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殇魂-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狡兔死走狗烹!”一来他不是这样的人,二来……他也不会对她下手啊!她以为他是谁?朱元璋?!
“呵!我不是不这么认为了吗?”继续开心地磨蹭……存心想榨干他!她很清楚政治游戏,而正是因为太清楚了,因此他的一点点不同也会被她当作无价之宝。
“你就打算扔下我一个人在京城?在这多事之秋?”太矛盾了!一方面他非常高兴她能理解他的处境和当前的微妙局面,另一方面他又想建个园子将她禁锢在身边——这矛盾,像是要将他生生扯成两半。
她不去能行吗?他,心底也是希望她去掌握局势的吧!于是她转向另一个问题:“隆克多真的可以相信?”
“不能。但我是唯一一个将佟家看作外戚的皇子。除了我,没有其他人可以保他们佟氏一族的荣华富贵。”
“八福晋的娘家族人也是这样想的吧?”
“对,爱新觉罗以外的,谁家不想出几个皇后、得到外戚的地位。”
“……知道我为什么要去西藏吗?”实在想不出别的理由了,这未来的雍正皇帝好难缠啊!她是不是崇拜错人选了?!
“我一直想问,你从不说的。”他是真的想知道。
“哦,我是想到达距离上天的神佛最近的地方,”她难得地靠入他怀中——不为情爱、只单纯地为那份温暖与安稳——幽幽道:“我想问问他们:为什么我的命运会在此时的大清……未来的路又在何方。”
好困!这段日子来,她一直日以继夜地处理、交接、安排布置人手,每天能睡个两个时辰已是万分幸福了。
而现在这样子,暖暖的、安全的……
……直到她平静的熟睡气息传来,他才开始思考、忧虑、茫然。
真的可以得到奋斗了几十年的东西吗?
会吗?
能吗?

此处的情节纯属杜撰。
此为诗人阿垅(〃我愤怒,我愤怒得好苦〃,唉,写得真好!)的《去国》一诗,但不是这个年代(可能是1947年左右的作品),此处为杜撰。
有学者估算:当时一石米(值银一两),可换得猪肉或鱼虾5-10 斤,水果、蔬菜则更多……不过将某人跟三四斤猪肉作比……有些不妥就是。

24可安可歌(1)

皇上敕封了被青海、蒙古和西藏各地都拥立的新达赖之后,就是大军开拔的时候。
“此可谓师出有名、人心所向。”李麟望着黑压压一片虔诚的欢送人群,颇为感慨。
“黄教信徒自然是将达赖奉为神的。朝廷此举得既能民心、也能有名目,十分的英明!”桑玛仍然以他随从“家人”的名义混入军队。不过这次她带来的人,有她自己亲自选的手下,也有穆铮送来的三名侍卫亲兵,分布在各地各不互属。
她通藏、汉语,也学了不少蒙语和满语——她似乎挺有语言天分的——自然以一个吃空饷的身份待在老熟人旁边,相互照应。
更令她感兴趣的是少年的格桑嘉措,仓央嘉措的转世。'1'
传说这位观音转世的少年三个月大的时候便能双手合十膜拜。再联系到仓央嘉措的遗言,因此该传说一出、教徒们全部归顺。但他现在在闭关修行,坐床之后还将以班禅额尔德尼为上师、进一步学习佛法。
可,里塘的格桑嘉措、真的是那个忧郁青年灵魂的转世吗?
