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随章侃-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昱的脸上平和至极,看不出其心中所想,曹操盯着程昱的脸半许,大笑道:
“仲德此来,正其时也!孤正要进攻袁营!”
“进攻袁营?”不单程昱,便是曹洪等人也吃了一惊。
“正是!公明此去,劫得袁绍军粮无数,袁绍乌巢已破!军中已无粮矣!此乃制胜之良机,不可不取!”
“主公,晃愿为之先驱!”徐晃多日前去劫袁绍粮道,大获全胜,归来却遇上了些麻烦,迷失了道路,直至今日才得回返,却让曹洪等虚惊一场!”
“公明,这十余日你奔波劳碌,便在此与子廉守营便是!”
曹操转眼又看到一直跪伏在地的张,上前几步将之扶起:
“张将军归来,袁贼必得破之!”
张拱手答道:“多谢曹公,惜无能为主尽忠,愿归隐田园,还望曹公成就!”
曹操眼中怒火一闪而逝,笑道:“张将军在此待得几日便是!”
曹操又回首对荀攸郭嘉笑道:“公达,奉孝,此战攻袁,可要你等打头阵了!”
“是!”
袁营。
“报!我军谣言四起,传乌巢余粮尽被烧之!”
“报!军中传言!张高览两将军投降曹操,各军军心不稳!”
“报!各军哗变,各路将军斩杀数人而不得禁!”
“报!各路混战不止,领头者查为许攸家人许河!”
“报!曹军大举进犯,我军寨门各路投降曹军,曹军正往此处来!”
“众卿!”袁绍面色铁青,“大势已去,且随孤退回渡口!”
“主公!”沮授从一旁冲出跪倒在地:“授无能,使主公铸成大错,惟望留守死战,以阻曹军。”
“监军……这又何必!”袁绍正欲劝说。
“主公,监军一心为主,且就成就了他吧!亲军已在外等候多时,再不走便来不及了!”郭图站出一旁劝道,此时唯未哗变的便是袁谭与郭图手下的八百骑兵了,袁绍看了看郭图,此时的他已经一身戎装。
“监军,此处便由你处置了,保重!”
帐外一阵马蹄声渐渐去远,沮授从地上站去,寻出一些书信来,扔到袁绍那堆未带走书信之上,随即揭开帐门。
“来人!与我同去杀敌!”
袁绍曾经的大帐,现在成了曹操的战利品,曹操摸着那些金玉之物,笑对身边的许褚道:
“本初倒是不改往日之风,行军还带这些玩物。”
许褚笑答:
“正因为如此,袁绍才会败于主公之手!”
曹操哈哈一笑,便寻得那些书信翻看起来,看得几页,脸色不禁一变。
“仲康,速令各将来此,不听令者,斩!”
荀攸,郭嘉,程昱,刘晔,夏侯渊,张辽,这一干随军而来的曹军谋臣将士且站于原本袁军的中军大帐,在他们之前的便是眼睛微闭端坐的曹操。好一会,才由荀攸问道:
“主公,请问遣我等来次何时?”
“恩,公达,这些是袁绍与各处的来往书信。”曹操睁眼指向那堆书信,却悄悄观看众人模样,可却看不出究竟来。便是此时,他却看得郭嘉对自己悄悄摆手。
“哈哈,此番请大家来,便是要将这些书信烧了,自此之后,不得说及此事,违令者,斩!”
“主公英明!”众人齐道,那些人中,又有几人面上露出喜悦之色。
“主公,捉得沮授!”
曹操听闻一喜,“速将其带上!”
沮授被人缚作一团,押上帐来。曹操含笑上前说道:“沮先生,久闻得先生贤名,袁绍不能用你,不若归孤来!”
沮授抬眼一看:
“无须多说,吾跟随袁氏久矣,绝不降汝!”
再之后,沮授便一言不发了。
大战之后的官渡显得十分的寂静,白日中的残酷搏杀已不在,只有偶尔出现在地上的尸首旗帜才提醒人这是战场的存在。而远处而来的马蹄声打破了此地的寂静。
“监军,为何如此沮丧?”这说话的却是张,而另一人却是沮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军尚有冀州之地,主公已经收拾兵马,不日便可再来,此处有我冀州七万人马,届时主公登高一呼,便可回归我军,曹军不足为惧!”
沮授叹道:“张将军,你认为此处七万将士还可活命吗?”
“监军何意?莫非曹操?”
“记否当年白起如何对那四十万赵军,曹军本就无粮,这新得的七万俘虏可想而知,此时曹操已令人挖坑了吧。”
一片沉默,沮授又道:“虽然得蒙将军搭救,可授实愧对这七万将士啊!”
……
张轻道:“监军,得罪!”
……
“哦?”曹操坐在席上,其下是跪伏在地的张与沮授的尸首。
“你说沮授逃脱,你追上并将之处死?”
