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励志]这辈子,只能这样吗-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八种上班族,有没有你的影子(1)       
    八种上班族,有没有你的影子 
    已经习惯“不费力就可成功”的SLHPPs,长大后同样会抱着不劳而获的心态,不想全力以赴,结果是,他们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将会变得复杂难料,就像德瑞克一样。遇到困难就故态复萌,随便找个不太喜欢的工作,然后采取一种疏离的工作态度,避免过多的投入和责任的承担。 
    以下是抱持着逃避心态在工作的几种典型。这些人既不努力、工作态度也不佳,因此工作成绩也乏善可陈。如果你对工作没什么热情,可能会在下列模式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投机取巧者(Job Coasters):这种人摆明了不想努力,想尽办法抄近路,“越省事越好”就是他们的中心目标。虽然本书提到的每一种自我设限模式都有这种心态,但是惯性取巧者特别能将逃避工作的本事发挥到极致:工作总是没做完、把困难的部分丢给其他人、不想充实自己的技能,或至少维持该领域应有的水准。他们的工作表现通常也不怎么样。 
    每种工作、每种职位都会出现这种取巧者。有些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是抱持这种想法;有些人则是历经大风大浪后,以这种心态纳凉,熬时间等退休。 
    取巧者从不在正式提案或小组讨论前作准备,新工作进来之后,也只会抱着好奇的心态浏览一下。他们的工作表现不佳、惯性拖延,因此别人对他们也不会有太高的期望,而且他们会拿捏得刚刚好,让自己虽然参与其中,却不会被要求承担责任。 
    这类人只想混口饭吃,并不想追求什么目标,也不渴望创新,有人甚至把懒散视为自己的风格。 
    ■避免要求者(Demand Avoiders):这种人倾向找一份自己可以轻松胜任的工作,并尽可能避开任何对他们发号施令的人、事、物,因为他们重视自由甚于其他。不像“投机取巧者”那样老是抄捷径,“避免要求者”通常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也不会投机,有些人甚至还赚了很多钱,但他们就是不想要负担,排斥那种老是需要操心的职位。发挥专长和实现梦想并不在他们的蓝图之内。 
    ■躲匿者(Hiders):这种人总是躲在大企业的庇护下,寻找可乘之隙,借着一些模糊的计划混上几个月。 
    38岁的马丁,几年来都刻意避开“热门”或引人注目的工作机会,因为那是有事业心的人才会去争取的地盘。他尽量让自己不被注意,因此不会有什么压力和监视,因为主管的心思都在那些需要施压的人身上。 
    “躲匿者”总是精心安排,让自己被忽略,做起事来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因为他们的工作都不怎么紧急,也无关成败。           
    正文 八种上班族,有没有你的影子(2)       
    ■自成生态者(Niche Builders):跟“躲匿者”差不多,只是他们选择待在小公司、事务所或是大学院校等,专门负责那些大家都不喜欢却无可避免的一般行政事宜,不想从事有压力的工作。这些事项可能包括了毫无专业可言,或是一些附属的活动。他们一开始抱着游戏性质,后来却再也松不开手。 
    罗娜和史坦合伙经营一家法律事务所,有一次,他们搞砸了一件大案子,失望之余,罗娜开始做些办公室杂务,而她的搭挡史坦则继续出庭累积经验。六年后,罗娜还是在处理杂务,阻断了出庭学习的机会,从此再也没上过法庭。 
    ■闪灵一族(Flashers):这种人通常在紧要关头现身,凭借着自己的才华或能力,出人意料地解决问题,然后以一副“现在你们知道了吧”的态度扬长而去。平时他们只做自己分内的事,并不关心小组或公司需求,但在紧要关头却很可能是扭转局势的人。他们不喜欢公司体制内那些严格的规定,或是日复一日的无聊工作,他们是独来独往的游击手,能够适时展现效率和潜力,让大家刮目相看,虽然他们平常看起来并不怎么靠得住。 
    “闪灵一族”并不会致力于改善自己的弱点,也不会精进自己的技能,所以他们从未真正发挥潜力,只是一再重复自己已经得心应手的工作,就像老是写出类似剧本的剧作家,或老是表演同样即兴片段的吉他手。他们尚未达到颠峰,能力也还没被完全开发。广告界、市场营销部门、艺术界,以及运动队伍里,最常见他们的身影。 
    ■跳房子嬉游者(Hopscotchers):这种人不断换工作,只要新奇感消失,马上换跑道。通常发生在业务领域、自由工作者,或是自己当老板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实现初衷,因为缺乏耐性建立人脉、经营客户,而这些通常是这几种行业成功的关键。 
    这些人对自己的将来通常抱有乐观的幻想,对于实现理想所需花费的时间却没有具体的概念,短视近利。他们老是觉得之前的失败是因为产品本身的缺点、别人的支援不够,或是其他状况,所以很有自信下一次的情况会好很多。 
    讽刺的是,有些“跳房子嬉游者”采取相反的策略:他们不愿中断已经出现明显错误的冒险,倔强地拖延着,想证明他们的举动不是毫无计划的冲动。因此,嬉游者不是抽身得太早,就是拖延得太久。           
    正文 八种上班族,有没有你的影子(3)       
    ■职业冲浪者(Job Surfers):他们不走常规性的事业路线,长期从事一些基层工作,一下子在书店,一下子在酒吧,待到无聊的时候就换工作。虽然这种人跟“避免要求者”有些相似,但是后者并不会换这么多工作,也不一定会选择这类的基层服务工作。比较起来,职业冲浪者通常缺乏专业训练和经验,无法从事责任重大的职位。 