她不确定,当然也懒得去深究便是。
还没入夏,但已是必须进军的时节。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尚未离开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塔尔寺),岳钟琪为副将的南路大军已经出发了。
而固山十四贝子、大将军王胤祯的行营也搬至通天河一带,算是正式将大清的铁骑插入厄鲁特境内;且,他打着代表天子的正黄旗,无疑可以直接号令扎萨克兵马、跟青海亲王平起平坐、并节制各台吉。原先的西宁大营却由平郡王坐镇驻防。
只是大清的将领们各自为政。
延信自不用说,他是宗室平逆将军,所率一万余满汉军、及蒙古部所组成的中路军比李麟他们早走一步,但沿途声势庞大是为引来大策零部主力的注意,估计在青海境内不会有阻挡。一旦入了藏,大概除了请求支援的军报外,不可能在战时及时听从后方千里之外的调派。
定西将军噶尔弼是辅佐年羹尧的南路军实际统帅,其军需后备全部由年总督负责,副将又是年羹尧大力举荐的四川旧部岳钟琪,兵马则是四川、云南、江苏、浙江和土司军队组成,成分复杂却是战力最强的部队。
此二路军马分头入藏,皇上及兵部替他们预定于拉哩、或者进一步在拉萨会师。
北路大军则是为牵制策妄部人马、不让其再入藏,其战略已由皇上定好,基本上不归抚远大将军所节制。'2'
“这仗本身不用打。”李麟几十年的行伍生涯,稍稍一思索即可得出结论。“凶险之处,一是军情不明、消息不通,二是怕被断了粮道、不战而败。因此惟有引敌速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
“李将军,您看岳副将那边有无麻烦?”
“南路军就靠他打实仗:胜了、将军统兵有功,败了、他就得被弹劾。若是大败,只能像额伦特那样战死谢罪。”李麟淡然地讲着生死要紧的事情,脸上却只有麻木,无其他任何情绪。
桑玛也只是点点头。“古今战事,都一样!当年的飞将军,既是如此哪”
“哈,不谈这些了!”李麟宦海沉浮几度,自是很清楚桑玛的背景来头跟此行的目的,但他不多问也不多说,颇为谨慎地与她相处。“如何,见到这位达赖了吗?”
他是为自己的身家着想;而她,没有身家要顾,当然是义无返顾、奋勇直前!
“没有。那么一大群喇嘛紧紧围在他身边、密不透风,像是怕活佛被大清抢走似的。我挤这热闹作甚!何况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又能有多少法力?”其实她是怕见到那个众人视若珍宝的少年时,想起另一位被否定了的达赖……
“桑玛,你可想去缅怀故人一回?”
“哦?怎讲?”
“新的达赖想回家乡里塘去看看,你随着我的队伍一块去护卫,如何?”
“要绕道,延信将军能同意吗?”
“不同意也得同意。这位达赖是我军入藏的大名义,比军需粮草还要重要!”有被承认的真达赖在,信奉活佛的藏民都会站在他们这边!
里塘距离打箭炉近六百里路——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那里还在准、藏混杂军队的控制之下!'3'
* * *
李麟直接指挥的属下一大半为陕西带来的汉军骑兵和火器营的战士,此外就是后藏来归的一批反大策凌的藏兵。
藏兵大多是冲着收复原有的土地财产和地位而来,且个个乐意担当护送达赖入布达拉宫的“重任”——那可是几辈子也修不来的福气哪!
汉军士们多数不信喇嘛教,但对于佛家高僧还是很尊敬的。因此只认军令的士兵们与只有神佛的喇嘛们相处愉快,谁也不扎谁的眼。
桑玛袋子里有两块牌子。一个是安定门的侍卫牌子,一个是打年羹尧那里冒领的、能在四川境内通行无阻的路牌。她就靠这两样东西,还有一身黄底红边的正式军服混吃骗喝。
说真的,权势这样东西还挺管用!
“……火药运上来了吗?”
“到了!到了……二十驮!”
