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李麻子没有拒绝,只是问问原由,王彦不由得心里一喜,将原来想好的说辞道了出来。“前几****得罪了那泼皮刘顺,老伙头您是知道地!这几****老找我麻烦,我担心我出了营,他会寻机欺负我的傻兄弟,所以就想带在身边,老伙头您给通融通融。”

    前营里的情况十分混乱,李麻子知道。不仅是泼皮无赖,就是营中老卒兵痞也时常过来祸害一番,只是他如今老了,只要不影响到他,便也就不去管那些闲事。听了王彦的说辞,他也是一番犹豫。

    见李麻子犹豫不答,王彦只好再次说道:“听人说运河里的鱼儿十分鲜美,我顺便带我兄弟给您弄条河鱼回来,您看怎么样?”

    听到河鱼,原本犹豫的李麻子不禁漏了笑颜,一对麻脸瞬间开了花儿一般。“哈哈??那硬是要得!”

    大顺朝新立,没有统治经验,地方上还比较混乱,赵军一路给养实在困难得紧,就是李麻子一路来,也是希的多干的少,至于肉鱼之类几个月也不一定见到一回。

    王彦的好厨艺,李麻子是知道地,可再好的厨艺,也得有材料发挥啊。一想到烙个饼,都能玩出花的王彦能给他整条鱼,李麻子顿时就激动了。他忙起身抖了抖烟杆,又从怀中掏出两块木牌递给王彦,接着有道:“弄条大点的,晚点回来也没关系,我去给看值的人说。”

    接过木牌王彦十分激动,但是却没表现出来。他像李麻子道了谢,便去营帐将许嫣嫣带了出来。

    半刻钟后,他们在守卫处验明木牌,便随着取水的人马出了大营。以往都是一哨人马跟随众人取水,今日因为营中士卒不够,就只来了一名士卒前来监视。见此王彦心中顿时一喜,看来他真是选对了逃走的时机。

    大运河贯通南北,北抵京师,南达余杭,实乃华夏之血脉。此处坐船,便可一路南下,直达南京。只可惜昔日繁华的大运河,也因为大顺攻陷京师,漕运中断而变得萧条,变得孤寂。

    来到运河边上,众人取完水就抬回大营,然而王彦带着许嫣嫣却没有跟上。负责监视的士卒见此,一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有些不悦的道:“你们两个怎么还不走?”

    “哦,这位大哥,老火头吩咐我抓尾河鱼回去,还望您通融通融。”见那士卒的动作,王彦不禁有些紧张,虽说对方只有一人,可王彦很有自知之明,多年来他一直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不到万不得已,他还不敢与持刀老卒争斗。

    “老伙头?可是那李麻子?”闻言士卒道。

    “正是哩!”王彦连忙回道。

    听了回答,那士卒按着刀柄的手才放下来,可他依然还有些犹豫,只是此时取水的人却没有停下来,与他们拉开了一段距离。那士卒看了看远去的队伍又看了看王彦与许嫣嫣才决定道:“既如此,你们早些回营,莫要让我难堪。”

    士卒说完便转身向取水的队伍追去,王彦顿时松了一口气,想不到一切居然如此顺利。

    可是正当他准备带许嫣嫣离去时,那士卒却突然停下脚步,而后又一路小跑回来。

    王彦心里顿时一惊,但脸上却故作镇定道:“大哥怎么回来呢?可还有什么要交代?”

