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的民国-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已大亮,吴孝良仍旧不打算休息,而是换来了副官,将刚刚写好的电报交给他,嘱咐道:

“级别绝密,立即发给上海的负责人!”

电报发出去之后,便如石沉大海,等了足足七天不见回音,可日军三个师团明明已经在何家浜集结完毕,却迟迟不发动进攻。这种诡异空前的形势,宋希廉想破了脑袋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来。他当然不知道,这是吴孝良的行动起了作用,虽然还没得到回复,但吴孝良不着急,吴孝良相信日本人一定会按照自己给其设计的路乖乖走下去。

不过,这几日吴孝良却难得的睡了几个好觉,弄的宋希廉对其更加钦佩不已,大兵压境,竟然还能吃的香睡的香。第二天一早吴孝良像往常一样起床洗漱,一切完毕坐在办公桌前,他的目光停留在台历上,却突然凝固了,一个日子刺的他右眼皮乱跳。

九月十八日赫然在目,随即吴孝良哑然失笑,摇摇头。

“距离这个日子还有三年,只要这一仗打赢了,它发生的概率该降低很多吧!”

吴孝良自言自语,如是安慰自己!

副官突然闯了进来,语调颤抖的道:“司令!山东急电!”

吴孝良的心脏没来由突突猛跳了几下,难道是山东出了问题?在这个关键时刻,老窝出了问题,对他的打击无疑将是最为致命的,如果他丢掉山东,将会向当年丢掉东北的东北军一样,成为水上浮萍,无本之木。

可他摊开电报纸后,心之震撼,难以言表。与之相比,他宁愿山东出了问题,他宁可丢掉山东,也不愿这电报上所言为真。

昨日凌晨,日本关东军趁张学良率东北军入关参加原大战,久久不回的机会,悍然发动兵变占领沈阳,而让他气愤的是张学良竟没有在第一时间组织东北军发动反击,而是将皮球抛给了老蒋,妄图指望央的外交行动为他化解危机,亦或说在潜意识里不愿以一己之力对抗日本人,只为图存实力。

这份电报是方其道自绥东发到山东,又由澹台继泽在山东转发过来的,其言简意赅的介绍了日军在东北的行动部署,又说明了张学良的应对措施,但总体分析,东北情况极为不妙,恐怕有全境陷落的危险。

吴孝良看罢电报,重重一拳砸到了桌子上,自己这一年多来极力想阻止发生的重要事件,偏偏是越阻止,便来的越快越猛烈,这贼老天在和他作对吗?

“九一八”竟然提前发生了,日本人到底是狗急跳墙还是利令智昏,现在发动事变决然不是一个最佳时机,但却也歪打正着,他手的筹码也就是白川义则,失效了!

沈阳事变意味着日本将京沪一带的有限度局部冲突浇了一勺热油,使形势更加火热,日两国已经濒临全面战争的边缘,整个东亚形势便如一个大火药桶,只要一丁点火星就能引发惊天的爆炸。

吴孝良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力,事情再一次超出他的掌控,原本正朝有利方向发展的淞沪战场,由于沈阳事变的爆发而在一夜之间急转直下。

他管的了淞沪战场,东三省却鞭长莫及,绥东由于其历史原因极具敏感性而无法出兵,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东三省一步步滑向深渊而什么都不做吗?吴孝良叹了口气,他又能做什么呢?实际上处了声援意外,他做什么都是徒劳的。

叹息间,吴孝良的目光扫过地图上的蒙古,他突然想起一个人……

第463章城下之盟(五)

时间回溯到七天前,徐州蒋正临时官邸。

“消息确实可靠吗?”

