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将军但请直言!”关羽并未说话,夏侯博开了口。

向曹操拱手一礼,许褚才说道:“二位兵败小沛,曹公并无半分为难,反倒以礼相待。回到许都也是有些时日,敢问二位可有想过投效曹公?”

许褚之言,正是曹操想问却不便问出口的。

他并未出言阻止,只是看着关羽、夏侯博。

关羽本就生着张肤色有如重枣的脸,从他神色中,看不出什么异状。

倒是夏侯博露出几分尴尬。

身为败军之将,直言不欲投效,无疑是拂了曹操脸面。

发自内心,他与关羽都想着早些回到刘备身旁,当然不可能效忠曹操。

二人无言,曹操已知心意,淡然一笑说道:“仲康莫要胡言,酒宴之上只叙情义不提此事!”

没有得到答案,许褚心中不爽。

可曹操已经发话,他也不便多说,只得怏怏的坐了。

端起酒樽,曹操对关羽、夏侯博:“仲康为人敦厚,说话不免直爽,云长、广文莫怪!”

曹操亲自敬酒赔罪,关羽、夏侯博连忙端起酒樽口称无妨。

放下酒樽,曹操叹息一声。

闻得他叹息,厅内众人目光都转到了他的脸上。

“我等离开徐州,元让一路断后!”曹操说道:“今日元让回到许都,某得知一事,心中甚是不快!”

“何事惹得曹公不快?”贾诩说道:“我等均为曹公僚属,曹公若肯说出,我等方可分忧!”

关羽、夏侯博看着曹操并未说话。

二人觉着曹操这声叹息,好似在针对他们。

“元让!”曹操招呼了一声坐于厅内的夏侯惇。

夏侯惇起身,向曹操拱手行礼说道:“徐州城破之时,张益德护着刘玄德冲出北门。末将一路追赶,将二人斩杀于城北三十里!”

关羽、夏侯博顿时愕然。

来到许都,他们始终未得到与刘备有关的消息。

愕然看着夏侯惇,夏侯博问道:“将军所言非虚?”

“某若虚言,岂非冒领战功?”夏侯惇一瞪眼。

夏侯博只觉着眼前一黑,险些昏厥!

“你这厮……”关羽愤然起身,怒目瞪着夏侯惇。

夏侯惇反瞪着他,喝问道:“汝欲作甚?”

厅内众人纷纷看向关羽,将军们已是面露不快。

环顾众人,关羽深知若是与夏侯惇拼命,必将遭到围攻,冷哼一声重新落座。

“沙场之上难免死伤!”曹操叹道:“刘玄德与某也是故交,而今阴阳相隔,教人唏嘘!”

“人死不可复生!”看向关羽,曹操说道:“云长节哀!”

关羽等着夏侯惇,眸中犹如要喷出火来。

“元让杀了玄德,当向云长谢罪!”曹操说道:“此非私仇,望云长可杯酒释前怨!”

第246章 忠义之士

得知刘备已死,关羽、夏侯博心情极其沉郁。

酒宴间,二人多饮了几盏。

不说关羽,只说夏侯博。

有了七八分醉意,他在曹军兵士搀扶下,摇摇晃晃回到住处。

进了房间,他将兵士支出,独自坐在桌后。

刘备为平原令时他便追随,到如今已有多年。

想到昔日种种,夏侯博心中一阵苦楚。

酒宴中,他强忍悲楚一味饮酒。

独自于屋内安坐,他再没能克制情绪,双手掩面放声痛哭。

守在屋外的曹军兵士听到他在屋内嚎啕,并没过问。

夏侯博嚎啕了足有小半个时辰,终于安静下来。

门外两名曹军支楞耳朵听了片刻,没见动静,一人小声说道:“应是哭的累了。”

另一人说道:“失了主公,哭上一哭便自好了!”

两个曹军并未进屋查看。

此时的屋内,房梁上悬着一匹白绫,夏侯博吊挂其上,两条腿还在颤抖踢腾……

回到住处的关羽,进了宅院就觉着气氛不对。

宅子里多了几个他不认得的侍女。

见关羽回返,侍女纷纷向他行礼。

打量着陌生的侍女,关羽推门进入屋内。

房间里点着油灯,光影朦胧,两个女子相向而坐。

门才打开,其中一个女子问道:“何人?”

