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位-杰克·特劳特-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论对中国许多企业、组织和个人而言,依然是一座有价值的、有待进一步学习挖掘的思想“金矿”。 
     亦应指出的是,这本重要著作仍有不足之 ,主要是从消费者角度透析不够,多是站在“传播者”的 
自身立场。这一缺陷已被原作者充分注意到,如在本书最后一章结尾到“若想定位成功,……必须从局外 
的角度而不是局内角度考虑问题”,作为定位论的发展,并最终在1996 年由J ·特劳特和S ·瑞维金合作出 
版 了《新定位》(The New Position)一书,后一本书从解读消费者和角度产论,并定位论进一步完善深化 
了。 

… Page 7…

     不管他们是谁。 
     定位方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成了全世界广告人和营销人的口号。 
     但是,这一概念的成功无意中将特劳特和里斯挤出广告业,转入营销战略业。 
     事实是,客户并不想让为他们做广告的公司具有“战略性”,而是想让它们具有“创造性”。客户愿意 
把定位的工作留给自己,那就只好如此了。 
     于是,我们便成了营销战略专家,而且也没有吃过回头草 

… Page 8…

引言 

      “我们这儿的问题是缺乏交流。” 
     你经常听到这句让人听烦了的话吗?问题发生之后,“缺乏交流”是唯一最常见、最普通的解释。 
     商界、政府、劳资关系和婚姻都会出问题。 
     人们认为,要是大 都拿出一点时间来,交流一下感情,做一点解释,这世界上的许多问题自然就会 
消失。人们似乎相信,只要当事各方坐下来交谈,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真是这样吗?未必。 
     如今,交流本身也成了问题,我们所在的社会有史以来头一回变成了传播过度 (over…municated; 
英语municate 一词有“交流”、“交际”、“传播”等义,译者将根据上下文不同而分别 理之译注) 
的社会,年复一年,我们说的太多,听的太少。 

新的传播方法 

     本书旨在讨论一种新的传播方法,叫做“定位法(Positioning)”。 
     书中引用的例子多数是所有传播方式中最棘手的案例。 
     广告就是一种传播方式,但是受众对它的评价不高。广告在很大程度上不为人所需,不受欢迎,有时 
甚至令人憎恶。 
     在许多 识分子看来,广告是在把你的灵魂卖给公司化美国(corporate America)。 
     尽管背着这样的名声,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名声,广告领域竟成了各种传播理论极好的检验场所。要 
是哪种理论在广告上行得通,它自然就在政治、宗教或任何需要广泛传播的活动里行得通。 
     所队本书引用的例子同样也可能取自政治、战争和商业领域,甚至还取自追求异性的技巧一一换句话 
说,包括所有影响他人思想的人类活动形式:无论你是推销汽车、可乐或电脑,还是宣传一位候选人或你 
自己的行当。 
     定位是一个改变了广告本质的概念。这个概念简 到了使人难以理解其威力的地步。 
       道夫希特勒采用过定位法。“和每一位成功的政治 一样,宝洁公司(Proctor     &Gamble)也采用 
了定位法。 

定位的定义 

     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 

己。 

     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 
脑里给产品定位。 
     所以说,把这个概念称作“产品定位”是不正确的,好像你在对产品本身做些什么似的。 
     定位并不是不包含变化在内。它也要变。不过,那只是名称上的变化,产品的价格和包装事实上都丝 
毫未变。 
     变化基本上是表面的,旨在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 
     在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想要解决说话有人听的问题,定位同样也是首选的思路。 

… Page 9…

定位是如何产生的 

     如果能用一个词来描述过去十年里广告发展过程的特点,这个词就是“定位”。 
     定位如今成了广告人和营销人的口号,不光是在美国,全世界都是如此。 
     大多数人认为定位概念产生于1972 年.当时我俩为专业刊物《广告时代 (Advertising Age)》撰写了 
题为“定位时代”的系列文章。 
     从那以后,我们为世界各地16 个国 的广告团体作了500 多场关于定位的报告,并且散发了超过12 
万份的“橘黄色小册子”,里面重印了我们发表在 《广告时代》上的系列文章。 
     定位概念改变了如今正在采用的广告经营方式。 
      “我们是美国第三大咖啡经销商,”桑卡公司(Sanka )的 电台广告如是说。 
     第三大?那些过去常见的广告词——如“第一”、“最好”、“最佳”,等等——都到哪儿去了? 
     听着,老一套做广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老式的广告词也是一样。现在你只能听到比较级形容词, 
而不是最高级。 
     “爱维斯(AVIS)在租车业里屈居第二。那干吗还找我们?因为我们工作更努力。” 
      “霍尼韦尔,另一家电脑公司(Honeywell,the other puter pany)。” 
      “七喜:不是可乐(Seven—UP:the uncoia)。” 
     这些沿着麦迪逊大街 (MBcllso17Avenue,在纽约曼哈顿,为美国广告业中心——译注)亮出的广告 
词,就叫做定位口号。写这些口号的广告人付出时间和研发资金,在市场上寻找位置,或者叫空子。 
     但是,定位概念引起的兴趣不只限于麦迪逊大街,这其中自有道理。 
     谁都可以运用定位战略在人生游戏中领先一步。请这样看问题:如果你不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你的 
竟争对手肯定会去理解和运用的。 