    “哦,我是想问下,小兄弟等下能不能帮我也弄一条鱼?毕竟这些时日,营中伙食实在太差了。”那士卒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闻言王彦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当下继续欺骗道:“当然没有问题,以后我还得靠大哥多多关照哩。等会晚饭时,我做好了就给大哥送去。”

    “如此,那我就多谢小兄弟了!”那士卒有些欣喜的抱了抱拳,便再次转身小跑着追取水的队伍去了。

    待他们真的走远,王彦立马便拉着许嫣嫣向远处奔去。两人沿着运河一路寻找渡船,可是却没有收获,王彦心中不由得有些着急。然而此时天色已经稍黑,夜晚人不多不能视,王彦自然也不例外。

    这时他们已经离营十几里,王彦便决定先找个安全的地方休息。

    他害怕撞见赵应元的大军,便不敢带在运河边上。当下他们离了河边,向河提翻去,去远方找休息之地。

    王彦一番辛苦爬上河堤,正要去拉慢一拍的许嫣嫣,可远处的一队身影却让他为之一愣,脸色顿时大变。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赵应元不是寻找渡船去了吗?怎么会回来的如此之快!王彦来不及多想,立马又飞快的跃下河堤,拉着许嫣嫣向下狂奔而去。

    可惜他还是被远处的赵军发现,“什么人?”“给老子站在!”各种呼喊大骂之声,纷纷从后边传来。

    慌忙之下,两人一头扎进河边的芦苇荡,王彦回身观看,心头不禁一寒。只见赵军近百士卒沿堤而下,冲着芦苇而来,显然不打算放过他们。

    若是被抓住,还有活路?
………………………………

第4章 保嫣嫣,王彦被擒

王彦生于湖广之地,鱼米之乡,自幼会水。

    年少时他便时常与族中少年,畅游湘江,大运河虽然宽广,却难不住他,只是如今身边多了许嫣嫣,他是无能如何也没有能力将其带过河了。

    此时赵军士卒已经向芦苇荡逼来,王彦心里一阵绝望,对于逃卒,无论是大明或是李闯,处理的方式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立斩不赦。

    看着身旁呆呆许嫣嫣,他心中不由得一痛,许直之托犹在他耳边回荡,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放弃应下的诺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王彦虽然受梦境诸多影响,可本质上他还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君子践一诺,而独行千里,他不可能独自逃生。

    看着越来越近的赵军士卒,以及那一把把晃着亮光的战刀,他心中已有决断,好在当时许嫣嫣跟着后面,没有上河提,赵军因该只看他一人,他绝不能让许嫣嫣再次陷于危险之中。

    这时他双手扶着许嫣嫣瘦弱的双肩,使她面对着自己,而后认真的说道:“嫣嫣,你待在这儿藏好自己,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千万别发出任何声响。”

    王彦的话让许嫣嫣似乎感觉到什么,原本呆呆的她居然猛然抬起头来,惊恐的看着王彦。

    这不由得让王彦心头一惊,可他却没有时间多想。

    他匆匆从怀中掏出一块美玉,塞入许嫣嫣手中道:“你若逃脱,可去长沙城西,湘江河畔寻找王家,吾族人见此信物必会收留于你。”

    言毕王彦便决然起身,冲出了芦苇荡,而在他身后,两行清泪已经打湿了许嫣嫣的面庞。

    “站住,别跑。”

    “抓住他,将军有赏。”

    原本逼向芦苇荡的赵军士卒,见一个身影猛然冲了出来,顿时操着战刀,大声急呼的追了上来。

    这些都是赵应元身边的老卒,十分精锐,王彦不敢回头张望,只是一心希望能将他们引得远一点。

    他一路狂奔,赵军士卒越追越近,可是要擒住他也不容易,然而就在这时,他身后却突然传来一声破空之声,王彦顿时大惊失色。

    只闻到“噗”的一声响,一支羽箭几乎洞穿他的大腿,阵阵巨痛立马就让他整个人失去重心,栽倒下去。

    “完了,就这么结束了。”

    下一刻,数名赵军士卒已经围了上来,顿时对王彦就是一阵拳打脚踢。“操!叫你给老子跑!”

    这一番下来,王彦被毫不留情的拳脚,殴打到几乎要晕死过去。

    这时见士卒们发泄的差不多了,也怕他们真的将王彦打死,一名穿着皮甲背着弓箭的小校才上前说道:“操!都停下,将军要活的!”

