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还不足以让袁旭时刻保持警惕。

始终得不到回应,袁旭觉着有些无聊,他打算吩咐卫士们继续前行。

刚要站起,好似柔弱到一股风就能刮走的公孙莺儿突然蹿了起来。

白嫩的小手顺势一扯,拽出了袁旭腰间的佩剑。

佩剑被抢,袁旭一愣,刚要闪身躲开,一道银光向他心口戳来!

“公子小心!”发现公孙莺儿持着长剑刺向袁旭,四名卫士惊了一身冷汗,几乎异口同声喊了出来。

长剑眼看就要刺中袁旭心口,他连忙侧身闪避。

反应已是不慢,却还是没有完全避开。

随着一阵剧痛,锋利的剑尖戳进了他的肩膀。

猛的抽出长剑,公孙莺儿娇喝一声,再次提剑向袁旭刺来。

这一回她没再能得逞,四名卫士冲了上来,其中仨人仗剑护住袁旭,另一人挥剑将她手中的长剑挑开。

“莫要伤她!”卫士正要砍杀公孙莺儿,陡然听到袁旭的喊声。

手腕一翻变幻了剑路,挥剑荡开公孙莺儿的长剑,卫士跨步上前,一脚踢在她的手腕上。

由于护疼长剑脱手飞出。

卫士纵步冲上,将剑踢远,随后拧身折回公孙莺儿身旁,将剑架在她的脖子上。

捂着流血的伤口,袁旭一脸的错愕。

“为什么?某救了你,为什么要杀某?”

“不是想知道我的名字吗?”

脖子上架着雪亮的长剑,公孙莺儿咬着银牙说道:“我叫公孙莺儿,只须听个名字,应该明白为何要杀你!”

“你不是哑巴,是公孙瓒的女儿!”一脸错愕,袁旭说道:“某救你,可不是让你杀某?”

“家破人亡,父亲还险些杀了我,都是拜你所赐!”公孙莺儿咆哮着,想要扑向袁旭,却被卫士一把按住肩头压着跪在地上。

“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要杀你!”瞪着杏眼,她咬牙说道:“除非我死了……”

“你是在逼某杀你?”摇了摇头,袁旭一手捂着伤口,另一只手朝按着她的卫士摆了摆:“放她走吧!”

“公子……”并没有立刻松开公孙莺儿,卫士错愕的看向袁旭。

“一个小女孩儿,杀了也显不出我等英雄!”肩头的疼痛让他额上冷汗直冒,袁旭却还是说道:“让她走!”

已经抱定必死的决心,当袁旭喊出放她走的时候,公孙莺儿愣了一下。

长剑架在她的脖子上,卫士迟疑着撤了回来。

“走!”朝公孙莺儿一瞪眼,卫士喝道:“还不谢过公子不杀之恩!”

并没有向袁旭道谢,公孙莺儿怒目瞪了卫士一眼,爬起来飞快的跑了。

小小的身体里透着倔强,看着她的背影,袁旭紧紧攥了攥拳头。

为了活下去,他逆转了易京城外的厮杀!

救了袁军将士,击退了公孙瓒,却造成了数万公孙军将士被屠杀,公孙瓒全家遭受灭门之灾!

有着如此深仇大恨,妄图以救人一命化解干戈……

袁旭也认为他太天真了!

公孙莺儿……

捂着伤口,默念着这个名字,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从小女孩儿决绝的神情,他看不到半点威胁,看到的只是浓烈的杀意!

既然说了一定要杀他,她必定会做!

或许是一年,或许是两年,袁旭相信她一定会回来!

只是凭着她那瘦小的身躯,又能做些什么?

袁旭甚至有些担心逃走的公孙莺儿!

真贱!

人家要杀你,你还担心她?

心底骂了一句,袁旭对四个卫士说道:“丢下马车,继续上路!”

“公子,你的伤……”看着他用手捂住的伤口,一个卫士提醒道:“还是包扎一下!”

