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随章侃-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躯不能施礼,子敬勿罪。”鲁肃吃了一惊,默然无语,良久,言曰:“公子若不在,便如何?”孔明曰:“公子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别有商议。”
史书中并无鲁肃和诸葛亮的借荆州一事,但是在《先主传》中说到:“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由此可见,刘琦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这便是我们本章要说的主题:
“龙生龙,老鼠的儿子打地洞”
我们所知,中国古代,甚或说世界古代史最大的特征之一便是:血缘在权力政治占据着极端重要的地位。在前文《兖州和徐州》《长子继承下的迷雾》《养子》几章中,已经数次涉及了这个问题,虽然在几章中都谈到了非血缘或者与传统继承制度不同的要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自传说中的尧舜禅让之后,便一直延续着以血缘为核心继承和分配权力的体系,皇室自不必说,社会中的各个阶层,自官僚贵族到商人平民,非不是以血缘为核心,形成大大小小的家族,甚或形成同姓的宗族。(一般宗族是以若干代前同一个祖先传下的子孙可视为同一宗族,据说是以四代前为基准,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往往有超越四代之前的,如古代农村常有一村同姓的情况,这些农村的人往往便是尊奉同一祖先,同一宗族,这在现代农村也可以常见到,此外便如刘备刘表等人,便是所谓的汉室宗亲,都是属于刘氏宗族的人,还有更广的以同姓便为一宗,所谓的五百年前是一家,如本回演义中的赵范与赵云便是这样拉上关系的。)其最典型者莫过于魏晋南北朝的士族鼎盛时期,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官职高低不是以实力,而是以血缘为依据。
至于西方自然也不例外,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城邦时代固然有民主选举执政官的传统,但是细究其中的历史,仍不外乎是几大家族操纵。到了帝国时期和封建时代,王公贵族也将自己的家族用血缘包裹的严严实实,生怕与那些庶民们产生联系。虽说欧洲大陆并没有统一,但是这些贵族通过联姻等手段将欧洲大陆上的贵族们联系成一体,仔细算来,欧洲各王国朝代虽然频繁,但是权力的交接只是由一个贵族世家转移到另一个罢了,若是平民介入其中,便会引得整个贵族世界侧目,这种排他性丝毫不逊色于古代中国。
宗族宗法制度的内容极其广泛,写出来要一本书都不止,自然不可能就是在一章之内便能谈到的,本章就只是说说宗族宗法制度的核心,便是血缘。宗族对血缘看的极重,在《长子继承下的迷雾》一章我们便说到宗族中分大宗小宗,长子往往作为大宗,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养子》一章我们也说到若是要异姓收养为子改祖归宗,是要得到宗族内部的允许的,宗族往往不同意收养异姓为子,养子也往往以同姓同宗为先。至于刘邦那著名的白马誓,“非刘姓不得为王。”更是将血缘的重要性凸现出来。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对这句名言我并不以为然,但是若说“存在一定时间并受过一定考验的事物有其道理之处”,我则深以为然。血缘能作为长期以来的社会制度的核心,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而其中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减少了继承制度的成本问题。
在财产私有,权力私有的社会体制之下,不单个人保有私人财产和权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财产权力的继承也成为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以最现代的观点看来,个人的财产和权力应当属于个人,而与其有血缘关系的子嗣假如并无贡献的话,并没有权力获得父辈的财物权力。但是,这就意味着一旦一个人死去,其所有的财物权力将成为无主之物,这样的真空必然引发一场争夺,而随着财物和权力越大,争夺也会越将惨烈,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必须,或者说,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继承惯例,让有血缘的子嗣继承财产。
为何选择有血缘关系的人,最重要的便是简单,选择诸如有实力有智慧等等的选项都太多繁琐,验证成本过高,只有血缘的成本最小。而且在家庭形成之后,有血缘的家庭往往是全体而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参与社会竞争,这样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是财物的部分拥有者。(当然,这只能解释于成年子嗣)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惯例不断细化,形成比如长子继承等等措施,并赢得社会认可,形成法律或宗法制度。
在继承着财物和权力的同时,继承人也要对祖辈作出相应的回报,如祭祖,延续家族等等。(西方对祖先的崇拜尤其在基督教进入之前并不亚于东方社会。)这自不必说,但是为了维护延续家族的荣光。在漫长的过程中,贵族渐渐将血缘神圣化,将自己与其他等级的人区分开,所谓的“君权神授”,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血缘神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为了使自己的血缘神圣化,最早期的人是制造出各种神作为自己的祖辈,或者说将自己的祖辈塑造为神。这在东西方神话中都能找到影子,我们看那些古代帝王,莫不是神的后裔,便是这个缘故,在之后便是将自己的祖辈的英雄事迹广为宣传,皇帝国王最为简单了,开国帝王无人可比,那些大臣大将自然要好好宣传一下了,其中也不乏宣传的过头的。(也有一种是拉一些英雄作为自己的祖辈的事。)再后来也有一些比较浅薄的,自然我们也可以说现实吧,干脆也不要英雄事迹了,就比我们祖辈哪个官大吧。种种这些,都是要说明一点,我们家的血缘优良啊。
到了现代,种种这些都不行啦,连教会都不敢说太阳围绕地球转了。没事,说法总是有的,我们完全可以用科学来解释血缘的优良性嘛,所以教育说精英论一跃而出,成为新血统论的顶梁之柱。纠缠了这么多年了,其实贵族们就是想要说一点:
“龙生龙,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嘛!
