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六部书-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深深思考一下,你有没有类似杨修这样的经历呢?凡事与人都有些相似之处,请不要
把你和杨修隔离得很远,聪明之人总是设身处地去想一番,于是他知道聪敏的人应该怎样去为
人处世。
装疯卖傻确实为古代智者在高压统治之下,大难临头之时不得已而采用的惟一手段。现代
社会人际关系常常是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相处,没有那个必要了。可有时为了上下和气,团
结一致,还是学点装疯卖假的遗风才好。
曲如钩 反封侯
方圆之术,可以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本领,它是运用智慧来巧妙地为人处世,战胜敌人。
学会它没有什么坏处,正如正宗武功,既可强身健体,增强体魄,又可防身御敌,进行战斗。
一个人若是有很大责任心的话,那他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他还要扬善惩恶,为了给人间
多一分热、多一点光,他还要去战斗,不仅仅是奉献而已。
战斗需要战斗的艺术,战斗的武器。马恩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工具是代表生产力
水平的惟一标志。人类有了石器,可以用来捕捉野兽;人们把石器磨成石针,可以用来缝制
衣服;人类有了青铜,有了铁器,就可以把它制成犁头来开垦荒田;人类有了蒸汽机,就可
以开办大工业;人类有了电子计算机,就可以更完美地开拓思维的空间。
方圆学是一种武器,最适用于恶毒之人。当敌人对你开枪射击时,你还是挥舞着大刀长
矛去拼命,那显然是在昌险。现实生活中,正直的人往往希图世间有一种纯粹的正义,并且
乐意给这纯粹正义涂上一层油彩,之后便如信徒般地崇拜它。这些人的正直上是非常值得赞
扬的,但是,他们还没有能认清这个世界,他们尽管认清了,也是试图用一种虔诚的信仰来
掩饰他们心中的恐慌,来装饰他们逃避的心理。因此,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他们善于粉饰现
实。
其实,美丑是相对而言的。丑恶本来就与善良相互对立着存在,有善良必然会有丑恶。
老子《道德经》中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
有忠臣。〃这里不是让你去龌龊着生活,它只是教你一种生活的艺术,战斗的为领。
历史上有不少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例子。世人常讲〃忍为贵〃〃曲则全〃,必定有它
一定的道理。
齐欲攻宋,燕王派张魁作为使臣率军队去助齐国,齐王却把燕王派来的张魁杀死了。燕
王得知后非常懊恼,发誓要为张魁报仇,决心去攻打齐国。
大臣凡繇谒见燕王,劝谏说:〃我一向认为您是贤德之君,现在看来你并非我心目中所仰
慕的人。我不愿再当你的臣于了。〃燕昭王说:〃是什么缘由让你说出这一番话?〃凡繇回答
说道:〃松下之乱,我们先君被俘,你对此深感羞愧,却去侍奉齐国,原因在于自己太薄弱了。
而现今张魁被齐所杀,你却欲攻齐,这难道不是把张魁看得比先君还重要吗?〃燕王问道〃如
此说来,兵不得出。张魁已死,我们应怎样办才好?〃凡繇说:〃烦请您穿上丧服住在郊外,
派出使臣到齐,以客人身份去谢罪,对齐王说:'大王您是贤德之君,这些都是我们的过错。
若大王心胸宽广,一定不会杀死诸侯们的使臣的。只有燕王之使被杀,此乃燕国择人之误,望
能改换使臣以表谢罪。〃燕王于是忍声吞气地又向齐国派遣了一位使臣。
齐王举行盛大宴会,恰逢此时,燕使到达齐国,使臣拜见燕王说:〃我们君主非常恐惧,
