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咨询商-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城,而这有过了半年,眼下他感觉洛阳城的局势岌岌可危,他身边也没有什么人可以信任了,除了一个王世充之外,他几乎都不知道该相信谁,而就算是这个王世充,他都感觉他有很多事情瞒着自己,不过他在没有证据的时候不敢乱说。

杨侗对于杨广派来的裴仁基还是十分信任的,他知道当初就是他被父皇征召过去护驾,带着军队保护这父皇安全的到达了江都,这说明父皇都是些信任他的,所以他也对裴仁基十分信任,这个时候对他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殿下,陛下并未对末将言及他返回洛阳的打算,所以这件事情末将无法做出回答,不过陛下曾多次称赞殿下,说殿下在洛阳城的表现十分优异,他对此十分的欣赏!”

裴仁基心里叹了口气,隋炀帝自己跑到了江州,将一个杨侑留在了长安,一个杨侗留在了洛阳,此时长安已经失守,杨侑逃到了巴蜀,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消息,不知道他在萧铣起兵的过程之中有没有被波及,如果没有被波及的话,他此时应该已经到了陈棱的军中了,不过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消息,估计路上肯定是出事了。

而杨侗这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隋军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此时的兵力已经所剩不多了,而且裴仁基还了解到,杨侗将自己的军队几乎全都交给了王世充,这个王世充他是打过交道的,此人为人狡诈,让人莫不清楚底细,不过他素来都很有野心,所以将这么多军队,而且还是折冲和果毅这样的精锐军队交给他的手上,是否是明智之选,裴仁基还不敢肯定,不过李密的部队人数众多,和他们进行野战的话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如果是他领兵的话,他只需要守住洛阳城边上的偃师,守住洛水这一条关键的道路,让魏军不能轻易的跨过洛水,那么就足以应付魏军了,魏军不是隋军,他们装备简陋,缺乏攻坚能力,所以就算是他们想要来攻打偃师,那也是会付出不小的代价的,而且偃师距离洛阳还比较远,前方的战事并不会对洛阳造成直接的冲击,这也有利于稳定洛阳城中的民心,以免百姓出现慌乱,此时中原的百姓大多都集中在了洛阳一带,剩下的也大多逃到了南方去了,魏军虽然拥有回洛仓和洛口仓这两个重要粮仓里面的粮食,但是这些粮食迟早有耗完的一天,而魏军缺乏根基,北边有窦建德虎视眈眈,南边有杜伏威和朝廷大军的威胁,他们必须急战,越拖对他们越不利,如果是他领兵,在偃师放上五万大军,然后将剩下的军队向西挺进,进攻河东,打通黄河上的渡口,将被困在关陇北部的裴矩部队接过来,这样的话洛阳城的军事实力会大大增强,兵力将会翻上一番,到时候即便是面对李密和李唐军队的围攻,他们也有了抵抗之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这么被动,这还是在只面对李密一方进攻的时候,王世充就用光了隋军,要是李唐大军也杀过来了,那隋军要怎么抵挡?洛阳城岂不是在唐军面前成为了一座空城了吗?

王世充打了多年的仗,这些问题他会不知道吗?裴仁基显然不是这样认为的,这其中必有蹊跷!(未完待续。)

第八十二章 王世充的隐忧

“殿下,折冲军和果毅军都是陛下的亲兵,是帝国最精锐的部队,您不应该把他交给旁人的,至少虎符得在您的手中!”

裴仁基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决定劝阻杨侗,让他收回王世充手中的军权,而既然杨广把他派了过来,肯定是有要用他帮助防守洛阳的意思,所以就算是废掉王世充,那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这,可是我已经将这两支大军交给了王将军了!”

“虎符也交了么?”

裴仁基惊呼出声,隋军的精锐部队如骁果军、折冲、果毅和虎贲军都有一块虎符,要想调动这些军队,除非是皇帝自己亲临,否则的话就只有持有皇帝的信物,也就是调兵虎符才能够调动他们,而杨广在南下之前已经将虎符交给了杨侗。

为了防止造假,这些虎符都被分成了两块,一块在皇帝的手中,另外一块在四支精兵主将的手中,在持有皇帝信物的人拿出虎符,合成一块核对无误之后,来人方可调动这支部队。

四支军队之中骁果军此时在杨广的身边,被他带到了江都,是四支军队之中最精锐的部队,而折冲和果毅在被李浑带去潼关之后,死伤惨重,目前的两军都是重新组建的,战斗力稍显不足,因此被留在了洛阳,协助杨侗防守洛阳,至于虎贲军,这支军队多是有边军组成,以丰州境内的彪悍民众组建而成,此时的主将是裴矩,当初裴矩带兵北上的时候,杨广将虎贲军的虎符交给了他。

杨侗点了点头,“就在半个月前,王将军率军前去袭击魏军大营,却不料情报泄漏,让魏军有了准备,我军伤亡惨重,王将军也十分的自责,洛阳城中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将军能够代替王将军领兵打仗,所以我只能仰仗王将军了,而由于王将军兵败,手中的军队大部分都溃散了,所以我便把折冲和果毅两支军队都交给了他!”

