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1939之海狼-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箭鱼’双翼攻击机和‘管鼻燕’式战斗机他们在看见德国飞机后,飞行员拉动操纵杆转舵就往自己的母舰方向飞去,‘管鼻燕’式战斗机则迎了上去,想掩护‘箭鱼’双翼攻击机撤退。但是德国飞来的是BF…109T舰载战斗机,动作远比他们灵活,在空中德国战斗机迅速抢占了相对英国战斗机的高度,然后利用自己的灵活性迅速抢占了英国飞机的后半球上空,英国飞机在空中拼命作着空中机动,但是却无法摆脱德国战斗机的追击,一会都被德国战斗机给击落。在与英国‘管鼻燕’式战斗机战斗的时候,另外有十几架德国战斗机则摆脱了英国战斗机的拦截,向英国‘箭鱼’双翼攻击机冲去。英国‘箭鱼’双翼攻击机见到德国战斗机突破了英国战斗机的拦截,连忙使用它们上面的机载机枪对准德国战斗机群进行猛烈射击,德国战斗机不顾他们的猛烈火力,一直冲进了英国‘箭鱼’双翼攻击机机群中,驱散了英国‘箭鱼’双翼攻击机群,并开始歼灭他们。而在海面上的英国军舰因为自己人和德国人混战在一起,根本不敢开火支援自己的飞机。在英国飞机被击落大半后德国飞机很聪明的迅速爬升到高空,并开始飞到自己的‘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和‘格乃森若’号战列舰上空盘旋,英国军舰上的高射炮手看着德国飞行员的动作而在炮位上破口大骂。
坎宁安一直用望远镜观察着这场世界上第一次的海军航空兵之间的战斗,德国战斗机以损失2架为代价击落了英国十二架飞机,其中一半是英国‘箭鱼’双翼攻击机,虽然此战斗规模很小,但是却列入了基尼斯世界纪录,作为地球上第一次海军航空兵之间的战斗位列其中。
不过在德国飞机飞到‘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和‘格乃森若’号战列舰上空后只过了3分钟,‘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和‘格乃森若’号战列舰突然转舵向后开去。这个行为令英国人看的简直是糊里糊涂,感到非常奇怪,不知道德国战列舰为什么要离开,先前他们只是在兜圈子,现在又毫无征兆的离开了。自始至终德国战列舰没有主动攻击过英国舰队。现在却离开了,两艘战列舰快速移动,一会就消失在远方。即使用望远镜看也只是两个小点了。而德国战斗机群却留在原地盘旋没有离开。
不过过了一会,英国地中海舰队其中的很多军官就不必费脑子去猜测德国人的意图了。因为他们被德国的炮弹送上了天堂。
正在英国军官正在争论德国人究竟是准备了什么给他们的时候,突然听见了在空中传来了十分熟悉的炮弹在空气中飞行的声音,炮弹尖利的呼啸声划破天际,飞快的从空中砸了下来,在英国地中海舰队战列舰分队其中的‘沃斯拜特’号船舷边掉入大海,炸出了高达40米的浪柱,一些在甲板上没有防备的英国水兵被水柱给扫中,顿时就被浪柱巨大的冲击力给扫到海里或者是被冲击力给打成了几截。令他们旁边幸存的英国水兵看的是心惊胆战。
英国海军军官还没有从刚才的炮击造成的震惊清醒过来,紧接着德国军舰发射的第2批校射炮弹就到了。这回这些炮弹除有些落入水中成了近失弹后,剩下的部分可是落在了英国地中海舰队的舰艇头上,顿时英国军舰上那些在刚才躲过水浪的水兵终于没有躲过弹片,英国军舰甲板上顿时成为人间地狱。英国水兵被打碎的尸体和血迹随处可见,而英国战列舰的几艘战列舰看来是德国军舰的炮击重点目标,特别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沃斯拜特’号一共挨了4发381毫米和3发281毫米的炮弹,其中的4发381毫米炮弹其中的2发很准确的命中了‘沃斯拜特’号的两座前主炮。而德国发射的炮弹是他们在英吉利海峡使用过的由周天雷剽窃后世科技成果的爆炸成型弹头,弹头爆炸后产生的金属体以非常高的时速穿透了炮塔外面的装甲,一直穿透了炮塔,击中了炮塔下的弹药库,顿时燃起了大火,英国‘沃斯拜特’号的损管队急忙往那两座主炮的弹药舱注水,这才避免了弹药殉爆而将整个军舰给击沉的事发生,但是‘沃斯拜特’号也失去了一大半的作战能力。