因此派我来向大王请罪。〃齐王听后洋洋得意,让使臣当着众位随从官员又重复了一遍所说的
话,用来炫耀他自己的威势。齐王得意地派了位极低的使臣命燕王返还官室,以示宽耍
燕王这样厚着脸皮,装疯卖傻般地住在郊外。这只是一种委曲求全的表现。
郭槐是燕王的一位大臣,他提出一个招纳贤土的方案:〃从前有位国王,用千两黄金买一
匹骏马,但未能遂愿,一位侍从说可用五百两黄金即能买到。国王便答应给他这些钱命他去买,
结果那位侍从却弄了一些马骨回来。国王非常生气,侍从说,我这样做,天下人都会认为大王定
会出更高价来买活马,这样,骏马便会自动登门。果然不到一年工夫,此国就得到了许多千里马。
若大王想招揽天下贤士,请从郭槐我开始。我没什么才干,但若是您肯尊敬我,天下贤人必会接
踵而来,为您所用。〃
后来昭王按照郭槐说的,处处把郭槐敬如上宾。果然,四方贤士若万川归海,燕国国内也人
才辈出。燕国逐渐变得繁荣昌盛,燕王此时已不再是那样忍声吞气甘做奴才了,在济水一带把齐
国打得落花流水。
燕昭王以他的举动道出了〃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的大意,
郭槐则以他的处世技巧使得燕国日趋强盛。
人们在现实当中往往去盲目随从,别人稀里糊涂地说后,他就非常听话地求做。眼前飘动
的利益太多了,以致他眼花缭乱,于是便如得了狂热病般地去追求,结果却一无所获,两手空
空。有人经历一辈子才后悔当初没有及早去念那一字之经,虽然一字看来极简单,但是要能念
懂就会万物晓得明明白白,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把那一个字弄懂了,就会知道那一个道理了,
纷纭变幻的事情如过眼烟云,但都体现了那个规律,说明了那个道理,你只需以后在生活中慢
慢体会它、实践它。
平府的人贪多求快,虽好像已读破万卷书,但结果一字也未得到,他或许比不识字的文盲
更糊涂、更愚蠢。〃多则惑〃说得就是这个道理。现在识字书生往往自以为是,这是非常值得
纠正的。
人们经历干辛万苦得来的经验,大家不要忽视,正如〃方圆〃二字。有人往往对什么都不
屑一顾,而且还四处碰壁,碰壁之后还要对什么都不屑一顾,那么这种人就不可思议了。


方圆兵法(兵法一)
天蠖之曲龙蛇之蛰
水性至柔
水不像火,人们见了烈火都心生畏惧,哪怕是一烛火焰,人们也不敢把手伸入其中,深怕被
灼烧毁了皮肤;而水则不同,尽管人们见了洪水更加畏惧。而一溪清泉,甚至一条大河,人们也
愿意〃濯其足〃,赤裸着身子跳进去游个尽兴了。
水性至柔。然而,一点一滴的水积聚起来,则就大不一样了。也有这样一句话:滴水可穿石,
这是指时间上的持久精神,多指毅力与恒心。而水还有另一种精神,一洼水流下去,碰到点东西
就给挡住了。于是便顺着那个东西流。哪里低洼,它便往哪里流,如果水渐渐增多,哪怕前方的
路堵死了,只要水还有,水能继续增多,它还〃温文尔雅〃地顺从这些阻挡的东西,一面顺从着
流,一面顺从着上升水位,直到那一关键时刻,它才真如猛兽一般冲破阻碍它的〃牢笼〃,势本
可当。
水性至柔,水性又至刚。
方圆学的旨义所倡导的即为水的精神。古人也早已为它进行了无数次实践,证明了它是弱者
变为强者,由失败转人成功的捷径。
春秋时期,夫差把勾跋打败,吴国便趁机要越王勾践夫妇到吴为奴仆,勾践将国事托给大夫
文种,让范蠡随他到吴国。于是,夫差便令勾践为其牵马。令人辱骂,勾践也是一副奴才的样子,
驯服无比。有一回夫差大病,勾践便暗中命范蠡探看,范蠡回来告诉他夫差的病不久即可痊愈。
于是勾践便亲自去见夫差,当然是以〃探问病情〃之理由,并且当着众人的面亲口尝了夫差的粪
便。之后勾践便向夫差道贺,说大王的病不几日就能好转,并且向夫差磕了一个头。凑近他央旁
告诉他:〃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病的轻重,刚才我尝了大王
