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曲线救国-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看中了与匈奴交界处的一片茫茫荒原,这荒原属于匈奴的领土。东胡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此地相赠。匈奴众将认为冒顿一再忍让,这荒原又是沓无人烟之地,恐怕只得答应割让了。谁知冒顿此次突然说出你刚才那段话。于是,下令集合部队,大败东胡。”'萨评:东胡,是后来鲜卑,契丹,蒙古各族的祖先,中国东北三大古族之首,起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民风强悍,当时能力和文明程度均绝对强大于匈奴,冒顿的一击之下使它数百年沉沦,终匈奴王朝之世无法与其抗衡' cchere 萨苏 cchere 萨苏
“那你觉得他这段话怎么样呢?”
“虽然冒顿是个蛮族首领,可这话确实说的顶天立地,但这和你卖国宝有什么关系?”
“如果国土可以用来做交易,那么不如国土的国宝是不是也可以呢?”
“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拿国土做过交易?我们一向是寸土不让的。”
“不一定噢,你那一套是说给老百姓听的,就不说战败割地了,那种情况等于是被人抢去,不算是交易,就说我们建国后发生过多次边界领土冲突,改革以后呢我们和这些国家进行边界谈判,如果真是寸土不让那大家还谈个屁,既然是谈判那自然就得有讨价还价。”
“那种情况的确可能有,但那是对等的谈判,我们不见得就会吃亏。”
“中,这话就说到点子上了,只要不吃亏!也就是说只要价码合适,就可以卖。”
“可你说的那种谈判是土地对土地的谈判,不是用钱买。”
“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钱。”
“需要钱你为什么不去贩鸦片呢?”我在作最后的抵抗。
“之所以不贩鸦片,是因为鸦片贸易不管怎么做我们都会吃亏,我是说中国会吃亏,所以我不做,放心,国宝我不会卖太多的,毕竟不管再好的东西,一多就不值钱了。”'萨评:“再好的东西,一多就不值钱了”,用这个理由不卖更多的国宝,表面上不如“卧薪尝胆”之类的话那样气壮山河,却更显得现实和容易实现,这是李富贵的招牌式思维了。不过,观念上吃亏不吃亏,考虑的是国家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
虽然李富贵很想分而治之,可这些老外坚持要坐在一起谈判,还美其名曰大家都是朋友可以无话不谈。等到谈判的时候麦莲提出利益均沾李富贵才恍然大悟,难怪这些孙子心这么齐。好吧,就算自己付出的东西可以让他们均沾,给自己的好处却也得一样不能少。'萨评:鬼子们当时还对中国文化中的,“挑动群众斗群众”思维不够了解,但是,他们怎么就没有想过“没有永久的朋友,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呢?这可是他们自己的文化,如此谈判,正可以让李大人从中渔利。'
首先李富贵向布尔布隆提出了低息贷款的请求,这个要求让布尔布隆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相对来说法国在远东的力量不如英国,可现在李富贵一开口就说到了法国的强项,通过贷款就可以控制这个军阀,那他当然高兴了。可等听到李富贵打算借一亿两白银的时候,布尔布隆的嘴裂的就更大了。
“李将军,我很愿意帮助你,你要的数目实在是太大了,几百万两我们还可以讨论。”
“几百万两啊,可这么小的数目文翰先生和麦莲先生都可以提供,那怎么体现法国这个金融大国的实力呢?”跟我这哭穷,我记得普法战争后你们赔了五十亿连眼皮都没眨一下。
“几百万两可不是小数字,李将军的胃口实在太大了。不如这样吧出了贷款之外我还可以向帝国申请,无偿的支援将军一部分。”
整整一天都在这种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中度过,在这一天里那些洋人都对李富贵的顽强感到吃惊。'萨评:是啊,他好歹是看过历史书的,预先知道底牌,你们如何是对手?假如拿破仑有这个条件哪会在乎什么反法联盟?'不过最后的协议还是可以让这些洋人满意的,第一,在李富贵的控制区域内所有府一级的港口城市都向三国洋人开放,李富贵的军队将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二,李富贵的远东集团将尽力配合三国洋商在中国内地的销售和采购,根据本条协议,未来将争取架空海关,进出口的事务都交由远东集团,当然手续费要低于目前5%的关税;第三,在李富贵的控制区域三国商人有权申请开矿、修筑铁路,兴建工厂,当然必须向李富贵交钱。'萨评:这些“卖国条款”如果作为满清政府应该切齿痛恨的,可是奇怪,我怎么对李富贵恨不起来?忽然醒悟,强弱不等的原因阿。满清政府在外国人眼里就是一个烂冬瓜,定这个条约就是欺负你的,而李富贵要兵有兵,要枪有枪,单单一纸条约,如果中国强盛有能力保护自己,这些条件其实就和改革开放相差无几。邓大人说得好  发展是硬道理'作为回报条件也同样很优厚,远东集团在海外从事商业活动将获得与三国商人同等的地位,三国将共同向银行担保为李富贵提供总额达一千万两白银的贷款,而且法国还无偿援助李富贵五十万两白银,英国将帮助李富贵建立一支以轮船为主力的长江水师,'萨评:这个,海军乎?江军乎?明摆着是内战用的'李富贵特别提出不要明轮船,至于美国嘛除了各种援助外,李富贵还提出自己需要留条后路,打算在美国西部置办产业,这一点麦莲自然是大开绿灯,不过他很奇怪李富贵是怎么看上那块不毛之地的。另外三国将会对远东集团的工厂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十三章 羊要吃人
    cchere。 ◆萨苏 发于:8/30/2004 10:16:59 PM