有人可能奇怪了,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德国人究竟是依靠什么来指挥射击的,他们的光学测距仪无法在这么远的距离还能提供准确的火控参数。这是周天雷在当上德国大洋舰队司令官不久以后在一次海军大洋舰队司令部例会上下的训练命令,要求德国军舰上的炮手掌握远程射击的能力,它要求德国炮手要尽量利用主炮的射程,尽量在远处和敌方交火,而不是如以往一般开近了才开火。
周天雷是这样解释他的训练计划的:自从我要求德国海军航空兵装备飞机以战斗机为主后,我就想到了虽然我的海军航空兵虽然因为战斗机数量远比敌军的多,可以比较容易控制战场上的制空权。但是战斗机的载弹量小,总不能指望他们挂上炸弹和鱼雷去充当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的作用吧,当然在计划里规定了攻击对方舰队的主力是我的战列舰和重型巡洋舰,但是敌方的舰队里同样编有该类舰艇,我凭什么取得海战的胜利呢?我思考了很久,得出了答案,就是充分发挥战列舰主炮的射程,尽可能的在远距离上消灭敌舰。
不过问题就出来了,由于射程远了,传统的穿甲弹由于是依靠火药燃烧产生的推力而赋予它的速度,依靠动能穿透对方的装甲,那自然是炮弹速度越快,穿甲能力越强,而这样就是交战距离越近越好(当然军舰的交战距离取决于多种因素,不只是炮弹穿甲能力所决定的)。而周天雷设计的战术是远距离射击,这样传统的穿甲弹的破甲能力就要差很多。周天雷的解决办法是使用他剽窃的后世科技成果的爆炸成型弹头。
(这种弹头的技术是在聚能装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只不过由于装药技术的变化由聚能装药弹头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金属射流破甲变成了一个类似炮弹的金属体依靠极高的速度而产生的动能破甲。这种炮弹在它身上将聚能装药破甲弹和动能穿甲弹的优点集于一身,被后人称作是破甲弹和动能穿甲弹的完美结合,但是对加工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成本也相对前两种炮弹为高)。而且周天雷为了尽可能提高炮弹的射程,还将后世的增程弹(一种是底凹弹,另一种是底膛排射弹技术,它们都是应用了空气动力学技术,尽可能降低炮弹在空气中的飞行阻力。)引入到这个时代,使射程在原来的基础上平均提高了30%左右。
二是周天雷有了增程弹后,他想到,现在使用这种增程弹就相当于是自己那时代的超视距攻击,现在的德国军舰上的光学观测系统根本观测不到敌舰,如何装定火炮的火控数据和对己方的攻击进行校射呢,这个时代可是没有GPS定位卫星和高空预警飞机,也没有办法搞什么现代的精确引导射击。而且现在的那时德国舰载火控雷达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境地。他想来想去,想到了可以借鉴日本人的方法,使用航空飞机进行校射,将炮火校射员派到了天上,由战斗机掩护他,对己方舰队炮弹落点进行校射,以提高己方炮弹在远射程上的命中能力。这个原来在敦克尔刻海战中试用过,所以也不是什么新的战术。在这次海战中周天雷将新研制的增程弹拿来进行战场上的试用,希望能在实战中发现它们的弱点。周天雷希望通过这两种办法提高德国舰队的攻击力,事实上也的确是做到了。不过德国大洋舰队从此都尽量将与敌人决战的地点选在广阔的大洋上,而不是地形展不开的峡湾。
