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做人做事好性格-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第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消除你桌子上无用的纸张,只留下与你正要处理的工作有关的纸张,保持桌面整齐干净,不要杂乱无章。
第二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做事按其重要程度来做,分清主次,先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第三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当你碰到棘手的问题时,如果必须做决定,那就当机立断,不要犹豫不决。
第四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会组织、分层负责和监督,事必躬亲的人只能把自己搞的分外忙乱。
3.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你充沛的精力,一个患有“失眠症”的人是无法对工作、生活抱有极大热情的,你应该注意的是:
(1)夜生活不要过度。除了必要的应酬,晚上尽量把时间留给自己,白天劳累了一天,这时需要你安静地休息。
(2)抑制自身的兴奋点,尽最大可能地保持身心平静。
(3)睡前不要饮浓茶和抽烟,不吃易引起人兴奋的食物。
(4)不要害怕失眠。一旦患有失眠症,应该去找医生咨询,如果自己老是对失眠担心,那么它所带来的危害比失眠本身的危害大得多。
4.培养从容不迫的习惯
在任何场合,如果能保持从容不迫、顺其自然的态度,那么你对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如果你感到慌张,你的大脑就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你就会表现出丢三落四、语无伦次。你可以有意放慢你的动作和节奏、越慢越好,并在心里说:“不要慌、千万不要慌。”动作和语言的暗示会使你慢慢镇静,你的大脑也会恢复正常的思考以应付可能发生的事情!
没见过大场面的人,一到人多的场所就周身不自在。克服这种心理的方法是把所有的人都当作朋友,点头微笑、打招呼,别人对你也会致礼回敬。虽然他也许永远想不起在哪见过你,但你的紧张感却得以消除。有机会你就主动当众讲话,自我考验,你就会养成从容不迫的习惯。
明白了习惯对人成功与否所包含着的巨大力量,你就要努力克服掉自己身上诸多的坏习惯。并尝试着一步步培养起好的习惯,这样,日积月累的结果就是使你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 



□ 不向败局妥协


面对可能出现的败局,我们不能放之任之,因为这种败局只是一种可能,没有必然性,所以,在可能失败之前,我们必须先保证不失败,或者力求少失败。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意思是从前会打仗的人,先要造成不会被敌人打败的条件,再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不会被敌人战胜,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不能战胜敌人,却在乎敌人(是否犯错误给我们创造了致胜的机会)。
纵观古代的许多战例,大凡军队出征之前,定当部署守土之兵;军队行进之时,必先安排断后之将;两军交战之后,均须防备对方晚上劫营。照此做去,两军对垒之时,有可胜之机则战而胜之,无取胜之便也不会被敌人所乘而致落败。
其实人生也是这个道理,你若想在政界脱颖而出,必须言不逾矩,行不忤法,否则授人以柄,难免前功尽弃,到时候纵有高才奇志也是枉然。你若想在商界崭露头角,便不能过度负债或违法经营,否则或在商战之中落马,或在法纪面前翻车。即使做个靠薪水度日,凭手艺谋生的小百姓,也要洁身自好,不给人以可乘之机,以免惹下麻烦。
先为不败后求胜,不仅是兵家保存自己,夺取胜利的谋略,同时也对人们求生存、图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想事业一帆风顺,便应经常寻找自己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可能致败之处,并预加防范或及时补救,这样才能使自己求胜的理想置于无虞的基础之上,使理想之花结出胜利之果。如果经过一番艰辛的拼搏,事业仍然成功无望,此时当事人便应进行深刻的分析,看看是主观原因的影响还是客观条件的制约,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摆脱困境。
有些事本来是可以成功的,但当事人或是办事方法选择不妥,有如缘木求鱼终不可得;或是有利条件利用不够,有如顺风行船只用双桨不扯帆;或是主观努力尚有欠缺,有如推车上坡进二退三,以致事业或开局不利,或半途受阻,或功败垂成。此时,当事人必须找出主观原因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以求力挽败局。
有些事或似陆地行船,缺乏成功的基础;或似竹刀伐木,受制于客观条件,其结果自是不言而喻,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此时当事人便应拿出壮士断腕的气概,放弃徒劳无功的努力,以便再筹方略,另闯新路,这样才有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局面。
“对症下药”与“另闯新路”,这是面对败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立足于解决战术上的问题,后者着眼于纠正战略上的错误,面对败局究竟应选择哪条路,这就全靠当事人的分析与判断了。
此外,面对失败,走向成功,你必须唱好三部曲:
1.超前思考,变不利为有利
大凡人们办事,一般都会碰到一些有利条件,也会遇见一些不利因素。此时,当事人便应超前思考,力争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使事业增添胜算。例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与周瑜想火攻曹操水军,但冬季只有西北风而无东南风,深知天文知识的诸葛亮正是利用这一点麻痹曹操,他算定甲子日开始将刮三天东南大风。届时依计而行,结果火凭风势,风助火威,孙刘联军的一把大火便大破曹军于赤壁。
2.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
办事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只有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事业的成功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才能避免倾覆之危险。在曹、孙、刘三支力量的对比中,刘备虽处于劣势,但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先取荆州以为事业的起点,后取天府之国益州作为事业的根本,进而南伏孟获等蛮荒之众,北掠陇西等战略要地,终于实力大增,在后来魏、蜀、吴三国鼎立之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刮至香港,香港政府为维护港币的稳定而决然出击,他们在股市上采用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与国际金融巨鳄索罗斯斗智斗勇,终于使索罗斯损失惨重铩羽而归。
3.精彩结尾,将理想变现实
千里行船,离码头虽仅一箭之遥,仍不算到达目的地;万言雄文,在结尾若有一句冗词,也称不上精彩文章。办事也是如此,如果前紧后松,草草收场,很可能胜券在握之事竟流于失败结局。我们办事必须像飞行员远航归来一样,只有完成最后一个制动动作,将飞机安然停在停机坪的预定位置上,才能算是完成一个精彩的起落。人们只有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地使事情精彩结尾,才算是真正将理想变为现实。
人们若能事事唱好上述“三部曲”,则人生就能够挑战失败成功,从而不断地获取成功。 



