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神四部曲-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来。新的神祗造出来了,但是这些神大多是根据民间传说或小说中的人物而创造出来的,然而人们并不知道其底细,便开始了盲目地崇拜。

  富人们企望长生不死而无穷无尽地享乐下去,但自然法则谁也违反不了,不论是国王还是乞丐,到头来都得回到黄土之中──纵有千年铁门槛,总需一个土馒头。人们是无法解释这一自然规律的便只有靠幻想来暂时得到一些安慰,这样便在人们心目中渐渐形成了“天官赐福”这一类迷信崇拜。它包括“福神”和“寿星”两部分,而这两部分又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塑造出来的神祗,来支配中国人的财富、寿延。

  福的概念,在世俗人心目中,是很美好的,福可解释为“福运”、“福气”、“运气”、“幸福”等等。自古以来,又有五福寿为先的说法,所谓五福:即“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见《尚书?洪范》)又有人认为是指“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见桓谭《新论》)。总之,“福”是人们孜孜以求,极其向往的人生的主要目标,于是福神便应运而生成为人们虔诚膜拜的偶像,并希望福星高照,降运临门,幸福绵长不绝。福神源于福星,所谓福星即岁星,亦即木星。古代术士们认为木星能照临降福于民。后来,福星逐渐人格化,但考究起来福星究竟附会于何方人氏,却有种种说法。

  东汉人张陵在青城山创立道教,影响很大。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传道,其孙张鲁占据汉中统治长达20多年。道教大力提倡“三官”信仰,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每当信徒有病时,张衡便劝说他们不必去找郎中,也不用药,只需向三官“祈祷”即可。这种祈祷过程是: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份),其一上之天;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三国志?张鲁传》注)因此,道教公然宣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这一说法一直流传下来,尤以“天官赐福”最受人们欢迎,于是人们便把天官作为降福的福神来崇拜了。

  天官赐福,这一题材,特别是在过年时节,成为历代民俗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天官除被称作福神外,又叫福星、福判,典型形象作吏部天官模样,一身朝官装束,红色袍服、龙绣玉带、手执大如意、足蹬朝靴;慈眉悦目,五绺长髯,一派喜悦色,雍容华贵气象。有的官衔大者身边还有童子,手捧花瓶,瓶中插玉兰、牡丹,此中寓意为“玉堂富贵”。还有一种天官赐福图,笑容满面,手抱身带五个善童,童子手中分别捧着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庆鲤鱼灯等吉祥物。民间农历新岁,多贴这些年画,以求天官赐福,带来好运。此种风俗不衰,这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某些居民的门上都贴上一个“倒福”的字画,根据汉字的谐音即为“到福”。

  因为福中也包含着财运,发财意,故有的风俗年画中又把天官作为赐福的财神。图中天官手执如意坐在宝座上,上方画有金银山和斗大的“福”字。下方是聚宝盆,两侧为和合二仙、招财童子、利市仙官。画面主题鲜明,色彩斑斓,充满了福运和财运的象征,表达了人们渴望天官赐福的心愿。

  “福神”要保证人们在世之时享尽荣华富贵,“寿星”就是保证其永远享受下去,甚至长生不死,“寿比南山”,这就是道教所谓的了道成仙。但那些富贵之人可谓绞尽了脑汁到头来也不过是水中捞月一场空而已。秦始皇当年就曾派三千童男童女去蓬莱仙岛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然而哪一个帝王不想长生不死,但到头来谁也得到阎罗殿上去报到,一腔遗恨付黄土。

  虽然人并不能长生,但却能长寿,所以,总得有一个偶像来崇拜,以求得精神上的平衡。由此,各种各样的寿星崇拜便应运而生了。寿星,本是古人的星宿崇拜,流传至今而不败,且备受欢迎非寿星莫属,但是今天的寿星神味儿淡薄了许多,更世俗化了。因此,在许多地方把寿星挂在墙壁上或靠于沙发背或立在案头,或画在寿品盒子上,模样也逗人发笑。寿星身量不高,弯腰弓背,一手拄着龙头拐杖,一手托着仙桃,慈眉悦目、笑逐颜开,白须飘逸,长过腰际。最突出的是凸出的大脑门儿。在人们眼中,它根本不是什么“星”,而是一位慈祥和善的长者,一种吉祥的象征。寿星又叫南极老人、南极仙翁,这在中国古代许多神话小说中有极为精彩的描绘。

  对于穷人来说:财神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为他们必须首先得解决温饱;而对富人来说:他们不愁吃不愁穿,财神也就自然退居二线了,寿星崇拜自然走上了前台,他们企望活长点甚至长生不老,当然,这不过是多消费一些物质罢了,反过来,寿星并不光顾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

  1、福星

  福星似乎高照,关键是你是否有财产作为根基,无财者何谈福?这样福神便与金钱、权力成为了一对孪生兄弟,你是无法把他们分开的,它也不会单独存在的。

  福神本是由历史上的实有人物演变来的,即道州剌史杨成(阳城)。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说在汉武帝时道州剌史杨成,因抵制向皇宫进贡侏儒矮民,救了三州百姓,被百姓奉为降福解厄的“福神”,后流传各地,被奉为“福禄神”。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述诸神本末事迹,大都杂取小说,民间口头传说及释道之书,虽间有历史人物,但不以当作正史来读。道州剌史抵制进贡矮民之事之政绩,历史上确有其事,但不是“杨成”而是“阳成”。阳成也不是汉武帝时人,而是中唐时人也。阳城曾作过道州剌史(今道县)。《新唐书?阳城传》载曰:“道州产侏儒,岁贡诸朝,(阳)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州人感之,以阳名子。”史书记载足以明证也。

