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徐向前传-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量就是人,是有高度阶级觉悟和杀敌本领的指战员。只有平素勤练、严练、苦练的部队,到了战场上才能以小的代价争取大的胜利。他根据川北的地形特点和作战对象,提出大练兵运动的主要训练内容是:(1)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2)河川战斗、山地战斗和夜间战斗的演练;(3)四大技术(射击、投弹、劈刺、土工作业)的训练;(4)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他要求通过大练兵,把部队的军政素质大大提高一步,迎接新的战斗任务。

  这时,正当酷暑季节。徐向前经常带上参谋人员,头顶烈日,跋山涉水,去各部队检查训练情况。有时,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跟部队一道夜练。他发现有些干部只顾完成训练任务,对卫生工作不注意,部队中患疟疾、疥疮、痢疾、烂脚病、日射病的人不断增加,当即指示部队:在完成训练任务的同时,大力开展卫生工作。他还亲自写了《简略卫生常识》一文,提出防治常见病、传染病的一些具体措施,如不吃或少吃凉拌生菜,吃要洗净;饭要做熟,剩饭、剩菜要加热消毒,腐烂变质的食物不要吃;天天要洗脚、擦澡;常剪指甲,常理发;到了宿营地要挖厕所,不随地大小便;衣服常洗,被褥常晒等。

  军阀田颂尧在川北勒令群众种植鸦片,每年收税达20万银洋。结果,造成了三多:种鸦片的多,吸鸦片的多,迷信鸦片的多。男女老少,不论生大病小病,都靠吸鸦片治疗。敬神敬祖,也把鸦片当供品,庙里的菩萨、土地老爷,嘴上抹的尽是烟膏子。人们说笑话:川北连老鼠都想拍大烟!大量新兵入伍,其中抽大烟的不少。这是红军入川后遇到的一个特殊问题。刚入川时,不准抽大烟者参军,扩红数量受很大限制;后改为先入伍后戒烟的办法,才解决了兵员补充问题。反3路围攻后,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参加红军,大多染有抽鸦片的恶习。部队不仅无法进行正常训练,且屡有败坏纪律的现象发生。方面军总部和地方政府相配合,在军内军外开展广泛的禁吸鸦片烟的运动。徐向前和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宣传吸鸦片的害处,严禁吸毒、贩毒,推广戒烟的经验;政治机关专门编出教材,发到连队,教育和鼓励新战士戒烟;医务部门制造了戒烟药丸,供应部队。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红军战士中的吸毒者才终于绝迹。

  最令徐向前头疼的是“肃反”。反3路围攻期间,张国焘借口部队“不纯”,进行大“肃反”,名单由他和陈昌浩及保卫局掌握,说抓谁就抓谁。有许多英勇作战的指战员被诬为“反革命”,被抓被杀。有的部队一个山头守不住,指挥员就成了“反革命’,关押起来,严刑逼供,株连一大片,杀头的杀头,罚苦工的罚苦工。红九军二十三团政治委员陈海松年仅20岁,作战勇敢,是个优秀干部,也被保卫局列入黑名单,要抓起来。徐向前得知后气愤地给陈昌浩打电话:“同志,你们想干什么?我们的部队从鄂豫皖打到四川,是拼命过来的,哪来那么多‘反革命’嘛!现在弄得人心惶惶,仗还打不打呀?命还要不要呀?”由于他的力争,保护了陈海松等人。李先念在十一师,也没照保卫局的黑名单抓人,保护了不少同志。在木门会议上,大家对“肃反”意见极大,迫使张国焘、陈昌浩停止了“肃反”。但是,仅仅过了个把月,张国焘便以反对“右派”和“托陈取消派”的名义,又一次掀起了“肃反”的浪潮。

  这次“肃反”,张国焘主要矛头指向小河口会议期间批评过他的曾中生等一批领导骨干。诬蔑曾中生是“右派”,“与托陈派、改组派、AB团、第三党联合起来,形成小组织的活动”,先后秘密逮捕了曾中生、旷继勋、余笃三等高级干部。张国焘亲自出马审讯。

