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共和国十元帅风云录-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大别山各兵团没有站住脚,我们不敢开这个会,我也不敢讲这个话,不敢写这篇文章,不敢讲伟大的转折点,蒋介石可以打倒。这篇文章要等一年半载再写。因为中原的部队站住了脚,胜利靠得住,现在我们要开会分析、估计,大胆地写文章,向全国人民号召,准备在几年内取得全国的胜利。”

  毛主席这段话和陈毅的讲话,充分说明了挺进中原、转入战略进攻夺取全国胜利的重大意义,对于中原、华东两野战军指战员都是极大的鼓舞。

  8 月下旬,邓小平去参加中央9 月会议,中原局日常工作由陈毅主持。

  9 月12 日,陈毅向毛主席作了《关于1948 年夏季中原情况及政策转变问题》的综合报告,汇报了5 至8 月中原情况及政策转变情况,明确提出: “中原局面,已具备了初步根据地,正走向足以应付大规模作战的条件。”

  这是陈毅对决战前夕中原局势的总概括。

  1948 年,是战略大决战的一年。我军先后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捷报频传,人民欢呼,举世瞩目。11 月1 日,陈毅奉毛泽东的电令和邓小平等同志一起指挥淮海战役,走上新的征途。。 



 
 
 

 

 


   
 


 
罗荣桓在山东抗日前线(辛涧)

  

  

 
  罗荣桓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1902 年11 月26 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从1919 年起先后在长沙协均中学和青岛大学读书,曾参加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爱国活动。1926年秋在青岛大学预科毕业后赴广州,旋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进行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

  1927 年4 月到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 月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任党代表。这支武装在江西修水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 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他任特务连党代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4 军的连、营、纵队党代表。积极建立军队基层的共产党组织,实行民主制度,尊重爱护士兵,反对军阀作风。1929 年底参加中共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被选为4 军前敌委员会委员。1930 年8 月任第4 军政治委员。1932 年3 月任第1 军团政治部主任。在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领导部队的政治工作,同时组织部队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款,扩大红军队伍。第四次反“围剿”后,改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曾兼任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领导扩红工作成绩卓著。1934 年1 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获红星奖章。同年9 月任第8 军团政治部主任。长征中8 军团撤销,他先后任总政治部巡视员、第1 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到陕北后,参加了东征战役。1936 年6 月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并兼任培训高级干部的第一科政治委员。1937 年1 月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7 月任第1 军团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 师政治部主任。1937 年9 月,率师政治部和少数部队,在晋冀边界的旱平、曲阳、灵寿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38 年到吕梁山地区,与代师长陈光指挥午城、井沟和薛公岭等战斗,保卫了黄河河防。同年秋参加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随后任115 师政治委员,1939 年3 月初与陈光率115 师师部和主力一部进入山东,参与指挥樊坝、梁山等战斗,重创日伪军。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强调团结抗日的友军和爱国进步人士,孤立和打击制造磨擦的国民党顽固派。他率领的115 师部队,与山东人民抗日起义武装组成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并肩作战,先后在鲁西、鲁南、冀鲁边、鲁中,滨海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人民武装,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1 年8 月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同年冬,日伪军5 万余人“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115 师师部等领导机关被日伪军合围于沂水留田一带。他准确地分析敌情,掌握时机,出敌不意地率部向日军占领区临沂方向转移,跳出敌人重围。后又返回根据地中心地区,领导军民坚持斗争,挫败日军在山东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

  1943 年3 月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5 师政治委员、代师长, 后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统一领导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