“千真万确,吴淞口大火烧了一天才停下来,江水太浅战列舰沉到底还露出老大一个头来,桅杆和一部分建筑还露在水面上呢……”

蒋正惊愕了,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简直像天方夜谭,如果陆军取得胜利,即便战果再匪夷所思他也可以接受,因为有个吴孝良守在京沪,此人的实力他是了解的,有惊人之举也在他接受范围之内。但能将日本乃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击毁甚至重创整个日本第三舰队的几乎所有主力舰,这就太不切实际了。

虽然,蒋正陆军出身但是对海战还是有所了解的,海军完全是比拼实力的的军种,如果实力相差悬殊是根本不可能取得逆转性战果的,更别提将敌方舰队重创到如此程度。

蒋正在房间内踱了几步,又回到座位上坐下。

“畅卿依所见,这能是哪一国干的?”

如此战绩断然不会是国所为,那几艘炮舰的威力他知道,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自是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洋人所为。

被称作畅卿的年人正是原北洋政坛上叱咤风云的“政学系”首领之一杨永泰,自从北洋政府垮台后,此人投靠了蒋正,深得蒋某人信任,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智囊之一,更是带在身边事事征询。

不过这个问题却将杨永泰问住了,他能制定剿匪方略,在政治场上突袭奔杀,纵横捭阖,但想破了头也猜不出是谁打击了日军舰队,帮了国的大忙。

在远东有直接利益的俄国,因为内乱刚刚平复,无暇顾及国外的变故,就算它想顾及恐怕也没这个实力,其举国精锐舰队早在几十年前的日俄大海战损失殆尽。美、英两国更是不可能,战后其主要精力早就转移到了本国以及本国殖民地之内,也无暇顾及其它国家尤其是日本的扩张,甚至对其利益有所侵犯的行为都睁一眼闭一眼。

那是谁呢?杨永泰默默将世界上几个列强过了一遍塞子,最后竟得不出任何结论,只好尴尬而歉意的摇摇头!

“永泰愚钝,实在猜不出,怕是这列强们都不会来趟这浑水,奇怪,奇怪啊!”

蒋正自然不是真的问计于他,所以也不以为意,笑道:

“不管是谁,都帮了咱们大忙嘛!本以为将吴维放在京沪的位置上会带来一些惊喜,可没想到回事这结果!”

杨永泰撇撇嘴,“吴维在常熟恐怕守不住了,他的表现和十年前想必可相差不少呢!”

“哦?畅卿对吴维还算了解?”

蒋正听杨永泰如此说,便想起了他在北洋叱咤风云多年,定然对吴孝良这个北洋出身的将军大为了解,并且此人多数时间都在相对封闭神秘的绥东,所以其言行并不为多数人所知,不禁颇为感兴趣的问道:

“如此说来畅卿对这吴维了解颇多喽?”

杨永泰又是一撇嘴,“永泰当年在北京和此人接触不多,但其发迹路线却是看的清清楚楚,才华兴许有之,但却心机颇深。”

说罢,别有深意的看了眼蒋正,只见他刚才还颇有兴致,此时却有些意兴阑珊,杨永泰知道自己刚才那番话起了作用,便不打算再继续这个话题。

“寿山在常熟失利,央军最好再顶一个师上去……”

蒋正见杨永泰谈到常熟前线,便也再没了兴致继续刚才的话题,而常熟前线更让他心堵得慌。宋希廉的教导团在日军突袭七丫口的当口上,挺身而上,**支撑局面,抵抗日军一个师团的登陆攻击,最终全面崩溃,可是却虽败犹荣。而自己钦点的模范旅才顶上去一天便被日本人砍瓜切菜般打的屁滚尿流,落花流水,这就让他面子上挂不住了,日本第十四师团前出到何家浜的兵力紧紧也只有两个联队,而他整整一个加强旅,在编制上已经超过一个甲种师,竟然也败得如此之惨,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娘希匹!胡寿山平时大话叫的响亮,如今真到了为国尽力的时候,就变成了这个软蛋样子,黄埔军校没有这样不成器的学生。”

说到最后竟有点语无伦次,对胡宗南他是动了真怒,那吴孝良虽然颇有野心,但执行自己所交代的几个命令却都毫不含糊,甚至是非常完美的完成了。蒋正心暗暗可惜,只可惜吴维不是他黄埔的学生,如果出他师门,以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绩,到真可委以重任。

杨永泰则舒展了一下紧皱的眉头道:“委员长息怒,寿山虽能力出众,但失之孤傲,国内大战,各派系掣肘之事时有发生,永泰以为寿山之败未必是其力有不歹……”

“哦?”