  徐向前听说曾中生被捕的消息后,极为震惊,打电话问陈昌浩:“逮捕曾中生有什么根据?我对曾中生是了解的,党中央也了解他,绝对不是反革命,不能这样对待他!”陈昌浩支吾搪塞,说:“这是张主席决定的,不过是‘审查审查’罢了。”

  曾中生被关押审讯期间,正气凛然,一直坚持同张国焘斗争,拒绝写所谓承认“错误”的“自首书”。他身陷牢狱,心在军中,奋笔疾书了著名的《与“剿赤”军作战要诀》。对四川的敌情、地形、敌人作战特点和红军战斗要领作了通俗的阐述,成为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军事教材之一。长征途中,曾中生终于被张国焘秘密杀害。这次“肃反”,旷继勋、余笃三等领导人和不少曾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干部、战士被处决,四川白区党组织派来川陕苏区的200多名党团员,几乎全被杀光。按照张国焘手里的“黑名单”,还包括部队的一些师、团、营长,但因徐向前、李先念及各军主要领导干部坚决抵制,且部队又将担负新的作战任务,这些“黑名单”上的人才得以幸免。

  作为一路红军的统帅,徐向前总指挥时时注视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在红四方面军全军大练兵中,他每日想的,是下一步怎么办?大练兵运动后期,他更集中全力计划外线出击和进一步扩展根据地。他认为当时的客观形势,利于红军发起外线进攻。一方面,川陕苏区经过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第二届工农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的开展,红色政权愈加巩固;红军经过扩编和训练,战斗力明显加强。另一方面,苏区周围的田颂尧、杨森、刘存厚等几股军阀慑于红军威力,躲进老窝各保自己;而东南部实力最雄厚的刘湘,正忙于“安川”大业,与刘文辉争雄,暂还顾不上回头对付红军。这样,红军趁势出击,对敌各个击破,进一步扩大根据地,解决苏区财力物力的困难,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于是,徐向前接连指挥了3个战役:

  第一个是攻打田颂尧部的仪陇、南部战役。

  根据地缺盐,是个大问题。由于敌人严密封锁,食盐运不进来,军民没有盐巴吃,一两盐巴值一块光洋,昂贵到那么个程度也不容易买到。徐向前建议首先发起攻打田颂尧部的战役,占领南部境内的盐井,解决食盐问题。经方面军领导磋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即作出了战役部署:以四军牵制仪陇以东的杨森部、刘存厚部;以三十军、三十一军各一部西向嘉陵江边的广元、苍溪、阆中进逼,牵制西敌;而以九军全部去担任主攻仪陇、南部的任务。

  8月12日,徐向前命令部队出击。经半个月的时间,九军克仪陇全县及嘉陵江以东南部地区,占领了100多口盐井,胜利实现了战役企图。同时,三十一军和三十军分别进占了广元、昭化、苍溪、阆中的一部分地区。共歼敌3000余人,缴枪千余支。大片盐井开工生产后,基本解决了根据地的缺盐问题。