关羽吃了一惊。

定睛看去,坐在屋里的竟是甘夫人和糜夫人。

关羽赶忙行礼:“弟不知二位嫂夫人在此,莽撞入内,望嫂嫂莫怪!”

甘夫人问道:“敢问二叔,此间可是叔叔住处?”

“嫂夫人住了,便是嫂嫂住处!”

两位夫人都没吭声。

“不敢耽搁嫂嫂安歇,羽告退!”躬身行礼,关羽退了出去。

看他从外将房门关上,甘夫人轻叹道:“曹操欲借叔叔酒醉,要我等做出背弃使君之事,幸而叔叔忠义,你我二人方可保全名节。”

糜夫人面带凄楚:“不知使君此时安在。”

在门外听到两位夫人提起刘备,关羽缓缓闭上眼睛,心中憋闷的难受。

夏侯惇杀了刘备,眼见仇人就在身旁,他却无力击杀。

刘备战死徐州,关羽有心追随而去,见了甘糜二位夫人才又改了主意。

嫂嫂身在许都,命运掌握在曹操手中。

将她们送至卧房,曹操显然别有用心。

他活着尚且如此,若是死了,两位夫人前景堪忧。

安顿了嫂嫂,再追随兄长而去,也是来得及!

心中悲楚,关羽酒劲也消了不少。

“收拾房间,某要安歇!”他向侍女吩咐。

“回将军话,除此间之外,别无房间。”一个侍女应道。

关羽眉头一拧。

小院中空房不少,侍女竟是不肯收拾,可见也是得了曹操指派。

冷哼一声,他走向一间空房,推进进入屋内。

房间里什么也没有。

进了屋,关羽往冰冷的地面上一躺,没过多会就扯起了鼾声。

曹操整晚睡的倒是香甜。

假传刘备已死,关羽和夏侯博成了无主之将。

向他投诚不过时日而已。

整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曹操便差人打探关羽和夏侯博的消息。

不过一盏茶的光景,打探消息的卫士折回。

见了曹操,卫士半跪于地惊慌失措地说道:“启禀曹公,夏侯博昨夜悬梁自尽!”

曹操吃了一惊,连忙问道:“关云长如何?”

“关羽回到住处,见过二位夫人,无处安歇,于空房地面上睡了整夜。”

曹操愕然。

夏侯博之死固然出乎他的意料。

关羽竟能在酒醉的情况下,还不忘兄弟情义,宁肯睡在冰冷的地上,也绝不行半点不义之举!

满心感慨,曹操向卫士吩咐道:“厚葬夏侯博,莫再为难关云长。送些丝帛锦缎于甘糜二位夫人压惊!”

卫士应声退出。

曹操走到窗口。

望着白雪皑皑的后园,他唏嘘不已。

刘备身边,竟有如此忠义之士!

与此同时,青州。

风雪交加,袁旭带着队伍一路往北。

正行进间,早先派出的斥候顶着暴雪奔了过来。

到了袁旭近前,斥候驻马而立:“长公子于此驻军多日,只等公子回返!”

“长兄距此尚有多少路程?”袁旭问道。

“二十里不到!”

袁旭回头喊道:“加快行进!”

风雪交加,将士们每走一步都极其艰难。

袁旭命令下达,两千袁军顶着大雪,加快了步伐。

“这场雪不知落到何时才是个尽头。”与袁旭并骑而行,刘备说道:“恰逢返回之时落雪,行路多了几分艰难。思及此处,某心难安!”

“深冬已至,落雪也是寻常!”袁旭回道:“这场雪倒是帮了我等。”

刘备不解的看着袁旭。

袁旭说道:“程昱等人占据北海、齐地,得知使君来到青州,难保不会发兵拦阻。此时落雪,恰是使君吉人天相,使敌难以发兵。”

“如此一说,确是有几分道理!”刘备说道:“牵累公子冒雪赶路,恰是某心中不安之处!”