  阳城这位父母官,敢于同皇上抗争,救道州百姓于水火,被敬奉为福神是当之无愧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把阳城改写成杨成,年代也提前了900多年。这本是出于扬道抑释的目的,也无可非也。

  福星(福神)与寿星,产生年代久远,并且皆独立存在,后来又加上了一个禄星,成为福、禄、寿三位一体。明清之时早已盛行于社会。三星的典型形象为:中间是赐福天官,手执如意;右为禄星,作员外郎打扮,头上插富贵牡丹花,怀抱婴儿;寿星在左,即南极仙翁,广额白须,执杖捧桃,笑容可掬。三星分别象征着幸福、官禄、大寿。因禄神常怀抱一小儿,或膝盖下有一童子,故有人称其为送子张仙。张仙何许人也?便是那位年过八旬尚能出入于青歌肆的著名唐代诗人,此很有象征意义。

  福神作为幸福之神,人人欢迎,于是在人们生活中,出现了与福运、福气有关的大量俗语。好的地方叫“福地”,好消息叫“福音”,长得富态叫“福相”,不用费力总以赶上好事叫“福将”,给人们带来好事和希望的也叫“福星”。看到好东西叫“一饱眼福”,吃到不用自己掏腰包的山珍海味叫真有“口福”等等。在民间流传的还有什么“多子多福”的说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汉代即有民谣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可见儿子不孝顺父亲的已是古代早已有的事了。而在现实生活中,八十老翁流落街头,而他却是儿孙满堂,而最终不得不求助于法律解决。所以说,多子并非多福也!甚至还是厄运。如今有社会福利,即便无儿无女,同样老有所终。因此个人的福份,财运是与整个社会相关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我们应切记孟子的话:“幼吾幼人之幼,老吾老人之老”。这样福神、财神自在其中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了人类的共同事业,他们过早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活在时并没有享受到什么福,他们无家、无子、无寿,但他们死后却被人们永远纪念,成为人们崇拜的新偶像。他们虽然没有长生,却得到了永生。他们并没有祈求财神的护佑,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就是一笔取之不竭的财富。

  2、寿星

  一个人能否长寿,与一个人的财产并无直接的关系。皇帝应该说他有无穷无尽的财富,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这些皇帝老倌们的平均寿延不过才30多岁,而山中农民,他们并没有多少财富,常年粗茶淡饭,有的人却能活到100多岁。他们没有多少财富又为什么能活那么长呢?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这一切都取决于后天的造化。

  寿星,角亢也(《尔雅?释天》)。角、亢二宿,是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头二宿,郭璞注释说:寿星“数起角亢,列宿之大,故曰寿”。司马迁认为:在西宫狼比地有一颗大星,叫“南极老人”。老人星出现,治安;老人星不出现,兵起(发生战争)。唐代学者张守节以此解释道:“老人一星,在狐南(天南星东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见,固命长,故谓之寿昌,天下安宁;不见,人主忧也。”司马贞认为:“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通典?礼四》)

  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依次为角、亢、氐、房、心、尾、箕成苍龙之形。其中角宿有两颗星,因其似羊角,故名角,在东方苍龙七宿中如龙角;亢宿有四颗星,直上高亢,故名“亢”,在东方苍龙七宿中如龙头。现代天文学把这二宿划为室女座,其中角宿是一等之亮星,很有名。在每年五月初傍晚,即在东方低空出现,19点以后就很清楚了。至于南极老人星,在船底座,是一等以上的亮星,因它处于南纬50度以南,在我国北方不易见到,但在长江以南,特别是岭南地区,却很容易看到,尤其在2月间的20点时。以后它出现在南天的低空,周围没有比它更亮的星,所以很显眼,据说康熙皇帝在北京紫禁城看不到这颗星,有一年到南京特意爬上紫金山,登高眺望。可见这位英明天子也想求得寿星保佑,多活几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汉时,封建国家还将祭祀老人星与敬老活动结合起来,在中秋之月(农历八月),祭老人星于国都庙。同时在这月,对已经进入古稀(七十岁)的老人们,“授之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所谓王杖,长九尺,上以鸠鸟为饰。鸠鸟,古人认为是不噎之鸟,其用意是老人不噎。尊老敬老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东汉时期把二者结合起来,是值得称道的。以后老人寿诞之时,常送上老寿星一类的礼品,可以说是这种习俗的流传。

  自周秦以来,历代皇朝皆列寿星为国家祀典,到明代始罢其祀。国家祀典虽废,但民间并不废,南极仙翁的故事广为流传,如明代的《白蛇传》弹词,以后改为《雷峰塔》、《义妖传》,以及后来的《三仙宝传》宝卷中,南极仙翁(寿星)是作为一个好心肠的老神仙出现的。《白蛇传》又被编为戏曲,其中《盗仙草》(又叫《盗灵芝》),演白蛇饮雄黄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