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正路,才能保存和发展评弹艺术。要以正派的评弹艺术,打掉艺术上的那些歪风邪气。要出人,出书。出人,不一定要求一下子出十几个,能先出三五个人就很好,逐步提高,逐步增加。过去,艺人大都是千方百计钻研艺术的。艺术必须靠自己集中心力去钻,勤奋出人才,同时还要有竞争。
  1983年12月,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了《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一书。
  在陈云晚年,评弹界每周向他提供的评弹新节目录音带不下于10小时。陈云总是抽时间听,听毕,还往往托人告知他的意见。
  陈云很喜欢上海评弹团徐檬心创作的新书《真情假意》,甚至听了不下40遍!
  陈云晚年,除了喜欢听评弹之外,还有两个爱好:
  一是每日练书法。陈云从小就喜欢练字,尤其是在商务印书馆,往外寄书,陈云总是在邮包上端端正正写毛笔字。到了晚年,陈云把练字变成健身之法,所以经常用毛笔写大字。
  二是双手不离“健身球”。陈云的“健身球”是两个核桃。
  陈云女儿陈伟华记得,父亲陈云70多岁的时候,医生建议他多活动活动关节。当时,陈伟华还在北京怀柔辛营公社的农村小学工作,那里盛产核桃,所以她每年放假回家都带一些核桃。陈伟华回忆说:“后来父亲问,能不能从农村找两个核桃,用来活动手部关节?我回去跟我们公社的老乡说了,他们就从核桃里一挑再挑,选出两个特别匀称的、个大的核桃送给父亲。父亲看了特别高兴,以后这对核桃就放在他的沙发旁边,听评弹的时候,思考问题的时候,还有秘书给他读文件、读报纸的时候,他手里就拿着核桃,后来都磨得发亮了。父亲常常对家人讲,‘这就是我的健身球’。”
  虽说陈云晚年漫步西湖,听听评弹,仿佛远离中国政坛,然而陈云毕竟拥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早在1991年,他就提醒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
  “现在,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利用所谓的各种名目包括强身健体为名,弄出了一些组织,和旧社会的‘反动会道门’没有什么区别,我以前在上海和这一类的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打过交道,他们实际上是社会的毒瘤,很能迷惑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危害性很大,一旦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建议中央的一线领导干部不要轻视这类问题,一发现苗头,就坚决打击,不要手软!”
  8年之后——1999年4月25日——爆发了法轮功成员聚众包围中南海事件。事后,江泽民感叹道:“陈云同志很早就对这类问题洞若观火。”
  夫人于若木成了营养学家
  在陈云晚年,他的夫人于若木常以营养学家的身份在社会上出现。她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民以食为天”。
  例如,199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前夕,她发表谈话,赞赏上海牛奶公司专为中小学生供应“课间牛奶”。她说:
  “牛奶是一种非常好的东西,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没有比这项投资更重要的投资了:那就是把牛奶送进儿童的嘴里……”
  我问起于若木怎么会成为营养学家的。
  于若木说,早在抗日战争前,北京的燕京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学就设有家政系,家政系里设有营养科。她的二姐去日本留学时,大姐曾建议她去学家政系,但是二姐因二姐夫学化学,结果去学化学了。当时,于若木曾希望有机会学家政系,但是后来去了延安,也就没有机会去学家政了。
  “文革”中,在“五七干校”,干部们营养不良,加上又不讲卫生,往往用刚刚拿过饭票的手去拿馒头,肝炎大流行。这时,于若木想从事营养学研究,但是在那样的年月,谈何容易。
  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的于若木访问了许多营养学家,开始着手营养学方面的调查、了解、研究。她常常口问手记,记录速度相当快,能够很完整地记录专家们的谈话。她向专家们学习,渐渐地也就深入到营养学领域。
  1982年,在于光远等主持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上,于若木强调“民以食为天”,作了关于重视、发展营养学的发言,受到会议的重视。不久,内刊《调查与研究》发表了于若木的发言。王任之同志读后,觉得很好,便推荐在1983年第17期《红旗》杂志上以“营养——关系人民体质的大事”为题公开发表。
  于若木的文章,使营养学的问题引起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注意。
  于若木指出:“人民的营养状况如何,是关系到人民的体质强弱,关系到民族繁衍昌盛的大事;人民的营养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科学文化发达程度的标志。发展体育运动是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手段,而改善营养则是增强人民体质的物质基础。”
  于若木的文章阐述了这样的一些观点:
  营养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问;
  营养普查是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满足人民对蛋白质的需要是重大的课题;
  要按照合理的营养配制食品。
  于若木的这篇文章在1984年荣获“优秀理论文章”奖。《营养学报》于1984年12月在第6卷第4期予以全文转载。
  从此,于若木更加深入地研究营养学,发表了许多论文,如《关心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当代人的天职》《食堂和营养配餐》《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等。对于学生的营养午餐、对于大众快餐、对于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对于婴儿的断奶食品、对于形成儿童保健网络等,于若木都给予关注并发表许多重要意见。
  其中,特别是对于“护苗系统工程”,于若木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为加强广大学生的营养做了大量的工作。她强调要培养“更健康的下一代”。她说:“保护儿童的运动是人类进步的运动,是人类良知的体现。儿童营养学家、儿科医生、儿童食品专家,以及这一领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切为儿童的健康作出贡献的人们,都在从事着一项神圣的事业。他们的工作常常是默默无闻的,有时又是十分艰苦的,意义却是极其重大的。因为他们是为未来而工作,是为创造下一世纪的文明打基础。”
  于若木关心下一代,成为“护苗”的一位辛勤园丁。
  在1986年评高级职称时,于若木被正式评为研究员。所以,有的报纸上称于若木为“营养学教授”,便是这么来的。
  我问于若木,陈云对她的营养学研究工作持什么态度。
  于若木用四个字回答:“尊重,支持。”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在采访于若木时,我又问起一个特殊的问题:于若木作为一位营养学家,是怎样从营养学的角度照料陈云的呢?
