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摸棺诡谈-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河为龙,双土为壁,壁夹龙,龙吸山泉以供木。

虽说不是百年一遇的大良穴,但是却也是难得一见的坟冢地,不过在我跟刘玄策看到那漆棺的一瞬间,我们两个纷纷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说这里的地形是百年难遇的一处好地方,极其的适合埋人。那么这棺材就可以说千年不见一次的凶棺,但凡是用这棺材盛放的尸体,怕是十有十成是要尸变的。

因为这个棺材可不是什么善类,也多亏的当地的居民每人敢去开这棺材,这棺材用摸棺人的说法,叫做九死惊坟棺,用老一辈阴阳先生的说法。

这棺材,叫鬼棺。

第610章 古物

我跟刘玄策此时所在的地点是是山西省石楼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脉以西、属于黄土高原一部分。

官话上说石楼县地势东高西低,郡山连绵,地表复盖有深厚的黄土,因受流水侵蚀、冲刷,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全境可分为山地区和丘陵区。东部山地石楼山,古称通天山,南北走向,由许多山峰构成,姿态雄伟,因为山上石叠如楼,所以于唐时改名为石楼山。主峰期盘山海拔两千米,为县境最高峰。中南部山地,主要山峰有四十里山和团圆山,海拔均在一千四百多米以上。

西部和北部及城关一带均为黄土丘陵区,较大垣面有薛家垣、曹家垣、西山垣等,海拔也均在千米以上。

但是从我跟刘玄策的角度考虑,选择这里并非是因为人烟稀少地处偏僻,之所以选择这里,主要是因为这里的辛关镇,有着赫赫有名的黄河第一湾……

石楼县之所以出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当地出土的文物非常多,而且又极其珍贵,这是这个中国都必须要所认可的。

光是在县境中部和西部发掘出土的新石器遗址就有三处,商代墓葬七处、周代墓葬和汉代遗址、宋代漏泽园各一处,还有零星出土文物,有陶器、陶棺、石器、国器、金器、表铜器、贝币、布币等近三百余件件,这些文物大批调往国家和省、地博物馆,留县收藏的尚有六十七种,一百三十多件件。

最珍贵的文物则是存于国家博物馆的商代青铜酒器龙纹触一件,为全国孤品。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所在了,那就是石楼县这里的墓葬很多,而且各朝各代的墓葬都有,商周时代为主,但是一个小小的县城怎么会有这么多墓葬?饶是风水奇佳,但是《陵制》里面有过说发,墓墓不可压。

也就是如果两个墓X的主人都看好了一个地方,想要当做自己的坟墓,这是不可以的。因为如果两处墓葬都重合在一起,那么此地的风水就将打乱,对棺中人也有极其不好的说法。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是绝对不会有人选择墓压墓这件事的。

但是当我跟刘玄策看到那从黄河之中飘出来的鬼棺的时候,我不由的微微一怔……这鬼棺是什么?鬼棺就寓意着此地有变,最起码是棺中有变。刘玄策曾经跟我说过,他曾经在东北的见过一具鬼棺。

上面刻着五鬼烹尸图,棺材腥红如血,就那么孤零零的搁置在山上,当时的刘玄策艺高人胆大,也不顾老同行的劝说,毅然决然的带着自己的随从上去摸棺,结果开棺之后,红雾扑天,从棺材里面冲出来无数冤魂鬼哭。

当时刘玄策就慌了,本来是想掉头就走的,结果那棺材里面突然蹦出来一个身穿七星凶纹大红袍子的女粽子,这粽子几乎是奔着刘玄策就冲过去了,当时的刘玄策虽然是没有现在厉害,但是手脚功夫也不至于太弱。

加上手上有着白狼黑豺胭脂虎三大杀器,自持很有机会能够击杀这女粽子,但是谁料这女粽子几乎是刀枪不入金刚不坏了,出来之后一通乱咬便将刘玄策的手下全都咬死了,若不是刘玄策的父亲突然杀到。

恐怕刘玄策当时就一命呜呼了。

“有这么邪门吗?”我缩了缩脑袋,开口问道。

刘玄策跟我说:“这鬼棺可是少之又少,一般来说整个中国你都找不出多少这样的棺材,你看它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模样,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墓主死前就有尸变的迹象,或者说遭到仇家暗算,反压头盖骨,才会下鬼棺。但是鬼棺里面的东西……往往要比寻常棺木里面东西好,这点也是无可厚非的。”

“那你啥意思?咱俩把这棺材摸了?”

我们此时所在的地方虽然说是镇,但是规模却足够达到一个小城市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附近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看着,光是我跟刘玄策两个人,虽说能够吃下这棺材,但是若是被人家发现了,那可就麻烦了。

“我们收拾掉总好过让一些贪图文物的人收拾掉好,虽说咱们也是绝对不可能上交给国家的,但是这棺材里面的东西毕竟还是要我们两个人解决的。”刘玄策抿着嘴唇,开口说道。

听刘玄策这么一说,我不由的点了点头,正如他所说,现在已经可以推敲出,这棺材里面的尸体,绝对不是什么善茬了,想要把棺材打开,就外行人眼里,那必然是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的。

虽说现在有什么考古工程队之类的一说,但是不好意思,在传统的摸棺人眼里,他们这帮人不过是装备够好有点文化的外行人,真要是碰上粽子鬼魂一类的东西,保准当时就吓得N裤子了。

“怎么着?今晚就干?”

刘玄策点了点头,轻恩了一声。

……

这河水里面既然能飘上来棺材,那么其实就可以断定,附近必然有最少一座古墓了,我跟刘玄策商量晚上动手之后,我就去附近的一些市场集市,准备置办些工具了。

当然从这里买到的工具无疑都是简陋了,最多也都是一次性的东西,不过却也足够我们用了……可是当我到达集市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件稀奇的事。

那就是这个集市里面,竟然有着不少人……在卖明器!

