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保持了相互对持的状态!

根据中英宁的相关条约,中国和英国都有权力在宁王国驻扎不超过一千二百人的军队,用以保护两国侨民,为了保持一致,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引起宁国普通人的反对和敌视,双方的军队都很低调,打出的招牌也都是比较没有那么强的殖民性质。

中华军的驻宁部队,称之为‘缅甸宁护商团’,简称‘护商团’。

而英国人更干脆。直接称呼为‘领事馆卫队’,只不过这个卫队的规模大了些,有着足足一千两百人,而且还有骑兵和炮兵。

缅甸局势紧张的时候。中华军是把护商团全部集中到了曼德勒,英国人自然也是如此。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两支军队的驻地都非常近,因为宁王国划给中英两国的使馆区是彼此相邻的,各自军队的军营自然也都是在使馆区内。

所以林成庭刚死呢,这两支军队就是相继接到了命令。这个命令并不是说直接插手宁王国的内战,而是监视中华军英军。

于是乎,这两支军队就是隔着一千多米不到相互挖起了战壕,然后大眼瞪小眼了。

在这种情况下,护商团要想直接出战支援李昊通,难度是相当相当的大,这前脚刚出去,估计后脚人家英国人的使馆卫队就杀过来了。

现在不管是中国的护商团还是英国的使馆卫队,都是不敢轻举妄动。

想到这里,郝木柏不由得埋怨起李昊通来,这提前做了一年多的准备,怎么事到临头了还出现了这么多的意外。

要知道根据郝木柏和李昊通之前的计划,这禁卫军应该是会保持中立的,就连宁军的大部分高层将领,也是会保持中立的。

这些军方的高级将领基本都是林成庭当年从国内带来的,他们大多数人只对林成庭有忠诚之心,至于林成庭死了后,只要军方的利益不收损,那么他们并不在乎是大王子还是二王子成为新任国王。

当然了,这些军方高级将领保持中立,还有着中英两国的庞大压力所致,在很多宁军的高级将领来看,这大王子和二王子之争,不过是家里小打小闹而已,而宁王国的真正生死大敌,还是英国和中华帝国。

不管是郝木柏还是英国人那边,其实在之前都在不断的给宁军的高级将领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倒向自己这一方,而这让很多宁军的高级将领深感为难。

那些政客们可以当墙头草,但是他们宁军却是不行啊,这要是倒向了其中一方,从而引起另外一方的不服,然后直接出兵宁国怎么办?

所以为了避免中英两国的直接出兵,同时也是为了保住军方自身的利益,宁军的几个高级将领之前就私底下表态,对于王位之争,宁**方是不会参与其中的,但是他们坚决反对中英两国任何入侵,坦言不管是中国还是英国一旦派兵进入宁王国,那么宁军就会直接倒向另外一方。

这就是林成庭的常用的威胁:不管是英国还是中国,谁要是打他,他立马就倒向另外一边。

而不得不说,这种威胁还是比较有效的。宁军虽然人数少,但是也有五万多人呢,这在缅甸可是一支不小的军事力量。

但是宁军军方不参与,不代表禁卫军那边同样不参与。

前文说过。林成庭建立的宁王国,在各方面都是极大的抄袭了中华帝国的各项体制,政治和军事上都是如此,中华帝国有着一支独立于海陆军之外的近卫军,林成庭就搞了一个禁卫军。不过人数要少得多,只有两千多人。

这个禁卫军之前一直都是被林成庭牢牢把控,不管是大王子所属的势力还是二王子这边的势力,基本都是无法渗透进去。

然而让郝木柏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禁卫军竟然会在最后关头倒向了大王子那边,这让李昊通的所有计划化为灰烬。

按照李昊通和郝木柏之前的计划,一旦林成庭身死,那么效忠于李昊通的一个步兵团就会直接入城,然后直接击杀大王子以及效忠大王子的那些大臣们,这个过程里。护商团要牵制住英国人的使馆卫队。

这是一个简单而暴力的方案,没有太多的枝节,直接杀进王宫把大王子和支持他的一些大臣们干掉,然后扶持二王子登基为新任国王,整个过程甚至都用不了一天。

然而禁卫军的突然倒戈,彻底打乱了李昊通和郝木柏的计划。

而更让人郁闷的是,直到现在郝木柏还不知道那支禁卫军为什么会突然倒戈。

尽管局势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但是郝木柏依旧忍着没有动用护商团,因为他深知一旦动用护商团,那么对面的英国人的使馆卫队肯定不会无动于衷。最后就有可能引发中英两军之间的交战。

而这种导火索,足以引发中英两国的大规模战争。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会动用护商团的!

“去联系李昊通,我要知道情况到底怎么样了!”郝木柏话音落下后。一个人就是快步走出了领事馆,然后直接前往王宫方向而去。

这名领事是坐着使馆的马车,一起前去的还有着几个充当护卫的陆军骑兵,这一路上有些认得这是中华帝国的马车和骑兵,那么一般都会绕着走,但是也有一些不长眼的暴徒试图冲击。甚至劫掠他们。

这些暴徒或是平日里祸害街面的盗抢之辈,或是乱兵之流,想要趁着现在满城打乱谋财害命。

对于这些人,那几个护卫骑兵是没有丝毫客气,连开枪都懒得开,直接抽出马刀一阵砍杀,就是让街面上多了数十具尸体。

领头的一个少尉骑兵军官左右看了看,一边把手中还沾有血迹的马刀用布搽拭着,一边道:“继续前进!”