“正是,沮授此人忠于袁氏,不如除之,张愿为曹公效命,致死方休。”
半响,曹操的笑容浮现在脸上:
“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渡口,袁绍骑在马上望着远方,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官渡之战,落幕了。
其他主要人物的历史结局
袁绍:官渡之后,平定冀州叛乱,建安七年病死;
田丰:官渡之后被袁绍所杀;
袁谭:袁绍死后与袁尚争位,初不利,为此结援曹操,后被曹操所杀;
审配:守邺城多日后被曹操攻陷,而杀;
逢纪:在袁谭袁尚兄弟相争时被袁谭扣为人质,被杀;
郭图:跟随袁谭,在袁谭兵败时也被杀。
张:投降曹操后跟随南征北战,在刘备征汉中之役中先败于张飞后在夏侯渊死后统领残余曹军会合曹操大部,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攻克街亭,立下大功。但是后在诸葛亮另一次北伐被射中病死。
高览:官渡投降后不见于史载,演义中安排他死在赵云之下。
许攸:在平定冀州后获罪被杀。
曹操:死于建安二十五年。死前为魏王。
郭嘉:在曹操北征时生病死去。
荀攸:建安十九年,在跟随曹操攻打孙权时死去,其谋划之策无数,皆不得见于史载。
贾诩:在曹操攻打关中时立下大功,为曹丕继位立下颇大功劳,曹丕篡汉后立为太尉。
程昱:有一段时期,退隐在家,并被诬为谋反,到了曹丕登位而重新起用,不过很快便病死。
刘晔:在曹时代死去。
夏侯渊:在汉中一役战死。
张辽:后长期镇守淮南,曾大败孙权大军。曹丕时代死去。
乐进:与李典张辽等人长期镇守合肥,建安二十三年死。
曹洪:曹丕即位后一度免官,后曹即位起复,死于曹时代。
徐晃:曹时代病死。
许褚:曹操死时伤心哭泣呕血,后在曹时代死去。
后记
    后记
关于这篇官渡计中计,自然,毫无疑问,是篇小说,里面的故事自然是假的,只是利用了史书的片断而已,但是都移动了地方,比如曹操张许攸的对话,都是摘自史书,只是做了改动,或者挪动了地方,再比如许褚捉徐他,确有此事,也是在官渡发生,但是并非那夜,至于程昱率兵来官渡,张救沮授又杀之,高览是曹操安插在其中的探子,更是虚构了。之所以如此安排,自然是因为戏剧性。
我对于官渡一战,确实有很多疑问,这在文中也显示出来了,比如许攸的获罪,出逃的顺利,袁绍的固执,在我看来,官渡那一夜实在有些怪事,不过历史中本就怪事多多,也不多这一件,在读史的时候,只能在现有的史料上小心求证,何况历史人物犯错运气也差的也不止袁绍一人,从历史长河中看,这官渡的故事也没什么希奇的。
不过,关于官渡的事,在考证历史的时候自然不能胡乱假设,但是作为小说却是一个好的体裁,所以便写了这么一个官渡计中计,出现了袁绍沮授设计,曹操将计就计的情节,随便还加进了沮授改加文书陷害曹军谋士,张杀沮授的事,这些事在历史上都是空白,所以也由得我去加了。当然,这自然是不可能存于历史之上的,与其相信这亿万分之一的天意巧合构成了官渡之战,我宁愿相信袁绍等人都是大白痴。不过,在小说里我就可以这样写,因为这就是小说,不巧不成书,无论再不可能的情节,也能出现在小说中。
说起历史小说,确实是个有趣的话题,三国演义本就是历史小说,而仔细看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都带有极强的历史背景,即便虚构年代的红楼梦也有一群红学家在考证年代呢,而现代的流行小说也多有历史背景,即便金庸的那几本最流行的武侠也喜欢拉着历史大旗做幌子。不单中国,西方也对此情有独钟,古代戏剧,莎士比亚的戏剧,多是以神话或者历史传说为背景故事,就拿历史比较短科幻小说流行的美国来说,那科幻故事的背景也多有真实的历史对照,而且美国那几百年的历史也被发达媒体炒的不能再炒了。不过,想来总能找到新的炒点吧。
为什么呢?因为人类总有喜欢阅读自己的命运的习惯,人类天生喜欢听故事,而历史,便是最好的故事题材,自神话时代起,历史便被编成故事供大家欣赏,所以说,常说的“文史不分家”确实说的没错。而且,对于读者来说,一个熟悉的年代更加能引起共鸣,构造出一个虚幻的历史时代不说复杂麻烦,也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现在的奇幻故事,表面上是虚构的,其实上处处有真实历史的背景。
不过对于史学家来说,历史小说则是好坏参半,一部好的历史小说,能吸引读者对历史的兴趣,引起对历史的关注,这自然是好事,比如三国时代,为什么这么火,关键有个三国演义啊。但是坏事便是让人把小说当成真历史了。还是这三国,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便常有混为一谈的,甚至有将之混合为一的,那便是头疼无比了,甚至还有将小说中的故事当真实例子来教导人们的,拿真实历史来做例子还情有可原,拿小说编造的故事来做案例就有些过头了,因为根本没发生过,谁也不能证明是真事的怎么做例子呢?
不过也不能指望每个历史小说作者在小说之后都加个备注,称我写的故事都是假的,还列出哪处是杜撰哪处不是杜撰吧。先不说历史小说作者愿不愿意,毕竟作者都认为自己的故事是最好的最完美的,就算愿意,这工作量也未免太大了些。所以,三国演义一出,紧随着的便是诸多的注解,现在想来,只怕三国演义的注释,不比三国志的注释论文少多少吧。
只是,三国的研究者还是疼并快乐者,毕竟因为三国演义的关系这三国成了热门,而那些因为没有出名的历史小说描写,而少人关注的历史就要可怜的多了。
沉睡的天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