这让我不由得大吃一惊,凭我的眼光,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兜售古物的贩子卖的到底是真是假,不过就连我都不由的惊叹一声,这他娘的卖的也太多了吧。

整个倒像是个古玩市场。

这从黄河边上卖出去的古物,我稍微思量了一番,大多也就是分为三种情况。

一种是因为各种信仰宗教之类的传统,将当时的青铜器等沉入黄河之中,古时候黄河两岸的人民,为了治理黄河水患,几乎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招,但是黄河泛滥本就Y晴不定,这就好比是西门豹治水之前,有人甚至将活生生的女子投入河中一样。

这里也不乏将一些用作镇河的铜牛铁马或者陶人等等一些东西抛入黄河之中的,这些东西有的从此不见天日,有的就被后世的人偶然打捞上来。

第二种就是沉船,黄河虽然泛滥成灾,但是为了生活,古时候有不少人都要涉险入水,当时的船只等等,肯定是没有现在要好的,所以出事船毁人亡也是家常便饭,这黄河之中不知道有多少骸骨,沉船可以说不计其数,但是因为黄河水道到了下游才开始平缓,所有大多沉船一般都是被掩埋在黄河下游的泥沙之中。山西省这一部分应该几乎是没有,就算是有,恐怕也是少数。

而第三种就是最有意思的了,在黄河的很多地方,都有人在河水之中或者岸边挖出来过一些说不出名堂的东西来,没人知道这是什么,也没人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沉到河里的,但是就算是在没有文化的人,也知道这是好东西。

说白了,这些东西都是从墓X里面刨出来的。

我舔了舔嘴唇,然后随便的找到了一个摊位,悄悄的瞥了一眼摊主,摊主是个中年汉子,长得憨厚老实,戴一个毡帽,双手蜷缩在袖子里,再这样的天气里,穿这样衣服的人可不多。见我到他的摊位上,那汉子咧嘴一笑,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我:“要东西吗?”

我随意的在手上摸着两个,然后半开玩笑的说道:“这个怎么卖?兄弟。”

一听有戏,那汉子立马转了转毡帽,然后装作一份极其懂行的样子在深思熟虑,最后开口说:“兄弟你要是真想要,就五百一个。”那汉子伸出五根生满老茧的手掌,一看这手我就知道,这汉子应该是庄稼地吃饭的。

只不过五百一个确实太便宜了,不敢说这里随便拿出去一个就能卖个上万几十万的,但是想要赚个几千块还是轻而易举的。我也没含糊,从兜里掏出一沓红票子,直接摆在了摊子上:“兄弟这是两千块钱,你点点……我就要这两样,不过我挺好奇的,这些东西你都是从哪弄回来的?”

那汉子一听我这是两千块钱,当时眼睛都直了,连忙摆手说用不了用不了,哪里用的了那么多,但是我看他那几乎是冒光的眼睛,会心一笑,还是把钱塞到了他的手上。

那汉子手里攥着钱,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扭过头看了看旁边满眼嫉妒的望着他的其他摊主,挠了挠后脑勺,小声告诉我说:“大老板……这不方便说啊。”

我将随手挑的两样古玩装进包里,然后看着他说:“有啥不好说的,家里有人没有?咱哥俩喝点,你就想说了。要是真靠谱老弟我再给你两千。”我伸出两根手指,然后一弯腰,将兜里面那一兜子红票子露给他看了一眼。

这汉子咬着牙琢磨了半天,然后一拍大腿:“中!”

第611章 死人

我跟着这汉子前往他家,其实像他们这样土生土长的地道汉子,还是有些好糊弄的,大多其实都是为了一个“财”字。

我出的钱多,又根本没想过要骗他,不过是想问问他几个问题,这汉子看着也有些憨厚耿直,当即也就同意了。

在去他家的路上,我知道了汉子叫有福,他自己也说,辛苦了一辈子,今天可算是有福了。在今天这个社会上,几千块钱或许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要是真说明白话,一个人突然一天之间跟白得了几千块钱似得,那保准要乐出来的。

有福家里三口人,不过这段时间他媳妇领着孩子回了婆家,家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有福是个本分人,不会弄些花花肠子,家里面也算不上太富有,这不我刚去他家坐上一会,便看出来了。

虽说谈不上家徒四壁,但是却也相差无几了。

“那个啥……家里有点乱……”

有福显然有点拘束,涨红着一张脸,不敢看我。我哈哈大笑了两声,然后说道:“不碍事不碍事,老哥你还是温一壶好酒咱哥俩谈谈正经事要紧。”

见我说话也爽快,有福咧嘴一笑,哎了一声,然后火急火燎的就向外面跑了出去,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再回来。这一趟回来也有点意思,手里拎着两瓶酒,还有一只烧鸡,外加三四个小菜。

“现在人太黑了,这么点东西就花了我好几张票子。”有福双手耷拉在旁边,气鼓鼓的说道,这也不能怨他,毕竟可以说是乡下人,这光是跟我吃一顿饭的钱,恐怕够有福一家吃几个星期的了。

我陪着有福喝得多了些,我仗着酒量大,几乎是要快把他灌倒了,有福抹了抹嘴,跟我说起关于那些东西的来历……

大约是几个月以前,有福曾经遇到过一件怪事,他跟着同村人一起去河岸对面的镇子卖粮食的时候,忽然天上下起了雨……那天天气是很晴的,热的都想扒一层皮,有福记得很清楚。

因为下雨,他们就只好耽搁了一晚上,这里面的人也不矫情,几乎是天当被地当床,在林子里铺了一层干草,就大睡特睡了起来。这种事有福每年都能碰见一两次,也没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