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商-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道:“各位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先生们,欢迎你们来到明帝国,”看着底下明显是被这一句流利的西班牙语震惊住的荷兰人们,晏世轮心底一阵痛快,这荷兰直到现在依然是西班牙的一个省级“共和国”,到了1648年西班牙才正式承认荷兰独立。而那时,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成为17世纪海上殖民强国,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更加有趣的是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荷兰人遇到了那个时候所有到中国的外交使团都会遇到的一个麻烦,就是在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事实上,一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个叫霍夫的使团成员写下了他们答应跪拜条件的原因:“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而荷兰人的重大利益就是通商和赚钱,从这里可以看出荷兰人的可怕,绝对的利益至上。

而到了十七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一万五千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一万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当时,全世界共有两万艘船,荷兰有一点五万艘。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一想到这里,晏世轮悚然而惊!到了十七世纪中叶,能够进行全球贸易的海船才两万艘!这是多么大的提示啊!

晏世轮赶紧把底下因东方人能够说西班牙语如此流利而震惊成为痴呆儿童的荷兰俘虏先扔到一边,叫过宁凤晨一阵咬耳朵——

“凤晨,咱们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明确了,给你十年的时间,给我们金乡军造出两万条船来,‘灭虏’可,‘平倭’亦可,直到十七世纪中期,全世界才两万艘远洋船,这个荷兰特么的就集合了超过一万五千艘,怪不得称为‘海上马车夫’”。

宁凤晨一听全世界三十年后才这么多船只从事海贸,立即两眼放光,不过他和晏世轮的最大区别就是,宁爷从来不走寻常路。

“那个,六哥,自己辛苦造多麻烦,您可知道基隆现在独立造一艘‘灭虏’有多么费力吗?三个月!三个月咱们船长目前的五百多工匠啥也不干,才能造出一艘,还得是铁钉、木材足量供应。六哥,我的想法是,既然咱们是去欧洲做正义的事业,不如……”说着说着,宁凤晨把手比划出了一个“拿”的动作,晏世轮当即明白了,

“凤晨,你当欧洲人是白痴吗?能让咱可劲儿拿?”

“六哥,包在我身上了,最慢一年,最快半年,我准保从欧洲给你弄来船。特么的,荷兰人不是号称‘风车之国’吗?老子去了,先抢了他们的风车,再搬光他们的船厂,还特么‘海上马车夫’,老子让他们变成‘海上马夫’,老子要抢夺他们的人、财,替咱金乡军开船。”

宁凤晨立即唾沫横飞的阐述着自己的理想,好像此时已经抓足了荷兰壮丁似得,而且还意犹未尽,赶紧补充——

“六哥,光拿荷兰一家还不够,我还打算碰见哪家咱抢哪家,全世界不是两万艘吗?咱先抢他个一半儿来,什么英国法国的,看上了咱就抢”

“凤晨,别特么一天天抢啊抢的,咱们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是为了给欧洲人民带来和平和幸福的。你别光抢船,造船工匠、水力锻床、纺织厂要一并的多霸占些,咱们要做就做全套,没有熟练工匠,咱没有可能扩大发展”

宁凤晨立即竖起大拇指,道:“还是六哥想的稳妥,就这么着了”。二人打趣间,晏世轮转首望向这些俘虏。荷兰人的实力不容小觑,如任凭他们从西班牙独立而坐视不管,这些荷兰人能牛到天上去!

英国人是不是很牛b?但是英国人也有被荷兰欺负的时候。在一六五八年,一支庞大的舰队从阿姆斯特丹港拔锚起航,这些船上载着荷兰的最高执政官威廉三世和两万名荷兰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国议会的邀请,前去保护英国国民的“宗教自由。这简直是牛b到天上了,晏世轮想到,有自己在,这个强国光环一定不能让红夷戴上。

当时在荷兰闹独立的时候,西班牙国王几乎是用鄙夷的态度对待这个不自量力的挑战者。但是,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五十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所以,晏世轮的想法也是这样,你不是派五十支商队吗?老子每年派出六十支,现在每个月,已经外派不下十支船队出海,但是仅限于东亚和东南亚。没关系,一旦宁凤晨打通了欧亚航线,基隆商馆定会跟上,然后是蜂拥而来的大明海商们。晏世轮相信,只要他金乡军挑头,大明商人就会疯狂涌入。

