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宠妻一下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康转头看着她,心骤然被撞了下。“叛乱已经平定。”他沉声道,不悦于自己遂渐浮动的情绪。
“那表示——你会一直留在京里?”她眼睛闪亮。
“如果没别的任务的话。”他将目光重新移回池塘,刻意忽略她期待的眼神。
夏儿垂下肩,略显泄气——原来还是有可能会再离开家,她不喜欢等待的感觉。
“你……希望我待在京里?”他问,语气放柔了些。
她热切地直点头,随后,发现这样的表现有些不妥,又连忙摇头——
“如果皇上有任务派给你,自然是要以皇上的旨意为重——”她有点言不有衷,既然曾经立志要当一位识大体的妻子,现下,她就必须学习凡事以丈夫为重。“不过请放心,如果非不得已又要离家,我还是会写信给你的。”
萨康皱起眉,想起过去五年里,每隔半个月就会接到她一次十五封来信的“惨状”,每回,他都为了该不该回信面感到头痛不已。
不过,夏儿并没有注意到萨康表情的转变,仍兀秃高兴道:“予雾姊姊说我书写汉文能力已经有长足的进步了,写信真的很有帮助。”
“你写信给我,是为了练习汉文?”他霍然回过头,不由得提高音调。
“当……当然不是。”她忙澄清道,萨康的反应吓了她一跳。“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学习汉文的成果,并不是……”
“那很重要吗?”
“什么?”
“学习汉文。”
“当然重要。”夏儿忽而全身肃立,慎重其事地宣称。“对每个琉球子民而言,汉学博大而精深,学习汉学是我们的义务,但是来中国之前,我只会背百家姓,三字经和论语,不过,现在我已经又读熟了大学,中庸,孟子……”
“我知道你会什么。”她在信里已经写得“非常详尽”了。
“哦。”她停愣了下,思绪一转,换个方向继续“歌颂”道:“而且我既然已经嫁来中国,自然更要学习汉人文化,这样才能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萨康觉得荒谬至极——原来这就是五年来她常常在信里默写古文给他的原因!
“汉文化的确博大精深,但——我是满人。”他指出。
“什么?”
“我不是汉人,是满人,而且从来不接触那些玩意儿”他自幼即学习各项作战技能,对汉人那些文绉绉的千古名文自然是“敬而远之”。
“你是满人?”夏儿愣愣地偏着头,摆明了无法理降这当中的不同。“为什么你不是汉人呢?”
萨康翻翻白眼,觉得她的问题很蠢。“我生来就是满人。”
夏儿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汉人之外又有满人呢?以前的太学师傅明明告诉她,天朝里全是汉人,而由汉人创造出来的汉唐文化更是历数千年而不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满人和汉人……有不同吗?”她问,至少她写汉文他也看得懂啊?
“我们祖先原来住在关外。”
“关外在哪?”完了,她更不懂了。
萨康思索了下,决定以最简单的说法回答。“就是长城以外。”
“嗯,长城我知道。”夏儿认真地点头。“然后呢?”
“然后——我们就住进了汉人的地方。”他尽量以较“中肯”的字眼说道。
“那汉人住哪里?”她天真地问。
“中国地大,他们只是‘让’了点位置给我们。”怪,他怎么变成在和她讲述历史了?
“原来如此。”这下她终于懂了。“我想长城以外一定比这里更冷,想不到天朝皇帝这样仁善,肯拨出一部分的土地给你们满人居住,我真是佩服极了。”
闻言,萨康忍不住又翻白眼——她根本完全不清楚满清入关和灭掉明朝的过程,更何况现在的皇帝根本就是满人。
萨康叹了口气,道:“算了,反正这种政权交替之事对你来说是复杂了些,你不需要完全明白。”
“可如果是牵涉到你的事,我就必须要弄明白才行。”她忠心耿耿道。“如果有必要,我可以从现在立刻开始学习满语或满文……”
“不用勉强自己。”他从来没想过要她学习这些。
“一点都不勉强。”她强调。
“是吗?”萨康不可置信地挑高双眉——她简直乖巧得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她此刻展现的笑靥让他相信她真会这么做。
看来,她和他以前所知“养尊处优”,“骄纵蛮横”的公主大不相同。
这也算是他被迫娶她之后,“不幸中的大幸”吧!