攻占马耳他岛(五)
    坎宁安在战列舰‘马来亚’号被重创后终于清醒过来,他明白了德国人的意图。而且他知道了德国军舰是依靠了在天空中盘旋的德国战斗机对德国战舰的炮弹落点进行观测并向德国军舰进行校射工作。不然自己压根就无法观测到德国大洋舰队他们其中任何一艘军舰,而德国大洋舰队怎么会有那么远的炮火命中精度。
在天空中德国战斗机掩护着几架双翼机,在双翼机上后座上搭载着舰炮火力观测员。他们向德国舰队报告道:“敌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沃斯拜特’号两前主炮被击中,已丧失了战斗力,英国战舰损管人员正在工作,英国地中海舰队旗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马来亚’号,‘复仇’级战列舰‘皇权’号损伤较小。还具有战斗能力。”
坎宁安知道自己在这个距离上是无法准确观测到德国舰队的,所以也无法学德国人搞远程炮击,而自己的飞机也由于德国战斗机已经控制了该海域的制空权而无法起飞。他一方面呼叫驻埃及英国空军,希望他们派来增援的飞机能尽快到达战场。一方面命令自己指挥的舰队迅速向德国舰队方向前进,力图使海战回到英国人所熟悉的大舰巨炮对轰的场面。并且试图击落那些讨厌的德国飞机。
在空中的观测的舰炮火力观测员见到英国舰队除留下两艘驱逐舰照顾受了伤的战列舰‘沃斯拜特’号外,剩下的军舰开始向德国舰队方向高速前进,知道英国人看穿了德国大洋舰队的作战意图,连忙呼叫德国大洋舰队:“英国地中海舰队开始向我大洋舰队方向开始前进,应该是试图想与我们进行近距离的炮火决战。”
周天雷在听到双翼机上搭载的舰炮火力观测员的报告后。命令道:“你们迅速观测出英国军舰的航向,航速,方位,我们按照2#预案进行攻击。”
然后他对自己的参谋长罗格说道:“现在我们使用2#攻击预案。”“是,将军”罗格转身对舰队下命令去了。德国大洋舰队随后在旗舰那看到了旗舰挂出的‘执行2#预案’的命令。
德国大洋舰队开始迅速转向向英国舰队所前进的方向进行撤退。但是在撤退的同时,德国大洋舰队战列舰和重巡洋舰上面的尾主炮仍然按照由德国战斗机掩护的舰炮火力观测机所发来的英国地中海舰队所在方位、航向、航速等数据所推算的火控数据进行旋转。
轰、轰、轰、接连不断的炮声在德国大洋舰队上空中盘旋,第三轮的德国大洋舰队的炮击又开始了。在尾主炮的炮口爆发出橘红色的巨大火球,在火球的光芒中,德国各主力舰的舰桥被照的清清楚楚。炮弹飞过了三十多千米后,一头落在了大海中。炸起了上百米高的水柱。
在空中的舰炮火力观测机上面所载的舰炮火力观测员在观测到在海面上没有出现白烟,只是出现了十几个大波纹,知道没有击中任何一个目标,他在仔细观测后说道:“大洋舰队、大洋舰队、我方未击中目标,现通报最新的修正数据。”在飞机上舰炮火力观测员开始计算在德国炮弹到达时英国军舰所处位置(类似于高射炮火攻击空中的飞机,要留出射击的提前量,不然是没有办法击中飞机的)。
在‘慕尼黑’号战列舰三号炮塔下(德国人将它命名为‘多拉’),指挥军官在根据舰炮火力观测员所报的数据调整炮塔主炮仰角,方位。装药量:“炮塔右转3°;,减少一个标准装药包,使用增程爆炸穿甲弹(德国海军对周天雷所剽窃的增程爆炸成型炮弹的称呼)。”而在弹药舱里,一小队德国水兵正在将按照射击指挥军官的命令将炮弹送进扬弹机,当扬弹机的存放炮弹的平板放下后,其中一个年轻的上等兵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