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活在明朝-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便做罢!”孙毓培自窗外收回目光,“银子如何办?”

“这……”闵晨摩挲着下巴,好一会儿才笑道,“我记得你随身有几件稀罕之物,当了如何?”

孙毓培挑挑眉毛,目光移到闵晨腰间的极品羊脂玉阔素带,轻笑,“你也有份。”

闵晨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看,嘻嘻笑道,“好!以我说,叫张茂全带着去太原,说不得能当个好价钱。”

孙毓培点点头。不再说话。

两人在这间酒楼,一直相对慢饮,直到西边天空又泛了红,才停了下来。闵晨会了帐,两人出了酒楼,沿街缓缓而行。

走了许久,闵晨望着街道正前方,低叹一声,“毓培,事情就让它过去罢!”

不过去又能如何?孙毓培没说话,直至缓步走到两街相交的路口,才轻叹一声,“嗯。明儿就叫茂全去太原。”

闵晨心头这才松下来,想说说那位陆夫人今日所言所做,皆是补偿之意,但又无从说起,想来,孙毓培心中也是知道明白的。便息了声。

苏记邸店门前此时停着一支小商队,掌柜伙计们正忙活着招呼客人,安置马匹与货物。

两人立在十来步远处,双双背手看着众人忙碌。

看了一会儿,闵晨笑道,“你说昨儿日那位阮二掌柜信心满满与人打包票,三日内按那小商人心中价钱帮他出货,是如何做到的?”

孙毓培望着那邸店上的匾额,好一会儿轻轻一笑,“若你知道有人正好要以此价买此物,不过传句话的功夫,又有何难?”

“哈!我也这是般想地。”闵晨笑了一下,亦望着这匾额,饶有兴致地道,“只是他们如何得知有人要买此物呢?”

正说着,有两个青衫短打的伙计匆匆自二人身旁过去,直接进了铺内。孙毓培以目光示意,“诺,每日皆派人到市集探消息,还有什么探不到地?”

“啧!陆夫人心思可够机敏地……”闵晨笑嘻嘻地赞叹一句。

孙毓培笑了,目光上移,移到屋脊与蓝天的交汇处,“是……她只是受制于本钱而已,假以时日,有充足的本钱,这天下大贾中,必有姓苏地……”

“呵呵……”这话里仍是惺惺相惜之意,闵晨笑起来。

“店家!”一个清脆的女声打断二人的谈话。两人一齐转过头去,邸店门前不知何时来个红衣女子,她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之上,望着匾额,问道,“你们东家……可是位女子?”

“是……是!”阮二愣怔了一下,笑着上前行礼,“莫非这位小姐认得我们东家?”

那女子翻身下马,将马鞭在手中敲着,声音清脆含笑,“这徽记我却是认得的。你们可是自归宁府来的?”

“是!”阮二又是一怔,认得自家徽记,当是故人,连连拱手笑问,“敢问这位小姐贵姓!”

“我姓祁,你们东家可在此处,你快去通报一声。”红衣女子将缰绳扔过去,向身后跟着的两个小丫头招手,“快下马,今儿我们住这里了。”

169章故人

祁云带着两个小丫头风风火火进了邸店之中。孙毓培却在外面皱起了眉毛,回望西边天空,思量片刻与闵晨道,“天色还早,我和茂全现在便去太原……”

说完大步进了店内,去找张茂全。

“哎!”闵晨连忙跟上,“怎么突然这样急?明儿再去不迟。”

孙毓培不作声,大步经过立在一楼左顾右看的主仆三人,上了二楼。他走路掀起的一阵风,让那主仆三人回了头。为首的红衣女子扭头看了看,正好看见孙毓培上楼的背影,和闵晨不断回头打量的模样,不悦的轻哼一声,别转过头去。

闵晨笑笑,跟上孙毓培,问道,“楼下的女子你认得么?她似是认得陆夫人。”

孙毓培斜了他一眼,略带些嘲弄地道,“那位当是辽东祁地千金小姐。”

