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川难,出川更难,贵州的道路,明军已经见识过了一次,大军不想再走一边。

    长江两岸,绵延的山道,明军步军被拖的足有二三十里,江面上,无数竹筏、船只顺江而下,场面蔚为壮观。

    “西峡啰峡上啊,呦吼嘿,滩连滩啊~”

    “穿过洛州是一条枪喔~三把是二把是到忠州喽,过了忠州是大溪口呐~进了嘛三峡是滩连滩呐~”

    经验丰富的老船工,操控着船只,筏子,用巴蜀之地特有的号子,将长江的水纹记录其中,号子声响彻两岸,引的峭壁上猿声啼叫不停。

    在王彦东下之时,在下雾山北麓,一片密林中,一支行似野人的队伍,从山林中一个接一个的钻了出来。

    从进入雾山开始俱是荒无人烟、荆棘密布的大山大林,粮食找不到还是小事,连路都找不到。

    进山时,吴兵多少还有些军队的样子,出山时,这支昔日威震天下的精兵,那是要多凄惨有多凄惨,身上污臭不堪,衣裳全都被荆棘划成条条,连乞丐都卖相都比他们好看。

    这幅模样,如果告诉别人这是满清平西王,保准被人一口唾沫敷在脸上,当然就算吴三桂穿起满衣满帽,也指不定有人吐他一脸。

    此时吴三桂却没有在意自身的形象,大山里走了个把月,他也没工夫在乎,他从密林里走出,站在一片草地上,秋日的阳光撒在身上,他只觉得如获新生一般,不禁张开双臂仰天长啸,“本王走出来了!哈哈~王彦,本王今日之苦,来日必叫你加倍偿还!。”

    陆陆续续走出山林的关宁残兵,一个个也喜极而泣,太他娘的苦了,太他娘的惨了,川东这是个鸟地方,抬头看不见山顶,低头看不见山底,要路没路,蚊虫成群,蛇蚁遍地,谁他'娘的敢让他们再走一遍,铁定先****'娘的。

    这时王彦注意力已经不在关宁军身上,但吴三桂的庶子吴应麟,王彦却没有杀掉,他准备先囚禁着,万一吴三桂走出了大山,他今后或许可以拿此子多宣传宣传。

    在王彦收到消息之时,东线的战事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

    东线的态势上,除了江西一路呈现势均力敌之外,襄阳和武昌明军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明军在湖北的防线,原本也算完善,北面襄阳坚城,雄踞天下,没个十多万人马,不打上小半年休想攻下,武昌之东,明军原本沿着蕲黄地区布防,这一片山势绵延,又有蕲黄四十八寨为依靠,足能抵挡清军,可刘承胤不战而逃,致使四十八寨义军仓皇应战,结果惨遭失败,武昌东大门顿时洞开。

    清军过了蕲黄地区,剩下武昌到荆州这一段,除了城池和长江以外,地利上基本没有什么依托。

    沿途的县城都不大,防御盗匪还行,想长期防守清军却不可能,因此何腾蛟与堵胤锡商议后决定,弃小保大,在决定守武昌、江夏两城的同时,下令还处于明军控制之下的咸宁、通山、大治等县的军民转移。

    一时间各个县衙内,官员、衙役,士绅进进出出,显得十分慌乱,而城里的情况就更糟了。

    一些有门路,消息灵通的士绅早就变卖家产,良田、屋宅统统低价售卖,出手了便拖家带口逃往湖南。

    城内的府衙接了布政使司的命令,办事效率也相当快,撤离的布告很快就张贴出去,乡间也派了衙役,敲锣打鼓的进行通告,让乡民进行转移。

    城中的衙役纷纷上街维持秩序,避免引起恐慌,协助百姓撤离,可老百姓毕竟不是军队,听到叫他们转移,顿时就慌了。

    是不是清兵打过武昌呢?人们议论纷纷,而越是议论,便越是慌张,什么何督师自杀,堵抚台投水,谣言满天乱飞。

    百姓这一慌,撤退也快,有点家底的赶紧回家收拾细软,带上祖宗灵牌,便直接上路,速度最快的反到是那些刚安置下来的鄂北之民,他面见识过清兵的残暴,也有上一次逃难的经验,虽然对这一年来安定的生活,溅有起色的家业有些不舍,但性命比什么都重要,而且他们相信朝廷会像上次一样,在他们逃去的方向,备好粮食,准备新的家园。

