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3k中文网提供)-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静……会议室内陷入落针可闻的安静……

    军械部长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一脸想笑又不敢笑的模样,他站起来,说:“以上试验性兵器国防军没有定购。根据36年的协议,厂方生产出来的新型作战兵器,党卫军部队有责任实行全面的实战试验,经过试验改进缺点,然后厂房再根据订单实行量产。”他还若有其事的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念念有词,内容显然就是那份36年的协议。弗里奇眨巴眨巴眼睛,很是认真的环视一圈,得到肯定的答案,最后一屁股坐下去,那模样说不出的委屈和孤独。按照他心里的想法便是:我在为国防军争取利益,谁不知道有这份文件呐?我容易嘛我……

    徐阳绝对不会去怪弗里奇,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这几天徐阳一直在想,要是国防军没有停战的意念那该多好,自己也不用费尽心思增强党卫军的战斗力,搞得和部分国防军将领势同水火。

    “我有必要向各位说明一个事实!”

    徐阳的语气十分严肃,接下来的话题与战事发展无关,但却实实在在可以影响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未来。他将所有人的注意拉过来,深呼吸一口气:“首先,我向各位尊敬的将军致敬,没有你们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强大的帝国!”

    或许有人感到惊讶,但是他们还是庄重点头回应,摆出一幅洗耳恭听的姿态。

    “我们没有必要形成对立,因为我们的理想是一致的。我——卡恩冯斯达克在此郑重说明,本人没有排斥任何人。”

    “我也是容克军官团的一员,反对谁?反对我自己

    “国防军,党卫军……”

    “它们同样是国家的军队,身为一名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成员,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了上前线为国征战的权力!”

    “那些战士本来没有立场,更加不需要存在所谓的对立。他们是战士,他们的义务就是为国家流血,乃至于无怨无悔的听命去阵亡、牺牲。”

    “同一个民族,为了同样的一个理想,我们需要的是团结!”

    “我14岁加入国防军成为容克军团的一员,接受的是容克军官团的教育,在座的各位有我以前的长官,也有以前的同僚。”

    “请不要因为身份的变更而将我视为外来人。”

    徐阳呵呵一笑:“没错,我现在是党卫军的全国总领袖,但是这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也还是国防军的一员,永远都是!并不存在变成党卫军总领袖,就专门为党卫军谋求利益的说法。”

    弗里奇老脸一红,他就是那个一直在说徐阳吃里爬外的家伙之一。

    徐阳沉默一会,语气深长的问:“各位还记得一战我们是怎么失败的吗?”

    没人回答愿意,这些将领好些个都是服役几十年的老将,可能年龄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把曾经战败当成是一生的耻辱。

    “我们前方的军队没有战败……”徐阳将目光移到弗里奇身上,“我知道您对党卫军有意见,但是请不要否定党卫军的付出,他们在前线也有流牺牲,他们不是那群在后方叫嚣停止战争,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捣乱份子。”

    徐阳的话勾起了很多将领的回忆。

    威廉冯凯特尔甚至情不自禁的叹息一声,感慨:“团结最重要!千万不要发生前线军队战胜,后方因为捣乱份子胡闹,而导致全局失败的悲剧。那样的事情发生一次已经够了……”

    弗里奇到底还是一位有担当的人,不等其他将领感慨,站起来对着徐阳默默做一个鞠躬,然后又无声的坐回去。他脸上也换成悲戚的表情,显然是想到了什么。

    “我们同是日尔曼人,拿起武器不是为了内斗,是在争取原本应该就属于我们的荣誉。我们同样忠诚于国家,有着同样的抱负,渴望国家永远繁荣昌盛。”

    徐阳在最高统帅部从没不行举手礼,他举起右手,掌心伸展向外,大拇指抵近掌心,其余4根手指并拢抵至额头:“荣誉与忠诚!”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二十四章:瓦尔特·冯·布劳希

    第三帝国的清洗进行了五天终于结束了,此次清洗范围之大胜于1934年的水晶之夜,清洗过程中,盖世太保总捕获涉嫌叛国的嫌疑犯多大一万两千多人,这些人来自各个行业,被捕的人被关进临近的集中营,少数在逃跑过程中被击毙。

    清洗行动间接改变了第三帝国的权力构造,一些位置被空了出来,随即马上被徐阳的人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清洗过程中,第三帝国除了少部份机构外,其它机构并没有因为清洗行动而瘫痪,甚至是清洗行动过后,各个行政部门的效率突然变得高效起来。

    一些身在其位,而不做事,只知道贪婪的盗取国家财产的蛀虫被铲除了。换上年轻富有奋斗欲望,又对国家充满热爱的人接替,行政部门的效率当然会变快。新的血液补充进国家政体运动机器中,充当润滑油,他们年轻无所畏惧,敢于打破任何古老的传承。新的、富有活力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热血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他们在努力,也必然会有回报!