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些苦头,这是得了医生所说的'时气帛,此症一定能够好转,大王不用
大担忧。〃没过几日,夫差的病果然好转过来,夫差为勾践的话语和行动所感动,侧隐之心一起,
便把他放到越国去了。
勾践回到国后,不近女色,不观歌舞,受抚群臣,教养百姓。他靠自己耕种吃饭,靠妻子亲
手织布穿衣,不吃山珍海味,不服续罗绸缎。勾践甚至褥子都不肯用,床上尽是些干柴干草,并
且用绳悬一苦胆,日日尝之,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掉昨日受的凌辱与苦难。他还常常到外地巡视,
探望孤寡老弱病残。诸大夫对他更加受戴,他便对他们讲:〃我预备同吴兵开战,望诸位肝胆相
照奋勇争先,我当与吴王颈臂相交,肉搏而死,此乃我一生宿愿。如果这不能办到,我将弃离国
家,告别群臣,身带佩剑,手举利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去做奴仆,侍奉吴王,以找机会与
吴开战。我知道这要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我决心已定,一定要实现1
终于,吴越两国在五湖展开决战,越军勇猛无比,吴军溃败,越军包围了吴王王宫,攻下城
门,活捉了夫差,杀死其宰相。灭吴之后,越国势力大大增强,民心欢悦,越国遵称霸于诸候。
越王勾践当初在吴王夫差手下时,处处顺从,而回国后慢慢增强自己的势力,绥抚民心,伺
机报仇,一旦时机成熟,吴国则如在洪水之中,骄傲的夫差只好束手就擒了。
静者制动
楚庄工率部队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却是袒胸露臂赤手空拳领着子民们在路上欢迎楚庄王,
楚庄王看到这样的场景只好说:〃郑国国君,一定会礼贤下士,老百姓们会拥护他,会为他拼死
效命。〃于是便撤军回去。
这便是《左传》里记载的〃肉袒相迎〃的故事。在那个时代,两军交战是非常讲求礼节的,
尽管是春秋无义战,但人们都极为崇尚礼与道德,如果楚军继续和郑人打仗,既使他们费九牛二
虎之力把仗打赢了,也会是在众人面前失礼的,所以郑军以其道义胜过了楚军。
出兵相攻为动、以礼相待为静,由此可见,静可以制动,故宋苏淘曾言:〃一忍可以制百勇,
一静可以制进动。〃
静以制动还有一个生动的例子。三国时期,南方部族首领孟获领兵反蜀,制造叛乱,蜀国丞
相诸葛亮前去平定叛乱。诸葛亮听说孟获不但打仗勇猛万分,并且在南方各部族人民中极有威望,
他便想把盂获争取过来。于是,请葛军师下令,对孟获只许活捉,不得伤害。孟获军队与蜀军交
锋,请葛亮授意蜀军故意败下阵来,孟获凭仗人多,只顾向前冲锋,结果中了蜀军埋伏,孟获的
军队大败。孟获第一次被活捉。诸葛亮把他叫进蜀军帐内让人给他松绑,陪他参观军营。盂获不
服气而且傲慢无礼,诸葛亮便放他回去。孟获回到部落后,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国,结果诸
葛亮率军又一次把他活捉,诸葛亮耐心规劝他,孟获还是不服,诸葛亮便又放了他。孟获改变以
战略来进攻蜀军,或坚守渡口,或退守山地,但还是没有摆脱诸葛亮的控制。一次又一次被擒,
一次又一次被放,到第七次孟获被提时,请葛亮还要再放他,孟获却不肯离蜀了,拜泣而言:
〃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我从心里佩服,从今以后,不再反叛。〃孟获回去以后,
说服请多部落的人民,使南中地区重归蜀汉控制,蜀国大后方变得稳定起来,各方各部族人民也
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从此,蜀国就再不用一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