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国藩三部曲-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来,上自皇上亲王,下至士民友朋,莫不瞩目于你。你若践运不抚,临机不发,不但辜负了自己的平生志向,也使皇上心冷、友朋失望。涤生兄,你还犹豫什么呢?”

“前人著书,说苏秦、张仪口似悬河,陆贾、郦生舌如利剑,适才听贤弟一番话,使国藩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任铁石心肠亦不能不动心,今日方知苏张陆郦之不假!”曾国藩叹道。

嵩焘高兴地说:“仁兄出山办团练,军饷是第一大事。前向长毛围城,藩库已空,料张中丞一时不易筹措,嵩焘即刻回湘阴,劝募二十万饷银,助兄一臂之力。”

曾国藩拊嵩焘背,满怀深情地说:“难得贤弟一腔热血。若朝野文武都像贤弟这样忠于皇上,忧国忧民,哪来今日的洪杨作乱!就看在贤弟分上,也不由国藩不出。只是,”曾国藩说到这里,停了一下,他想到自己一贯打着终制不出的旗号,现在收起这个旗号,也得有个转圜,“国藩今日乃戴孝之身,老母并未安葬妥帖,怎忍离家出山,且亦将招致士林指责!”

郭嵩焘心里冷笑不止,说:“大丈夫办事,岂可过于拘泥!况且墨绖从戎,古有明训。为保桑梓而出,为保孔孟之道而出,正大光明,何况又有皇上煌煌明谕,仁兄不必多虑,若你尚有不便之处,可由伯父出面,催促出山,家事付与诸弟。这样,上奉君命,下秉父训,名正言顺,谁敢再有烦言?且我听老九说,前几天有一江右山人,为伯母寻了一个极绝极妙之佳城,将保佑贵府大富大贵,又断定仁兄此番出山,乃步郭汾阳、裴相国之足迹,日后必定封侯拜相。看来事非偶然,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备。仁兄万勿再固小节而失大义,徒留千古遗恨!”

翌日,郭嵩焘将昨夜的谈话禀告曾麟书。麟书是湘乡县的挂名团总,这几天又听说了陈敷的预言,俟郭嵩焘说完,立即满口答应。遂面谕国藩移孝作忠,为朝廷效力。恰好这时,张亮基又来一信,报告武昌失守的消息,再一次恳切敦请国藩出山晋省。于是,曾国藩将家事妥为安排,与四个弟弟分别各作一次长谈。六弟、九弟、满弟都要求大哥这次就带他们出去,曾国藩考虑再三,决定暂带国葆一人先去长沙,叮嘱国华、国荃且安心在家,不要轻举妄动,视局势的发展再定进止。然后,他来到腰里新屋,在母亲灵柩前焚烧已经誊抄尚未发出的“恳请在籍终制折”,并轻轻地对着母亲遗像说:“儿子不能尽人子之孝,庐墓三年了,为酬君恩,为兴家族,已决定墨绖出山!”

一江宁失守,洪秀全称王

正当曾国藩带着满弟国葆、康福、王荆七与郭嵩焘一起离开群山环抱的荷叶塘,向长沙走去的时候,百万太平军将士正在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的指挥下,借攻克武昌的巨大军威,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浮江东下,相继拿下九江、湖口、安庆、芜湖等沿江两岸重镇,最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夺得江宁。两江总督陆建瀛被杀,江宁将军祥厚战死。小天堂敞开大门,准备迎接两年来浴血奋战、劳苦功高的天国将士。

江宁,古称金陵,清代置两江总督衙门于此,乾隆二十五年,又增设江宁布政使司,是仅次于北京的重要城市。北王韦昌辉率部最先进城,第二天,东王、翼王也进来了。在三王指挥下,江宁城内的善后事宜进展得迅速而有条不紊。积尸清除了,大火扑灭了,街道清洗了。为着防止向荣和琦善南北夹攻的队伍攻城报复,江宁十三道城门和破损的城墙也奇迹般地恢复了。只是城里人口大大减少,老百姓纷纷迁徙城外躲避战火,百万多人出走十之八九,只剩下十多万了。