    这种人通常是因为过去做了错误的决定,忽略了很多可能,或是放弃自己的才能,错失了近在眼前的机会。 
    ■超级打工族(Temp Surfers):他们是“职业冲浪者”的另一个版本,靠着猎头介绍工作。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工作来源可靠,也省去找工作的麻烦,因为中介公司会根据你的需求帮你安排工作。由于是临时性质,有约定好的工作时程,不必签订长期的契约,如此一来,他们就不必屈就于不愉快的工作场合。表现优秀的“超级打工族”在工作与工作之间有许多空档,有充分的弹性过自己的生活。 
    很多的SLHPPs,尤其是那些不想承诺、玩弄自己才能的人,通常都不愿被某项职业绑住,因为一旦从事某种行业,代表你必须全力付出,也放弃了未来的其他可能。“定下来”对这些从没准备好作出重大决定的SLHPPs来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今年32岁的汤姆谈到他面对事业抉择的挣扎时,说道:“我觉得,当我伸手去打开一扇门时,就会听到背后有千百万扇门关起来的声音。我就是没办法下定决心,长期从事一项工作。” 
    很多SLHPPs尽量拖延,不想面对职场生涯规划,一心只想晚点进入大人的世界。也许你也有同样的心态,想喘口气,再多消磨些时间。对SLHPPs来说,稍微拖延一下事业抉择或成人生活,似乎无可厚非,因为他们的条件不差,随时可以开始。           
    正文 总是彩排中的人生(1)       
    总是彩排中的人生 
    童年结束、成年期的正式展开,并没有特定的时间点,事实上,也无法明确加以定义。是完成正规学业、找到第一份工作时?还是准备结婚、开始组织家庭的时刻?每个人的顺序不尽相同。这个阶段意味着成人责任的加重,但对某些人来说,却又未必如此。我们发现很多人虽然轻易完成所有步骤,却仍然无法成熟处理这些责任,体认大人世界的本质。 
    正因为成人世界没有所谓的起点,所以给了人们找借口的空间。你可以用很多看似实际或听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延迟它的到来。有些SLHPPs陷入这种过渡期的边缘地带,他们的生命总是充满延迟或错误的开始。这些人是拖延高手,他们口中所谓的挣扎,其实都有待商榷。 
    无论是面对事业、感情,还是要不要生小孩,40岁的艾柏儿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多次从大学休学的她尽量避免抉择,怕死了那种必须定下来的感觉。所以她去印度和西藏旅行,在异国寻找可以过活的工作,或是到处打工,例如帮朋友开店等等。 
    46岁的布莱恩做过许多工作,偶尔兼差写写文章,但是他的工作方向多变,地点也换来换去,让他很难在相关领域有所发挥。最近他搬到西岸,终于觉得该是认真思考一切的时候了。 
    艾柏儿和布莱恩的挣扎,就如同前面提到的本来可以成为教授的雷诺,以及本来可以成为舞蹈家的史黛西,他们在过程中总是不断自我安慰。因为还没准备好要定下来,所以他们的人生就像彩排一样,总是不断重来。不但逃避成人世界的责任,也耽误了自己的人生。 
    有些人甚至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采取这种拖延战略,想借烂成绩换取更多时间,多念两年大学。这些人就算搬出家门,也还是有可能又搬回去,甚至就从此住下了,更有人从来没想过要离家。 
    大学也是逃避成人社会的天堂。大学校园内充满着生机勃勃的学术气息和各式各样有趣的人,不但可以从事各种好玩的活动,还可以自己安排时间,也没有太多大人的期望和压力,很容易让人习惯于这样愉快安稳的气氛。这么愉快的日子,为什么短短四年就要结束呢? 
    既然全世界都鼓励小孩念大学,只要你多少有点进步,想要多念几年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尤其是如果你的父母渴望子女好好念书,他们光看到儿女有兴趣完成大学教育就很满足了,就算进步得比别人慢也没关系。然而,如果你的出发点是错的,只为了拖延拿到学位的时间,将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正文 总是彩排中的人生(2)       
    38岁的小班加入“极限潜能计划”之前,正考虑念硕士,主修他最近热衷的艺术史。他大学时休学过,之后回去念了一年,后来又再次休学。接下来的四年,他跑到阿拉斯加当渔夫,到加州圣乔昆谷种田,然后又到旧金山当木匠,最后才搬到洛杉矶。之后他一边就读洛杉矶电影学院,一边当服务生,花了七年才毕业。 
    小班最后决定不读研究生了。研究生很可能花了数年致力于不明确的研究计划,遭遇困难而废弃,然后重新再来。SLHPPs研究生更可能因为不断延迟完成论文的时间,始终无法完成硕士学位,除了持续担任教授助理的工作外,一事无成。另外一些较被看好的SLHPPs则是一所学校换到另一所学校,就是无法定下来。 
    34岁时,路克放弃了心理学博士课程,转而研究行为生物学。他深信作出正确抉择远比急着毕业来得重要。但他现在开始怀疑学术界的价值,正在考虑申请法律学校。 
    不论是否事先就决定要拖延,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并不想马上确定终生的职业,因此他们决定让人生暂时定格。有的人休息闲晃,有人出国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在异国学习当地的语言,累积另一种生活经验。这些目的是如此正面积极,你很难去评判他们。事实上很多毕业后马上投入职场的人,最后都很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