□ 能伸能屈


如果打一个比喻,那么,动物界的刺猬可以说是能伸能屈的智慧化身了。你看它身处顺境时拱着小脑袋,凭借着满身的硬刺,横冲直撞,当它身处险境时,则缩回脑袋,把自己滚成一个刺球,让敌人无隙可击。能伸能屈,与其说是生物界的一种智慧,不如说是一种生存本能。
伸是进取的方式,屈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人生在世,都是在反复伸屈的状态中走过来的。
在生活事业处于困难、低潮或逆境、失败时,若去运用“屈”的智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该屈时不屈,去伸,必然遭到沉重打击,甚至连条性命都保不住,那样,还有什么资格去谈人生、谈事业、谈未来、谈理想呢?
春秋时,越王勾践夫妇曾被抓做人质,去给夫差当奴役,从一国之君到为人仆役,这是多么大的羞辱啊。但勾践忍了,屈了。是甘心为奴吗?当然不是,他是在伺机复国报仇。
到吴国之后,他们住在山洞石屋里,夫差外出时,他就亲自为之牵马。有人骂他,也不还口,始终表现得很驯服。
一次,吴王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一下,知道此病不久便可痊愈。于是勾践去探望夫差,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对夫差说:“大王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夫差就问他为什么。勾践就顺口说道:“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刚才我尝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有点苦,所以您的病很快就会好的,请大王放心!”果然,没过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敬,很受感动,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国之后,依旧过着艰苦的生活。一是为了笼络大臣百姓,一是因为国力太弱,为养精蓄锐,报仇雪耻。他睡觉时连褥子都不铺,而铺的是柴草,还在房中吊了一个苦胆,每天尝一口,为的是不忘所受的苦。
吴王夫差放松了对勾践的戒心,勾践正好有时间恢复国力,厉兵秣马,终于可以一战了。两国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全输,勾践率军灭了吴国,活捉了夫差,两年后成为霸王,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勾践所受之辱,所担之苦,可以说达到极点了。但他熬了过来,不仅报了仇,雪了耻,还成了当时的霸王。正是“先当孙子后当爷”,如果当时不屈,当“孙子”时就死了,还能成“爷”吗?
谈到屈的问题时,还要牵扯到我们传统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面子”观念由来已久。从孔子开始就很讲面子。有些人甚至为了面子,可以舍弃自己一生的幸福。尤其是封建社会,对于广大妇女的要求更是如此。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像人必须一辈子为了脸面而活。
中国还有句古语:“人要脸,树要皮。”可你想想如果连事业都不能保障,连生命都受到威胁,那还要面子有何用?
学会取舍,实际上就是学会生活。人的一生就如一条大河,不可能一直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根据地势、地貌,弯弯曲曲,七拐八扭。
人生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当人处于逆境的时候,或者说,在倒霉的时候就应该委曲求全,收起锋芒。这就是屈的功能。从而以屈求伸,等待时机,再创生命的辉煌。
俄国十月革命时,苏维埃刚刚夺取政权,德国就有向东侵略的倾向。很多人主张组织军队与德国决战,而列宁却不同意这样做,专门派人去德国进行和谈,签订了对苏维埃不利的条约。
这是一种妥协,这种行动并不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革命立场不坚定,而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得不这样做。否则,新生的革命政权就会很快被推翻。
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在形势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时候,必须要采取以屈求全的策略,耐心等待时机,千万不要急躁。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理想,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愿被社会、被亲人误解,都应该在所不惜。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周易》提出“潜龙勿用”的思想。即在一定条件下,寻找时机,卷土重来。
孔子在《易系辞》中,则以尺蠖爬行与龙蛇冬眠作比喻,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潜龙勿用”,他说:“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