  他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领导了整风运动。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领导山东军民进行精兵简政,实行主力地方化,加强连队基层建设,开展分散性、群众性游击战争,针对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提出“敌人打过来,我们就打过去”的“翻边战术”,扭转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被动局面。1944 年开始组织一系列战役,实行局部反攻,巩固、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1945 年,指挥部队在山东进行大反攻,控制山东境内的津浦, 胶济、陇海铁路,收复除济南、青岛少数城市之外的山东大部地区。1945 年6 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山东主力部队6 万余人进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他强调打破和平幻想,准备长期作战,积极贯彻中共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曾提出发动群众,创建东北根据地的建议。他组织领导了东北地区大兵团。战中的政治工作。1947 年在部队中推广第3 纵队诉苦教育经验,增强指战员的战斗意志,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经验后经毛泽东批示在全军推广。在辽沈战役中,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先打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予以全歼的战略决策,对夺取战役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他还曾主持组建二线兵团,为主力部队输送了大量兵员。1949 年1 月任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他作为中共平津前线总前委委员和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津战役,主持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工作。1949 年6 月以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中局(后为中南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后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950 年4 月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同年9 月兼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1954 年6 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 年11 月任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他在领导全军政治工作中,强调发扬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保证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并主持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领导“向文化大进军”,提出“系统的、联系实际的、稳步前进的”部队政治理论教育方针。1952 年领导筹建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兼任院长。他善于团结和使用各方面的干部,领导建立于部工作制度,加强干部工作建设。60 年代初,他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强调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反对林彪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庸俗化。

  从1959 年12 月起,他在中共中央军委还分管民兵工作,曾任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强调民兵工作要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围绕生产,结合中心任务进行,进一步明确了和平时期民兵建设的方向。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 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从1942 年起经常带病指挥作战,1946 年曾切除一侧肾脏,以后长期抱病工作,1963 年12 月16 日病逝于北京。

  * * * * *

  罗荣桓同志从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奔赴井冈山,直到建国后,历任我军各级政治工作领导者。他不仅以创造性地领导政治工作而称著于世,而且坚持原则,从严治军,沉着冷静,不畏艰险,率先垂范,善于机动灵活地指挥作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多次组织指挥了战役、战斗,长期带病工作,屡建功勋。此文只从要写他挥师山东、决战沂蒙的战绩。

  东 进

  天上,雪花纷纷,

  地上,白雪皑皑。

  罗荣桓率领115 师部队爬上绵山。

  绵山,位于山西介休县东南。它像一位横空出世、饱经苍桑的老人,默默地俯视汾河流水缓缓南去。

  罗荣桓向身边的陈光代师长说:“绵山虽然没有咱们长征时过的雪山那么高,可也有它出名的地方。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椎,曾和他母亲隐居在这座山上,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他就是不肯出来,结果被大火烧死。

  所以绵山也叫介子山。”

  罗荣桓、陈光等师首长顶风冒雪,走在队伍的前列。

  由于部队中有许多新战士,没有长途行军的经验,因而出发前各级干部作了深入动员。经过长征的老战士们向新同志介绍了爬雪山的经验。为了防冻,每人还准备了一点生姜,有的还用破布包了脚。

  这是1938 年的岁末,“八路军东进支队”挺进山东的序幕。

  风雪弥漫,山路崎岖,到处是积雪。越往上爬,山势越陡,道路越狭窄,一不小心就会滑倒;越往上爬,积雪越厚,鞋子全被雪水浸透了;越往上爬,山风越大,薄薄的棉衣早被寒风刺透,一直刺到骨缝里。这对爬过雪山的老红军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那些新参军的同志却感到精疲力竭,头晕腿软。

  爬到半山腰,有的人就走不动了,特别是刚从延安到前方来的知识青年,更觉得支持不住,掉队的不少。

  罗荣桓和大家走在一起,他虽然身体不好,还不断鼓舞部队:“爬上去就是胜利,爬上去才最好汉!”

  从清晨爬到下午,115 师终于翻过绵山。到了避风处,有的同志倒在地上,想喘息一下。罗荣桓懂得,如果在山上休息,必定会冻坏。他亲自动员和督促大家赶快下山,并指示部队抓紧收容掉队人员。

  雪停了,巍巍绵山,银装素裹,高耸入云。东进部队,象一股洪流,穿山越岭,奔腾向前。

  此时,作为东进部队的政治委员,罗荣桓同志的心早已飞到山东抗日前线了。

  八路军115 师进军山东,是根据1938 年9 月29 日至11 月6 日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而确定的一项战略任务。

  罗荣桓同志以115 师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延安举行的这次会议。会议听取了毛主席的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再次强调我们党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从而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步调,并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历史使命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确定了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115 师作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