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长生老人毕竟是长生老人,作为一众高人之中最高的一位,一应的手段最是不缺,又是号称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不精通,本身境界也是几乎要合道的人物,只要知道了一些端倪,无论龟卜也好,易卜也罢,就是看看天象,大概也能作为一个佐证,证实许多事情。
  更何况长生老人一脉的传承根基,原本就是三才卦书《太玄经》的高人注解版本,其实真说起来,占卜一项才是他们最拿手的地方。只是因为长生老人从来都不信命,不算命,也不教宿命,故而众人对一切祸福吉凶只是多少有个感知,却不能准确描述把握,多少还是有些不足。
  而作为众人的师父,长生老人自己就对占卜一事十分擅长。虽然平时因为这事儿与他本人的理念有些偏差,可是到了这等时候,长生老人倒也不顾了这么许多,只得违背一下平时的习惯,将多年不用的占卜之术重新拿起,准备一卜这北方的武林大会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情况,竟然叫得两家弟子都这般狼狈回来。
  这占卜之术也是古已有之,往古鸿蒙之始便有先民烧龟甲,看星象来判断祸福吉凶。轩辕黄帝之后,八卦之法流传于民间,在周文王姬昌羑里之困,推演《周易》之后,占卜一门学问更是在中原大地之上异彩顿生,几乎众人百姓多少都会一些,及至现在,还有好多俗话成语是出自《易经》,也是其真实不虚地流传广远。
  只是秦统一六国之后,始皇帝因为受到了方士的蒙蔽,愤怒之下下令断绝一切方术传承,易数作为方术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自然也是受到了牵连,多有缺失遗漏。之后春秋战国,儒家先贤孔老夫子处于传播儒道的目的,又是对仅存的一部分《易经》进行了大量的修整以及注释,使得整个易数都是近乎支离破碎,在不成为一门完整的学问,传承早已断绝。
  加上历朝历代以来,皇家都是喜欢将天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要是寻常百姓都能掐指一算,得窥天机,却是十分不利于封建集权的统治。故而近千年以来,皇室对易数的传播也是进行了极大程度上的打压,一方面禁止其古老道理的传承,一方面大力推行孔老夫子注释过的《易经》。到得隋代开创科举制度之后,这种文化上的引导达到了一个巅峰,后世甚少出现像诸葛武侯那般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只不过是读懂了半本《易经》的人物。
  前朝李唐盛世,撑死也就是出了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神人,或能沟通天地,使用易数。只可惜两位的占卜之术也未能完整流传下来,甚至民间或有传说,两人皆是因言获罪,也可能是因为泄露天机,最终都没能落得太好的下场。
  到得有宋一朝,所谓“国师”、“天师”之位甚至不再设立,却是并非朝廷无心使用异人,而是因为这等精通占卜之术的能人异士实在太少。偶尔冒出来的几位,或是招摇撞骗,用些金评彩挂手段招摇撞骗,蒙蔽世人;或是真有才学,却是能够趋吉避凶,远离朝廷官场,偏安一隅,躲在某处过自己的小日子,别说是出来预言天下大事,就是日常生活的祸福吉凶也是随缘,生活十分平淡,也是十分知足。
  长生老人就是这样的一位。
  准确地说,是长生老人老两口都是这样的人物。长生老人自己精通道家经典,又是真实不虚的太玄一脉传人,真真是手指一搓就知道吉凶祸福,抬头一看就明晰死生天机的人物。只是长生老人这些年来近乎自我封闭,既不愿意使用这等手段,也未曾将其传承下去,这才使得众人都不甚明白他老人家掌握了这门手艺。
  而长生老人的妻子,众人的师娘,更是因为其神异到有些不可思议的来历,完全通晓自汉武大帝开国以后近两千余年的事情,虽然不能对日常生活进行趋吉避凶,可是一旦师娘作出的决定论断,就是长生老人也只能乖乖拜服,顺天而行,绝不敢触碰违背半分。严格来说,师娘预言的事情不是占卜,而是直接断定因果,由果而推因。只要她认定不可能的事情,结果就是已然确定,无论中间发生多少变数,都不会影响结果分毫。这等手段,却是比之长生老人还要厉害许多。
  可惜师娘所知道的事情是一个定数,亦即师娘在“过去”的某个时刻一次性知晓了确定的“未来”,并对其加以记忆,种种事情,只要师娘知道,就是一个定数;只要师娘不知,“现在”的她就永远不能比别人先知道。
  而长生老人占卜之术就要跟灵活许多,只要想要看清什么事情,随便用什么进行卜算就是。虽然不能看穿因果,占卜所得到的结果也不是绝对准确,但是胜在灵活,倒也是十分有用。长生老人这些年来都不曾使用占卜之术,甚至连带着师娘都不会轻易对她已知的“未来”泄露半分,老两口这般装聋作哑的过日子,已经是有了十几年的时光。
  如今事情牵涉到徐方旭的安慰,长生老人也是不得不破例进行一次占卜。老两口一早就进行过讨论,俱是知晓孙向景在某个时间点之前绝对不会遇到任何生命危险,甚至可以保持一切状态,这是师娘已经亲眼看见的“结果”,不会因为诸多磨难变数而发生丝毫变化,故而一直以来,师娘对孙向景大多只是“心疼”,却是不会太为他的安危着急。
  而徐方旭的情况则是大有不同,其一切宿命未来都是未知之数,自然会叫老两口更为担心许多,不是偏心,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天然关爱。