“小心些!砸了,你的脑袋也一块砸……”
“……”
营地里一片忙乱景象,但秩序并不混乱,每个人都在做着分内的事情,然后凭着交情或是心情相互间搭个手什么的。
桑玛很自然地就挤进一百人的火枪队里去。这个火枪队的人数比例在整个三路大军中都算是高的,好在军需充足——被贪一些去就贪了吧,本来申请的就比需要的略多些,这样他们要的东西能到个一大半,小命也就无虞了。
当然,信徒们奉献给活佛的东西,即使有些多得都发霉发烂,他们仍然不会多看一眼、更不用说是明要暗拿。李麟治军是很严的,但同样对部下们还是非常关心,总是想方设法地替大家多争取些物资军饷和褒奖,即使有时不过是一碗干净的温开水解渴。
“将军,里塘的地势非常高,我怕有些弟兄们会受不了。”桑玛提醒道。
“放心,这些弟兄都身体健壮,有的就是川、滇一带出身,上了高山一般也不会难受。”
“那就好。要真的有谁病倒,还是要准备一个兵站的。”
“从打箭炉一路到雅江有三个兵站,都备有粮食、兵器和药品,桑玛,你就不用担心这个了。倒是岳钟琪那头不知道怎么样了。唉!山高、水险、路远,这军情经常要过一两个月才能转到我们这里来,那怎么行!”
“平逆将军如何命令的?”
“平西将军建议我军在一月内赶到雅江一带,与岳钟琪部回合,以达赖的名义平定里塘。”'4'
“一个月?!”可够赶的!“可岳将军他们从打箭炉出兵,都是骑兵、快的话三天就能到里塘。用得着我们这点人去应个景?”
“他们需要达赖。”
是哦!大旗帜下好乘凉。“……那就赶路吧!”
“你断后。跟火枪队、四百骑兵、藏兵及喇嘛他们一起走。”李麟堵住她的愤愤不平:“至少你能跟那些藏兵和喇嘛混在一起。而我一句藏语不会、连佛也不拜,还是赶路日子好过些!”
“是——”
“保护达赖!你知道他对我军的意义有多大。”
“是!”这个……号称十几万的大军所要“护送”的人,到头来就是几百名专业军人在折腾,似乎……倒过来了吧……
“老大!龙老大!”
一骑飞奔而来。不用说,一听这称呼就知道是谁……
“下马,四野!营中不得奔驰!”
“什么营不营的!人都跑光了,东西也带走了——”啊,老大瞪眼睛了,还是老实点为好。
“咋咋呼呼的怎么回事!”
“老大!京里送来的。”
“不是成都?”
“嘿!那家伙我认识,圆明园的三等侍卫,怎么可能是年家的人呢!那家子仗着又娶了个宗室出身的老婆,眼睛都生在头顶上了,居然连王爷也。”
“知道就好!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好,不说。“那!老大!人家可以赶了几千里的路来的呦。”
“人呢?”
“立马就回去了。说是等着办其他的差呢!嘿嘿,我给了他一百两银子的辛苦费。”
“……”
老大,给点意思吧?一百一十两也好呀!
* * *
马都是上佳的青海骢。
一般的好马还真的不适应高原上稀薄的空气和艰苦的条件,也只有这种本土的马,驮力和速度都一般,但能在此地奔跑自如,是藏区军马的最佳选择。
“很多喇嘛和贵族都跟蒙古人打得火热,一直给哈密那边通风报信。只有堵住拉萨到哈密之间的通道,卡断大策零的粮道,这场战争我们就赢了。”
不知为什么,这个跟随颇过阿里的罗鼐藏的小农奴主贵族,带着一小队本族的武士部下投奔清军后,经常与能讲一口藏语的桑玛聊天。
他迫切地想知道朝廷对西藏的藏蒙势力之间斗争的看法:如果仅仅是中立的话,藏区大权还是有可能继续被厄鲁特蒙古人控制;而控制了达赖与拉萨大权的蒙古人,自然可以凭借与大清多个省份接壤的优势,挟蒙、藏两族的兵马进犯大清!他不停地分析着藏区的政治势力。
桑玛不清楚他为何找上自己来讲。也许他跟其他贵族一样,在相对而言强大的蒙古骑兵面前势单力薄,只能寻求远在中原、但经济和军事实力远远超过蒙古的大清的支持。所谓“远交近攻”,即是如此。
“……皇帝陛下对我们那里的情况不了解。”
“这倒是。拉藏汗死了以后好几个月才知道消息,而且还是云南传过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