将军之前,一日武帝有诏,选择卫将军舍人,用为郎官。卫青奉诏,也不问其人贤否,但拣舍人中家产富足者十余人,命其各自备办鞍马绛衣佩剑,开具姓名,预备人奏。忽报少府赵禹前来拜谒,卫青延人相见,谈及此事。卫青传令唤进所选舍人,遍请赵禹看过,是否合格。赵禹逐一唤到近前,试问以事,大都不能对答,或是对答不清,一连问了十余人,竟无一人明白晓事。赵禹心中暗想,将军也太糊涂,似此等人,如何选他入见主上,遂对卫青说道“吾闻古语有云‘将门之中必有将’,又云‘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子,视其所友’。 

今主上下诏举将军舍人者,欲以此观将军能得文武贤才之士也。若但取富人子应诏,一无智略,如木偶人,被以锦绣,徒具外观,全无实用,如何去得?”卫青被赵禹说得羞惭满面,心中顿觉失望。也知赵禹原是一番好意,替他打算,于是尽召门下舍人,一共百余,齐集一处,请赵禹代为选择。赵禹向百余人逐名问话,末后指着二人对卫青道“只此两人可以入选,其余无一可用。”卫青举目观看所选之人,原来一名田仁,一名任安。 

说起田仁即鲁相田叔少子,自少随父在任。田叔病死任上,鲁人感其公廉,奉百金为祭礼。田仁力辞不受,说道“不因贪得百金,致伤先人之名。”闻者叹其有志。田仁年既长成,勇健多力,只因家贫,屈身为卫青舍人,素与任安交好。任安字少卿,荥阳人,自幼丧父,贫困无聊,不得已为人御车。前往长安,求为小吏,又难遂意,乃人籍为武功人。武功系扶风西界一个小邑,任安以为小邑无甚豪杰,容易出名,所以在此居祝住了一时,竟得补充亭长。武功地僻多山,邑人常相聚打猎,任安每为匀分所得麋鹿雉兔。又当猎时,分配老小之人,使当容易职务,众人皆喜任安分派公平,并无异言。一日,邑人又将出猎,聚集一处,约有数百人,等候任安分派。任安到了,举目巡视一周,便说道“某人之子某甲,何故不来?” 

众人留心观看,果然某甲未来,都怪任安目力生得敏捷,一览便知,不用点算,由此愈服其能。不久任安遂升补三老,又被举为县长。忽值武帝出游,任安办理供应不周,因此免官。遂投卫青门下,恰与田仁相遇。二人本属旧交,如今又是同事,彼此相见,各叙近况,愈加亲密。 

当日卫青门客甚多,统归家监管柬,由其分派职守。家监既握用人之权,便将一班舍人,当作自己属吏,于是装出长官身分,所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班舍人,既受管辖,无不仰其鼻息,家监遂借此发一笔小财,不问其人才干如何,但照出钱多少,分派职务高下。田仁与任安一样贫穷,无钱奉承家监,家监便派二人养马。论起养马,已是下等职务,谁知其中又分等次,只因二人不出一钱,所以派他弓个最下等去处,所养乃是顽劣不驯之马。二人奉派,只得前往当差,虽然受了委屈,却喜彼此仍得相聚一处,日间饲养马匹,夜间便在马厩旁一间小小草屋安身。二人同床而卧,田仁自念屈身贱役,心中愤愤不平。一夜,便对任安道“家监甚不知人。” 

任安答道“将军尚不知人,何况家监。”田仁听说,也就叹息无语。 

后来卫青屡伐匈奴,二人皆随军征进,立有微功,卫青拔为骑吏。一日,二人随卫青前往平阳公主家中,主家留住吃饭,命二人与一班骑奴同席而坐。二人心中暗怒,也不言语,突然拔出刀来,割断坐席,移到他处吃饭。大众见二人此种行径,不禁诧异,觉得他俩自抬身价,不屑与众人同席,甚是讨嫌,却也不敢出言责备。此次朝廷有诏,选取舍人为郎,卫青但知讲究排场,专选富人子弟,二人已是绝望。却值赵禹到来另选,竟将二人看中。谁知卫青一见二人贫穷,意中甚是不满,待得赵禹去后,便向二人发话。未知卫青所言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九十一回 卫青得尚平阳主 汲黯见惮淮南王 