伤口不浅,还在流着鲜血。

鲜血洇透指缝,捂着伤口的手上沾的也都是粘稠的血液。

解开铠甲,在卫士的帮忙下包裹了伤口。

包扎伤口时,袁旭一声也没吭。

他已想明白,敌人就是敌人,无论再怎么用心对待,还会像养不熟的狼一样咬他一口!

费尽心力,照顾了公孙莺儿数日。

她昏迷时担心她一睡不起,她醒来后担心她体力难以恢复。

悉心照料,最终换来的只是被她刺杀……

讽刺!

真的是讽刺!

“公子,好了!”包扎伤口的卫士撤步一旁,提醒了还在想着刚才那件事的袁旭。

“上路!”冷着脸,袁旭向卫士们吩咐了一句。

看得出他心情消沉,没人敢多说什么,卫士们纷纷上马,跟着他往上蔡方向一路疾驰。

第32章 力大无穷的少年

五骑健马一路飞驰奔向上蔡。

沿途他们没做任何耽搁,选择的道路也是少无人烟的旷野。

几天来,袁旭还因公孙莺儿的事心情有些不好。

费了好大劲救下她,却还被她刺杀,搁在谁身上难免都会心烦。

“公子,再往前便进入上蔡境内。”一名卫士抬手朝前一指。

才入春没多久,山峦、荒野上嫩草刚抽出芽儿,放眼望去满目葱翠。

远处垂柳呈一字排开,纵横东西,一眼望不到尽头!

“此处何地?”放缓速度,袁旭向卫士问了句。

“蔡沟!”一个卫士说道:“上蔡物阜人丰,景致也还不错,只是不晓得怎么就闹出乱贼来了!”

看了说话卫士一眼,袁旭没有吭声。

垂柳凄凄,土质必定不差。

单看地貌,这里应是种什么长什么的肥沃土壤。

黄巾之乱,起在桓灵无道、民不聊生。

朝廷大军南征北战,最终将祸乱平定,然而却有不少黄巾余孽分散各地。

时日久远,除黑山、白波、青州等地黄巾形成势头,时常会攻城略地与朝廷为敌,其余各部多是占山为王,做着拦道劫掠的营生。

上蔡一带,几年前还是白波黄巾的地界,自白波军被剿灭,此处回归安宁,贼人祸乱的可能并不是很大!

如果袁旭占山为王,他绝不会蠢到攻击官府!

拦道劫掠百姓、商贾,官军即使讨伐,也不过是象征性的做个样子。

可一旦攻击官府,那便是另一种场面!

上蔡的水,很深啊……

距垂柳越来越近,袁旭发现翠色遮掩之处,横亘着一条向东流淌的小河。

放缓速度,五人正往河边走,耳边突然传来重物落水激起浪花的巨响。

声音巨大,就好似有人正搬着小山往水中砸。

和卫士们相互看了一眼,袁旭加快了速度,往河边飞驰。

离河岸越来越近,当他发现传来巨响的根源时,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

岸边站着个光膀子的少年。

虽说只看到背影,大致也能估摸出他只有十五六岁。

让袁旭心惊的并不是他初春时节光着膀子站在河边,好似浑然不知寒冷,而是他扛起了一块至少有半个人大的石头,正往河中投掷。

少说也有数百斤的石头,划出一道抛物线落进河中,激起一蓬巨大的水花。

浑身喷溅的都是河水,水面稍稍平静,少年伸着脖子朝河面望了望。

显然他没有达到目的,失望的撇撇嘴,又去扛另一块石头。

“阁下这是在作甚?”策马来到少年近前,在他弯腰去搬另一块石头的时候,袁旭拱拱手问了一句。

“抓鱼!”头也没抬,扛起石头少年就朝河边走。

又是一蓬水花飞溅,还是和刚才一样,他什么也没捞到。

“鱼不是这样抓的。”眼看他又要去搬石头,袁旭说道:“捕鱼有许多法子,某唯独没听说可以用石头把鱼砸上来。”

“石头可以砸死狼,因何不能砸死鱼?”

少年一句话,让袁旭顿时语塞。

是啊,石头能砸死狼,凭什么不能砸死鱼?

解释水的浮力和鱼的游动速度以及许多涉及到这个问题的原理?

