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活要懂点博弈学 作 者: 王宇-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年轻人A和B,通过手机通讯手段交流。可是,在利用它选择沟通方式的时候,却有了不同的情况。是选择发信息还是选择打电话?选择的沟通方式不同,其有着不同的消费结果。 

若A、B都选择发信息的话,则二人省钱,感觉实惠; 

若A、B有一方选择打电话或发信息,则必有一人费钱,一人省钱; 

若二人都选择打电话,则二人都费钱。 

用表格显示如下 

A发信息A打电话 

B发信息省钱,两人都实惠A浪费钱,B省钱 

B打电话A省钱,B浪费钱A、B浪费钱 

这近似于“囚徒困境”中的两个人做出的选择,都是以自己最大的利益为目标的。无论二人怎么选择沟通方式,其都是选择发短信,感觉最为实惠。当然,若两人同时选择发短信,这是最为实惠、划算、省钱的最佳结果。这是社会中“拇指经济”的典型事例。发信息的实惠、划算、省钱,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喜欢选择发信息的方式与他人沟通。 

从博弈上来分析,年轻人A无论是发信息还是打电话,对于年轻人B来说,发信息给对方都是最佳的选择;同样,A不论B选择什么样的通讯方式,选择发信息也是最佳的选择。这样的决策,都彼此符合自己的利益,达到了心理上的均衡。 

从形式上来说,年轻人选择发信息在一定形式上是优于打电话的,这也是种博弈。 

首先,一角钱一条的信息,经济实惠,而费用的确是信息受宠的最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信息便宜又方便联系的原因,才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尤其是学生。而相对于较贵的彩信来说,在群众中并不是很普及。另一方面,长途电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高消费,不敢常常“煲电话粥”,而信息一次聊上几十条也比长途电话便宜。因此,很多人使用手机都只是用来发信息而不接打电话的。 

最后,现代人因为生活节奏加快,也因为工具的日新月异,已经愈来愈疏远了写信,于是便捷的信息便成了“宠儿”。在生活中,原来谈情说爱是鸿雁传书。后来电话成为新的爱情红娘。而现在,信息是新的爱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电话是快捷了,但没有信息那么随意,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发去简短的问候。此处,总会有亲人朋友记挂着你,你也会惦记着一些人,逢年过节、朋友生日发条祝福的信息,手指轻按,一触即发,既沟通感情,又方便节约,何乐而不为。总之,不为别的,只为感情交流。


为什么“囚徒困境”中两个人都会选择背叛?(1)


为什么有些超市24小时营业? 

为什么很多商家不惜重金做广告? 

经典博弈介绍○之: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它是博弈论中最着名也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囚徒困境”最初的原型理论是在1950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o弗勒德和梅尔文o德雷希尔两人提出来的,后来又由顾问艾伯特o塔克以囚徒方式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为之命名“囚徒困境”,从此流传开来。 

在没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预的情况下,两人的选择完全是靠自己的意愿而定的。假定甲、乙两人都是自私自利之人,他们只会考虑保全自己的利益,而不去想同伙的利益。那么,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如何才能让自己获益最大呢?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中,那该如何走出困境呢?其实很简单,只有博弈次数是无限的,从一次性博弈转变为重复博弈,这种摆脱囚徒困境的合约才会有约束力,博弈的结局也就是纳什均衡点才可能会完全不同。 

有两个犯罪嫌疑人甲和乙,合伙作案时不小心被警察抓了个正着。警方为了能够得到更多更充分的证据来指控两人的罪行,便将甲乙两人分别关在了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两上囚犯各自都有两种选择:一是坦白,即与警察合作,背叛他的同伙;二是沉默,即不与警察合作。有过多次经验的两个囚徒心里都十分清楚,只要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警察就掌握不到证据,也就无法给他们定罪。不过,警方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为了让两人能够尽快承认作案事实,打出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招牌:倘若两人中有一个人选择坦白,而另一个人保持沉默,则坦白的人可以获得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数目不菲的奖金,而沉默者则会被关押10年;倘若双方均保持沉默,则每人都需在牢中呆上半年;倘若两个都选择了坦白,即互相背叛,那么两人都将被判刑2年。 

用表格显示如下 

犯罪嫌疑人甲沉默(与同伙合作)甲坦白(背叛同伙) 

乙沉默(与同伙合作)二人同服刑半年甲即时获释,乙服刑10年 

乙坦白(背叛同伙)甲服刑10年,乙即时获释二人同服刑2年 

在没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预的情况下,两人的选择完全是靠自己的意愿而定的。假定甲、乙两人都是自私自利之人,他们只会考虑保全自己的利益,而不去想同伙的利益。无可厚非他们自然都会选择背版对方。那么,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如何才能让自己获益最大呢? 

