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就是奋斗-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第一次真正揭示了幸福的本质,给幸福两字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把幸福同斗争割裂开来,这 
是一种旧的习惯势力,是剥削阶级的偏见。当着剥削阶级占据着统治宝座,劳动人民过着受剥削、 
受奴役的悲惨生活,艰苦的劳动当然谈不上什么幸福,而只能是痛苦。但是,当我们一旦成为一个 
自觉的革命者,把斗争同实现共产主义联系起来,成为我们打倒敌人、夺取胜利的一种手段,斗争 
同幸福就不可分割了。今天,我们为四化而艰苦奋斗,更是在为子孙万代建造共产主义大厦,多吃 
一点苦,就是为人民多造一点福,因此不管前程多么艰难困苦,条件多么低劣险恶,也应“甘之如 
饴”,坦然受之。我们青年人,以四化为己任,为此而奋斗终身,乃是我们的天职。一个人纵然吃 
尽千辛万苦,甚至牺牲生命,但却能在为共产主义战斗的岗位上,换来大多数人的幸福和快乐,那 
么,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快乐的事呢? 
    艰苦奋斗本身就孕育着幸福。艰苦奋斗决不象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只会使人唉声叹气,愁眉苦 
脸。恰恰相反,有志者的欢乐正来自同艰苦的搏斗中,因为艰苦的斗争,促人向上,使人振奋,给 


                                            15 

。d18。                                                          人生就是奋斗 


人以力量和愉快。高尔基说过,矫健勇敢的海燕,只有在同暴风雨的斗争中,才真正感受到了无比 
的快乐和幸福,那些贪图安乐、追求平静生活的企鹅,虽然伫立在悬崖峭壁下,躲避了暴风雨的侵 
袭,却永远得不到战斗的欢乐:革命老人谢觉哉也认为:“不论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苦与甜,是对立 
的又是统一的。结论是;‘苦尽甘来’,可见甘是从苦中来的。而且不一定先苦后甜,在那苦时就能 
尝到甜味。”“和苦斗争,本身就是件甜事。”如果说生命是一团火,那末,停止了燃烧,生命也就 
没有了。如果说生命是长流水,那末,停止了奔流,生命也就窒息了。这并没有夸大一个整天路缩 
在小家庭里,孜孜以求安逸享受的人,固然吹不到风,淋不到雨,遇不到难,吃不到苦,似乎是再 
幸福没有了。但是,因为他脱离了四化建设的火热生活,离开了艰苦的创造和劳动,虚度年华于个 
人的小天地中,完全丧失了青春的活力,又怎么能领略到战斗的情趣和欢乐呢? 
    亚里斯多德说:“我们认为幸福总带有愉快之感”,而“对于人,符合于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的 
和最愉快的”,“因此这种生活也是最幸福的”。 
    请思索一下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吧。 




                                            16 

。d18。                                                          人生就是奋斗 


No。 III。 为自己制造一个“支点” 

百舸争流,奋楫者为先——莫让“创造之神”瞌睡——1/10:9/ 

10——“丑小鸭”怎样变成美天鹅?——目标始终如一——进取,永无 

止境 


    同年人都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渴望创造,是青年的特点之一。 
    事业的成功需要理想作航标,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还需要意志作武器,给我们开拓前进的 
道路。没有前者就会方向不明,误入歧途;缺少后者则是纸上谈兵,徘徊不前。有一次,拿破仑这 
样说: 
    “阿基米德保证说能搬动世界,只要人们为他的杠杆提供一个支点;我则可以为自己制造一个 
支点,只要我能运用我的力量、我的恒心、我的预计。” 
    恰当的支点是杠杆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我们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重要的是要有艰苦奋斗 
的精神。如果你现在还不具备这个“支点”,那就必须在实践中为自己制造这个支撑点。 


百舸争流,奋楫者为先 


    朋友,你有没有观望过百舸争流的生动景象?在宽阔碧绿、气势浩渺的江面上,大小不等的帆 
船顺流而下。走在最前面的,总是那些船工奋臂挥楫、紧张战斗的船只,而逍遥自在、仅仅依赖风 
势水流的船只,则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人生如行舟。千千万万素不相识的人们,在同一条时代的江流中生活、学习、劳动。可是,他 
们之间的才能大小、成就高低,常常有天壤之别。有的人超群出众、少年早慧;有的人锲而不舍, 
大器晚成;有的人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有的人自发暮年,徒自伤悲。这种差异固然同各人的天资 
素质和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于各人的主观努力不同。所谓主观努力,说 
到底,就是在各方面都勤奋、进取、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持久不衰的热情。无数事实证明,在相同的 
历史环境和时代条件下,人们对于社会所作的贡献的大小,总是与其艰苦奋斗的努力程度成正比 
的。百舸争流,奋楫者为先,这已为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别抱怨时代条件不荆。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生存的客观环境。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 
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 
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些条件,大而言之,是指人们所属的民族、国家 
和所处的时代;小而言之,是指人们所面临的栖息、生活的环境。诚然,环境之优劣,对于个人的 
事业成就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何况环境的利弊长短总是同时并存的。因 
此,人们在客观环境面前要善于趋利除弊、扬长避短。要学会改变环境,化不利为有利,化困难为 
顺利。不要光是羡慕伟人生活的时代,也不要抱怨自己生不逢辰,重要的是必须正视自己生活的时 
代,认真考虑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新问题。历史是不会重复的。人类生活的进程中,没有任何一个时 
代值得看轻和抱怨,它们都会在整个过程中显示自己的意义。确实,我们现在的条件很艰苦,我们 
这一代经历的道路将是艰难和曲折的,或许并不亚于我们的先辈。可是,请告诉我,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又有哪一个伟大的人物选择了平坦易行的道路呢?既然我们今天还面临着重重困难,我们 
就无权回避现实。对于新时期的青年来说,我们首先应该自觉地做时代的主人,主动挑起建设现代 
化强国的重担,无所畏惧地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面,以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创造性的工作,去开拓人 
类生活的新天地。 