    一时间,去岁时鄂北之民南逃的局面,在鄂东之地上演,无数百姓扶老携幼,推车挑担的往湖南进发,鄂东的大地上,处处都是人流,犹如蚂蚁搬家一边,向岳州涌去。

    不过与上次相比,这次的情况却多少好一些,经过官府的组织,大多数人都能带足细软、口粮,大大减轻了官府的压力。

    (感谢花满楼66,感谢虾米007的两张月票)

   

………………………………

第563章清兵围武昌

    明军这边紧锣密鼓的布防,楚督何腾蛟经过一番折腾,最后还是领着马进忠、王进才,陈子龙等部四万多人,坐镇武昌,堵胤锡领一万湘军占时进驻江夏,互为犄角之势。

    三江口明军在阻击多铎几日之后,因为水寨被清兵攻破,参将彦文杰战死,满大壮与王鼎遂即奉命退往江夏与堵胤锡会合。

    盛夏之际,八旗兵的战力不太可靠,所以这次楚赣之战的主力都是绿营兵,而且是以两淮、江南投降的绿营兵为主。

    多铎的十万大军,九成是绿营兵。

    为了攻打武昌坚城,原左镇部将张勇,原高镇部将李本深、扬承祖,原刘镇部将张思达、高谦、延士依,原李闯部将刘忠等,共计九万绿营兵,他们要么是四镇精兵,要么是武昌左镇和闯兵精锐,浙东投降的乌合之众,多铎都没带,清一色的绿营精兵,再加上两个汉旗,鼓躁喧天地往武昌推进。

    满人不善攻城,这些绿营将领大多是攻防的高手,多铎打通了三江口,到武昌城下再无阻拦,他是势在必得。

    进军途中,多铎又采用傅上瑞的谏言,沿途张榜,声明凡配合清军者,不杀头,不抄家,不抽丁,有能献何腾蛟、堵胤锡等湖广官员者,依官阶不同,许以抬旗、拜爵、赏银、赐田等奖励,但是如果有对抗圣朝天兵者,大兵至而不投降者,满城皆屠。

    告示贴了出去,不过清兵很快就发现没什么意思,清军名声太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军未至,沿途的百姓基本跑完了,贴的告示根本没人看。

    湖广天下粮仓,也算是富裕之地,清兵一头扎进来,有没有人看告示,普通士卒并不关心,关键人全跑了,值钱的细软,能带走的东西也全都带走了,他们大热天的跑来打仗,硬是没捞到什么好处,清兵们便愤怒了。

    好在前面就是武昌,九省通衢天下之腹,虽然说经历过战乱,但听说何督师治理的还不错,打下来以后,金银财宝,粮食,女人肯定少不了。

    不用多铎动员,这群丧尽天良的牲口,便红着眼睛杀向武昌,势必要将武昌拿下,劫掠一个盆满钵满。

    七月初,清军前锋逆江到达武昌东郊,多铎引着清将窥视武昌城防,眼中不禁漏出惊讶之色。

    武昌城墙之高,护城河之宽,远超多铎的预料,在他看来武昌的规格,应该同杭州、济南一样,而眼前武昌城的规格已经接近北京、江宁的规格。

    “何腾蛟好大的狗胆啊!”满人入关,中原文化没有学会半点,但各种规格约束却烂熟于心,多铎放下千里镜,骂了一声。

    “王爷,明朝这边,现在是主弱臣强,弱干强枝,地方督抚势力做大,明廷难以节制,许多规制下面的人都不遵守了。”傅上瑞说道:“就像这武昌城,何腾蛟便是按照江宁的标准来建造,城墙上各种设施之复杂,配套之完备,根本不是其他省城可以相提并论的。”