好像根本说不通……

“阁下因何捕鱼?”少年正要再去搬石头,袁旭问了一句。

“肚子饿啊……”

简单两句对话,袁旭已确定眼前的少年心智不全。

他的回答很单纯,完全没有戒备之心!

力气却大的惊人!

“某有些吃的!”袁旭向卫士伸出手对少年说道:“先吃些垫垫肚子,稍后某教你个捕鱼的法子。”

歪头看着袁旭,少年没有吭声,肚子却“咕噜咕噜”的叫了几声。

从卫士手中接过两块干肉,袁旭递给了他。

丝毫没有做作,少年抓过干肉就往嘴里塞。

三两口吃完,他舔了舔嘴唇问道:“还有没?”

倒不客气!

袁旭向身后的卫士使了个眼色。

一个卫士捧着装满干肉的布袋上前,递给少年。

接过布袋,少年拿出干肉又吃了起来。

他的食量惊人,眼看一小袋干肉很快被他吃光。

“取些钱来!”朝卫士一伸手,袁旭吩咐了一句。

“公子……”一袋干肉被吃了个精光,袁旭还要拿钱,一个卫士迟疑着说道:“到了上蔡,用钱的地方……”

没有吭声,袁旭的手又向前伸了一下。

卫士只得取了一吊铜钱给他。

“这些足够买许多肉了……”

铜钱递到少年面前,袁旭说道:“汝可拿回家中……”

“不要!”

出乎意料的是,少年并没接铜钱,反倒说了句:“又不能吃!”

真傻还是假傻啊?

提着铜钱的手悬在半空,袁旭彻底凌乱了!

居然还有不知道钱好的……

“公子,赶路要紧!”袁旭吃了瘪,一个卫士小声提醒道:“和个傻子说什么……”

“你才傻子!”少年眉毛一挑,冲说话的卫士一瞪眼。

他力气大的出奇,卫士也不敢招惹,撇了撇嘴没再吭声。

“说好教某捕鱼的,你不能走!”

吓住卫士,少年看向袁旭。

“不走,不走。”遇见这样力大无穷的人,没探查个究竟,袁旭怎肯马上离开?

至少也要弄清楚他是何方人氏,如果能收在身边做个助力,不失是桩美事。

“教你捕鱼之前,你要告诉某,你叫什么名字?”骑在马背上,袁旭低头对少年说道:“不知名字,可是学不会捕鱼的。”

“小祝!”丝毫没有迟疑,少年回了一句,还从腰间取下块木牌朝袁旭一亮。

木牌磨的油光水滑,显然已经佩戴了许久。

牌子上还刻着“公道”两个小篆字。

祝公道?

好熟悉的名字!

“你叫祝公道?”眼睛瞪的溜圆,袁旭追问了一句。

“小祝!”摇了摇头,少年否定了他的说法。

“牌子是何人给你?”

“娘!”

“你娘呢?”

“死了!”

“你家住何处?”

“……”

少年没有回答,只是茫然的摇了摇头。

他居然不知道家住何处,自称名叫小祝,还带着书写“公道”二字的木牌!

第33章 不知道家在哪

河水清清,鱼儿摆动尾巴在水中游弋。

不时会有一两条调皮的小鱼露出头来,在水面上吐出一串串泡泡。

垂柳前,四个披挂重甲的卫士一字排开,警觉的观望着四周。

上蔡正在闹匪患,随行保护袁旭,他们半点也不敢松懈。

小河边,两个少年并肩坐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河面。

身穿重甲的袁旭,握着树枝做成的简易鱼竿正在垂钓。

他身旁的小祝,则一脸期盼的望着牵引在树枝上的那根细线。

鱼线只是普通的麻线,鱼饵则是袁旭带着小祝在柳树下挖的蚯蚓,至于鱼钩,是从卫士那里讨要的缝衣针。

将士出征,身边不可能带有女眷。

衣服破了也都是自己缝补,随身携带缝衣针并不奇怪。

东汉末年,冶铁工艺已趋于成熟,缝衣针的针眼只是不像后世的那么细小。

把针弯成钩子,用麻线穿上,再捆绑在树枝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