曼德勒虽然是宁王国的首都,之前还是贡榜王朝的首都,但实际上规模并不大,居民也不算多,在东南亚这一片算得上是大城市,但实际上人口和城区规模还不如帝国江南的县城。

不用多久,这一小队人就是来到了一座小宅院面前,门口是一群穿着宁军军服,但是手臂绑有红带的军人,这些军人大部分都是一些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的当地土著,不过那些军官们却是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是华人。

这是宁军甚至整个宁王朝的普遍现象!

宁军五万多人,几乎所有军官都是清一色的华人,那些土著们只能是充当大头兵而已。

放大到整个宁王朝,官员和商人、地主等上层也大部分都是华人,其中的官员更是清一色的华人,整个宁王朝,就没有一个土著官员。

商人和地主这些倒是有些土著,不过多数也是华人阶层。

这些年林成庭大力吸引华人移民,而且给出的条件是非常优厚的,只要是读书人来到,要从政就当官,要想从军的话,其他们自办的随军学校学习几个月,立即就是军官。

可以说,现在的宁王国是一个外来民族统治本地民族的典型政权,和已经消亡在历史长河里的满清王朝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待马车停下后,里头下来了一个穿着中华装的年轻人,这是郝木柏派来的使者,不过这人刚下车呢,就是露出惊喜之色:“钱兄,没有想到你在这里!”

前头一个穿着宁军军服的军官听罢后,当即就是迈动步伐然后走了过来:“安大才子?前年国内一别有两年没见了吧,只是,你怎么会在这里?”(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八章 年轻一代

那钱姓军官虽然穿着宁军的军服,但是他却是中华军的现役军人,是被秘密派遣到宁国来,给李昊通充当军事顾问。

这种秘密派遣如果不是知道内情的人,是很难察觉的,就算英国人挨个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因为宁王朝和其他东亚国家有着极大的不同,首先这是一个华人建立的国家,统治阶层是清一色的华人,官方语言可是汉语。

同时宁王朝的各方面政治和军事体系也是基本照抄中华帝国,如果是不了解到人来到曼德勒,估计都会认为宁王朝是中华帝国下属的领土。

这宁军里的军官多数也是清一色的华人。

因此当中华军秘密派遣过来的军事顾问如果他们自己不说,实际上外人会很难察觉到他们实际上是中华军的军事顾问。

加上李昊通为了避免宁国的其他势力得知并干扰此时,可是给这一批的军事顾问直接伪造了真正的军官身份,眼前的这个钱国堂就是拥有着宁军的少校军衔。

钱国堂看见了来人后,当即是露出了喜色,眼前这个穿着中华装的年轻人不是别人,乃是他当年的杭州高等中学的同学,名为贾浩峰。

这两个人的出身相似,钱国堂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曾祖父曾中过举人,官至道员,祖父和父亲也都考中秀才,不过祖父一生都没考上举人,也没有捐官,倒是他父亲久考不中后,捐了个知县,花费了不少钱打点才在江西谋得一任知县,不过太平天国运动后。他父亲为了避祸很果断的辞官归家,这前后当的知县还不足两年呢。

回到金华老家后曾学别人,投资开了家火腿作坊,不过很快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而后一两年家人又是多病多灾,最后耗尽了仅有的些许钱财。最后不得不回到老家,依靠祖宅传下的数十亩田产过活,家境甚至已经比不上那些富农。

这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钱家是已经破落的书香门第。

贾浩峰也差不多,同样是大地主出身,不过他的家是在皖南,太平』』,天国期间,不仅仅家产全无,而且连父亲和几个家人不是被太平军所杀,就是饿死在了逃亡的路上。最后贾浩峰是和母亲还有两个妹妹逃亡到杭州,寄居在姐夫家中。

从家财万贯的士绅地主沦落到寄人篱下,这给少年时期的贾浩峰是极大的刺激,由此读书是非常用功,他姐夫见他读书不错,所以也是资助了他进入新式学校读书,后来更是硬撑着资助他入读杭州高等中学,要知道这入读高等中学的花费可是颇大。他姐夫也不过是在一家商行里当掌柜而已,收入要养一大家子本来就很苦难了。还得供贾浩峰读高等中学,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为了缓解家中的负担,他那个大家闺秀出身的母亲更是做起了针线活。

而贾浩峰也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虽然没能靠近他希望的陆军军官学校,但是却考入了帝国大学,考入帝国大学后。虽然虽然负担依旧很重,但是他却是神情了皇家银行的的学业贷款,平日里也是做一些兼职,总算是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这两人的家境和遭遇都有些类似,所以在杭州高等中学的时候也是相交甚多。

当年两人从杭州高等中学毕业后。钱国堂怀着一颗建功立业的心思,加上帝国成立后军官的社会地位极高,乃是最容易博得贵族爵位的一群人,所以报考两大军校历来都是帝国最优秀的一群年轻人的首选,钱国堂也里不例外,为了恢复家族的荣光,他经过重重竞争最后考入了皇家陆军军官学校。

现在的他犹记得获得录取通知书时,不仅仅是整个村的人都为他欢呼,他那个依旧苍老的父亲更是亲自祭祀宗祠。

而后他更是连接获得县上多名士绅、官员的宴请,如果不是他早早就定下了婚事,估计都有人当场要和他结亲了。

整个场面丝毫纵然不如明清时代那些士子考中进士的场面,但是也不弱了,在当代人们的心中,能够考上两大军校那是比明清时代的举人还要值钱。

实际上这也的不容易,帝国的领土庞大,人口众多,而两所军校每年录取的人数加起来也不过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