正当夏儿想开口再对萨康说些什么时,一名萨康的随身侍从匆匆忙忙地自拱门处直朝亭子快步而来。
“什么事?”不等来人开口,萨康已先行问道。
“这是宫中派人送来的。”来者恭敬地呈上一只手函。
萨康快速阅完手函,随即对侍从说道:“去交代备马。”
“喳。”
“怎么了?”夏儿低声轻问,看样子萨康又要出去了。
“有事进宫。”萨康走出凉亭,准备回房换装。
“会很久吗?”她跟在他身后问道。
萨康倏地停下脚步,回过身问:“有事吗?”
夏儿摇头。“我只是想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会不会很晚?”
看她一脸企盼的表情,他脑中猛然浮现前晚她睡在卓上等他的情形。“我不确定什么时候回来,你不用等我了。”
“哦。”她失望道,眼神瞬间黯然下来。
“不过我会尽早回来。”她怅然若失的模样,让萨康忍不住又加上一句。
“真的?”她眼中又燃起欣喜的光彩。
“嗯。”他随口允道,在转身离去的刹那,心里同时也产生后悔。
他为什么要给她这种“期待”呢?
第四章
“这是我亲自熬的,请少福晋今晚务必和爷一起吃。”崔嬷嬷笑嘻嘻地捧着一只小陶锅进门。
“可是我这里已经有番薯汤了。”夏儿低头看着自己手上的那一锅,她猜想萨康可能吃不了那么多。
“我知道我知道,那是少福晋对爷的一番心意嘛!”崔嬷嬷将小陶锅放置桌上。“但我这个可不同,关系重大,尤其是少福晋你非吃不可。”
“我?为什么?”
“讨个吉利嘛!”崔嬷嬷热切道。“这样你才可以快点生下爷的子嗣啊!”
“生……生子?”夏儿羞红了脸,崔嬷嬷怎么突然跟她说这些?
“不用害臊,我知道爷未曾和少福晋圆过房,等了五年,也该是时候了。”崔嬷嬷一副好事将近的喜模样。“你瞧,我这汤里有枣子,花生,桂圆,莲子,吃了之后包准你立刻‘早,生,贵,子’。”
“圆……圆房?”
“别担心,依我瞧少福晋这身形,肯定可以为爷生个健健康康的小胖娃儿。”崔嬷嬷经验老道地说道,毕竟少福晋现已十八岁,生儿育女刚刚好。
“可是……”她更惊慌了,怎么这事完全没人跟她提起造?她是不是该事前先“熟记”清楚,以免到时在萨康面前丢脸?
“别怕别怕,第一次总会有点疼,忍一下就过去了。”
“会疼?为什么?”她瞪大了眼。“我怎么听说生孩子才会疼……”
“哎哟,少福晋,你怎么这么说……”这回反倒变成崔嬷嬷不好意思了。“生孩子当然会疼,但这第一次……不习惯也是会疼的……”
“那——我该怎么做?”
“别担心,爷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真……真的吗?”夏儿还是觉得很不安的。“万一萨康根本没打算要……呃,圆……圆房,那……怎么办?”
说得也是!崔嬷嬷抚着下巴,思索着这个可能性,如果只是她在这里一头热,而爷根本没打算那么快圆房,那可如何是好?
不行,她答应过已仙逝的老爷和夫人,一定协助贝勒爷让家族人丁兴旺起来,她一定要想个办法才行——
“少福晋,你想做个好妻子吧?”既然她没有办法掌握爷那方的状况,只好从少福晋这里下手了。
“嗯,当然。”一副虚心受教样。
崔嬷嬷清清喉咙,面授机宜地道:“那你就必须想办法讨爷欢心,得到爷的喜爱。”
“讨萨康欢心?”有点困难呢!她眉宇微蹙,诚实道:“其实我努力习汉学,就是为了让萨康喜爱我,可是今天他告诉我他不是汉人,不接触那些古文诗词之后,我就不晓得该怎么办了……”
“哎哟,我说的讨欢心不是指这个。”崔嬷嬷挥动胖胖的手臂说道。“我的意思是你要‘主动’,‘主动’懂不懂?”