    士卒这才粗鲁的将王彦插起,如拖死狗般像回走去。片刻后,昏昏沉沉的他便被拖上河堤,带到赵应元面前。

    赵应元一脸冰凉的看着他,他身后的诸多将校也是一副死了老娘的表情,整个赵军与出营时相比,简直如同两只队伍。旌旗不整,士卒垂头丧气,士气低迷,如同吃了大败仗一般。

    王彦来不及细想这些变化,便听赵应元开口道:“尔见吾大军就逃,可是哪方细作,北面还是南面?”

    闻言王彦一头雾水,不明白赵应元什么意思,但他知道自己此番必死,因此也就不用多费口舌,只是如同许直般闭目待死。

    见此赵应元顿时大怒,欲拔剑杀之。

    这时他身后却突然有一人道:“此人似乎是前营伙房的王彦,卑职曾见过,有些映像。”

    “那就是逃卒了!”闻言赵应元脸色不禁一寒,可却没有拔剑,而是带着杀气残忍道:“带回去,杀一儆百!”

    此时天以黑了下来,但大军却不准备停歇,王彦被一名军校夹在马上,便不等步军,随着骑军一路向大营狂奔回去。

    王彦能感受到赵应元的焦急,料想定然发生了什么大事,可他一个将死之人又何必操那么多心哩。

    回到大营赵应元便带着诸多心腹直奔帅帐,王彦则被丢在一边看管起来。

    一夜无话,他因为担心许嫣嫣,也因为自己命运的坎坷,而无法入睡。

    此时忍受着寒冷的夜风,看着天空中点点繁星,王彦心头无限伤感,他不由得回忆起,他即将结束的短暂人生。

    他出生于衡阳大族王氏,年少时随父迁于长沙,跟随长他二十于岁的表兄王夫之学习,然其资质平庸,直到十八岁时才得了童生,此后乡试不中,便于岳麓书院专心治学。

    崇祯十五年(1642年),他与表兄王夫之等人同赴武昌参与湖广乡试,名列末等,同年便赴京准备葵未年会试,然表兄王夫之与诸多匡社同人,却因为贼军阻断道路未能赴京赶考。

    崇祯十六年(1643年),葵未试王彦不中,南反之路又被李闯大军阻断,他便滞留京师,拜刘理顺为师。

    然其后局势迅速恶化,朝中多是尸位素餐之辈,他顿感报国无门,随意志消沉,整日借酒消愁,更险些跌入水中淹死,幸得一青楼女子所救,酒醒后便奇梦连连,做了不少齐词齐曲,一时间名扬京师。

    甲申年(1644年),李闯破京师,刘理顺一家十二口投环俱死。王彦本欲同死,却听刘理顺言:“唔本庸才,能中状元,皆皇帝之恩。今山河破碎,天子殉国,吾乃大臣,不得不死!吾花甲老朽,死则死已,于国无碍,然士衡弱冠,却有辅国之才,有用之躯,岂可轻言生死。今旧都尚存,国有半壁,尚有可为,当速速南去,力王狂澜,了为师之愿。”

    随后便是一路南逃,直到现在。

    这一晚,诸多人物,诸多画面,在他脑海中犹如浮光月影,直到天空中泛起一丝朝霞,他才慢慢收回思绪。

    天亮了,王彦见的第一个人是老火头李麻子。当他端着一碗白饭出现在王彦面前时,王彦心中居然是欣喜的,看来逃走的事,并没有影响到这位老人家,于是王彦笑了。

    可李麻子看着他却是满脸的哀伤,他将那碗白饭在王彦面前放好,伤感的道:“将就吃了吧!本想给你做顿好的,可是闯王在山海关外吃了败仗,现在已经退出北京往山西撤了,河南山东诸地官绅又都发动叛乱,大军已经得不到粮草,老头我就只能给你做了这一碗白饭。”

    “唉~一路走好吧!”李麻子不禁一声长叹,不知道是惋惜王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