    国防军在这次清洗行动扮演的角色让人觉得压抑,在部份将领的授意下,驻扎在第三帝国国内的二线部队是先反抗,然后是抵触,演变成无动于衷。

    是什么让国防军做出这样的决议?这里原本是比利时的首都,比利时沦陷之后,布鲁塞尔变成了德占领区政府的首府。

    由于一些无奈的原因,布劳希奇暂时把前线总参谋部设立在布鲁塞尔。但是他绝对喜欢布鲁塞尔,这里的建筑物和第三帝国国内的建筑一样,也是一栋栋哥特式的建筑,这让很多征战在外的军人有一种家乡的感觉。

    随着战争越拖越长,很多从前线退下来的伤兵也选择布鲁塞尔作为修养理想的,原因是布鲁塞尔气候宜人,且比利时沦陷得太快,作为首都。布鲁塞尔并没有被战火蹂躏,它的风景依然优美。

    布鲁塞尔市区略呈五角形,名胜古迹甚多,是欧洲哥特式建筑物保存得比较完整的行政区之一。城区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依坡而建,是主要的行政区,主要名胜有路易十六式建筑风格的王宫、皇家广场、埃格蒙宫、参众两院所在的国家宫、皇家图书馆以及一些艺术博物馆。

    布劳希奇把总参谋部设立在行政区正中央的王宫,从上俯视而下。可以看见市中心的大广场周围的中古世纪哥特式建筑,正对面是原比利时的市政厅,现今的德占领区政府办公大楼。附近还有一些历史博物馆。以及提供人们闲暇时打发时间德天鹅咖啡馆。发祥的金融街剧场也是一些比较有特殊意义的景点之一。

    布劳希奇站的是一个好位置,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晰的看见东面的各条街区,还有远处那些被修缮得十分漂亮的坡的草棚。布劳希奇喜欢在闲暇时捧着一杯咖啡,从高处看着下面的人群,此时他就在观看街道上的德意志士兵在闲逛。

    比利时似乎已经承认战败的事实?

    生活在布鲁塞尔的比利时人原本担心首都沦陷后,德军会展开报复,他们曾经担惊受怕的认为。一旦德军开进布鲁塞尔,就会大肆抓捕平民,又或是哄抢一切值钱的东西。

    是的,比利时人从来都相信日耳曼人是一群穷的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正是因为贫穷,所以日耳曼人才那么喜欢打仗,比利时人相信英国人的宣传,他们坚信日耳曼人非常野蛮。至少在一战时,入侵至比利时境内的日耳曼人的确很野蛮。堑壕战术把比利时挖得千疮百孔。

    比利时人承认战败的事实。但这并不代表比利时人接受他们已经战败了。德军开进布鲁塞尔时,比利时人没有反抗。他们只是站在路旁用仇视的眼神打量德军,在心里咒骂这群入侵者下的狱,然后又一方面为自己未来的生存担忧。

    是个人便会有矛盾的思眼睛里看到的是一群身穿漂亮军服的军人,尽管这些军人在和比利时人交流时显得意气风发,一幅胜利者的可恶嘴脸。但是,德军至少没有露出狰狞的面孔,把比利时人当奴隶看;德军入城后,并没有向英国人宣传上的那样,对平民任意勒索,大量逮捕平民又或是任意索取比利时人的财产。

    “别给德军任何肆虐的借口,在绝对的武力下,真理从来都不存在。”

    比利时人十分理智,嗯……,是的,比利时人真的很理智,他们劝说自己暂时接受德国人的统治,等待盟军的反攻,比利时总有一天会光复。

    另一方面,比利时人觉得很无力,他们的国王已经被党卫军邀请到柏林半个多月了,现今还没有传回任何消息。缺少精神支柱的比利时人就是想反抗也没有人有足够的威望来挑大梁,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继续等待。手双揉揉自己发胀的太阳穴,随即又拿起旁边的文件。他这一生经历太多事情了,但是从来没有一件事情能让他觉得为难,两封先后从柏林发来的电报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的。

    两封电报一封是弗里奇以发来的,电报内详细举列第三帝国国内最近发生的事情,用很大的篇幅来描述大清洗的过程。弗里奇言辞戳戳,一旦继续放任盖世太保在国内胡作非为,将会破坏第三帝国的次序,盖世太保大肆的抓捕已经影响到各大集团的利益。再继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弗里奇担忧的指出,盖世太保清理完文职人员就将对国防军下手,为了保证国防军的正统,国防军内部应该拿出实际的行动来对抗。

    另一封电报不用说,当然是徐阳发来的。相对于弗里奇的那封电报的夸张内容而言,徐阳发来的电报更加贴近事实的讲述大清洗的过程和得到的效益;用实际的数据举例,哪一些是敌国潜伏在国内的间谍,又有哪一些是纯粹的蛀虫。消灭了这些人之后,国家追回了多少遗失的资金,行政效率得到如何的发展。

    同时,徐阳很明白的告诉布劳希奇,在战争年代,国家只能有一个声音,战争不需要争执,更加不需要两方、或者多方经历长时间的争论再做出决议。一个政体、一个集团、一个利益。才能让这个国家展现应有的活力,国家也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变得强盛。最后,徐阳问布劳希奇。一战第二帝国为什么会战败。又自答,来自于没有统一的声音。一个经历太多的老人从来都不会因为一些原因而被轻易的说服,他只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来分辨什么是对的,而什么又是错的。

    “他……想解散国会,实行全面征兵制,采取战时经济体系,全面整合国家武装力量?”

    布劳希奇的手抖了一下。这位睿智的老人不是在犹豫什么,他在专制时代长大,接受的也是专制时期的教育,对于独裁政权,这位老人不抵触也不支持。他更加愿意思考,一旦国家只剩下一个声音之后,将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

    “我相信他的话,英国绝对不会坐以待毙。这个狡猾的国家正在拉拢美国。他说得对,时间是帝国的敌人。不应该相信部份将领的话,一厢情愿的认为英国人会选择理智的投降。这个岛国是罪恶的根源,岛国人的心态最容易陷入歇斯底里的病态,英国人就算堕入的狱也希望拉上整个欧洲!”

    布劳希奇是国防军的一员,对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