                                            17 

。d18。                                                          人生就是奋斗 


    别叹息知识水平低。“亡羊补牢未为晚”。由于十年动乱,我们的学业被耽误了。但是,光叹 
息、气愤、发牢骚,并不能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失。文化水平低并不可怕,只要艰苦奋斗,一样成 
才。我们不必说瓦特、爱迪生、史蒂芬逊、富兰克林、道尔顿,是怎样从文盲、学徒通过奋斗自立 
于科学殿堂的,也不必说高尔基、杰克伦敦、巴尔扎克、陈登科、赵树理,是怎样从流浪儿、水 
手、庄稼汉经过刻苦自学为文学史增添光彩的。就拿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许多多被十年动乱耽误了 
学业的青年来说,他们不都是咬紧牙关,从眼前踩出一条远行的路取得成功的吗?为广大青年所称 
道的曹南薇、许立达,都只有中学文化水平,经过长期自学,闯入了科学之宫。上海的王坚强、宁 
波的李慰萱、北京的程明生,也都没有读过大学,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通过业余学习,在电子、 
数学、烹饪方面作出了出色成绩。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戴建宁,他 1969 年初中毕业(实际上只有小学 
文化水平),经过多年自学,补上了文化知识课,终于在热处理领域闯出了一条新路。辽宁省丹东 
市精密仪器厂青年工人王强,只有初中文化水平,1971 年在县文艺宣传队工作,当时年仅 19 岁。 
他不甘心混日子,认为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写出一本象《本草纲目》一样有 
价值的音乐纲目来。从此,他发愤自学,天天攻读到深夜。调到工厂后,他每天上班背三个书包: 
一个装书和资料,一个装手稿,一个装饭盒,争分夺秒,努力不懈。经过八年多的艰苦奋斗,终于 
编写出有二万五千条辞目,计 250 万字的《音乐辞典》初稿。别自怨自艾个人遭遇的不幸。“月有阴 
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常有不如意的事,三灾八难,五痨七伤,在所难免。而一切对人生 
有透彻了解的人,是决不会在逆境中自甘沉沦的。世界闻名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十七岁母亲去世, 
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他抬不起头来。三十几岁,又因耳病失去听力。一个音乐家,听不到音乐的旋 
律,该是多大的打击!可是,他并不因为个人的悲惨遭遇消沉气馁,终其一生顽强地生活和创作。 
正如他对朋友说的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 
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一生多灾多难。他小时候摔断了胳臂,成人时 
患过肺结核,溜冰时摔伤了后脑勺,还人为地挨过几次整。他虽然命运不佳,经常遭遇不幸,却异 
常刻苦学习,抓紧分分秒秒,按照自己创造的奇特的“时间统计法”,辛勤工作。在短短的一生中, 
出版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写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论文和专著,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 
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等等。我国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胡祖荣,多次创造撑竿跳高的全 
国纪录,曾保持全国纪录达十年之久;1963 年在新兴力量运动会上获得撑竿跳高冠军,为社会主义 
祖国赢得荣誉。后来,他不幸在训练中受伤致残。在下肢瘫痪的情况下,他毫不灰心,振作精神, 
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伤残带来的痛苦和困难,著书立说。经过几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编写了《身体 
训练 1400 例》和《撑竿跳高》两本书,约 25 万字,并画了技术动作草图近两千幅,为体育事业作 
出了新的贡献。逆境总是有的,人生就是进击,社会就是在克服困难,改造逆境的矛盾中不断发展 
的——这是许多有为之士的经验体会。如果我们个人在身处逆境,遭到某种不幸时,能够继续坚持 
奋斗,就一定能把命运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 


莫让“创造之神”瞌睡 


    “我的格言始终是:没有一天不动笔;如果我有时候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是为了要使它醒了 
以后更兴奋。” 
    如果套用贝多芬的这句格言,那末,要为自己在事业上铸造一个艰苦奋斗的支点,首先是切莫 
让你的“创造之神”瞌睡。 
    创造是不同凡响的才能,更是一堆不可熄灭的热情之火。对于立志改革的青年来说,与其把它 
看作是一种天赋的素质,不如认定它是一种追求真理、献身真理、不断探索的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