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髯-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军攻城的步兵被敌人突袭之后,几乎没怎么产生什么有力的抵抗,就开始接二连三地集体向后溃退,一直退到了原本的护城河之后,散乱的人群,一时间还挡住了从阵后增援过来的己方骑兵部队。
“你们这些胆小鬼,滚开、滚开~!”来者愤怒的吼叫,其中也包括一国之尊的冉闵大帝,他对于自己的步卒们居然没有经过什么抵抗,便直接败下阵来的表现,十分的震怒。显然,这一次的溃败,暴露出了新兵为主的魏国讨伐军,经验不足的、稳定性不够等诸多问题。
“冉闵来了~!”
“快退、快退。”
驱赶溃兵前来的石赵骑兵,追到原护城河边时,却迎面撞见了冉闵的双头矛,兀自惊惧,皆转身拍马逃奔。冉闵的马快,一路追杀至襄国城下,突来城上乱箭如雨。冉闵手舞双头矛,舞得如同旋翼飞转水泄不通,缓缓而退。再看那七座攻城云梯,俱已被泼油添草之后点燃焚烧,烈焰浓烟一时冲天而起。
至此,完成任务的石赵出击部队开始重新从突门向城内退去,冉闵本想带着好不容易穿过溃退人群的三百亲卫骑兵追杀进城里去的,但是仔细想想,如此实在是太过冒险,胜算微乎其微,只好作罢。听着城上渐渐稀落的厮杀声,看着石赵军用刀车塞住突门口后又在其后开始填补突门,冉闵大帝回顾了一眼身后的王泰将军,不禁长叹了一声。
城下攻城大队溃败,攻城云梯又被焚毁破坏,城上激烈苦战中的先登部队陷入绝境。攻守双方力量此消彼长,有二个绝望得失去理智的魏军,从高高的襄国城头一跃而下,一个当场摔死;一个摔断了双腿腿骨,惨呼不止,行走不能,事后被城头的守军弓箭手们当作打赌用的靶标,被慢慢的折磨而死。在绝望当中,更多的魏军将士则选择了力战而亡。
望着遥不可及的城头,冉闵满怀心痛,远远地伸出一支手,似乎想要拉回什么。然后,又慢慢地收了回来。一直看着先登部队中最后一个站立的身影消失于视线,他郁郁地拨马回营,一路上一语不发。
襄国的南面一线的城头上,层层叠叠堆砌满了尸体,流出的血顺着城墙流下内墙,在内墙的墙根下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红色的水洼。而在城上城下,红色的足印在事后被印得到处都是。
“怎么处理这些敌人的尸体?”
“留着吧。摞起来,摆放整齐,等下一波敌人进攻的时候当作滚木擂石用。”
此时已经接近初冬,北方的天气已经有些冷了,尸体并不会马上的腐烂。于是石赵的将军还打算利用一下死者。但是,几天之后,他还是不得不下令将这些尸体、包括城外的尸体统统掩埋,以防止尸体腐烂后造成疫病流行。因为在那天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魏军都没有再对襄国城壁发动过进攻。
“我们被包围了?”
“是的,我们被包围了。”
当再次确认过这个消息之后,石袛本来已经缺少血色的脸变得更加的惨白,“是吗?这么说,逆贼冉闵是想要围死、困死我们吗?”
“恐怕……是这样的。根据探子夜探敌情回报来的消息说,魏军除了环绕襄国攻城略地,实现包围之外,还在南边修筑了屋舍,开垦土地,似乎有长期驻守的打算。”
“长期、长期……孙司农,我们的军粮可以支持多久?”
“城内的存粮,大概…省着点消耗,总可以支持一年吧。”虽有些迟疑,但孙司农的这个回答让石袛稍稍安心了些。不过,孙司农之后还有一句补充,“不过……城北本来有我军的屯粮所在,如果此番被冉闵获得了的话,其所能相持的时间也同样会增加。而且如果冉闵屯田于此,赖着不走的话,那我们迟早还是要被他困死饿死的,请陛下早思对策。”
石袛愁眉苦脸地摇了摇头,转头又问太尉:“张太尉,遣使燕国和姚弋仲处的事情进行得如何?”