    去岁鄂北难民涌向武昌,王彦推行以工代赈,他走之后,堵胤锡、何腾蛟也继续推行,一部分难民被送到湖南开挖灵渠,留在湖北的则主要重筑襄樊和武昌城。

    何腾蛟对于经营自己的老巢,那是十分用心,所以把武昌重新加高加固,各种设施都修的十分齐全。

    多铎听了傅上瑞的话,一挥马鞭,绕城而走,他发现还真如傅上瑞所言,城上马面、敌楼、炮台样样不少,而且城池足有二十多里长,没有十万人马,武昌很难打得下来。

    傅上瑞见多铎脸上漏出凝重之色,连忙上前笑道:“王爷不用担心,这武昌城的防御情况,奴才一清二次楚,每面城墙有多少马面,放多少火炮,哪里墙厚,哪里墙薄,奴才都只道。”

    “哦?”多铎听了,面上一喜,不禁夸奖一句,“很好,回营之后,可画出图纸,本王将重重有赏。”

    “王爷放心,奴才早就画好了图纸,准备献给王爷了!”

    多铎哈哈一笑,有这么一位熟悉武昌防御的人在,他觉的攻下武昌的把握至少提高了三成。再看他运来的攻城器械,光红衣大炮就有八十门,还有千架云梯,鹅车,十万强兵,若拿不下来武昌,那他还有脸见人么?

    这个武昌城,他必须打下来,不然还谈什么夺取楚赣,攻灭南明?

    当即多铎打马回营,清军开始在城郊,搭建绵延的营寨,各种器械被民夫从船只上卸下来,高耸的鹅车排成一排,蔚为壮观。

    七月间酷暑难耐,十多天没有下过雨,将士们呼吸的空气,吹来的风,全是热烘烘的。

    在武昌城头,明军的士卒赤着膀子,正忙碌地搬运箭矢、擂木、石块、火油等物。

    马面上,一窝蜂、百虎齐奔箭,一字排开,用木箱装好的震天雷,也被抬了上来。

    炮架旁,炮手正调准炮位,清理炮膛,几名士卒则蹲在地地上,将子铳内装好弹药,以保证佛郎机炮的连续发射。

    城内的明军士卒忙的热火朝天,武昌的士绅百姓也没有食言,为了留何腾蛟守城,他们真的出钱出粮,何腾蛟也是手黑,一下居然讹了百银百万,粮二十万石,也可见大明朝廷虽然很穷,但士绅是真的富裕。

    城中青壮也被组织起来,到总督衙门讨要兵器,要帮官军守城,何腾蛟有钱有粮,是来着不拒,一下组织三万多青壮,一股脑的往城上派,顿时人满为患。

    对此,陈友龙、马进忠却比较有意见,现在城中有四万明军,足够应付,还没有到需要百姓拿刀守城的份上,而且青壮未经训练,匆匆上城,反而会成为麻烦。

    两人一翻劝说,何腾蛟才让青壮下城,最后留下五千搬运物资、器械,剩下的全部打发回家,没事别出门晃荡,少吃点饭,省点粮食,就算是给守城帮了大忙。

    (感谢蓝i玉的月票,感谢来给爷笑一下,乐坏一群傻瓜的打赏)

   

………………………………

第564章大战在即

    早年左良玉率部东叛,何腾蛟被大军裹挟,硬是冒着生命危险从叛军中逃了出来,一路跑到长沙收拾僚属要重整湖广,心中还是有些血性之气。

    眼下既然必须由他亲自坐镇武昌,何腾蛟还是拿出了干劲,因为城池不保,不仅他一家老小完蛋,何家断子绝孙,而且抗清局势也会崩坏。

    当初堵胤锡率领二十余万顺军残部围攻荆州,眼看就要破城,结果因为他统领的一路人马轻易放弃岳州,不仅没按着约定攻击武昌,反而让勒克德浑轻轻松松的抄了堵胤锡的后路,让二十多万顺军败的无比凄惨,最后王彦入楚才力挽狂澜。

    虽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