  第二个是营山、渠县战役。

  营山、渠县位于川陕苏区以南,是杨森的防地。杨森早年毕业于四川陆军讲武堂,原系刘湘为首的速成系势力的重要人物之一。依靠刘湘的赏识和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扶助,不断擢升,爬上了二十军军长和四川军务督办、省长的宝座。1925年,发动“统一之战”,妄图吞并全川,被刘湘等军阀联军大败,只身逃往汉口。后公开向吴佩孚宣誓“效忠”,借助吴的力量回川,收抬残部,重整旗鼓,占领了广安、岳池、南充、营山、渠县一带。在他的防区里,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每月收进的税款达52万元之多,供其任意挥霍。红军入川后曾致函希望他与红军共同对付其他军阀,但杨森未予理睬,反而派兵进攻红军。红军反三路围攻胜利后,杨森为保存地盘和实力,一面派出代表与红军谈判,向红军提供情报和医药等,要求“互不侵犯”;一面在军内和防区加紧防共、清共,各地设立“清共委员会”,强化保甲组织,大肆逮捕和处决共产党嫌疑分子,口号是“宁枉杀一百。不走漏一个”。当时,杨森二十军前哨据点已伸进巴中以南的玉山场、鼎山场,突出于仪陇和江口中间。在红军根据地要向西南、东南发展的情况下,它就像个拳头从正南抵住红军胸部,极大限制红军的回旋余地。而在敌人新的围攻到来时,它又像把尖刀,可直插巴中、南江,危及红军腹心地带。

  徐向前总指挥从战略全局着眼,主张发起营山、渠县战役,坚决斩断杨森伸进来的这只拳头。但是,当他将战役计划提交方面军其他领导人讨论时,负责掌握同杨森秘密谈判的张国焘、陈昌浩才告知他,红军已同杨森有“互不侵犯”的口头协定。徐向前认为,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和杨森开谈判,而在于对这个反复无常的军阀究竟怎么看,认为红军没有必要被杨森的某些口头保证捆住手脚。他分析了打和不打杨森的利弊关系后指出:打是上策,不打是下策,如果杨森同意红军改造他的部队,真心实意和红军联合,有那样的把握,当然可以不打,但这种把握是不存在的。陈昌浩支持徐向前的意见,主张打。张国焘也未反对。打杨森的决心就这样定下了。

  杨森的二十军辖6个混成旅,共2万余人。兵力从巴中县属的玉山场、鼎山场起,由北而南,沿蓬安、营山、渠县、南充,直至岳池、广安一线,利用山险要隘,梯次配置,易守而难攻。徐向前的决心和战役部署是:出敌不意,中央突破,两翼迂回,首先歼灭其突出部玉山场、鼎山场之第三混成旅;进而乘胜向纵深发展,力争消灭营山、渠县的两个混成旅。攻击部队由九军、三十军及四军一部组成。

  9月22日,大雨滂沱。徐向前选择了这一敌人意想不到的时机,命令九军和四军十一师连夜从东西两侧向敌迂回,配合正面的三十军待次日拂晓发起攻击。部队虽然有不少新兵,但经过3个月的训练和仪南战役的实战锻炼,已经掌握了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野战本领。尽管大雨如注、山高路滑,又是夜行军,但各部队均能神速、隐蔽地按时到达指定地点。23日拂晓前,三十军从正面突击,九军和四军一部从背后突击,将玉山场、鼎山场之敌打得不知所措,乱成了一团,不到两天,就解决了战斗。杨森手忙脚乱,赶忙增兵营山、渠县、蓬安防堵;同时接连发电刘湘告急救援。徐向前亲率部队冒雨前进,向纵深突击。29日,攻下渠县城北之险要据点楼佛寺、杨家寨;30日,克达县的石河桥;10月3日,解放营山;6日,占领蓬安对面的周口。是役历时半个月,共歼杨森部3000余人,缴枪2500余支,根据地向南扩展百余里,有90多万人民群众得到了解放。

  第三个是攻打刘存厚的战役。

  金色的10月,秋风送爽,稻米飘香。川陕苏区的人民群众喜盈盈地,一庆胜利,二庆丰收,掀起踊跃缴纳公粮的热潮。大路小路上,肩挑背背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把一担担、一篓篓的稻谷,送交政府和红军。徐向前和随从人员,正向通江以南的得胜山进发,准备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攻打刘存厚的战役行动。刘存厚是一个老牌军阀,老百姓称他“瘟牛”,盘踞在宣汉、达县(绥定)、万源、城口一带,共有15个团,约2万余人。在长达300余里的防地里,兵力呈一线式配备,分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