杨侗见裴仁基表情严肃,似乎有惋惜的意思,心中有些忐忑,他虽然是皇室子弟,但是因为他的父亲杨昭去世的早,所以他们兄弟几个从小就很没有安全感,时间一长他们就都没有贵族子弟的那种狠霸的气质,杨侑杨炎尚且不说,单说杨侗,他就很胆小,王世充跟李密交战,前前后后失败过多次,但是他却并没有责罚过王世充,反而是他败得越狠,杨侗就对他越好,这也让王世充彻底的摸清楚了他的脾气,这才敢变本加厉,要是碰到杨广这样的君主,只怕是借给王世充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再太岁头上动土了。

杨侗的脾气很好,即便是在外人的面前也没有架子,所以此时他才会显得十分紧张,直接就在脸上表现出来了。

“殿下这一步确实是做错了,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一军之主将,他们是具有很大的自主权的,眼下群雄并举,王世充心里面到底有没有野心,到底对大隋忠诚有多少,这我们都不知道,而他手中握有七万大军,殿下身边只剩下一万羽林军,而洛阳又是天下第一城,使得大隋的国都,要是王世充起了歹心的话,他大可以带兵逼城,控制住洛阳,然后将殿下软禁起来,再以殿下的名义另立朝廷,而他自己则站在幕后,充当一个幕后的操作者,这样的话大隋的利益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殿下想过没有,一旦洛阳失守,那么整个长江以北,我大隋将再无立足之地,即便是陈棱将军在汉水一带击败了西梁的萧铣,也一样得放弃他打下的地方,收缩兵力全力防守扬州。”

杨侗胆子小,被裴仁基这么一说,顿时觉得事情非常的眼中,心里面已经慌了,他连忙询问道:“裴将军,我创下了这么大的祸,我该怎么做?”

裴仁基看了看左右,确定没有可疑人等偷听之后,在他耳边低声细语。

王世充最近很郁闷,他还在准备着春天的攻势,却突然接到消息,说朝廷派来的援军到了洛阳了。

朝廷派来了援军,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朝廷来的军队越多,那他王世充的实力也就会变得越强,所有的军队其实都是给他做了嫁衣,但是在他了解到详细的情况之后,他却高兴不起来了,原因就在于来的军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却是裴家的人,这人是前山海关重兵裴仁基。

王世充对裴仁基的了解不多,但是却对闻喜裴家的了解很多,裴家此时在朝廷之中身居高位,执掌乾坤,裴藴裴矩裴寂等等都是杨广身边的重臣,闻喜裴家的实力也十分的强大,是除了关陇贵族之外,河东最大的家族了,所以他对此十分的忌惮。

本来杨广率军南下,虽然没有明确的交代他王世充,要他配合黄河以北的裴矩,但是他身位隋将,袍泽有难,他理应救援,但是王世充却故意放弃掉了黄河沿岸的渡口的控制权,使得李唐军队将渡口全部控制了起来,连渡河的船只也全都在他们的手中,更要命的是李世民在潼关屯下重兵,李元吉在山西布置好了防线,这使得裴矩的那十万隋军彻底的成为了一支孤军,在屈突通的部队度过了黄河之后,他们的退路就被彻底的切断了,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虽然主要是隋军自己的协同没有做好,是宇文述故意害了裴矩一手,但是却跟他王世充的关系也很大,要不是他将渡口拱手相让,那么裴矩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眼下闻喜裴家的人来了,他们虽然是被派来协防洛阳的,但是王世充却肯定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简单,他们肯定是为了裴矩的事情来得,裴矩是裴家的重要力量,裴家不能损失掉他,也不能让他被李唐的军队俘虏,据说李渊对于裴家十分的看中,在他看来,他需要跟杨广一样,找到一个非关陇势力来抵消关陇势力对自己朝廷的影响,但是对于裴家来说,这却是一个危机,如果裴矩兵败被俘,最终投降李唐,那么他们在大隋这边就会非常的尴尬。

第八十三章 洛阳之乱(一)

很快,洛阳方面派来了越王的使者,使者告诉王世充,说朝廷的援军到了,带来了圣上的旨意,要他感到东都去面圣。

所谓面圣,其实是一个幌子,王世充在接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刻起,就知道了这是对方部下的一个骗局,只是对方用的是阳谋,利用皇帝的旨意召见他,他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不然的话他就会背负一个抗旨不足的骂名,那样的话他手底下的这七万大军会怎么样他不知道,但是洛阳方面肯定借机切断他的粮道,不给他提供粮食,粮食问题眼下是王世充最最头疼的问题,杨侗虽然对他很宽宥,但是洛阳城里面也没有多少粮食,所以王世充就算是想要更多的粮食,他也根本就得不到,而一旦粮道被切断的话,那他的七万大军就会树倒猢狲散,没人会跟着一个让士兵饿肚子的将军的,更何况他们还都是杨广的精锐部队,王世充对他们的控制力还不强。

这个怎么办?这一定是裴仁基出的鬼主意,要召自己进京,然后趁机将自己软禁起来,夺走自己手中的军权,这要是在大业初年,没有军权那也没什么,和平年代不打仗很正常,搞什么都能养活自己,但是眼下是乱世,乱世是群雄并举的年代,要是他王世充手中没有了军队的话,那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一时间,摆在王世充面前的就只有三条路了,一条是主动交出兵权,进京服罪,第二条是带着军队起义,成为一方割据势力,第三条是投降李密,成为李密的部将。

这三条之中,第一条和第三条都不可取,就算是杨侗宽宥,但是裴仁基却是个老狐狸,所以他必定不会放过自己,等到自己手中没有了军队,那就连没有了爪子的老虎都不如,只能任人宰割了。

第三条也不可取,他跟李密鏖战多时,双方接下了滔天的仇恨,互相之间极为敌视,他的手下沾染了太多瓦岗军的鲜血,所以就算是带兵前去投奔,李密也不会放过他,虽然不会立即杀了他,但是第一件事情也是解除他的兵权,然后将他软禁起来,等到大家都不再将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的时候再杀了他。

如此说来,对于王世充而言,他就只能选择第二条路了。

可是举兵起义简单,但是如何生存下去就很难了,眼下他的东边是李密的魏军,北边是河北窦建德的夏军,西边是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