两江总督衙门被定为天王宫,这两天也略加修饰。清妖的一切仪仗、匾额、字画全部焚烧,从大门口一直到天王殿,所有门墙都用黄纸裱糊。将士们清扫庭院,张灯结彩,以便恭迎天王驾到。

咸丰三年正月二十日,虽然天气清冷凛冽,却阳光灿烂。对于江宁百姓来说,这是个冬天里的好日子。一旦战火熄灭,这个六朝古都,便又显现出它气概非凡的本色来。紫金山雄踞城外,犹如一个儒雅的将军,仗剑守卫着东大门。山脚下玄武湖波光粼粼,晶莹透亮,好比一块明丽的妆镜,将紫金山的英姿尽摄镜里。小小的圆菱湖羞涩地躲在西南脚,那正是持镜美人的笑靥。长江是一匹浅黄色的练带,弯弯曲曲地铺在城北,停泊在江面上的大小战船,如同练带上镶嵌的一颗颗珍珠,熠熠闪光。练带上有一根乳白色的丝绦,蜿蜒穿过城南。这丝绦便是胭脂金粉秦淮河。从古到今,它载过多少梦幻般的画舫,水中混杂过多少公子王孙的绿酒、商女村姑的清泪!那清凉山、幕府山、雨花台、燕子矶,那莫愁湖、胜棋楼、鸡鸣寺、夫子庙,每一处风景、每一处建筑,都有着一个神奇的传说、一个动人的故事,引起人们对这个古都的无限缅怀和神往。金陵,你真是个中国城镇中的瑰宝,人人向往的小天堂。今天,你千年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清晨开始,原来的两江总督衙门到仪凤门这段街道,便全部由两广过来的老兄弟刀枪森严地警卫着。天王就要率领天朝的文武百官进小天堂了!

留在城中的十万百姓,出于好奇、仰慕、看热闹等各色心情,吃过早饭后,全部都来到这段街道,以先睹天王威仪为快,把两旁的小街小巷堵得水泄不通。

忽然,一道严厉冷酷的命令传过来:“全体原地跪下,不得走动,低头看地,不准仰视,违者斩首!”十万百姓颤颤抖抖地遵命跪下来,两眼直勾勾地看着膝前的那块小黑土,年长体弱的后悔不该来。但已迟了,来了就不能走,“违者斩首”。跪在人群中的年轻人,无论如何也抵抗不了那强大的诱惑,趁着警卫兵士不注意,常常偷眼向街中心望去。

来了!眼前是一片数不清的红、黄、白、黑、蓝军旗,从仪凤门那边走过来,尘土飞扬旌旗蔽空。不见天王,先见一副威严不可抗拒的气派向跪在地上的百姓头上压来。长长的军旗队伍过后,接下来的是一批佩剑武官,一色的高头大马,五人一排,足足有一百排,红色褂子的前面均绣着“两司马”“卒长”等黑字。跟着马队而来的是一座六十四人抬的大黄轿,轿身四面绣着四条或腾云驾雾、或翻江倒海的巨龙,轿顶上有五只用丝线、竹骨扎成的仰头朝天的丹顶仙鹤。卫兵和轿夫一色的黄风帽。轿后是十六对吹鼓手,十六对铜鼓手,有节奏地吹吹打打。偷看的老百姓心中揣测:这轿里坐的怕就是天王了。

是的,轿里坐的正是洪秀全。这几日,是他出生四十年来最痛快的日子。从岳州以来,千里长驱,势如破竹,自己几乎没有亲临过战场,没有指挥过一场战斗,小天堂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到手了。他起先还有点感到意外,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应该的事。自己是天父的次子,天兄的亲弟,有万能的天父天兄的帮助,世上哪里还有敌手呢?他坚定不移地相信,在他挥手之间,北京就可以拿下,咸丰妖头就得让位,中国的一统江山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昨天,他登高眺望六朝胜地,心里涌现出一股难以抑制的志得意满的情绪。这个广东花县的落选童生,长期看到的只是田园阡陌、寒山僻水,从未见过如此壮丽的江山。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的确名不虚传!他想起幼时读过的李后主词,看过的孔尚任《桃花扇》。这个金粉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再也不是想象中的虚无缥缈的仙境,而是实实在在已属于自己了。黄龙轿里的天王,决定从此卸甲下鞍,好好地享受——加倍地享受这人世间的幸福,方不辜负天父之子的身份,不委屈十多年来提着头颅传教造反的艰难岁月,以至于补足过去整整四十年的亏欠。