“主动什么?”她仿是一脸茫然。
这少福晋怎么比她想像中还难教?崔嬷嬷叹口气,决定将当年她对付她家那口子的绝招传授给她。
“像这样主动亲近,懂不懂?”她做了一个环抱贴近的动作。
“这样?”夏儿模仿了下崖嬷嬷的动作。
“对对,就是这样。”崔嬷嬷点头道,接着又做了个动作。“然后这样——”
“为什么要这样?”这她就不懂了。
“别管那么多,反正你照着做就对了。”崔嬷嬷又不好意思了起来。“不过,千万记得,要先解了外衣再做,效果会更好……”
夏儿听得似懂非懂,想继续发问时,房外隐约传来奴婢向萨康问安的声音。
“啊,爷回来了,请少福晋千万记住我刚才教的。”崔嬷嬷福福身,眉开眼笑地退离房间。
夏儿坐在圆桌前,紧张万分地回想着崔嬷嬷教的两个动作,几乎同时,萨康推门而入——
“你……你回来啦!”她鼓起勇气朝他微笑,笑容有些尴尬。
天啊,希望她现在看起来不像是脸部抽筋!
“你在等我?”
转身阖上房门,萨康举步走到桌前,尽管曾交代过叮等他,但乍见到她,一股淡淡的暖意仍是不自主地袭上心头。
“嗯。”她羞赧地点头。“我煮了番薯汤,想等你一起吃。”
又是那锅看起来挺奇怪的汤点。“你煮的?”他耸眉,看到了两只陶锅,不会吧?她把他当猪来喂吗?
“今天煮的比较好了,你吃吃看。”夏儿紧张地帮他盛了一碗。
“煮东西这种事叫下人去做就好了,何必这么麻烦。”萨康浓眉聚拢,万一烫伤了怎么办?
“我……我只是……想表示心意……”她垂首说道,随即又像想到什么似地飞快抬头。“不过你放心,咱们琉球的番薯随便煮都好吃。”
“琉球的?”他狐疑道,这么遥远少的东西,她是怎么拿到的?
“嗯,是父王命今年进贡的使者顺便带来给我的。”她说道,又另外替自己和萨康盛了一碗崔嬷嬷送来的汤点。
“这又是什么?”
“呃……这是崔嬷嬷拿来的,说今晚一定要吃……”夏儿喃道,心想如果萨康自动想起要圆房的事,那她就不必使出刚才崔嬷嬷教的那两招了……思及此,她羞得直低下头去。
才刚送了一口番薯入嘴的萨康,似乎也察觉到夏儿怪异的反应,问道:“怎么了?”
“没……没什么。”她忙摇头,觉得脸像是要火烧起来,不行!她一定要赶紧转移思绪。“这……好吃吗?”
萨康顿了下,不晓得该不该说实话,以免又换来一场止不住的泪患。
“嗯。”他虚应了声。
“真的好吃?太好了!”夏儿放下心,辛苦总算没有白费。“我在还没有来中国之前,就最爱吃这个了,因为在我们琉球并不像这里有这么多珍贵又少见的东西,最常见的就是番薯了!”
“珍贵?少见?”他并不觉得府里有她形容的这种东西。
“像这个——”她捞了捞眼前那碗由崔嬷嬷亲熬的点心,说道:“这是枣子,是我来这里以后才知道的,还有这个花生和桂圆,我虽然吃过一,两次,但在琉球算是很珍贵的东西,至于这个——”
她困惑地看着汤匙里另一种白白圆圆的东西,突然忘记它的名字。
“莲子。”他提醒。
“哦对,莲子。”她认真地重复念着。“这感觉就更珍贵了。”
这种话出自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