  于若木说,陈云同志的饮食其实很简单。陈云体弱而能长寿,除了大夫们的精心护理之外,可以归结为8个字,即“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谈起起居,于若木说,1950年代陈云工作非常繁忙,常常早班接中班,中班接夜班。
  陈云一度累垮了,不得不向中央请假休息。这时,陈云很注意锻炼身体,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比如打太极拳,也打乒乓球、台球。
  毛泽东曾建议陈云每天用冷水擦身体。从1953年至1979年,陈云坚持冷水擦身达26年。
  步入晚年,陈云主要是靠散步、做体操、悬腕练字来锻炼身体。他每天散步,上午半小时,下午20分钟。他自编了一套体操,以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
  他到了晚年,才真正做到了“起居有时”。
  通常,陈云在每天晚上11时做就寝的准备工作,11时半上床,12时左右就睡着了。翌日早上8时起床,8时半进早餐。中午要午睡。
  陈云原本和家人一起进餐,步入晚年之后,由于他的饮食与家人不同,也就分开单独进餐。
  他的早餐,从喝一杯牛奶改为喝一杯豆浆,这主要是考虑到豆浆无胆固醇,更适宜于老年人饮用。另外,他还吃两片面包,喝一碗稀饭,吃12粒煮花生米。
  于若木说,陈云的中餐和晚餐也很简单,中午一荤一素,晚餐一个豆制品、一个蔬菜。米饭中午2两、晚上1。5两,几十年如此。
  除了接待外宾,陈云几乎不出席应酬性的宴会。
  陈云很注意节约,每一回都吃光菜,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从不浪费。陈云晚年在上海,有人给陈云送鱼翅。陈云说:“我这么一大把年纪的人,再好的东西也吃不出什么味道,你们搞鱼翅这么贵的东西给我真是浪费。”
  于若木说,家里的事我管,我是家里的管家,我管家的时候,定买菜的单子是我定,每天的食谱也是我定,每天做什么菜,我开单子,由厨师来做。每天晚上我还记账,一个月还结一次账,几个月我还做一次总账,结一次总账。
  陈云的菜谱,大体上做到一个星期内不重复——除了早餐“千篇一律”之外。
  陈云是南方人,喜欢吃点带鱼、黄鱼,也爱吃上海的“鳝糊”以及“烂糊肉丝”。豆制品是他的常备菜,不过,总是变点花样给他吃,比如,做豆腐干丝、上海的“百页包肉”,还有豆瓣泥,等等。
  此外,总是给他炒点青菜、大白菜。所以,他的饮食很简单。
  陈云每顿中饭吃2两米饭,晚餐则吃1。5两米饭。不过,由于他的牙齿不好,对于饭的软硬要求颇为“严格”。
 



第39章 最后岁月(3)


  所谓饭的软硬,无非是控制好加水量罢了。有一段时间,陈云的厨师病了,就由于若木“顶班”,顶了将近一年。在这一年中,于若木有所“发明创造”:她用硬纸片剪成两个圆筒,再亲手用线缝上底。她用这两个一大一小的圆筒盛米,再用秤称米,使大圆筒正好盛米2两,小圆筒盛米1。5两。这样,给他做中饭,用大圆筒量米就行了,做晚饭则用小圆筒量米。后来,陈云和她到上海去,她把这特殊的“量具”也带去了。上海招待所的服务员见了,就用铁皮焊了两个圆筒给她。这两个铁圆筒,竟一直用到他的晚年。
  至于控制加水量,于若木也有所“发明创造”:她做了个“量水器”,专门测量加水后米层上面水的高度。经过一次次试验,在陈云以为软硬最合适的时候,她在“量水器”上划了个刻度。从此,她一直照这个刻度加水,做出来的饭不软不硬,恰到好处,陈云都很满意。
  本来,陈云吃梨、苹果等水果,在晚年,改为三顿都吃香蕉,这是考虑到香蕉是润肠的,可以防止大便干燥。通常,他每次吃一根大香蕉或者两根小香蕉。此外,陈云从不吃零食。
  在“文革”前,因工作关系,陈云偶然赴宴。“文革”之后,陈云从不赴宴,总是粗菜淡饭,独自进餐,如此而已。
  陈云上午喝白开水,午睡起来之后,喝一杯淡淡的龙井绿茶。他不喝酒,也不喝其他饮料。
  于若木从营养学角度知道,微量元素硒有着抗衰老的功能,又得知陕西省紫阳县所生产的“紫阳保健茶”天然富硒,她就汇钱给紫阳县茶厂,购买这种“硒茶”。她把硒茶掺在龙井茶里给陈云饮用。先是加少量的硒茶,陈云没有提出异议,她就慢慢增加,以至增加到40%、50%,最后增加到2/3。
  于若木知道灵芝具有抗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