第五十三章两淮
    三国随章侃第五十三章两淮
(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历史小说家是怎么用史料的,演义在此回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演义本回,太史慈终于死了,太史慈在历史上死于建安十一年,可说得上在床上平稳的死去。但是作者大概是对太史慈非常欣赏,认为此类英雄人物怎么能这样平淡死去,又或许对太史慈死前的那段话颇为欣赏:
“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这是《吴书》中记载的太史慈临终之言,演义中改成“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或许是因为对太史慈的壮志未酬身先死有所不平,作者将太史慈的死推迟到建安十三年末,经历了赤壁大战,不单如此,他认为英雄之死一定要有一个大场面才行,所以将太史慈安排到孙权攻合肥一役。这还罢了,作者又想安排一个好对手,所以将张辽挪了过来。
张辽战孙权确有其事,之后演义第六十七回也谈到了张辽威震逍遥津之事,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是很出名的,大致和演义第六十七回所谈差不多,孙权在和刘备达成协议再分荆州后攻打合肥,被张辽杀得大败。
但是,本回中的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就有些牵强,确实孙权在建安十三年末赤壁大战后围攻合肥不下,但是史书上并没有说到张辽有参与此役,张辽驻守合肥是在建安十八年曹操在攻打孙权回军后的事,建安十三年的张辽应该在长社驻守,不可能和孙权的大军作战,在孙权攻打合肥后曹操倒是派了一位姓张的去救援,但是并不是张辽而是张喜(曹操传中此人的名是上喜下心。说到这里,随便扯一句,假如有哪位朋友名字很生僻又想青史留名的话那要不成为主角中的主角,这样你的名字再生僻也会为人所知,千万不能成为配角啊,不然要害死后辈的历史爱好者的,当然,改名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
再扯回来,演义之中所谈到的张辽治叛变一法也是历史上张辽在长社发生的事,作者把张辽从历史上的长社拉至演义中的合肥助阵。(对了,还不单是一个人,还把李典乐进一起拉了过来,或者说把他们三人驻守合肥的时间提前了五年。)来为太史慈的死做见证,太史慈也真算死的辉煌了。(另一大作用也许是为了日后的张辽威镇逍遥津做铺垫吧,不过在我看效果一般。)
历史小说虽然脱胎于历史,但是在作者手中那历史就象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都是为了书中的情节人物服务,我们也没办法指望作者在文后注释此段真实历史如何如何,那样就不好看了,小说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想让人把假的当成真的。只是他搞的真真假假,又比真实的历史更吸引人,反倒更令人注意了。
侃了半天还没说到主题,这也是本人的一大毛病了,所以刻意取了一个《三国随章侃》的名字,也希望大家海涵。
虽然张辽在历史上的建安十三年并未与孙权在合肥作战,但是建安十三年孙权确实攻打过合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尤其是孙权和刘备结盟,荆州战场交给刘备之后,合肥等两淮地区便成了东吴与曹魏的主战场。
我们在谈到南北问题上总会说到“划江而治”这一词,但是假若真的是划长江而治的话,那我们基本上可以宣告南方政权的失败了。为何?
我们常说长江天险长江天险,但是这长江的天险也是有限的,远比不上那些高山峻岭沙漠戈壁更为险峻,而即便如高山峻岭沙漠戈壁都能跨越,何况处处可越的一条长江呢。尤其古代中国南方本就开发不如中原一代,而江南的开发又主要集中在现在的江浙地区,而福建两广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蛮荒之地,更没有什么天险可守,南方政权立都大都离长江不远,这意味着一旦突破长江,敌军就能兵临城下,长江成了最后也是唯一的防线。
一个国家若只有一处防线,那即便这防线再固若金汤,也比拥有多处防线的国家来得脆弱的多。而在长江以北,淮河便成了构筑防线的重要地区,所谓“守江必守淮”,在构筑防线这个意义上说,两淮地区不亚于甚至有时比长江流域更为重要。南北交战最集中的往往在两淮地区,若战火真延及长江,那南朝危矣。
从战略意义上说,两淮是长江的守卫前沿,而从经济角度来说,南方政权也需要两淮地区,江南开发本就晚于中原,就不算福建两广,就说现在的湖南,在相当长时期也是人烟稀少之处,夺取两淮,对经济上也有补足。当然,两淮因为处于南北交战集中之处,往往经济难以发展起来,倒是在统一的时期,作为江南和中原两地物质的集散地,发展颇快,古代漕运对两淮的发展颇为有利。
两淮作为兵家必争之处,还有两点甚为关键:
其一,两淮地形既有北方平原特点,又有南方水乡特征,又在南北之中,南北习俗对其都有影响,作为长期战场,两淮民风又相当剽悍(尤其是在北方战乱时,两淮往往集中了北方流民。)。南北交战,往往因南北两地地形气候差异太大,北军难以在南方称雄,南军在北方也无法使出全力,而若取得两淮之地,用其民为兵,无论北上或是南下,都比单纯的北兵或南兵要好得多。实际上大多数的征伐都是取先征服地区之民为兵,再继续向其他地区发展,细看各代统一模式,都是如此。
其二,夺取两淮,便可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