而当初荷兰的做法也值得效法,前十年,他们(东印度公司)没有付任何的利息就向民间贷了巨额款项。因为投资者喜欢把钱投到造船、造房子,以及在亚洲建立一个贸易王国上面。做完这些,十年后,公司第一次给股东派发了红利。连续十年不给股东们分红利。这样的经营方式为什么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这是因为: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一六零九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愿意,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可以随时通过股票交易所,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成现金。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经活跃着超过一千名的股票经纪人。他们虽然还没有穿上红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经出现了。这也是晏世轮着重看重的,随后他为了不想到一点找宁凤晨说一下,直接把宣纸铺开,没想到一处,就用毛笔写上一点。这宣纸和毛笔,晏世轮是十分喜爱的,不像宁凤晨,他更喜欢莎草纸和蘸水笔。至于晏大人总是这么忽然间有了经营的“灵感”,众人早就习以为常,只是一众荷兰俘虏,还在大眼瞪小眼的等着下文,好不容易在东方碰见了能听懂“文明语言”的,都要迫不及待的交流下,俘虏的命运,还是急于要去改变的。

当时荷兰海贸不仅仅催生了股票,更诞生了保险业。这是因为要去这么远的路程,一去就几个月,然后这么远运回来,所以就产生了银行抵押业,然后在银行抵押业的时候又出现了保险业,保险业就是说船坏了怎么办,而在保险业发展的过程中间,慢慢又产生的期货,商品期货,商品期货也是在荷兰出来的。随后,阿姆斯特丹这里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前来从事股票交易的不仅有荷兰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包括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内的外国人。大量的股息收入从这个面积不超过一千平米的院子,流入荷兰国库和普通荷兰人的腰包,仅英国国债一项,荷兰每年就可获得超过两千五百万荷兰盾的收入,价值相当于两百吨白银。当大量的金银货币以空前的速度循环流通时,荷兰的经济血脉开始变得拥堵起来。这一次,荷兰人解决问题的探索直接进入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这就是建立银行。

而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一六零九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它是一个城市银行、财政银行和兑换银行。它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所有一定数量的支付款都要经过银行,因此,阿姆斯特丹银行对于荷兰的经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发明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信用。那时叫做“想象中的货币”。历史学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荷兰的市民是现代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这种先进的运作模式帮助荷兰把贸易触角伸得比葡萄牙和西班牙都要更长,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到17世纪中叶,荷兰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一万五千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写到这里,晏世轮的手不禁颤抖起来!荷兰,已经抢先成立了证券、保险、金融和银行业了,自己下手一定要快!随后,在纸上记录了要求宁凤晨,立即在欧洲开设荷兰人所拥有的一切!这是快速积累财富的方法,而且就算是荷兰人先走了一步,他们再厉害,再领先,能比得过多了前世300年经验见识的穿越者吗?随后,晏世轮立即用密密麻麻的小字,记录了以上几种行业的设立、经营模式,并且有几种手段可以如何如何挤占市场等。

待晏世轮将经济方面写的差不多了,考虑到,此时的荷兰,已经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商船队了,这个商船队很庞大,当时17世纪荷兰的人口就100多万不到200万,而商船队却有一点五万艘船,那么一万多艘船,这样一个庞大的数目,即便是在今天的话它也是一个,也是很大的。17世纪中期,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6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大量的财富(来自于民间、欧洲各国)使得国家武装力量大为增强,荷兰已经成了一个让葡萄牙和西班牙都畏惧的海上强国。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由于晏世轮的出现,这段历史不会再重演了),垄断了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荷兰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作纽约。看上去一件件光荣的创举,晏世轮不禁紧咬银牙,他把这些一一记录,然后文字暗示宁凤晨,诸如“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只有实力强大的国家才有能力完成”等等字样,保管宁凤晨看到后,就要跃跃欲试。

晏世轮想到,国家之间,它的竞争除了这种财富的竞争还有实力的竞争,实力竞争就发现最后它要演化成通过贸易,通过经济,通过战争的手段,要把以前的东西给遏制下去,然后它取而代之以后,它要垄断来攫取垄断贸易中间得到的一些财富,所有的欧洲列强整个发展故事都是这么一个过程。当时欧洲大陆上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靠海外贸易暴富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大西洋上一个岛国,这个岛国就是英国。当时的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一位足智多谋同时又对黄金白银有着浓厚兴趣的女性,她发现,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一百二十公里,英国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也发展海洋贸易呢?

而英国当时在欧洲的确是一个弱国,而西班牙是一个强国。早期的时候它不敢西班牙正面的对抗,所以它就采取了一种很不光彩的做法,就是所说的海盗活动,因此女王鼓励私掠船、海盗,像雷利和德雷克以及其他的人去扩大英国贸易,开拓殖民地,如弗吉尼亚,甚至袭击西班牙的贸易。他们像私掠船者一样行动,差不多就是海盗了,因此,如果他们和西班牙发生冲突,女王可以否认他们和她有关,并且说他们是违**的官方政策的。这样一来,女王可以不牵扯到一些海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