  既然决定占卜,长生老人也就从腰间挂坠之上解下来一串古钱,却是使得一旁的陈风崇眼睛发直,不为别的,那六枚古钱却是上古周朝流传下来的“无文铜贝”,乃是铜钱的雏形,是为人工铸造的最早一批“钱”,只怕是依然有了两三千年的历史,真实不虚地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比之那传国玉玺都要早上千余年,十分难得,甚至是根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
  长生老人知道陈风崇喜欢古物的爱好,也不管他在一旁两眼直放绿光,自是做足了一切准备仪式,手握六枚古钱,轻轻往下一排。


第四十七章 噩耗连番至
  一般来说,依靠《易经》以及其衍生的一系列《太玄经》之类的知识占卜,并不拘于使用什么东西。毕竟《易经》的根本道理还是术数,进行占卜之时,只要能取得足够的“数”,将至转化为“爻”,随后排列为“卦”,就能按照卦书得到卦辞,再根据时间、节气等等变数进行“变爻”,或者直接取阴阳相生的道理进行推演,自然就能知道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种占卜的手段,对占卜者自身的要求却是极高。所占卜的事情离此人越遥远,越不沾边,占卜越是准确,厉害人物甚至能靠着一卦推演出过去未来种种,就如前朝袁天罡李淳风的《推背图》一般,十分准确。而要使人物或者事情与占卜者越近,越亲密,则是越不容易得到准确的结果,以至于绝大部分占卜者只能占卜自身运势吉凶,能够教人避免,却不能救自己避免。
  这等情况,其实就是“铜镜不能照见自身”的道理。占卜预测一事,原本就是如铜镜照物一般,利用术数来将一切种种映照在卦辞之上,随后推演,得出结果。苯教一众上师所谓的“观湖景”之术,其实就是这等原理的使用,只不过中原人是靠着卦书推算,苯教的大德则是凭借机缘巧合照见,其中多少还是有些不同。
  越是有心,又是牵涉自身,占卜就越是模糊,越是困难,直至不能算准,甚至可能会因为占卜结果而导致占卜者做出逆天之事,反而应在了结果之上。
  而长生老人占卜的厉害之处,其实也就是因为他自身近乎合道,所谓“我以我心代天心”,自身就是大道的一部分。所谓“天道无情”,自然不会“有心”;又是“天道无私”,大道本身与一切众生却是无所谓远近,无所谓亲疏的。到了长生老人这等境界,已然是知天命,顺天行,就算是算出来自己下一刻就会被水淹死,也要平静地走入湖中,绝不挣扎半分,却也不知道是大解脱还是大束缚,大自由还是大不幸。却是以身合道的坏处,能够将自己在内的一切众人都看作刍狗,不以为意,也不会在乎。
  正是因为长生老人这等境界,他才这么多年不愿意施展任何形式的占卜之术,只在机缘巧合之下,不经意之间照见未来些许,就如徐方旭和孙向景两人第一次登上青城山时,落在长生老人书上的那朵梅花一般,天性自然,没有丝毫雕琢造作。
  而此时此刻,长生老人为了验证自己之前的推测,也为着徐方旭的性命安危,不得不拿出来六枚古老铜钱,却是取“钱能通神”之意,利用钱币流转之中自然携带的一种足以改易天下的无边伟力,作为一个象征,用以占卜,却是能看得更多,算的更准。而长生老人手中这六枚“无文铜贝”,几乎可以号称一切钱币之始,历史之悠久,涵义之丰富,原不是寻常钱币所能比拟,却是近乎“象征”的“法器”一流,不再是把玩的古物。
  六枚铜钱一时排下,长生老人仔细看了片刻,又在心中推演许多,口中喃喃自语道:“嗯……巽在亁上,风天小畜,‘月几望,君子征凶……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这……弥勒教?那人是谁?月满有凶……月满是为‘望辉’……这……”
  陈风崇在一旁听着长生老人自言自语,完全就是一头雾水,也是知道自己无论是境界还是对天道的理解,都是有着极大的欠缺,这些东西远远不是他所能知晓的。加上长生老人占卜的方法,似乎还是从《易经》出发,与《太玄经》关系不大,更是叫他一时难以理解那些佶屈聱牙的卦辞,一时只觉得听着就头疼。要不是实在担忧徐方旭的安慰,陈风崇几乎就要直接走出书房,呼吸新鲜空气去了。
  片刻之后,长生老人抬起头来,面色严肃地说道:“似乎弥勒教从西北而来,朝廷的政策情况一时脱轨而行,有些艰难之处,似有小人蛊惑。看样子,那武林大会是受了弥勒教的干涉,只怕朝廷也插手其中,方旭与那弥勒教相遇,有一场劫数,虽是性命无虞,却也是十分危险……”
  陈风崇在一旁听着,一边点头,一边也是思考着长生老人所说之话。片刻之后,陈风崇有听见长生老人小声喃喃道:“这怎么可能呢?他……”
  正当陈风崇竖着耳朵去听的时候,长生老人一时神情一肃,将那桌上的铜钱再次抄起,一番仪式之后好生放下,仔细观看,一时惊呼道:“地天交否!以幼弑长,以邪代正……这!‘大往小来’!太和!”
  只听见长生老人一声惊呼,陈风崇连忙看去,却见长生老人一时面色涨红,随即苍白,紧接着口角之处就有鲜血渗出,整个人一时摇摇欲坠,顷刻就要倒在地上。陈风崇眼疾手快,一步抢朝前去,一把就将长生老人扶住,也是十分惊慌,不住问道:“师父,怎么了?怎么了?”
  只见长生老人一时软靠在陈风崇身上,神情似乎苍老了十岁不知,整个人显露出无尽衰朽气息,一时虚弱无力地小声道:“你太和师叔……归天了!”说完,长生老人再也无从支持,一时昏厥过去,又是叫陈风崇好一番扶胸捶背,好容易缓醒过来,又是一时无力,张口说话都是困难无比,净是寻常老人悲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