“使君无须介意!”袁旭应道。

正行进着,他发现前方出现十多条黑影。

黑影顶着风雪,以极快的速度向他们这边靠近。

距离越来越近,虽是风雪交加,袁旭还是看清策马走在最前的正是袁谭。

抖了抖缰绳,袁旭催马迎了上去。

刘备与张飞见状,也跟着迎出。

“显歆!”见袁旭迎了上来,袁谭老远喊道。

“长兄!”加快行进,到了袁谭近前,袁旭拱手说道:“有劳长兄亲至,弟不胜惶恐!”

“你我兄弟,说这些外话!”打断袁旭,袁谭问道:“可有迎到刘使君?”

看向正奔来的刘备和张飞,袁旭说道:“这两位便是刘使君与张益德将军!”

袁谭向二人拱手一礼:“早闻使君将至青州,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有劳长公子亲来相迎,备感怀莫名!”刘备连忙回礼。

张飞也跟着拱了拱手。

“此地非说话之处,回到营地我等再好生叙谈。”袁谭说道。

袁旭向太史恭吩咐:“传令下去,加快行进!”

太史恭应了,扯起嗓门喊道:“公子有令,加快行进!”

第247章 心存疑虑的太史慈

江东吴郡。

营房内坐着几位江东将军。

每位将军都是体格魁梧,上首者与太史恭有几分相像。

他脸上没有伤疤,也比太史恭年轻几岁。

此人正是太史慈。

当年孙策招募太史慈,俩人曾厮杀到铠甲尽碎。

太史慈与孙策可以说是亦主亦友!

孙策薨殁,太史慈赶回吴郡。

他不仅是为送殡,还有着保护孙策后人的想法。

大乔只是一介女流,孙昭尚且年幼。

若无外力相助,母子二人能否生存下去都是未知。

太史慈环顾众人:“都哑了?”

屋内众人都是他麾下将领。

其中一人答道:“将军猜疑,我等也曾有过。只是……”

“只是什么?”

“周将军回到吴郡,已是接管城防……”

“那又怎样?我等又非叛乱,莫非还要起兵前去不成?”太史慈一瞪眼:“向来传承多是父子,以兄传弟,某甚觉蹊跷!既是心存疑虑,当然要问个明白!”

“将军有何计较?”

“起兵前往便是作乱!”太史慈说道:“我等今晚便去孙仲谋处,问明白将军薨殁之前,究竟交代了什么!”

“我等愿追随将军!”众人纷纷应道。

“追随子义作甚?”房门被人推开,一个人出现在门外。

看见此人,太史慈一愣。

推开房门的正是周瑜。

瞟了一眼屋内众人,周瑜吩咐道:“某与子义有话要说,你等退下!”

众人并未起身,全都看向太史慈。

太史慈冷着脸摆了下手。

将军们这才离席而起,纷纷走向门口。

目送众人离去,周瑜进入屋内。

“子义打算如何?”在太史慈对面坐了,周瑜问道。

“某要如何,公瑾莫非不知?”

回到吴郡,周瑜所作所为令太史慈心生不爽,语气也很是不好。

孙权继承江东,其中有着太多离奇。

周瑜不仅没有半点质疑,反倒一力平息,甚至还调拨军力,防范对此异议颇深的僚属。

“公瑾可还记得与伯符征战沙场?”周瑜没有做声,太史慈冷声问道。

“怎会忘记!若非伯符,你我也无缘相识。”

“某不信公瑾不觉此事蹊跷!既是未忘伯符情义,因何不见质疑?”

“有何蹊跷?”

“兄位弟承,伯符并非无有子嗣。”

“那又怎样?”

“你……”

太史慈脸色铁青,冷声问道:“公瑾此来,究竟何意?”

“劝子义莫要一意孤行。”

“若某执意质问……”

“只得兵戎相见!”

“公瑾是要逼某起兵?”太史慈语气已是极其森冷。

“并非逼子义起兵,只为江东稳固而已。”周瑜说道:“伯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