我们可以先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这件事情,从上面这个表格中,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出,两个犯罪嫌疑人同时保持沉默时能够得到最大的好处,每人只需服刑半年。但由于两人现在不能互通信息,因此他们并不知道对方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所以同时沉默的局面就很难出现了。因为一旦一方沉默而对方选择了坦白,那么自己就将获得10年的刑期。因此,一个理性的人不会贸然做出这个决定。况且,他们都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对个人来讲,最佳的策略就是背叛同伙向警方坦白,但前提是同伙得保持沉默,即不与警方合作,那么坦白的一方就可获得无罪释放。但是从乙的角度来看,假如甲选择了背叛同伙,那么乙最好也选择背叛,因为这样自己只获得2年刑期,而因为如果乙选择沉默就要坐10年大牢;假如甲选择了沉默,即不与警方合作,那么乙的最佳选择还是背叛同伙,因为乙背叛会获得无罪释放,而若选择沉默却要被判刑半年。也就是说,不管甲的选择是合作还是背叛,乙的最佳选择都是背叛,反过来同样地,对于甲来说也是如此。结果,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背叛同伙,获得了2年刑期,这就是囚徒困境之所在。 

在这场博弈中,惟一能达到纳什均衡的,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同伙,结果二人同样服刑2年。“囚徒困境”告诉人们,个人的理性和集体的理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差异,个人正确理性的选择往往会造成最坏的结局,降低集体的福利,而集体的最优化,则必然侵害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正如甲和乙一样,他们自以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却让自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博弈大智慧 

囚徒困境所体现的是博弈双方在决策时都以自己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无法实现最大利益或较大利益,甚至导致对各方都最不利的结局。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囚徒困境既是两个囚徒之间的博弈,也是警察的计策。警方正是看透了此博弈的精髓,看准了人的自私本性,所以,囚徒在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确定性强的一项时,其实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警方。


为什么只要1美元不要10美元?(1)


在生活中,有些人只要1美元而不要10美元。有人说,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傻瓜。这样的观点对吗?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对的。殊不知,这些人为了眼前的一点小财而放弃长远的利益,是不划算的。 

某城市的街头上有两个乞丐A和B,对路人的施舍,其中一乞丐只接受1美元,而不要路人给的10美元。而另一个乞丐接受路人任何的施舍。这事实上也是博弈的一种,当第一个乞丐只接受1美元时路人会更加同情他,而相对于另一个接受10美元的乞丐时,路人对他的同情则会相对少一些,其利益当然也会减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只要1美元不要10美元的长远利益打算。 

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出现下面的结果: 

若A和B同时都接受路人所施舍的1美元,则二人最后有相等的高利益几率; 

若A和B同时都接受路人所施舍的10美元,则二人最后有相等的低利益几率; 

若A和B二人中,只要有一人接受1美元,最后所得的施舍就会多。 

用表格显示如下 

A要1美元A要10美元 

B要1美元所得高利益几率相等B大于A 

B要10美元A大于B所得低利益几率相等 

当其中一个乞丐要10美元的时候,路人会对他的怜悯产生质疑,同时也将不会第二次去施舍给他;而恰恰相反,另一乞丐会在1美元的日子中,博得更多路人的同时,以至于利益将慢慢地积累起来。要10美元的想法,对于乞丐来说,的确是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但要考虑的是,他们还要受到路人这个参与者的影响。路人这个参与者,在给他们施舍的时候,会因1美元与10美元的区别而给出不同的施舍。 

也许大家都听说过这个故事:1美元与10美元的选择。 

一个小男孩家里很贫穷,于是,他就上街去乞讨,有人给小男孩1美元和10美元让他选择拿哪一个,每次小男孩都只拿了1美元,不拿那10美元。起初人们以为小男孩心善,不好意思破费人家更多的钱。后来又有人故意这样让小男孩选择,小男孩还是只拿1美元,不拿10美元。于是,这个只要1美元不要10美元、似乎有点傻的小男孩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越传就越有人拿钱来让小男孩选择。有一次,有人一口气拿了10次1美元和10美元让小男孩选择,小男孩选择了10次1美元,取乐的人问小男孩:“你为什么分10次拿我的1美元,而不一次拿我的10美元呢?”小男孩故意不置可否,没有任何回答,取乐的人如果还给他选择1美元和10美元的话,小男孩还是只拿1美元,不拿10美元。后来,家里人问小男孩:“你到底为什么只要人家1美元,而不要人家10美元呢?”小男孩说:“我要拿人家10美元的话,我就跟其他乞丐一样了,人家也就不会故意拿钱来给我选择了。” 

这个故事蕴藏着什么更深的含义呢?这是小男孩与路人之间的一场博弈游戏。他为了一个长期而源源不断的1美元利益,而放弃了偶尔的短期的10美元收益。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人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长远去打算,总认为眼前的利益高于一切。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在利益面前,人们做出的最优决策应从最长远的利益考虑,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利益最大化。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选择连锁经营?(1)


连锁经营模式已成世界发展的主流,这一模式的蓬勃发展,使百年经内企业举不胜数,世界零售五百强大都源于这一模式。根据世界商业协会统计表明,独立创办公司的业主成功率不足20%,而加入连锁经营所创办的企业成功率高达90%,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只有加入连锁经营才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获得滚滚财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