蒋正眉头一跳,杨永泰的说法的确让他心有警觉,常熟、太仓两线都是吴孝良的嫡系部下,此人虽表面恭顺,但心里未必是和自己一条心。他在淞沪抗战爆发之初,领兵南下未必就没有发展个人势力之野心,看来此人的位置要动一动了,山东决不能让他久住,调个穷乡僻壤去少闹腾幺蛾子,自己也好省点心。

不过现在不是解决他的时候,央军两度大败,日军势如破竹,常熟、江阴两道防线未必有用,吴孝良此人的部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南京与上海的安危很大程度上还要指望他呢。至少在淞沪战事结束之前不宜动他。

“畅卿那,日寇海军惨败,上海形势必然有所缓解,是时候反击了。”

杨永泰摇头道:“委员长,国内战事频纷,淞沪战事不宜再拖了,与日军久决不下,**必将趁此机会就势坐大。抗日皆我央军主力,日渐消耗之下,与阎冯宵小之辈相比,实力也此消彼长。所以,此一战必须快刀斩乱麻,切忌拖延。”

“娘希匹!**先让他在那蹦跶几天,淞沪日寇必然与之决战,出一口我国民之恶气!”

第464章城下之盟(六)

“委员长三思,攘外必先安内,内乱不靖,外患难安啊!”

杨永泰突然情绪激动,疾言劝道,他在淞沪事变之前刚刚给蒋正上了万言书,其正式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而“安内”又必须“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如果蒋正与日本人死磕到底,那么他所提出的方略则彻底流产,通过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人这回动武,绝不会轻易就收手,如果不见好就收,局势很可能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畅卿差矣,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并没有变,与倭寇之陆战也要打出一场威风仗,到时候在谈判咱们手也能多些筹码,是打是和才能游刃有余,如今第三舰队受重创,吴维部下又很有战斗力,各方面都对我方有利如果就此放弃,于心何甘?”

杨永泰听罢默然不语,他知道蒋正自济南“五三惨案”时就憋着一口气,当时国民政府在世界上还很孤立,为了大局隐忍了日本人在济南的暴行。现今国民政府如日天,天时地利人和俱在,正是一雪前耻的大好时机。

可是,还有个可是,一旦与日本人彻底开战,国民政府究竟已经做好了抵御全面战争的准备吗?**会不会趁势坐大?心腹大患,肘腋之疾,眨眼之间都可能成为塌天的大祸啊。

蒋正颇为亢奋的对杨永泰说道:“我意已决,京沪之战必须分出胜负,到时候再谈和战!”

屋顿时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沉静,两个人都默然不语,空气却紧张的让人呼吸困难。杨永泰胸终是发出了一声叹息,转身而去。

……

民国十八年九月二十日,天阴的可怕,南京街头一片萧瑟荒凉之色,行人匆匆,报童则扯开喉咙喊着:

“卖报,卖报!沈阳事变,张少帅看戏,赵四风流朱武狂……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报童喊得声嘶力竭,人们却仍旧形色匆匆,早没了猎奇的心情,偶尔有一人才驻足唤过报童,买张报纸,边走边看边摇头,间或也有三两人聚在一起小声议论。

“唉!国之重器落在此等人手……”

“这等花花公子哪有胆量和日本人打仗……”

而此时,数千公里外的北平,人们议论的焦点人物,花花少帅张学良正紧张的和东北军高层紧张的开着军事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