李富贵满眼血丝的盯着这份协议,让他稍感欣慰的是这份协议上没有提到鸦片贸易,文翰曾经暗示过,不过李富贵用基督的名义把他顶了回去,表示对这个方面自己是不支持也不干涉。'萨评:谈判技巧阿,看看,当初管仲责楚王以苞茅,便是这种智慧'尽管如此可这剩下的三大款中自己只要做到一条那就是千古骂名。看着那几个家伙眼中露出期望的神情,李富贵突然心中一动把协议放到桌上说到: cchere 萨苏
“对不起,各位先生,这份协议我不能签。”
“什么?”几个老外立刻就炸了起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别看他们平时装模做样,可实际上他们都听得懂中文。'萨评:兄弟一次作项目,请来香港的工程师作演讲,英文的,萨做翻译,本来项目谈得挺好,等吃饭的时候这兄弟忽然冒出国语来了,谈了一阵以后对方老总猛醒  你小子会中文阿!会中文你不说中国话,什么意思?!  得,这个合同就此告吹' cchere 萨苏
“请听我解释,中国有句老话‘背主做窃,不可定期’,'萨评:典出三国演义加平原君兵法,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的段子'同样背主做窃又怎么可以留下字据,若是今日之事泄露,那我立刻就是满门抄斩,我们可以按照这些密约去做,但我不能签字。”其实李富贵倒不是害怕清廷,而是担心这样的协议如果大白天下那自己可真是毁了。
“可是我们必须在协议的开始阶段给你提供很多援助,那你又怎么保证我们得到协议上写的后期利益呢?”文翰虽然理解了李富贵的忧虑可并不打算轻易放弃。 cchere 萨苏
“实力。”
几个老外对望一眼,又开始嘀嘀咕咕了。
“各位请想一想,我现在身居高位,手握兵权,与各位合作只是希望锦上添花,这种情况我怎么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上去?”
“李,我们的友谊是万古不变的,'萨评:记得当初苏联专家从中国撤走的时候,我们送的锦旗是“中苏友好,万古长青”,问题是还不到百年呢,苏联都找不着了'你不用担心我们会泄漏这个秘密。”
“我的确不担心我们的友谊,可我担心你们之间的友谊,比如说你们能不能保证过几年英法就不会开战,那时你们双方都攥着我的身家性命,那我该站在那一边呢?当然如果你们觉得不能接受我的提议那就当今天什么都没发生过,我们几个朋友只是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怎么样。”'萨评:说的是大实话,难怪老外会接受妥协,毛主席说喜欢右派,因为右派说实话,我看这汉奸李富贵也很可喜欢一下了' cchere 萨苏
最终还是几个老外妥协了,这一点在李富贵意料之中,当今中国像李富贵这样的人那可是奇货可居啊,相信外国人在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傀儡了。'萨评:主要李富贵还是个明白人,他起码不会为修电线杆子会不会扎了龙脉的问题谈判上几个星期' cchere 萨苏
敲定协议之后李富贵的上海之行还没有完,还有很多事需要他处理,首先是安排那些俘虏出洋,在各方的配合下事情还算比较顺利,唯一的麻烦是有些太平军一看要上船害怕得要命,死活不肯,相较而言他们似乎更愿意被砍头。'萨评:据有个兄弟告诉我,看红岩的时候眼皮都没眨一下,晕船的时候那种难受,心想这时候让我作蒲志高,那是一秒钟的犹豫都没有'最后找了几个洋兄弟来好言相劝才把他们安抚下来。
看着运送俘虏的船队离开后,李富贵命令准备召开远东集团的高层会议来商讨未来集团的发展方向。说是商讨其实发展方向完全由李富贵来决定,那些高层的任务只是讨论如何实现这些发展。李富贵提出了几条方针:第一、洋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大力生产什么,目前的主要方向是丝绸、茶叶、陶瓷、煤、修船厂、奶牛场,这一点这些主管们很容易理解,商人根据顾客的要求来经营生产是经商的一条基本法则,'萨评: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可下面一条方针就让他们有点摸不着头脑了,第二、在保证有利润的前提下追求规模的最大化,就是说为了多卖货宁可少赚钱,在那个时代商业竞争并不算特别激烈,所以这些商人完全不能理解这种倾销手段,'萨评:用倾销的方式占领市场,李大人的概念提前时代一步,不,半步,嘿嘿,李大人说过,领先时代半步都能混得好,要是领先一步呢?有被烧死的可能'为了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李富贵又提出了第三条方针:机械化,根据李富贵所提出的这种机械化流水线生产随着规模变大成本会大大降低,不过李富贵也没过分的去逼他们开展机械化,因为现在机械方面的人才那几乎是根本没有,所以也只能慢慢的一步一步来,先从简单的机械开始;'萨评:其实不一定马上机械化,先来一个福克生产线的试点怎样?'第四、发展远洋贸易,当然也是由近及远,就像大航海时代一样先组成小船队在附近几个国家转转,不过远洋大船还是要有那么一两艘,根据协议可以先租外国的船和水手,通过这种贸易航行来培养自己的人员;至于配合洋商销售就很简单了,直接丢给张文革去办,多用一些走私的方法就可以了,必要的时候花点钱。
看着李富贵认真的样子我忍不住问他:“你真的打算让洋货泛滥中国吗?”
“是,没有洋货的冲击我们拿那些封闭的小农经济毫无办法。”'萨评:整个这一两章,都体现出作者对于贸易经济方面比军事方面更高的造诣。所谓不盲目引进,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引进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比如这个洋货冲击自然经济的做法,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理念上就是一个巨大冲击。想象会有多少农村家庭不得不结束男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