太尉张举道:“使者都已经出发了。都是些能说会道的人,再加上我方拿出了很大的谈判诚意,相信会有好的结果。”
此时在座的石赵的各位王侯公卿并不知道,对处在他们侧背后的燕国,冉闵也同样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冉闵遣使的目的十分简单,就是希望在他攻打襄国期间,作为第三者的燕国能够置身事外、两不相帮就好。
就关系而言,后赵与前燕从石虎时代开始,梁子就算是结下了,且长期处于交战状态。而冉闵的大魏是推翻石鉴之后建立的,与羯胡的残余势力也处于交战状态,有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一说,所以冉闵认为,前燕在利益上,和己方是有共同点的。所以,他很有自信的派出了使者。当然,冉魏的各位也并同样不知道,被他们围困中的襄国,在包围圈彻底围拢之前,也向宿敌前燕的龙城派出了求援的使者。在不久的将来,双方的使者将会在龙城,展开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
襄国包围圈正式划定。在开始几天的激烈战斗之后,冉闵打算缓一缓节奏,他在筑室反耕屯田的同时,慢慢地加固着襄国周围的防线。但同时也在悄悄的挖掘着地道,准备从地下取得突破。而在地上,魏军还在襄国四周垒起土山,再在土山上建起望楼,观看城内形势。在有些地方,望楼的高度远远超过襄国城墙的高度,从魏军望楼上居高临下射出的弓箭,逼得蛮胡们在城头上只好举着盾牌行走。
一场长达百日的襄国围城战,正式的打响了。冉闵深信,以自己一方的战力,绝对可以最后压倒,在襄国的,石赵最后的残余势力。
第三十五章·;小小霸王
    冉闵率领魏军围攻襄国的时候,他曾经的老战友、酒友、羌族首领姚弋仲正盘踞在混桥一带,颇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却又在生着闷气。生闷气的原因不为其它,而是为了自己年老失察、行动迟缓,居然会叫蒲洪(已经改名为苻洪)这个老小子的儿子符健,抢先一步进入并且占据了关中福地。姚弋仲本想出兵攻打,但是进入关中的地势险要,而符健已经站住了脚跟、已有防备,此时再打,胜算实在不高。想了一想,只好作罢,顺便感慨自己年事已高,于心于力,都已是远不如前了。而此时,已经进入关中的符健,建都长安,自称秦天王大单于,后史称之为前秦。
就在这郁闷的心情之中,他收到了石袛从襄国派使者送来的求援信。心情郁闷中的他,本来想把这封书信丢到一边不管的,但是想了想,还是拿在手中拆开来看了。
看罢,本想招襄国来的使者上来问话,但想了想,转而命令手下:“去,把襄儿给我叫回来。”
姚弋仲之子姚襄,排行第五,年方二十,长得是身长力大、容貌俊俏,更兼勇力过人,时人称之为“小孙策”。
接到父亲的命令,“小孙策”姚襄迅速从城外的游猎场赶了回来。
“父亲大人,不知急忙招襄儿回来,所谓何事?”
“这里有一份从襄国来的急件,你可以先看一下。”
姚襄伸出双手,从父亲手中恭恭敬敬地接过襄国的告急文书,取出略略地看了一遍,沉吟了片刻,然后,又将文书套回信封之内,递还给姚弋仲,问道:“父亲打算如何处置?”
姚弋仲略一沉吟,显然还是没有完全的下定决心,“我……打算派兵支援。”
“不会吧?”姚襄疑道,“前些日子,父亲对襄国来的任命不是嗤之以鼻的吗?怎么今日却又消耗我们自己的战力来帮助他们呢?”
“区区一个石袛,算得了什么东西?他派个什么人过来封我作什么官的,我自然不会放在眼里。不过……”
“不过……如何?”