话说卫青被赵禹说他所选不当,已觉惭愧。后见赵禹单单选出田仁、任安二人,暗想许多有钱之人,他偏不要,却看中两个穷人,真不可解,因此意中甚是不平。待得赵禹去后,便想难他一难,遂向二人道“汝可各自备办鞍马新衣。”二人见说,心想将军明知我家贫穷,有意将我奚落,于是也就负气答道“家贫无力备办。”卫青闻言怒道“汝二人既自知家贫,又何必出此言语,观汝颜色怏快,似乎此去乃我有求于汝,此是何故?”卫青说罢,含怒入内。待要仍用前次所选十余人,不举二人,又恐应了赵禹所言,不合武帝之意,自己有失光彩;要想另选,又不知何人合格,且恐辜负赵禹一番好意,不得已方将二人姓名开列上闻,一面给与二人衣装,预备召见。 
武帝看了名单,立召二人入见,问道“汝二人有何才干,可互相推举。”田仁对道“提桴鼓,立军门,使三军之士乐于死战,仁不及任安。”任安亦对道“决嫌疑,定是非,治理官事,使百姓无怨心,安不及田仁。”武帝听了,大笑称善,遂皆拜为郎中,使任安护北军,田仁监护沿边田谷于河上,二人遂由此显名。读者试想卫青一旦富贵,忘却自己本来面目,却嫌田仁、任安贫穷,真不可解。但他虽知人不明,尚肯听从赵禹之言,还算是好。 

卫青本由平阳公主家奴出身,如今既为大将军,仍时到公主处问候。主家一班奴仆,见他仪从煊赫,心中十分羡慕。此时公主之夫曹寿,早已身死,其子曹襄,嗣爵为侯,平阳公主寡居数年,意欲择人再嫁。一日因问左右道“列侯之中,何人最贤,可以嫁之?”左右皆言大将军卫青。公主笑道“此人本在我家,常骑马从我出入,如何竟以为夫。”左右道“方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封候,举朝尊贵无比,公主若欲择夫,除却他更有何人?”公主闻言,意思遂决,于是告知卫后。卫后转告武帝,武帝即下诏使卫青尚平阳公主。卫青既娶平阳公主,与武帝互为郎舅,君臣之间,又添一重戚谊,愈觉亲热。当日朝中一班公卿列候,见了卫青,尽皆低头下拜,不敢与之抗礼,独有汲黯一人,长揖不拜。卫青性本谦退,又与汲黯素来相得,并不计较及此。却有旁人见了,私对汲黯说道“主上意欲群臣尊敬大将军,大将军何等贵重!君此后与之相见,不可不拜。”汲黯答道“不然,以大将军之贵,而能敬贤下士,使有揖客,岂不更见贵重?”后卫青闻得此言,愈觉汲黯之贤,每遇朝廷疑难之事,时向请问,敬重汲黯,过于往日。 

武帝自见卫青屡伐匈奴,皆立大功,想起汲黯劝阻用兵,真是不达事体,以此愈不听汲黯之言。但汲黯言虽不用,却为武帝所最敬礼。只因汲黯平日立朝,严气正性,一举一动,毫不苟且,所以武帝望而生畏。至如卫青日侍武帝左右,为人一味和柔,武帝与之厮熟,也就脱略礼节,有时竟踞坐床侧,与之相对。即如丞相公孙弘,平日有事入见,武帝或不戴冠。惟有汲黯上朝,武帝若未戴冠,不敢与之相见。一日,武帝坐在武帐,恰值汲黯上前奏事,武帝未曾戴冠,望见汲黯到来,连忙避入帷中,使近侍传诏准其所奏,直待汲黯退去,方始出就原坐。武帝不但敬礼汲黯,且知其为人忠直,所以任他三番五次直言冲犯,皆能容忍。若在他人,不遭诛戮,也被贬斥。汲黯独能安稳无事,更有一层。汲黯素来体弱多病,屡次因病请假。 

向例病满三月,尚未销假,便当免官。汲黯每次请假,往往逾期尚未愈,照例早应罢免,武帝闻知,却特别赐假,使之安心调理。汲黯感激武帝知遇,也就不想告退,待到病体稍愈,便勉强出来视事。一日,汲黯又病,托严助代为请假,严助入见武帝,奏闻其事。武帝准其告假,因问严助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