“什么?”闵晨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咳咳,毓培,这也是一种缘份。”

“闵少爷说什么?”张茂全听见两人在外面说话,从自已房间出来,正好听到这一句,好奇的问道。

孙毓培又斜了闵晨一眼,他立时没正形的哈哈一笑,“无事,无事,张管事快收拾收拾,你家少爷要去太原。”

三人边说话边进了屋子。楼下张荀得了阮二的吩咐匆匆去后院报讯儿。

“姓祁地红衣女子?”苏瑾听完他的描述,愣了下,这情形倒不象是专程来寻孙毓培的,莫不是四处游玩么?忙站起身子笑道,“还真巧。张荀,快去请她到后宅来。”

又叫,“小青,你这叫王大娘这就下厨房整治晚饭……”

张荀应声去了前院儿。苏瑾出了正房,立在院中,远望高远的天空和朵朵白云,思索着祁云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这忻州城内有多少大商号她是知道的。并无姓祁的人家,且各家皆做皮毛的生意,祁家合作的客商亦不在这里呢。

“呀,果然是你……”张荀去而复返,刚叫开后院的小门,祁云看到苏瑾便惊喜叫起来,不过随即拧了眉头,盯着她的发式左看右看,疑惑,“你这是……”

“我成亲了,夫家姓陆。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上祁小姐,方才铺子里来人报知,我尚当他们诓我呢……来,请进,寒舍简陋,还请莫嫌弃。”苏瑾看着这熟悉的面容,笑着邀请她进正房。没来由的,归宁府那繁华到极致市井图卷,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留下些微的怅然。

“成亲?”祁云惊讶地睁大眼睛将她打量了半晌,再转头看这寒酸的小院,拧了眉毛。苏瑾大略能猜出她心中所想。在归宁府时,代营丁氏的铺子时,是何种光景。但嫁了人后,竟跑到这西北边塞之地,铺子不过是小铺子,院子更是朴素的不能再朴素的小院子。祁云大约是猜她嫁的不如意,但又不好意思往下问。

“嗯。是成亲了。”苏瑾含笑答道,将她让到正房,才笑着解释,“因点选秀女的缘故,所以仓促了些。”

“哦……”祁云了然点点头,问了几句归宁府现今状况如何,听苏瑾说,那税监已至,将整个归宁府弄得萧条不堪,一半儿的铺子已关了门,难得叹息一声,“我家亦将各处生意都暂时收了,这税监实是讨厌。”

梁小青上了茶来,退下去和王大娘一道整治晚饭。

苏瑾刚和祁云笑着叙了些闲话,正要问她此来忻州可是有事。祁云已抢先一步好奇地问道,“怎的你嫁了人,仍用娘家的名头做生意,你夫婿是什么的人?我来了半晌,也没见着人。”

“他是读书人,此时正在京中待考。”苏瑾笑了下,心中则算,此时已三月初二,三月初五他下考场,每场三日,连考三场,考完便到三月中旬。有消息传来,或到四月初了。

“读书人?”祁云甚是惊讶,“这么说还是个举子?”

苏瑾笑着点点头。

“嘻,没想到!”祁云笑着将她打量了又打量,便又拉着苏瑾说起这忻州城好玩去处,两人正说得热闹,梁小青在外面叫她。

苏瑾起身,“祁小姐先稍坐。我去去便来。”

“小姐,孙公子和张管事儿骑马走了。”梁小青一把将她拉住,快步离了正房,悄悄说道。

“走了?去哪里了?”苏瑾微怔,“闵公子还在?”

“在。闵公子说是他们两个去太原,去做什么却没说。”

“这样呀……”苏瑾沉吟片刻,摆手,“即闵公子不走,他们当是去太原办事,说不得很快便回来了。嗯,对了,和张荀说,让他在前面好生招呼闵公子。”

“哎!”梁小青连忙点头。今儿闵晨和苏瑾的对话,她听得真真的,这位闵公子看似没正形,其实在其中倒出了不少的力。她也能看得出来,打心底感激他。

“等等……”苏瑾又叫住她,“张荀说没说孙公子见过这位祁小姐?”