“不过,这一次有所不同。那冉闵弃绝仁义,食人之食,却灭了人家满门。想我老羌,曾经深受人家的厚恩,本来就应当替人报仇。再说,这襄国城,怎么也是石勒老天王的龙兴之地。我,是实在不忍心看着石家两代天王的基业在我有生之年彻底的毁灭啊~!可惜,为父的年纪太大了,又有病在身,心有余而力不足……”
姚襄沉默了片刻,然后道“父亲既然心念故人,那襄儿就走这一趟,替父亲了此心愿吧~。”
姚弋仲点了点头,又道:“你也不急忙去。我给你四万骑兵,这可是我们老姚家的老底子啊~!谨慎用之。襄国来使说:燕国的慕容氏也会派兵前来相助。你可缓缓行之,看看其它各路的动静。”
姚襄闻言会意。
姚弋仲抚摸了一下他儿子坚实的肩头,有些回想起自己年轻时驰骋疆场时的岁月,悠悠地长吁了一口气,“真的很想~和你们这些年轻人一块儿再走上一遭啊!襄儿,听说,你有个绰号叫“小孙策”的是吧?”
姚襄羞涩的一笑。
姚弋仲也笑了,道:“我儿如能真如江东小霸王孙策,老夫纵是死也瞑目了。”又道:“不过,你此一去,却是肯定要碰见一个号称是‘霸王再临’的人。却不知道,到时候是你这个小‘小霸王’厉害呢,还是人家那个‘霸王二世’厉害呢?”
“襄儿一定不辱家门。此次一战,襄儿定会斩获冉闵的人头而回,敬请父亲大人期待!”
姚弋仲哈哈大笑,这些时日郁闷下来,终于也难得开怀大笑一回,道:“大话不要说,这一趟,你会碰见一个好对手。”然后,他忽然沉下脸道:“要是到时候食言,我可要重重打你的屁板哦~!”
有道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姚襄自是慨然应诺。
远在襄国,正在包围着石袛的魏国皇帝冉闵,此时当然完全不会知道,有个从前曾经经常在一起喝酒的姚老头,和他的儿子,正在惦记自己项上人头的事情。再说了,惦记他这颗人头的人海了去了,也不差老姚他们父子两个。此时,在围城的无聊当中无所事事的他,正在一边看着不远处士兵们的操练,一边和卫将军王泰下围棋。天空中,落着零星的小雪。对襄国的围城战,已经进入到第三个月。不知道是保密工作做得不够好,还是石赵诸将的未雨绸缪,魏军从地道进攻襄国的计划也失败了。原因是赵军在城内挖了深深的壕沟,还设置了地听,魏军的地道出击完全没有造成突然袭击的效果。
“哈~!王老三,你又要输了。哈哈哈哈~!”
冉闵得意地抚着自己的巴掌。与王泰下棋,他总是很容易找到成就感的。
而王泰则完全不已输赢为意。当一个人棋力在你之上,你基本上不太有机会赢的时候,你往往对失败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王泰看冉闵依然保持着乐观的面庞,心里有着一些顾虑,却又不便出口。
几天前,去龙城的魏国使团中的几个人回来了,禀报了魏国使节、大司马从事中郎常炜被燕国扣留的事情。当时的冉闵十分的震怒,但是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而王泰不知道,冉闵是否明白,燕国的这个无礼举动,意味着燕国即将出兵,卷入目前的这场战争,而援助的对象,肯定不会是自己这一方。
说起来,魏国派往燕国的使节常炜,虽然是一介文吏,却也是一条铁骨铮铮、尽忠职守的硬汉子。
当常炜到了龙城的时候,襄国石袛的使者已经来过了。听说魏国使者常炜到了,燕主慕容俊先是派遣和常炜有旧交的大臣封裕去质问常炜,说:“你家主子冉闵,是石家的养子,却怎么敢忘恩负义、犯上作乱,篡夺石家的皇位。”
常炜正色回道:“商汤放桀,武王伐纣,以兴商、周之业;曹孟德养于宦官,莫知所出,卒立魏国之基;苟非天命,安能成功!推此而言,何必致问!”义正词严,说得封裕不能反驳。
于是封裕又换了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