黄龙轿后,一匹装扮得华丽考究的白马上坐着一个漂亮的女人,她怀里抱着一个三岁孩子。这孩子身着滚龙绣袍。并排的是另一匹同样装扮的枣红马。那上面也坐着一个女人,怀里同样抱着一个孩子。这孩子大概尚不满周岁,用一条黄色绣龙围巾包着。

这两匹马后,是一队花花绿绿的女人,一共三十六位,全部骑马。这些女人大部分都在二十岁上下,身穿短衣长裤,不着裙,一双大脚格外显眼。每个女人后面紧跟着一个女仆。女仆手撑一把色彩艳丽的日照伞。日照伞上分别写着“赖王娘”、“谢王娘”、“韦王娘”等等。跪在地上的百姓心中明白,这是天王的后妃们。对于天王有三十六个娘娘事,他们不感到惊讶,都认为这并不算多。住在北京紫禁城里的皇爷,据说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比天王的老婆多多了。尤其令他们钦佩的是,天王的妃子个个能骑马打仗,就凭这一点,即可称巾帼英雄。天王的老婆们尚且如此,天王的本领就可想而知了。这三十六个女人过后,接下来的又是数百名步行的士兵。从天王的开路旗手算起,一直到最后一个士兵走过,足足过了半个时辰。这位开创新国的天王是多么的有气派!老百姓个个钦佩万分,以前看到总督出巡,以为是大开眼界,现在跟天王的仪仗比起来,真个是小巫见大巫。

跟在天王后面的是幼西王、幼南王,接下去是天、地、冬、夏、春、秋正(又正)副(又副)二十四丞相,再接下去是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等,最后是一支英姿飒爽的女兵。女兵们身着戎装,腰佩刀剑,背后背着一张花弓。举止之英武,是江宁城百姓所从未见过的。一直到日落西山,队伍才过完。老百姓们也在地上整整跪了三个时辰。但他们都不觉得累,反而得到极大的满足。原先后悔想走的也庆幸终于没有走,因为到后来,大家都抬起头来观望,也没有哪个警卫认真地执行命令,有的警卫还和百姓笑嘻嘻地说几句话,露出得意的神色。

二天王开国的三件事:定都、朝拜、开科取士

一进天王府,洪秀全想到有几件大事,必须在近期内由他出面定下来:一是定都,二是朝拜,三是开科取士。至于稳定局面、巩固政权、管理百姓、建设小天堂乃至北征西征等军国要事,他都将全部委托东王去办理。他自己要静下心来,把生平所作的诗文,尤其是关于拜上帝会的宣传文字好好整理一下,选最好的刻手,用最精美的纸刻印出来,每个拜上帝会成员人手一册。洪秀全认为这才是教化万民、惠泽子孙的千秋伟业,今后自己就将会和文、武、周公、孔、孟、天父、天兄一样,世世代代被人们捧为圣人,至于攻城略地、建设国家,毕竟是形而下之器,它是永远不能跟形而上之道相比的。“器”的事,就让清胞、昌胞、达胞①他们去干吧!

定都,毫无疑问就定在金陵。这在天王看来,是天经地义之事,东王、北王也拥护。天王没有料到,临在武昌出兵时,翼王却对此发表了不同看法。翼王认为应改变永安既定方针,北进河南,再渡黄河直捣幽燕。尤其是部将罗大纲,反对定都金陵最为激烈。天王记得,罗大纲当面对他说过:

“翼王北进中州之策为上策。上策若不行,可用中策,即先定南方九省,然后分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一出淮扬,三路会合,共猎燕都。定都金陵,诚为下策。天下未定,欲安居金陵,岂能长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