… Page 10…

1 什么是定位 

    像定位这样一个过去很难令人接受的概念,如今在一个以创新著称的行业里是怎样变得深人人心的 
呢? 
     实际上,过去的十年可以用“回归现实”这四个字来说明 其特点。“莱特”(Lite,与light 谐音,有 
 “低度”的意思,现在 也译作“清爽’——译注)牌啤酒商标上那些戴着黑眼罩的白骑士已经被以下的 
定位概念所取代:Everything you ve always wanted in a great beer。 And less (上好啤酒里的东西一样不缺, 
只是量少一点。) 
     很有诗意吧?对。很有艺术性?没错。但同时它也是基本定位前提的一个直白、明确的解释。 
     如今,要想成功就得脚踏实地,而真正值得考虑的现实就是预期客户头脑里已有的想法。 
     要创新,要创造出人们头脑里尚且没有的东西,是越来越难了,即便这样做并非不可能。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创造出新的、不同的东西,而是改变人们头脑里早已存在的东西,把那些早已存 
在的联系重新连接到一起。 
     现在的市场对过去管用的战略不再有所 应了,因为市场上的产品、公司和叫卖声太多了。 
     人们间的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新方法来开展广告宣传和营销? 

传播过度的社会 

       案是:我们的社会已经变成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如今在美国,每年的广告消费大约为人均200 美 
元。 
     假如你每年花100 万美元做广告,就等于在365 天里天天往每个消费者身上打了不到半分钱的广告, 
而他们身上每人早已从其他公司那里承受了价值200 美元的广告。 
     在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如果你说你的广告如何有影响,那等于在过分夸大你提供的信息的潜 
在效力。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与市场上的现实情况毫不相干。 
     在这个传播过度的丛林里,获得大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缩小目标,分门别类。简言之,就 
是“定位”。 
     人们的头脑是阻隔当今过度传播的屏障,把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拒之门外。通常来说,大脑只接受与先 
有 识或经验相适应的东西。 
     为了用广告改变人们的想法,不 浪费了多少金钱。人们的想法一旦成型,就几乎无法改变,凭着广 
告这样的微薄之力肯定不行,“别用这些东西来迷惑我,我已经打定主意了。”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方法。 
     普通老百姓可以忍受别人对他们这一些自己一无所 的事情,(这说明了“新闻”为什么是一种有效 
的广告方式。)然而,普通老百姓不能容忍人说他们的想法是错的,改变为人们想法的做法是通往广告灾难 
之路 

过分简单的头脑 

     在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人们唯一的屏障是过分简 的头脑。 
     除非违背自然法则,把每天的24 小时翻上一番,人们才能往脑子里塞进更多的东西。 
     普通人的大脑已经是一块满得滴水的海绵,只有挤掉已有的内容才能吸收新的信息。然而,我们却还 
是往那块过分饱和的海绵里灌输更多的内容,并且为无法使人接受我们的信息面感到失望。 

… Page 11…

     无疑,广告只是传播冰山上露出不面的那一部分,我们相互传播信息的方式令人眼花缭乱,传播的内 
容量也在呈几何级数增长。 
     媒体本身不可能是信息,但它确实对信息具有巨大的影响。媒体不是一个传播机制,而是像一个过滤 
器。只有极小部分原 始材料最终会进人受众的头脑。 
     此外,我们所接受的东西还要受到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之特性的影响。“脸炙人口的套话”已经 
成了我们这个传播过 度的社会的一种生活方武 且不说它们确有效果。 
     从技术上说,我们有能力把传播量至少再增加十倍。人们早已开始谈论卫星直播电视节目的问题了。 
每个 庭都将会有扣个左右的频道可供选择。 
     而且,新奇的产品还在纷至沓来。德州仪器仪表公司(Texas Instruments )推出了一种“磁泡”存储器, 
它能在一块芯片上储存92 刀00 位的信息,是市场上销售的存量最大的半导体存储器的六倍。 
     了不起。可是,有谁在为人脑研制“磁泡”?有谁在试图帮助预期客户对付让人脑应接不暇的复杂局 
面?面对眼前大量的信息,人们的普遍对策是收紧人口,对唾手可得的信息接受得越来越少。传播本身就 
是传播的问题。 

极其简化的信息 

     在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最后的办法是传送极其简 的信息。 
     传播和建筑一样,越简洁越好。你必须把你的信息削头了,好让它钻进人们的头脑,你必须清除岐义, 
简化信息,如果想延长它给人留下印象,还得再简化。 
     靠传播为生的人懂得简化的必要性。 
     比如,在和一位称想让他当选政界人士会面时,你在头五分 对你这位政治产物的了解,比起普通选 
民在今后五年里对他的了解还要多。 
     既然有关你推举的候选人的材料很少为普通选民所了解,你的真正任务就不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