梁小青摇头,“没说呢。……小姐,丁夫人的信中说的,那边儿给孙公子看的亲事,是这位姓祁的小姐么?”

“当是罢……”苏瑾也有些犹豫,因为她一直没正面问祁云的家世,一切全是她猜的。随即拍拍她的手,“行了,你去忙罢。他们二人不碰面,我们只作不知道。”

梁小青应声去了。苏瑾到厨房略看了看菜,又进了正房,笑道,“祁小姐若不嫌弃,夜间住到我这小院之中可好?邸店到底不比客栈,皆是外出行商的男子呢……”

“甚好!”祁云不等她说完,便拍手叫好,“反正我也亦无事,四处闲逛,即在此处遇上你,就多留些时日。对了,你现今怎的这邸店的营生,这个可不怎么赚钱呢。若说关外的生意,我是知道一些的……”

这话苏瑾倒是信的,再怎么说她是土生土长的山海关外,对关外的了解是比她深入些。笑着接话道,“那更要多留祁小姐住些日子了……我做这邸店的营生是因本钱不足……”

祁云点点头,便不再说话。

正这时,阮二来回话,苏瑾只好又告了罪出来。将阮二带到西厢客座中去,笑问,“是什么事?”

“方才那刘记皮毛铺子的刘大来了,说买他家织机的事儿,他同意了。只是又问这价钱上能不能再添些?”

刘记皮毛铺子是苏瑾早先看到织羊毛地毯的那家,后来叫阮二上门去问才知,那家的织机乃是在丝绸妆花提花织机的基础上,做过改良的,而这个改良织机的人,正是这刘记铺子的掌柜。他家早先乃是潞州的织户,因生意做赔了银子,不得已才跟着其他商人走关外,走了五六个年头,见人开铺子挣银子,也学着开了间皮毛铺子。

闲下来的功夫便啄摸新的挣钱门路。可惜,羊毛的市场需求没形成,这么多年来,它在关外以及在各个行商眼中,是个不尴不尬的存在。倒也不是一点不值钱,但因观念的原因,又因采收的问题,一直没受到重视。这些日子苏瑾也做了些功课,听闻自关外各部落收品相普通的羊毛,每五斤大约只须一钱银子,上好的细羊绒,每五斤不过二三钱的银子。而转到中原内地,其价值虽然能翻一翻,上等好羊毛,每五斤一两银子,但仍然受制于市场需求的问题,一直不受重视。

“好,你看着添些。”苏瑾听说他同意了,这桩心事算是暂时作了结,想了想又笑道,“即添价钱,你与刘大说,过些日子咱们要自潞州收些半旧的织机来,到时如何改装,要请他多多费些心。就说我是看着这个的面子上才同意添的银子。”

“是。”

“还有,织机拉回来后,你请他来店中吃酒,顺带叫他将原先用的织工请来……嗯,自染房内收的羊毛可都拉来了?叫刘大费费心,指点着先织一张毯子我看看。”

“是。”阮二又应一声。苏瑾想了想又问,“张荀说孙公子和张管事儿去了太原,你可知是为何事?”

“好似是去筹集银子……”阮二想了想道。

苏瑾笑了,舒了口气,笑道,“好。”只要他们二人走她说的路子,这羊毛她不便用向过路的客商讨人情,叫人家一点一点的往回捎带了。只叫他们每次回程时,帮着捎带些,在销路大开之前,原料问题当能解决了——这便是午宴时她所说的自己的所图。

阮二走了后,苏瑾又在西厢房内坐了一会儿,轻笑了一场。压在心中的几块大石,终于松动了一块,这可是自归宁府要来税监之后,少有的好消息之一。

出了西厢房,回首望西边玫瑰色的天空,心中暗道,好日子总该来了罢。一桩接一桩非人力能抗拒的事儿,叫她心头有些沉甸甸的,终于算是看到一些希望了。

170章故人(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